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2482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docx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docx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3篇)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抽出

  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

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论语大学生读后感范文10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1读完《论语》,我如同经历了一番修行,明白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人生之道。

  而心灵之道则净化了我的思想,让“仁者不优,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的道理。

  每个人固有自己的思想,哪怕一个人在人生十字路口分辨是非,做出判断时,思想却也能产生分歧。

这完全是因为内心不够强大。

做到内心强大,是要将轻于身外之物看轻。

太在乎得与失的人,被孔子斥为“鄙夫”。

鄙夫,意义几乎与小人同等,就是不上台面鄙陋的人。

  孔子说,像这样的小人,他能谋划国家大事吗?

不能。

这样的人在没有得到利益时抱怨着不能得到;而在得到后又恐怕这利益会失去。

既然害怕会失去,那么,如此的鄙夫则将不择手段维护利益,往自己脸上抹这不应该抹的“金”。

  这种怨得而患失的人,绝不可能拥有开阔的心胸,决不会有坦然

  的心境,更不用说拥有真正的勇气。

  说到“心灵之道”当然得谈到心态。

  子曾经曰过,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我认为是说小人骄

  傲,是炫耀他外在的成就;而君子之骄,则是骄傲内心的风骨。

君子因为有心态的平和、安定和勇敢,他的安详舒泰则是由内而外的自然流露。

小人表现得则是故作姿态,在众人面前搔首弄姿,哗众取宠,故作玄虚,实际在人们的心中,他所做的一切没有任何意义,完全是骄矜傲人的脾气,因为小人的内心多的是一股躁气,多的是一股傲气,所以他们的气度上便理所当然少了一份安闲,少了一份修养。

  一种平和、安详的心态,不论是对学习,还是对生活,都会有推波助澜一样的影响。

而此种心态,又是从平时笃定、从容的气势可以养成的。

  《论语》提倡“坦荡荡”的心境。

这种心境和胸怀,既可以弥补你先天的遗憾,又可以弥补你后天的过失……这种心境,就像孔夫子所说,它其实隐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的,若即若离,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而已。

但是,就是因为心境与心态的不同,所以心态会在心境的诱惑迷离下改变本性,使自己坠入深谷,再不能从万谷深渊中迭起,纵而使自己误入歧途。

心境是一种动力,实际上是虚幻的,当人在伤心时,产生幻境,使心灵得到一丝安慰。

这确实是甜美的,可有的人想入非非,虚度光阴,以为这种心境会成为现态。

不知不觉中,心态也会尾随心境而变化,养成惰、软、幻、怨的性格。

  正确的心态会使我们的生活饱满充盈,让我们欢欣,让我们的生

  命拥有最大的效率,让你的每天进行着新的轮回,并把这种心态与欢欣向他人疏导。

  回到《论语》的角度,《论语》带给我们的,永远是一个人生动态系的哲理,一个新鲜脱俗的至理传奇!

我们不可以断章取义,不可以僵死的理解《论语》的含义,因为她本来就是一本活的典教,其中的含义是通过人一生的经验总结而来的。

  这些古代圣贤的思想,在你的大脑中运转时,在你的血液里流动时,我们深深地知道,并肯定:

你正确的心境与欢欣的心态就是对古代圣贤的肯定和无限的敬仰!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2孔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儒家的创始人之一,他所坚持的儒家不仅仅在春秋战国时期广为流传,孔子的言行更是被其弟子们编成一部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流传至今。

  然而,起初我却对孔子有着极大的成见,认为他是一个腐朽的老头子,只因为孔子曾经说过:

  “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我对这一句话感到愤愤不平,认为孔子歧视女性,还时常着孔子的母亲不也是女人么,当读到孔子的文章时,便和同学用恶毒的话来数落孔子,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是自己误会了孔子,孔子所说的:

  “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并没有歧视女性的意思。

而古时候的语言文字和现在的语言文字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我真应该要学好文言文,以免再出现同样的笑话来,我也明白了不能够只因为个人的片面观点去评价一个人的好坏,而是要根据长久的观察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优劣。

  子曰: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

即孔子说;

  “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

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

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

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

就说我们班上的吧。

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

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

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

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

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

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

  论语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3《论语》这本书,是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们将平日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一些言行合为一处而成的,其中孔子的言论、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甚至有了专门的学派:

儒家。

  孔子没有留下任何一本可以完全证明是他写的著作,我们了解他的思想,仅仅能从《论语》中寻找线索,可见这本书的历史价值。

  《论语》中,多为孔子讲礼、仁、君子之言语,也有许多评价名人的话,但我觉得,我们读《论语》,应将重点放在孔子以老师口吻说的话上,这样,如同他穿越时间,在向我们讲课一样,让我们明白事理。

并且,在这些话中,孔子所提倡的大多数都是我们普通人做得到的,是有益处的,何不试试呢?

比如整本书的第一章: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我最喜欢的章节之一。

  它分三句,我认为第一句其实是提倡不读死书,即学习知识、道理,不能一直存着不动,最好时不时去实践一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确实,我也试过几次,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运用刚学的简便运算,对着长长的收银条快速帮爸爸完成了核对,我真的感到很高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我认为是劝我们要珍惜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因为彼此之间能获得快乐;如果有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自己感到快乐,是因为知道朋友在乎与珍惜自己。

也许,有朋自远方来,古人会比现在的人更加感到快乐,因为他们与朋友的每一次相聚与离别,都有可能是最后一聚、最后一别,交通不便是他们最大的敌人,我所在的四川省,古人就曾说过: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认为是劝我们不要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诋毁自己,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动机,不了解自己,并非恶意伤人心。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必生气了,为什么非要让别人了解自己?

孔子这句活中,提到对“君子”的一点要求。

即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在整本《论语》中,孔子多次提到了对君子的要求,但每次不尽相同,有时为了突出君子的高尚,孔子还以“小人”与君子作对比,如: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我觉得,虽然身处两千多年后,我们仍然可以用《论语》中君子的道德标准来规范自己,尽力去做一个现代的“君子”。

  《论语》中可以引申出很多东西,里面运用古文讲述的道理也可以让我们思考良久,我只是尽自己的能力写出了对《论语》中一章的片面理解,已经有一些字数,可见整部《论语》及孔子学问的深奥无比,很难理解透彻,孔子的弟子子贡也说过:

  “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