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5 奇妙的透镜.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2078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粤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5 奇妙的透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沪粤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5 奇妙的透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沪粤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5 奇妙的透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沪粤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5 奇妙的透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沪粤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5 奇妙的透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粤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5 奇妙的透镜.docx

《沪粤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5 奇妙的透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5 奇妙的透镜.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粤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5 奇妙的透镜.docx

沪粤版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5奇妙的透镜

(沪粤版)2019-2019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

3.5奇妙的透镜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属于凹透镜的是(  )

A.B.C.D.

2.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当纸片远离透镜时,光斑一直变大,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

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

C.可能等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3.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有实焦点

B.凹透镜有实焦点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实焦点

D.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到焦点

4.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

B.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

C.过光心的直线都叫主光轴

D.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能力越强

5.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后将会(  )

A.还是平行光B.发散C.会聚D.以上都有可能

6.一块玻璃砖,中间有一饼形气泡,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线经过玻璃砖后将(  )

A.被发散B.被会聚C.还是平行光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

完全正确的是(  )

A.B.C.D.

8.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为透镜,透镜左侧的两束光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如图所示。

甲、乙两图中的虚线方框内(  )

A.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B.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C.甲、乙都为凸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

9.正午时,太阳光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取一直径是15cm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2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5cm,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  )

A.6cmB.12cmC.18cmD.24cm

10.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图中凸透镜焦距用f表示,与图中标注的L1和L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L1>fB.L1>2fC.L1<f<L2D.f=

第Ⅱ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Ⅱ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在学习凸透镜时,小可利用平行光源照射凸透镜后交于A点(如图所示),说明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

小可认为A点就是该凸透镜的焦点,请对他的观点作出评判:

  。

12.如图示一种小手电筒。

为了能照的更远些,发光的二极管前方是一个塑料的凸透镜,这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在使用手电筒时,不能将电池的正负极装反了,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具有  的特点。

13.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小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再把一张白纸放在它的下方,如图所示,当在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你认为凸透镜的焦距f  (可能大于/等于/一定小于)距离L.然后小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白纸,如果光斑变大,则凸透镜的焦距f一定  (大于/等于/小于)刚才测得的距离L。

14.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15.凸透镜的焦距是表示凸透镜对光线会聚能力的一个物理量,两个直径相同的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4cm和6cm,那么焦距为  cm的凸透镜对光线会聚的能力强一些。

16.如图所示,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它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

该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

17.如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

对透过的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透镜的是  ,对透过的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的是  (写字母)。

18.在森林里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镜,它对光有  作用;透过装了水矿泉水瓶看手指,看到的手指是  的(选填“放大”、“缩小”或“不变”)。

19.如图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一个透镜对光线起的作用与另外三个不同,这个透镜的是  (选填“a”、“b”、“c”、“d”),它对光线起  作用。

20.在防盗门上安装一只“猫眼”,屋内的人通过“猫眼”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根据你的判断这个“猫眼”相当于  镜。

三.作图题(共2小题)

21.黑箱内有一只焦距为3cm的透镜和一只平面镜。

请在黑箱内填上光学仪器,画出完整的光路,标明入射角的度数。

22.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S'为点光源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SA为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

请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凸透镜,并完成光线SA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为了粗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强拿一张白纸和一把刻度尺,利用太阳光作光源进行了实验。

请将以下实验步骤的每一步叙述补充完整。

(1)拿一个凸透镜  着太阳光;

(2)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  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  最  ;

(3)最后测量这个光斑到  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如图2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作成的;

(3)如图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如图4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近视”或“远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

【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定义进行判断:

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是凹透镜。

【解答】解:

如图,中间比边缘厚的是ABD,中间比边缘薄的是C.所以属于凹透镜的是C。

故选:

C。

2.

【分析】根据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根据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可推断焦点在光斑之前,从而判断焦距。

太阳光可看做是平行光,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上经过折射后会聚到焦点,若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小于或大于焦距的距离,则在光屏上形成的光斑都不是最小的。

【解答】解:

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即像距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不在光斑之后,故焦点应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故BCD错误,故A正确。

故选:

A。

3.

【分析】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的点叫焦点,且是实焦点,故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一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且是虚焦点,故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

AB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能够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所以凸透镜有实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主光轴上一点,所以凹透镜有虚焦点;故A正确,BC错误;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到焦点,但其它入射光线不一定会聚到焦点上。

故D错误。

故选:

A。

4.

【分析】

(1)对于一个凸透镜,有两个焦点,即左右各有一个;

(2)同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不变的;

(3)透镜所在两个球的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

(4)对于凸透镜,其焦距越短,会聚能力就越强。

【解答】解:

A、所有的凸透镜的左右两侧都有两个焦点,故A错误;

B、同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不变的,故B错误;

C、透镜所在两个球的球心的连线叫做主光轴,故C错误;

D、对于凸透镜,其焦距越短,会聚能力就越强,故D正确;

故选:

D。

5.

【分析】可以看作是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了,而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解答】解:

中间为“空气凹透镜”的玻璃砖可看作是两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了,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变得会聚,经过两个凸透镜变得更加会聚。

故选:

C。

6.

【分析】要判断光线通过玻璃砖后会怎样,关键是要看玻璃砖属于什么透镜。

图中,玻璃砖是被气泡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都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

(1)如果不对图片进行分析,很容易误选B,因为凸形气泡不是玻璃元件,故它不是凸透镜;

(2)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薄,边缘厚,都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平行光经过玻璃砖后,会变得发散。

故选:

A。

7.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②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③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④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

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发散出去,而此图中光线会聚了,故本选项错误;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此图中反射角大于入射角,故本选项错误;

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此图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了,故本选项错误;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焦点上,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

D。

8.

【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解:

从一个发光点发出的两束光通过甲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是凸透镜。

平行于主光轴的两束光通过乙透镜后折射光线变得会聚了,因此是凸透镜。

故选:

C。

9.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得到的是5cm的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解答】解: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

在距透镜12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

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没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由图知EF=5cm,AB=15cm;

因为△AOB∽△EOF;

所以=,因为CO=f,CD=12cm,

解得:

f=18cm。

故选:

C。

10.

【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f<v<2f。

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

【解答】解:

由图知,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f<L1<2f,故A正确,BC错误;

L1>f,L2>L1>f,所以f<,故D错误。

故选:

A。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

【解答】解:

由图可知,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汇聚到某一点,这说明凸透镜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汇聚到焦点上,由于图中平行光线不一定平行于主光轴,故无法判定A点是否为焦点。

故答案为:

会聚;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才会聚到焦点上。

12.

【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使平行光会聚在一点上,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变为平行光线。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解: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变为平行光线,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凸透镜能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能照的更远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