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1991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5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docx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docx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科综合地理精校解析Word版

福建省莆田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梅关古道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古驿道。

历史上,梅关古道是广东和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

下图示意梅关古道、大庚岭景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庚岭寒梅”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梅花有“南枝先开,北枝后放,界限分明”的奇景。

影响梅花次第开放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条件差异B.降水条件差异C.光照条件差异D.热量条件差异

2.梅关是一座古老的关楼,位于梅岭之巅,是岭北与岭南分界线,游客每到此处,都要在关口两侧分别留影。

关楼留影效果最佳是在

A.清明节傍晚,南侧B.劳动节日出,北侧

C.端午节日落,南侧D.元宵节中午,北侧

3.梅关古道现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遗迹,造成这一职能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B.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C.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D.社会政治的发展演变

【答案】1.D2.B3.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交通运输发展的变化。

地形对气候影响比较大,特别是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冬季阻挡寒冷气流,导致南北温差很大;要求掌握太阳直射点在移动带来的影响,熟悉交通运输的变化对人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1题详解】

影响鲜花开放有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一座山的南北两侧光照条件相差很小,但是在冬季,由于山脉阻挡北部寒冷气流,南北两侧温度相差很大,所以影响梅花次第开放主要原因是热量条件差异,选择D.。

【2题详解】

清明时节该地日落西北,傍晚南侧光线不佳,A错;劳动节日出东北,北侧光线好,B对;端午节日落西北,傍晚南侧光线不佳,C错;元宵节日出东南,北侧光线不好,D错。

【3题详解】

梅关古道是古代主要交通要道,由于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梅关古道作为交通要道的地位越来越小,选择C。

下表为2018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

A.7°B.8°C.9°D.10°

5.M日期最可能为

A.l月22日B.2月22日C.4月22日D.5月22日

【答案】4.C5.D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两地纬度之差。

10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甲为47°14′,乙地为56°16′,可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约9°,因此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9°,故C正确。

【5题详解】

10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甲地昼短夜长,位于北半球;M日期甲地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排除A、B两项;太阳直射点一年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次因此太阳直射点大约4天移动1°,则正午太阳高度大约4天变化1°,10月2日与2月22日中午太阳高度大约相等,从2月22日的47°14′增大到78°28′太阳直射点北移大约需要4个月时间,故D正确。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H=900-纬度差(纬度差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减,若两点分别在南.北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加)

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

下图为2017年10月21日12时28分某游客在河南登封某地(34.5°N,113°E)拍摄到的仙鹤日晷景观图(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若该日是晴天,则拍照时图中横梁①的日影落在仙鹤两翅刻度中的

A.11上B.12上C.1上D.2上

7.此时拍照者的朝向为

A.正北B.正南C.东北D.西南

8.此日后一个月内图中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

A.越来越远B.越来越近C.先远后近D.先近后远

【答案】6.B7.C8.A

【解析】

【6题详解】

晴天时的日影与太阳位置相反,图中横梁①连接仙鹤的头和尾,分别指示南北方向,对应正午和0点。

根据材料分析,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说明此时应为正午时刻,此时的日影应落在仙鹤两翅刻度中的12上,选B。

【7题详解】

结合上题,图中左东右西,仙鹤面南背北,据此再结合图中的影子位置可知,拍照者的朝向为东北,选C。

【8题详解】

图示时间为10月21日,此日后一个月内为10月21日至11月21日,太阳直射点越来越靠南,该地的昼越来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故正午时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会越来越远,选A。

2018年1月7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3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

气象局解释,本次降雪是由于欧洲的高气压令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

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分布示意图。

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2016年以前,有利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雨的条件是其()

A.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B.地处迎风坡

C.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D.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10.2016年以前冬季,艾因塞弗拉镇受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地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C.北部的地中海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D.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冷空气的到达

11.下列对艾因塞弗拉镇近三年出现降雪的成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A.极端天气增多,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

B.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盐度降低、海面上升,空气变冷

C.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大量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气温增高,湿度增加,气温降低

D.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中高纬地区气温降低、气压增高,冷空气强盛

【答案】9.B10.C11.D

【解析】

【9题详解】

由图可知,艾因塞弗拉镇位于阿特拉斯山脉的北坡,海拔近1000米,北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

再仔细审题,该题设问为“2016年以前,冬季形成降雨”的条件。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多,该地地势高,正好位于西风的迎风坡,所以降水较多,B对;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气候应干旱,和题目不符,A错;该地濒临地中海,不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C错;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不利于形成降雨,D错。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要抓住“2016年以前冬季”来分析。

冬季,该小镇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A错;冬季,该地位于西风的迎风坡,B错;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到达该地之前,先经过地中海,冬季时海洋温度高于陆地,所以地中海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C对;由图可知,该地的西南部、南部有高山存在,北侧是地中海,不是四面环山,D错,故选C。

【1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冬季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是由于欧洲的高气压令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

全球气候变暖,使冬季气温升高,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

海冰融化吸收大量热能,使地面温度降低,近地面气压升高,使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可南下到北非形成降雪,故D对;极端天气有冷有热,天气变冷时海冰不会融化,A错;冬季海平面上升会使气温升高,气压变低,使冷空气南下距离近,对北非影响小,B错;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大量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气温增高,湿度增加,气压降低,使冷空气南下距离近,对北非影响小,C错。

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先要审材料提信息。

重点是本次降雪和连续三次降雪的原因。

由图可知该地北临地中海,南有阿特拉斯山脉,根据位置判断属地中海气候。

再注意审题,是“2016年以前”还是现在,否则容易出错。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平洋生蚝即太平洋牡蛎,属广温性贝类,主要分布在低潮线至水深20米的浅海区,其生长的适宜水温为8—32℃,多以细小的浮游动物、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

太平洋生蚝产量高,生长快,对海洋环境适应范围广。

此类生蚝肉质肥美、营养丰富,素有“海洋牛奶”的美誉。

2017年4月初,太平洋生蚝占据了丹麦西海岸的大片海滩。

丹麦驻华大使馆因本国生蚝泛滥成灾在官微发文求助网友,一时间引发中国网友广泛关注。

(1)说出丹麦海岸线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分析太平洋生蚝在丹麦西海岸大量繁殖的原因。

(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丹麦驻华大使馆在官微发文求助的原因。

(4)丹麦生蚝泛滥成灾,有网友建议丹麦将生蚝出口到中国,你认为此举是否可行?

请说出理由。

【答案】

(1)海岸线特点:

曲折破碎。

形成的自然原因:

纬度高,气温低,冰川侵蚀作用强;位于西风带,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

(2)浅海大陆架面积宽广,阳光充足,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河流入海口泥沙堆积,饵料丰富;西北太平洋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使该地区适宜太平洋生蚝生存;太平洋生蚝生长速度快、生命力顽强,能适应当地海洋环境。

(3)丹麦生蚝泛滥,侵占其他虾蟹、鱼类和贝类的生活空间;使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大量减少,虾蟹、鱼类、贝类食物减少,破坏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害丹麦浅海区生态系统。

(4)方案一:

可行。

理由:

将丹麦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中国和丹麦的贸易发展;减缓太平洋生蚝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当地生态平衡;增加就业,推动丹麦经济增长;满足中国海鲜市场的需求,缓解部分地区渔业资源紧缺的问题。

方案二:

不可行。

理由:

丹麦当地的太平洋生蚝可能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难以开拓中国市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高,导致太平洋生蚝价格偏高;与中国本地生蚝形成竞争,不利于提高本土品牌的竞争力。

【解析】

【详解】

(1)根据图示海岸轮廓,丹麦海岸线特点是曲折破碎。

形成的自然原因是纬度高,约55°N,气温低,冰川侵蚀作用强,形成的海湾多。

位于西风带,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导致海岸轮廓破碎。

(2)太平洋生蚝即太平洋牡蛎,属广温性贝类,主要分布在低潮线至水深20米的浅海区,丹麦西海岸浅海大陆架面积宽广,阳光充足,利于浮游植物生长。

其生长的适宜水温为8—32℃,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使该地区适宜太平洋生蚝生存。

生蚝多以细小的浮游动物、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

西海岸河流入海口泥沙堆积,饵料丰富。

太平洋生蚝生长速度快、生命力顽强,对海洋环境适应范围广,能适应当地海洋环境。

(3)太平洋生蚝产量高,生长快,对海洋环境适应范围广。

丹麦生蚝泛滥,侵占其他虾蟹、鱼类和贝类的生活空间。

2017年4月初,太平洋生蚝占据了丹麦西海岸的大片海滩,使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大量减少,虾蟹、鱼类、贝类食物减少,破坏食物链,生物多样性减少。

丹麦生蚝泛滥,危害丹麦浅海区生态系统。

(4)丹麦将生蚝出口到中国,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能够将丹麦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中国和丹麦的贸易发展。

出口生蚝能够增加就业,推动丹麦经济增长。

中国进口生蚝,可以满足中国海鲜市场的需求,缓解部分地区渔业资源紧缺的问题。

从生态保护角度,大量捕捞出口,能够减缓太平洋生蚝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当地生态平衡。

所以认为可行。

从市场需求分析,丹麦当地的太平洋生蚝可能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难以开拓中国市场。

市场距离较远,运输成本高,导致太平洋生蚝价格偏高。

大量进口生蚝,与中国本地生蚝形成竞争,不利于提高本土品牌的竞争力。

所以认为不可行。

【点睛】丹麦海岸线特点是曲折破碎,主要是冰川侵蚀、海浪形成。

丹麦西海岸浅海大陆架面积宽广,阳光充足,利于浮游植物生长。

丹麦生蚝泛滥,侵占其他虾蟹、鱼类和贝类的生活空间,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