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4136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4.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ppt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ppt(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ppt

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公示、监控、消项,四川大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1,大道无境诚以修远,高处坠落47.37%,其他8.13%,机具伤害5.90%,起重伤害7.02%,坍塌14.83%,物体打击16.75%,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比例图(按照事故类型划分),脚手架12.44%,洞口和临边20.41%,模板7.50%,基坑8.45%,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比例图(按照事故发生部位划分),塔吊9.41%,其他41.79%,4,1建筑工程危险源,内容提要,2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3施工现场公示牌标准做法,5,1.1危险源的基本概念,一、危险源的定义现行国家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中对危险源的定义为:

可能导致伤害和(或)健康损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也就是说,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从造成伤害、损失和破坏的本质上分析,可归结为能量、有害物质的存在和能量、有害物质的失控这两方面,即能量的以外释放。

1建筑工程危险源,6,建筑业危险源可定义为:

在建筑施工活动中,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及周围社区内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等意外的潜在不安全因素。

建筑业重大危险源可定义为:

具有潜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可能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火灾、爆炸、重大机械设备损坏以及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部分分项工程的施工活动及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

7,1、事故形成条件事故是一种可能给人类带来不幸后果的意外事件。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首先必须进行正确的事故归因,即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了解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通过消除、控制事故因素来防止事故发生,保证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在事故理论中,事故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有遭受破坏的对象,即承受因素;

(2)有引起破坏的能力,即破坏因素,这是基本条件;(3)两者相距很近,能相互影响。

8,2、危险源的基本要素根据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起因。

作为危险源,应具有三个基本要素:

(1)潜在危险性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9,

(2)存在条件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

包括:

1)储存条件,如堆放方式、数量、通风、隔离等;2)理化性能,如温度、压力、状态、闪点、燃点、爆炸极限、有毒、有害特性等;3)设备状态完好程度,缺陷、维护保养、使用年限等;4)防护条件,如防护措施、故障处理措施、安全装置及标志等;5)操作条件,如操作技术水平、操作失误率等;6)管理条件,如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计划等。

10,(3)触发因素1)人为因素2)物的因素3)环境因素4)管理因素,11,二、危险源的分级危险源分级一般按危险源在触发因素作用下转化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与发生事故的后果的严重程度划分。

危险源分级实质上是对危险源的评价。

12,美国的海因里希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研究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处理得出结论,在同一个人发生的330起同种事故中,300起事故没有造成伤害,29起造成了轻微伤害,1起造成了严重伤害。

即,事故后果分别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次数之比为l:

29:

300。

13,1、按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将危险源划分为六级,见表。

14,2、按事故危险程度划分危险源等级危险源等级按危险源转化为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划分等级,详见表。

15,3、在我国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规定了一些危险源的危险等级,按坠落高度分类。

国标GB33608-83按坠落高度(即与基准面的高差)把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危险源)划分为4级:

一级:

25m;二级:

515m;三级:

1530m;特级:

30m以上。

16,三、危险源的分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安全科学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两大类。

17,1、第一类危险源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有害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能量载体)以及有害物质称为第一类危险源。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等七个方面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18,2、第二类危险源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及管理缺陷。

19,

(1)人的因素:

分为不安全行为和人失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明显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直接导致事故发生。

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预定的标准。

20,21,22,23,24,

(2)物的因素:

可以概括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物的故障(或失效)。

物的不安全状态(通常称为隐患),是指机械设备、物质等明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状态。

物的故障(或失效)是指机械设备、零部件等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

25,26,27,28,29,(3)环境因素:

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包括施工生产作业的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照明和通风换气等物理环境,以及企业和社会的软环境不良的物理环境会引起物的因素或人的因素。

30,(4)、管理缺陷:

1、对物(含作业环境)性能控制的缺陷,如设计、监理和不符合处置方面的要求缺陷。

2、对人的失误控制的缺陷,如教育、培训、指示、雇佣选择、行为检测方面的缺陷。

3、工艺过程、作业程序的缺陷,如工艺、技术错误或不当,无作业程序或作业程序有错误。

4、用人单位的缺陷,如人事安排不合理、负荷超限、无必要的监督和联络、禁忌作业等。

5、对来自相关方(供应商、承包商等)的风险管理的缺陷,如合同签订、采购等活动中忽略了安全健康方面的要求。

6、违反安全人机工程原理,如使用的机器不适合人的生理或心理特点。

31,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第一类危险源在存在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时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32,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根据2007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生产安全事故按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3,二、危险性较大工程1、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概念危险性较大工程是指建筑工程在施工工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34,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中,根据不同的指标,将危险性较大工程分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两级进行控制,对前者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落实到位;对后者要求施工单位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35,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36,

(2)、土方开挖工程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37,(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

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

、砼模板支撑工程:

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砼模板支撑工程。

、承重墙支撑体系:

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架支撑体系。

38,(4)、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39,(5)、脚手架工程、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吊篮脚手架工程。

、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

、新型及异性脚手架工程。

40,(6)、拆除、爆破工程、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

、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41,(7)、其他工程、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钢结构、网架和锁模结构安装工程。

、人工挖孔桩工程。

、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

、预应力工程。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42,4、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1)、深基坑工程、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

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支护、降水工程。

43,

(2)、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工具式模板工程:

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

、砼模板支撑工程:

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承重墙支撑体系:

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架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44,(3)、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45,(4)、脚手架工程、搭设高度50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46,(5)、拆除、爆破工程、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

、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信设施或其他建(构)筑物安全拆除工程。

、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范围的拆除工程。

47,(6)、其他工程、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锁模结构安装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48,典型危险源图片展示,临边,洞口,49,塔机,施工电梯,50,临电箱,易燃品,51,基坑边坡,外架,52,机械,53,材料堆放区,集水,54,2建筑工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危险源辨识是利用科学方法对生产过程中那些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的性质、类型、构成要素、触发因素或条件,以及后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作出科学判断,为控制事故发生提供必要的、可靠的依据。

2.1危险源辨识基本概念,55,一、危险源辨识的意义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

只有识别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分析这些能量转化为事故的转化过程及转化条件、触发因素,才能控制这种具有能量的物质与行为不致逸散和失控,才能使危险源不致转化为事故。

因此,危险源辨识是系统安全分析、评价与控制的基础,它对于有效地控制作业场所和企业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因素,确保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