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工艺规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41012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设计工艺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PCB设计工艺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PCB设计工艺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PCB设计工艺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PCB设计工艺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CB设计工艺规范.docx

《PCB设计工艺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设计工艺规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PCB设计工艺规范.docx

PCB设计工艺规范

文件编号

线路板

设计工艺规范

(试行版)

发行版本

总页数

发行部门

A1

22

工艺部

首次发行日期

本版发行日期

制定日期

2016.05.30

2016.07.05

2016.07.05

核准

审核

制定

史明俊

 

更改记录

版本号

修订

次数

修改

章节

修改页码

更改内容简述

生效日期

A1

1

11

21

增加焊盘与灯珠距离要求11.13

2016.07.05

1、目的

2、适用范围

3、职责和权限

4、定义和缩略语

5、PCB板材选用

6、PCB工艺边尺寸设计

7、拼版及辅助边连接设计

8、基准点设计

9、器件布局要求

10、PCB焊盘过波峰焊设计要求

11、其他设计工艺要求

12、常用元件图示

 

线路板工艺设计规范

一、目的

本要求规范本公司PCB排版设计时的工艺性要求,使设计的PCB板能符合实际生产工艺要求,更好的保证生产质量和作业效率,避免设计问题造成不必要的异常。

二、适用范围

该规范主要描述PCB设计在生产中工艺的实用性问题及相应控制方法;本规范与PCB设计规范并不矛盾。

PCB的设计中,在遵循了设计规则的情况下,遵循本规范能提高生产工艺的适应性,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质量问题。

三、职责和权限

研发设计部:

负责PCB设计工作;

研发工艺部:

负责PCB评价、评审工作;

质量部:

负责PCB来料检验工作;

原则上所有PCB文件在提供给厂家生产样品之前或首样上线前必须经过工艺评审。

四、定义和缩略语

4.1、SMT工艺: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MountTechnology的缩写),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

4.2、SMD工艺:

SMD它是SurfaceMountedDevices的缩写,意为:

表面贴装器件,它是SMT元器件中的一种。

是将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等安装到印刷电路板上,并通过钎焊形成电气联结。

主要有矩形片式元件、圆柱形片式元件、复合片式元件、异形片式元件。

主要有矩形片式元件、圆柱形片式元件、复合片式元件、异形片式元件。

SMD贴片元件的封装尺寸(只介绍常规型号):

公制:

3216——2012——1608

英制:

1206——0805——0603

4.3、回流焊:

通过熔化预先分配到PCB焊盘上的膏状软钎焊料,实现表面组装元器件焊端或引脚与PCB焊盘之间机械和电气连接的一种软钎焊工艺,适合于所有种类表面组装元器件的焊接。

4.4、波峰焊:

波峰焊是让插件板的焊接面直接与高温液态锡接触达到焊接目的,其高温液态锡保持一个斜面,并由特殊装置使液态锡形成一道道类似波浪的现象,所以叫"波峰焊",其主要材料是焊锡条。

4.5、印制电路板PCB

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

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其他暂略

五、PCB材料选用

5.1、板材介绍

5.1.1、覆铜箔板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根据使用基材可分为酚醛纸基覆铜板(FR1/FR2)、玻纤布基覆铜板(FR4)、复合基覆铜板(CEM-1、CEM-3)、特殊材料基(陶瓷、金属芯基等)覆铜板,另外还有挠性覆铜板等其他一些覆铜板类型。

5.1.2、若按板所采用的树脂胶黏剂进行分类,纸基使用的常见树脂胶黏剂有:

酚醛树脂(FR-1、FR-2等)、环氧树脂(FR-3)、聚酯树脂等各种类型。

玻璃纤维布基使用的常见树脂胶黏剂有环氧树脂(FR-4、FR-5),它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玻璃纤维布基类型。

5.1.3、防火等级比较:

94HB(不防火)<94V-2<94V-1<94V-0<945-V

耐燃性板材有:

FR-1、FR-2、FR-3(以上三种皆为纸质基板)及FR-4、FR-5(环氧树脂),CEM-1纸质纤维(一般白色)为单层板,复合环氧树脂铜箔基板CEM-2至5。

5.2、板材选用

5.2.1、PCB电路板常用板材,按质量级别从底到高划分如下:

FR1(94HB)-FR1(94V0)-22F-CEM-1-CEM-3-FR-4。

详细参数及选用标准如下:

 

材料类型

中文描述

适用于的卡板类型

材料特性

不可使用的制程方式

FE1(94HB)

非阻燃纸板

无安规小电流低端产品

不防火

回流焊

FE1(94V0)

阻燃纸板

电源板

易起泡

回流焊

22F

单面半玻纤板

面板

易起泡

回流焊

CEM-1

单面玻纤板

IC卡板,电源板

CEM-3

双面半玻纤板

简单双面板(双面板最低端的材料,比FR-4便宜)

FR-4

双面玻纤板

复杂双面板,多层板

注:

设计时需要根据技术或客户要求,以节约成本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板材。

5.3、铝基板相关

常见于LED照明产品。

有正反两面,白色的一面是焊接LED引脚的,另一面呈现铝本色,一般会涂抹导热凝浆后于导热部分接触。

目前还有陶瓷基板等。

铝基板是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功能的金属基覆铜板,一般单面板由三层结构所组成,分别是电路层(铜箔)、绝缘层和金属基层。

用于高端使用的也有设计为双面板,结构为电路层、绝缘层、铝基、绝缘层、电路层。

极少数应用为多层板,可以由普通的多层板与绝缘层、铝基贴合而成。

LED铝基板就是PCB,也是印刷线路板的意思,只是线路板的材料是铝合金,以前我们一般的线路板的材料是玻纤,但因为LED发热较大,所以LED灯具用的线路板一般是铝基板,能够导热快,其他设备或电器类用的线路板还是玻纤板!

六、PCB工艺边尺寸设计

6.1、工艺边设计,要求主工艺边≧5mm,0mm≦辅工艺边≦5mm;

为了保证PCB板过波峰焊或回流焊时传送轨道的卡爪不碰到组件,元器件的外侧距过板轨道接触的两个板边要求≥5mm。

若达不到要求,则PCB应加工艺边,元器件与V-CUT的距离≧1mm。

 

6.2、在主工艺边上,PCB流动的方向增加过板方向,以箭头“”表示。

6.3、除了结构件连接器等特殊需要外,其他器件本体不能超出PCB边缘,且须满足:

a、SMD引脚焊盘边缘(或器件本体)距离传送边≥5mm的要求。

(以条件苛刻者为准)

b、DIP器件本体(或焊盘边缘)距离传送边≥4mm的要求。

(以条件苛刻者为准)

在受结构设计限制情况下,允许DIP器件本体(或焊盘边缘)距离板边小于4mm,但不得小于1.5mm

c、当非回流焊接(DIP)器件在传送边一侧伸出PCB外时,辅助边的宽度要求如下,(但是如果辅助边需在波峰焊后分板,则需要充分考虑分板的可分板性)

 

d、当非回流焊接(DIP)器件在传送边一侧伸出PCB外,且器件需要沉到PCB内时,辅助边的宽度要求如下:

 

七、拼板及辅助边连接设计

7.1、V-CUT连接

7.1.1、当板与板之间为直线连接,边缘平整且不影响器件安装的PCB可用此种连接。

V-CUT为直通型,不能在中间转弯。

7.1.2、V-CUT设计要求PCB推荐的板厚≤3.0mm。

7.1.3、对于需要机器自动分板的(目前我司只有铝基板)要求各保留不小于2mm的器件禁布区,以避免在自动分板时损坏器件。

7.1.4、目前我司只有走刀式分板机,适用于V-CUT直通型分板,设计时请避免其他样式V-CUT设计,如设计需求,请提前通知设备采购。

7.2、V型槽的设计

7.2.1、V型槽的设计加工尺寸见图

(关于陶瓷板和铝基板,如无法按以下V割的,请按7.2.4规定即可)

 

7.2.2、V型槽残留尺寸

不同材质、不同板厚的V型槽尺寸见表

材质

板厚

T=0.8

T=1.0

T=1.2

T=1.6

T=1.8

纸基板

(t=T/2)

残留尺寸:

t

0.4+0.100

0.5±0.1

0.6±0.1

0.8+0.1-0.2

0.9+0.1-0.2

切口深度:

c

0.2+0-0.05

0.25±0.05

0.3±0.05

0.4+0.1-0.05

0.45+0.1-0.05

玻璃布基板复合料基板(t=0.4~0.6)

残留尺寸:

t

0.4±0.1

0.4±0.1

0.4±0.1

0.6±0.1

0.7±0.1

切口深度:

c

0.2±0.05

0.3±0.05

0.4±0.05

0.5±0.05

0.55±0.05

铝基板

陶瓷板

(t=T/3)

残留尺寸:

t

0.3±0.05

0.3±0.1

0.4±0.1

0.5±0.1

0.5±0.1

切口深度:

c

0.25±0.05

0.35±0.1

0.4±0.1

0.55±0.1

0.65±0.1

7.2.3、V型槽残留尺寸的工艺要求

a、焊接工程(机插机、贴片机、运送带)中拼版不受破坏。

b、插件时受力不断裂。

c、不使用分割工装时,能手动分割,无毛边。

d、使用分割工装时能分割,无毛边。

e、厚度为1.0mm以下的基板,由于V型槽存在的加工精度偏差,基板强度与基板易于分割之间的平衡点难以掌握,试作时应充分验证。

7.2.4、铝基板和陶瓷板特别工艺要求

a、SMD贴片不变形,不卷曲。

b、后续手工或机器分板易操作。

c、V-CUT可单面V割,切槽深度约40%整板厚度。

7.3、PCB拼版的设计

7.3.1、PCB拼版设计要求尽量不使用过炉辅助工具(如过炉载具)。

7.3.2、为了提高板材利用率,推举做成多拼版,但是需考虑板材波峰焊接后是否变形弯曲问题。

要求拼版过波峰时不得高温变形引起冲锡等现象。

7.3.3、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及插件准确性,PCB板排版方向最好一致性。

八、基准点设计

8.1、分类

根据基准点在PCB上的位置和作用分为:

拼板基准点,单元基准点,局部基准点(同一性质的基准点设计必须相同,否则会影响设备的识别)。

 

8.2、基准点结构

8.2.1拼板基准点和单元基准点

形状/大小:

直径为1.0mm的实心圆。

阻焊开窗:

圆心为基准点圆心,直径为3.0mm的圆形区域(直径1到3.0mm的圆环必须为无铜皮设计)。

避免基准点内层有部分覆铜的设计。

 

8.2.2局部基准点

大小/形状:

直径为1.0mm的实心圆。

阻焊开窗:

圆心为基准点圆心,直径为2.0mm的圆形区域(直径1到2mm的圆环必须为无铜皮设计)。

 

注意:

不推荐使用只有实心圆开阻焊的mark点,因为去除阻焊时会出现不完全情况,导致mark上残留阻焊油,影响识别。

 

8.3、基准点的位置:

a、经过SMT设备加工的单板必须放置基准点;

e、不经过SMT设备加工的PCB无需基准点;

c、SMD单面布局时,只需SMD元件面放置基准点;

d、SMD双面布局时,基准点需双面放置;双面放置的基准点,除镜像拼板外,正反两面的基准点位置要求基本一致。

 

8.3、拼版的基准点:

拼板需要放置拼板基准点、单元基准点。

拼板基准点和单元基准点数量各为三个。

在板边呈“L”形分布,尽量远离。

并要求不对称,以防机器正反无法识别。

注:

采用镜像对称拼板时,辅助边上的基准点必须满足翻转后重合的要求。

 

8.4、单元板的基准点:

基准点数量为3个,在板边呈“L”形分布,各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尽量远。

基准点中心边距离板边必须大于5mm,如不能保证四个边都满足,则至少要保证传送边满足要求。

(如上图绿色区域)

8.5、局部的基准点:

主要针对引脚间距≤0.5mm的翼形引脚封装器件和引脚间距≤0.8mm的面阵列封装器件等需要放置局部基准点。

局部基准点数量为2个,在以元件中心为原点时,尽量要求两个基准点中心对称。

 

9、器件布局要求

9.1、器件布局通用要求

9.1.1、有极性或方向的THD器件在布局上要求方向一致,并尽量做到排列整齐。

对SMD器件,不能满足方向一致时,应尽量满足在X、Y方向上保持一致,如钽电容。

9.1.2、同类元件在电路板上方向保持一致(如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电解电容、插座等),以便于插件不会出错、检验,提高生产效率。

(不做强制要求)

9.1.3、需安装散热器的应注意散热器的安装位置,布局时要求有足够大的空间,确保不与其它器件相碰。

确保最小0.5mm的距离满足安装空间要求。

9.1.4、热敏器件(如电阻电容器、晶振等)应尽量远离高热器件。

9.1.5、热敏器件应尽量放置在上风口,高器件放置在低矮元件后面,并且沿风阻最小的方向排布放置风道受阻。

 

9.1.6、器件之间的距离满足操作空间的要求。

9.1.7、不同属性的金属件或金属壳体的器件不能相碰。

确保最小1.0mm的距离满足安装要求。

9.1.8、PCB上元器件分布尽可能的均匀,大体积和大质量的元器件在焊接时的热容量比较大,布局上过于集中容易造成局部温度过低而导致假焊。

9.1.9、电解电容不可触及发热组件(如:

大功率电阻、热敏电阻、变压器、散热器等),布局时尽量将电解电容远离以上器件,以免把电解电容的电解液烤干,影响其使用寿命。

9.1.10、PCB板设计和布局时尽量减少印制板的开槽和开孔,以免影响印制板的强度。

9.1.11、经常插拔元器件或板边连接器周围3mm范围内尽量不布置SMD,以防止连接器插拔时产生的应力损坏器件。

 

 

9.2、SMD器件的通用要求

9.2.1、细间距器件推荐布置在PCB同一面。

9.2.2、有极性的贴片尽量同方向布置,防止较高器件布置在较低器件旁时影响焊点的检测,一般要求视角≤45度。

 

9.3、波峰焊SMD器件布局通用要求

9.3.1、SMD器件高度要求≤4.0mm。

9.3.2、SOP器件轴向需与过波峰方向一致。

9.3.3、SOP器件在过波峰焊尾端需增加一对偷锡焊盘。

尺寸大小为器件焊盘的1.5-2倍以上,间距与器件焊盘间距相同。

 

9.3.4、SOT-23封装的器件过波峰焊方向。

 

9.3.5、器件间距要求:

考虑波峰焊接的阴影效应,器件本体间距和焊盘间距需保持一定的距离。

 

9.3.6、波峰焊相同类型器件布局要求数值表

封装尺寸

焊盘间距L(mm/mil)

器件本体间距B(mm/mil)

最小间距

推荐间距

最小间距

推荐间距

0603

0.76/30

1.27/50

0.76/30

1.27/50

0805

0.89/35

1.27/50

0.89/35

1.27/50

≧1206

1.02/40

1.27/50

1.02/40

1.27/50

SOT

1.02/40

1.27/50

1.02/40

1.27/50

SOP

1.27/50

1.52/60

/

/

9.3.7、焊盘尺寸要求根据SMD元件封装,按标准进行设计。

9.4、THD器件通用布局要求

9.4.1、除结构有特别要求之外,THD器件都必须放置在正面。

9.4.2、手插元件相邻本体之间的距离:

 

9.4.3、满足手工焊接和维修的操作空间要求:

对一般器件,需要满足1边3mm以上的下烙铁空间,另一边满足1mm以上送锡线空间。

且距离大小应和45°角成一定关系。

 

9.4.4、PCB板受力均衡设计

重量大器件设计时,最好能够将器件均匀分布在PCB上,维持PCB板整体的重量均衡。

 

9.4.5、IC下面以不设跨线为最佳。

如果设计时,注意跨线的对称及IC放置后的平衡性。

 

9.5、PCB板的焊接方向

为防止过波峰焊时元器件的各引脚之间的连焊,通常把主要集成块的焊接方向作为PCB板的焊接方向,同时较重一端作为尾部。

在芯片等多脚的元器件两端一定要加收锡焊盘,中间每两个相邻的引脚之间加一个收锡焊盘。

贴片芯片引脚间距小于0.5mm时,要用回流炉,防止由于过波峰焊导致芯片虚焊。

 

10、PCB焊盘过波峰焊设计要求

10.1、重加焊设计,对于较大或较重的部件,其焊盘应设计为菊花状。

(1、增强焊盘强度2、增加元件脚的吃锡高度)

 

10.2、未做特别要求时,手插零件插引脚的通孔规格如下:

(孔径太小作业性不好,孔径太大焊点容易产生锡洞。

电源线孔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放大)

 

10.3、针对引脚间距≤2.0mm的手插PIN、电容等,插引脚的通孔的规格为:

0.8~0.9mm

(改善零件过波峰焊的短路不良)

 

10.4、多个引脚在同一直线上的器件,像连接器、DIP封装器件、T220封装器件,布局时应使其轴线和波峰焊方向平行

(防止过波峰焊时引脚间短路)

波峰焊方向

 

10.5、较轻的器件如二级管和1/4W电阻等,布局时应使其轴线和波峰焊方向垂直

(防止过波峰焊时因一端先焊接凝固而使器件产生浮高现象)

 

10.6、贴片元件过波峰焊时,对板上有插元件(如散热片、变压器等)的周围和本体下方其板上不可开散热孔

(防止PCB过波峰焊时,波峰1(扰流波)上的锡沾到上板零件或零件脚,在后工程中装配时产生机内异物)

锡珠

锡珠

 

10.7、贴片元件过波峰焊时,底面(焊接面)零件本体必须高度≤5.0mm

(防止过波焊时零件被喷口碰到)

10.8、大型元器件(如:

变压器、直径15.0MM以上的电解电容、大电流的插座、IC、三极管等)加大铜箔及上锡面积,如下图;阴影部分面积最小要与焊盘面积相等。

(加大焊盘吃锡量)

10.9、需要过锡炉后才焊的元件,焊盘要开走锡位,方向与过锡方向相反,宽度视孔的大小为0.5~1.0mm

(防止过波峰后堵孔)

 

10.10、铜箔入圆焊盘的宽度较圆、焊盘的直径小时,则需加泪滴(尽可能圆弧化)

(增强焊盘强度,避免过波峰焊接时将焊盘拉脱)

 

10.11、未做特别要求时,元件孔形状、焊盘与元件脚形状必须匹配,并保证焊盘相对于孔中心的对称性(方形元件脚配方形元件孔、方形焊盘;圆形元件脚配圆形元件孔、圆形焊盘)

(保证焊点吃锡饱满)

 

10.12、插件元件每排引脚较多,当相邻焊盘边缘间距为0.6mm--1.0mm时,必须在焊零件后方设置窃锡焊盘

(为保证过波峰焊时不短路)

 

10.13、信号接插PIN支撑脚等为窄扁形的元件脚,孔径和焊盘必须设计为椭圆形

(保证焊点吃锡饱满)

 

10.14、元件插孔焊盘与周围引出的阻焊层之间以方形设计为准

 

10.15、刚硬角度的铜箔走线尽可能圆弧化

 

10.16、PCB板固定与铜走线处理(防止铜箔受固定钢轴影响破损)

 

10.17、铜箔、导线宽部分与窄部分过渡处理

 

11、其他设计工艺要求

11.1、跳线设计5mm≦J≦26mm。

11.2、需要插件的电线,插入端剥线尺寸要求3-3.5mm。

11.3、插件元件,PCB跨距设计必须与器件跨距相符。

11.4、PCB丝印器件符号要求统一,避免不同工程师不同符号,造成产线困扰。

(见元器件图示)

11.5、器件使用一般要求不得超出PCB边缘,超出部分除需加辅助工艺边外,还需考虑后续实际配合性。

11.6、为尽可能地避免连焊,对于连续排列的多个(两个及两个以上)焊盘,设计时应以类似椭圆形为主,焊盘相邻部分在标准的许可下窄化,以增大焊盘相对间距,同时增加阻焊层。

11.7、在元器件尺寸较大,而布线密度较低时,可适当加宽印制导线及其间距,并尽量把不用的地方合理地作为接地和电源用。

11.8、在双面或多层印制电路板中,相邻两层印制导线,宜相互垂直走线,或斜交、弯曲走线,力求避免相互平行走线。

11.9、元件尽可能有规则地分布排列,以得到均匀的组装密度。

11.10、需要安装较重的元件时,应安排的靠近印制电路板支承点的地方,使印制电路板的翘曲度减至最小。

11.11、原则上跳线或元件表面不加装元件,不能避开的,要在技术条件中明确界定所加元件体的限度浮高标准,避免波峰焊后修整元件体浮高。

11.12、设计时工艺优选性:

(以成本和技术要求为准,不做强制要求)

a、能采用贴片工艺的尽量避免手插工艺,降低人工成本。

b、能采用锡膏工艺的尽量避免红胶工艺,降低波峰不良。

c、能采用设备作业的尽量避免人工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人为异常。

11.13在线测试(ICT)PCB设计要求:

a、对于无贴片元件或贴片元件采用红胶工艺(贴片和插件不同面)的PCB,均采用ICT测试,以保证产品质量。

b、采用ICT测试的PCB,要求每条导线上至少有一个测试点,测试点最小直径1.0mm;在导线上有通孔焊盘的,通孔焊盘可以作为测试点。

11.13、灯板焊盘(电源线用)与灯珠的间距,要求最小尺寸≧3mm,以免焊接时助焊剂溅射到灯珠,引起死灯。

 

12、常用元件图示

电阻

电容

电解电容

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

变压器

集成电路

压敏电阻

保险丝

电感

跳线

接插件

整流桥堆

继电器

三极管(92)

三极管(126)

三极管(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