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考研复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92852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石学考研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岩石学考研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岩石学考研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岩石学考研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岩石学考研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岩石学考研复习题.docx

《岩石学考研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石学考研复习题.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岩石学考研复习题.docx

岩石学考研复习题

岩石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思考题200712

岩浆岩部分

1.岩浆的概念、岩浆的成分(主要成分,挥发份),挥发份存在的意义(降低岩浆粘度和矿物的熔点),不同成分岩浆的温度范围(基性、中性、酸性),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氧化物,挥发份,温度)

岩浆:

是由已存在的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形成的,它可以全部由液相的熔体组成,也可以含有部分固态物质和挥发份。

岩浆的成分:

SiO2、Al2O3、Cr2O3等含量高,也有CO2、H2O等挥发份。

一般的,挥发份含量愈高粘度就愈小,矿物的结晶温度也下降。

(但CO2例外)

挥发份存在的意义:

岩浆中挥发份的增加,可以降低岩浆的粘度,尤其是H2O,它可以夺去硅氧四面体中的氧,使其形成OH¯,从而使硅氧四面体解聚,降低粘度;挥发份还影响岩浆结晶的温度,挥发份含量高则结晶温度下降,所以挥发份迅速从岩浆中逸出后,岩浆会快速结晶,其中的晶体数量也随之增多。

温度范围:

超基性岩浆(1450-1600℃)、基性岩浆(1000-1200℃)、中性岩浆(900-1000℃)、酸性岩浆(600-700℃)

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

a.氧化物:

SiO2、Al2O3等含量愈高,粘度愈大

b.挥发份:

CO2除外,挥发份含量愈高粘度就愈小

c.温度:

不同水货度,火山口愈深,愈高温;不同含水性,含水多的温度低

2.岩浆岩中矿物按含量划分(主要矿物/决定大类划分、次要矿物/决定种属、副矿物),按成分和颜色划分(硅铝/铁镁矿物或浅色/暗色矿物),色率的定义

矿物按含量划分:

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含量<15%)和副矿物(含量<1%)

按成分划分:

硅铝矿物:

矿物中SiO2与Al2O3的含量较高,不含FeO和MgO,包含石英类、长石类和似长石类。

铁镁矿物:

矿物中FeO、MgO的含量较高,包括橄榄石类、辉石类、角闪石类、黑云母类。

按颜色划分:

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

色率:

暗色矿物在火成岩中的含量(体积分数),是火成岩鉴定和分类的重要标志之一。

*注:

色率主要针对镁铁矿物而言

3.二氧化硅饱和度分类及其对应的岩石和矿物组合。

SiO2过饱和:

SiO2除形成硅酸盐矿物外,另有一部分形成石英

SiO2不饱和:

出现镁橄榄石、似长石类等SiO2不饱和矿物,不出现石英

SiO2饱和:

形成辉石、角闪石、斜长石、钾长石、云母等SiO2饱和矿物,不出现石英及SiO2不饱和矿物

 

4.岩浆岩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的岩石类型变化中,SiO2的范围、硅铝矿物、铁镁矿物、颜色、色率、酸性程度和基性程度是如何变化的?

(见表1)

钙碱性

碱性

岩类

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

碱性岩

SiO2(%)

<45

45-53

53-66

>66

53-66

石英

无或很少

<5

>20

长石种类

一般无

斜长石为主

斜长石为主

钾长石为主

钾长石>斜长石

钾长石为主

含似长石

暗色矿物种类与含量

橄榄石

辉石

>90

辉石为主,可有角闪石、黑云母和橄榄石

<90

角闪石为主

黑云母和辉石次之

15-40

黑云母为主

角闪石次之

10-15

碱性辉石

碱性角闪石

<40

深成岩

橄榄岩

辉岩

辉长岩

闪长岩

正长岩

花岗岩

霞石正长岩

浅成岩

苦橄玢岩

金伯利岩

辉绿岩

闪长玢岩

正长斑岩

花岗斑岩

霞石正长斑岩

喷出岩

苦橄岩

科马提岩

玄武岩

安山岩

粗面岩

流纹岩

响岩

 

5.岩浆岩中最主要的7种造岩矿物(橄,辉,角、黑,斜,钾,石英)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石英

6.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的概念

结构:

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和矿物间的相互关系

构造:

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

7.岩浆岩的结构按结晶程度、矿物颗粒绝对大小、相对大小、矿物自形程度分别分成几种类型

结晶程度:

全晶质结构:

全部由结晶矿物所组成的岩石结构,多见于深成岩中,如花岗岩。

玻璃质结构:

全部由玻璃物质所组成的岩石结构,多见于火山岩中,如黑曜岩。

半晶质结构:

既有结晶矿无又有非晶质玻璃所组成的岩石结构,多见于火山岩,如流纹岩。

矿物颗粒绝对大小:

显晶质结构(伟晶、粗粒、中粒、细粒、微粒)、隐晶质结构

矿物颗粒相对大小:

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

矿物自行程度:

自行结构、半自行结构、他形结构

 

8.岩浆岩的构造的主要类型(块状、斑杂、带状、气孔和杏仁,流纹、枕状等)

块状构造:

是侵入岩的常见结构,其特点是岩石在成分和结构上是均匀的,往往反应了静止、稳定的结晶作用。

斑杂构造:

岩石不同部位的颜色、矿物成分或结构构造的差别,由于岩浆的多次脉冲侵入或同化混染围岩物质造成的。

带状构造:

由不同成分、颜色或不同结构的条带相间成带分布而成。

常见于层状辉长岩,常常是由岩浆脉动侵入或重力结晶分异造成的。

气孔构造:

岩浆喷溢至地表冷凝时,其中挥发份逸散后留下的空洞,常分布与熔岩流顶部。

杏仁构造:

当气孔被岩浆后期的矿物(常见为方解石、沸石、石英、绿泥石)所填充。

流纹构造:

表现为不同颜色,不同成分的条纹、条带和球粒、雏晶以及拉长的气孔定向排列,一般由熔岩流的流动造成。

枕状结构:

枕状体被沉积物或火山物质胶结起来

9.岩浆岩的产状概念,侵入岩的6种产状,喷出岩的3种产状

岩浆岩产状:

岩浆岩体的大小、形状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及距离当时地表的深度等

侵入岩:

整合(岩床、岩盆、岩穹)、不整合(岩基、岩株、岩脉、岩墙)

喷出岩:

中心式喷发、裂隙式喷发、熔透式喷发

10.岩浆岩的相的概念,侵入岩在深度上和平面上的相划分,火山岩的相划分

岩浆岩的相:

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岩石的总特征。

包括深度、结构、构造、产状等

侵入岩(深度上划分):

浅成相(0-3km)、中深成相(3~10km)深成相(>10km)

(平面上划分):

中央相、过渡相、边缘相

火山岩的相划分:

溢流相、喷发相、侵出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岩相、火山沉积岩相

11.岩浆岩分类简表(见表1)

表1岩浆岩分类简表

钙碱性

碱性

岩类

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

碱性岩

SiO2(%)

<45

45-53

53-66

>66

53-66

石英

无或很少

<5

>20

长石种类

一般无

斜长石为主

斜长石为主

钾长石为主

钾长石>斜长石

钾长石为主

含似长石

暗色矿物种类与含量

橄榄石

辉石

>90

辉石为主,可有角闪石、黑云母和橄榄石

<90

角闪石为主

黑云母和辉石次之

15-40

黑云母为主

角闪石次之

10-15

碱性辉石

碱性角闪石

<40

深成岩

橄榄岩

辉岩

辉长岩

闪长岩

正长岩

花岗岩

霞石正长岩

浅成岩

苦橄玢岩

金伯利岩

辉绿岩

闪长玢岩

正长斑岩

花岗斑岩

霞石正长斑岩

喷出岩

苦橄岩

科马提岩

玄武岩

安山岩

粗面岩

流纹岩

响岩

12.斑状结构和似斑状结构的定义,区别(基质,时间,岩石类型);玢岩定义,与斑岩的区别(斑晶,斑岩为碱性长石和石英,玢岩为斜长石和暗色矿物)

斑状结构:

岩石中矿物颗粒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的为斑晶,小的和不结晶的玻璃质为基质。

其间无中等大小的颗粒。

基质由微晶质或隐晶质和玻璃质组成,常见于浅成侵入岩和火山岩,斑晶和基质形成于不同的物化条件和不同的世代。

似斑状结构:

岩石有两群大小不同的矿物颗粒组成。

基质为显晶质,斑晶和基质形成在相同或几乎相同的物化条件和同一世代,斑晶和基质的矿物成分常是一样的。

斑岩:

浅成岩中斑晶以碱性长石、似长石、石英为主的岩石

玢岩:

浅成岩中斑晶以斜长石、暗色矿物为主的岩石

13.超基性岩的代表性岩石及其特殊特征(代表岩石见上边表格,金伯利岩是金刚石母岩,科马提岩具有典型的鬣刺结构)

超基性岩的SiO2含量低(一般<45%),是硅酸不饱和的石岩,Al2O3低,Na2O和K2O含量极少,MgO和FeO则很高,矿物成分以铁镁矿物为主,一般无长石或含量很少(<10%)

代表性岩石:

橄榄岩:

主要矿物为橄榄石和辉石,次要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偶见斜长石;最常见的结构为自行粒状结构、包含结构、海绵陨铁结构和反应边结构;大多为块状或斑杂状构造,也有流动构造和层状构造。

苦橄岩:

主要为橄榄石和辉石,偶尔有金云母、角闪石和少许斜长石;具有斑状或无斑隐晶质和玻基斑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可有气孔构造或杏仁构造,枕状构造也常见。

特殊特征:

金伯利岩是金刚石母岩,科马提岩具有典型的鬣刺结构。

鬣刺结构:

橄榄石和单斜辉石具针状骸晶,平行排列成簇而成。

 

14.基性岩类的代表性岩石及其特征(代表岩石见上边表格),特征包括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掌握辉长结构、辉绿结构的定义

基性岩SiO2含量45%~52%,硅酸不饱和或饱和,Al2O3和CaO较超基性岩明显增多,但MgO和FeO则明显减少,Na2O和K2O含量仍然很少。

代表性岩石:

辉长岩:

主要矿物为基性斜长石和单斜辉石,次要矿物为斜方辉石、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一般为中-粗粒等粒粒状状结构,常见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球状构造(斜长石与辉石或角闪石组成同心球体)。

玄武岩:

主要矿物为斜长石和辉石,其次为橄榄石,有时见角闪石、黑云母,偶见石英、正长石;多具斑状结构或无斑隐晶质结构,也有玻璃质和半玻璃质结构;常具有块状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柱状节理。

水下喷出玄武岩可具有枕状构造。

辉长结构:

由含Py较多的深色条带和含Pl较多的浅色条带相间而成

辉绿结构:

由较自形的长条状斜长石微晶和他形粒状微晶的辉石等组成。

Py等充填于杂乱交错的长条状Pl微晶组成的三角形孔隙中

15.中性岩类闪长岩—安山岩类代表性岩石(代表岩石见表1)

中性岩SiO2含量介于53%~66%之间,硅酸饱和或弱饱和。

代表性岩石:

闪长岩:

由中性斜长石(65%~75%)和普通角闪石(25%~35%)组成,两者比例约2:

1,不含碱性长石和石英;常见半自行中粒等粒结构;常见构造为块状构造、条带构造、斑杂构造。

安山岩:

矿物组合与闪长岩相同,具斑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气孔构造

16.中性岩类正长岩—粗面岩类代表性岩石(代表岩石见表1)

SiO2含量和中性岩相似,为硅酸饱和的岩石。

代表性岩石:

正长岩:

出现大量碱性长石,斜长石和石英很少,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和斜长石,次要矿物为暗色矿物、石英、似长石;中粗粒,等粒或不等粒结构,也有斑状和似斑状或似粗面状结构;一般为块状构造,可有带状、流状、似片麻状和斑杂状构造。

粗面岩:

论文成分基本与正长石相似,常见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气孔构造。

粗面结构:

长条状的碱性长石斑晶和微晶近平行的流状分布,状如水中流动的木排。

17.酸性岩类代表性岩石(代表岩石见表1)

18.花岗岩的一般特征及其有关矿产(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有关矿产),

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是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为黑云母、角闪石和辉石;石英含量一般大于25%,暗色矿物常小于5%,碱性长石占长石总量的2/3以上;常见的结构是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为主,有时出现斑杂构造、条带构造、似片麻状构造。

花岗岩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类侵入岩,占大陆地前岩浆岩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褶皱带和古老地台的结晶基底上。

花岗结构:

半自形粒状结构。

其特征是:

暗色矿物自形程度较好,长石次之,石英呈他形充填在不规则的空隙中

19.碱性岩类的代表性岩石

SiO2含量一般小于60%,是硅酸不饱和过碱性的中性岩,碱质含量特别的高,Na2O可达5%~11%,K2O可达4%~12%。

代表性岩石:

霞石正长岩:

主要矿物为碱性长石和似长石,次要矿物为碱性暗色矿物(碱性辉石、碱性角闪石和碱性的黑云母);中-粗粒结构,登粒或不等粒结构,也有斑状、似斑状结构;常见的有块状构造、斑杂构造、片麻状构造及条带状构造。

响岩:

主要矿物是碱性长石、似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少见或基本不含斜长石;多具有斑状结构或无斑隐晶质结构。

构造?

20.理论上,地壳内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的3个条件:

(1)升高温度,

(2)减小压力,(3)液相线下移

 

21.原生岩浆和次生岩浆的定义

原生岩浆:

由地幔或地壳岩石经熔融作用形成的,成分未发生变异的岩浆

次生岩浆:

原生岩浆通过发展和演化所形成的岩浆

22.导致岩浆演化的作用过程(分异作用,同化混染作用,岩浆混合作用)

分异作用:

原来均匀的岩浆在无外来物质加入虾,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产生不同成分的岩浆的全部作用

同化混染作用:

岩浆熔化了围岩或捕虏体,使岩浆成分发生了变化称为同化作用。

不完全的同化作用即为同化混染作用

岩浆混合作用:

由两种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而产生的一系列过渡类型的岩浆,并形成不同成分的一系列岩浆岩

 

沉积岩部分

《沉积岩石学》复习参考题

(一)

1沉积物、沉积岩和沉积岩石学的概念;沉积岩研究的重要性。

沉积物:

构成沉积岩的物质,未成岩的松散堆积物,包括母岩风化产物、生物物质、火山物质和宇宙物质。

沉积岩:

在地壳表层条件下,由沉积物经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沉积岩石:

是研究沉积岩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形成作用、沉积环境的一门学科。

沉积岩研究的重要性:

a、沉积岩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能源;b、沉积岩是多种工业的主要原料或辅助原料;c、沉积岩石重要的地下蓄水层;d、研究沉积相和沉积环境已成为寻找和勘探油气资源必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e、是研究地球发展和演化历史的重要方面。

2简述沉积岩的形成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征。

1)、沉积岩原始物质的形成阶段:

母岩的风化

2)、风化产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阶段:

在流水、风、冰川、重力、生物等搬运营力作用下对风化产物的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等搬运方式。

3)、沉积后作用阶段:

(早期:

同生+浅埋成岩;晚期:

深埋成岩+表生成岩)各种经搬运和沉积的风化产物在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交代作用、重结晶作用、自生矿物形成等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3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各类型发生的条件及最终产物。

风化作用:

地壳表层的岩石,在水、空气、太阳能以及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作用。

1)、阶段性(以玄武岩为例):

a、破碎阶段;b、饱和硅铝阶段;c酸性硅铝阶段;d、铝铁土阶段

2)、最终产物:

a、碎屑物质:

碎屑沉积岩主要的原始物质成分,机械破碎产生的各种岩石

b、溶解物质:

(各种离子状态)经溶解转移到海洋和湖泊后,在一定条件下沉积下来,再经成岩作用就形成各种类型的化学岩、生物化学岩。

c、残余物质(粘土物质?

):

新生成的矿物,粘土、铝土矿、蛋白石是粘土岩等的主要原始物质成分。

4风化作用的阶段性及分带性。

阶段性(以玄武岩为例):

a、破碎阶段;b、饱和硅铝阶段;c酸性硅铝阶段;d、铝铁土阶段

5试述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作用中的稳定性。

造岩矿物在风化时的稳定性决定于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内因,即对化学风化的稳定程度决定于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对物理风化的稳定程度则决定于矿物的物理性质,如解理、硬度等;其次是外因,即造岩矿物所处的风化条件,主要是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长石类:

是风化过程中不稳定的矿物,但不同类型的长石其稳定性有较大的差别,如钾长石比斜长石相对稳定,而斜长石中的酸性斜长石又较基性斜长石稳定。

因此,在沉积岩中比较常见的碎屑长石是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

铁镁矿物类:

主要是含Fe、Mg及Ca的硅酸盐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是最不稳定的矿物。

石英:

石英是地表环境中个最稳定和最丰富的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几乎只发生机械破碎。

云母类:

以白云母稳定性较强。

6风化作用的最终产物及其在沉积岩形成中的贡献。

a、碎屑物质:

碎屑沉积岩主要的原始物质成分,机械破碎产生的各种岩石

b、溶解物质:

(各种离子状态)经溶解转移到海洋和湖泊后,在一定条件下沉积下来,再经成岩作用就形成各种类型的化学岩、生物化学岩。

c、残余物质(粘土物质?

):

新生成的矿物,粘土、铝土矿、蛋白石是粘土岩等的主要原始物质成分。

这三类风化产物当其分别沉积时,就构成三大类沉积岩的基本物质:

碎屑物质构成碎屑岩的主要成分,粘土物质组成粘土岩,同届物质组成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7风化产物的搬运方式有哪几种?

搬运营力是什么?

风化产物的搬运方式可分为机械搬运、化学搬运和生物搬运。

机械搬运营力为水、风、冰及重力等作用。

化学搬运营力为胶体溶液或真溶液。

生物搬运营力为生物。

8雷诺数(Re)和福劳得数(Fr)的概念及其水力学意义。

9尤尔斯特龙图解说明什么问题?

10在搬运和沉积作用过程中碎屑颗粒如何变化?

1)、按颗粒粗细进行的沉积分异作用:

碎屑物质沿搬运方向,从物源区起由近而远,按颗粒大小依次沉积砾岩—砂—粉砂—泥质。

2)、按密度大小进行的沉积分异作用:

密度相对大的矿物搬运近,先沉积么人小者搬运远,后沉积。

3)、按形状进行的沉积分异作用:

如悬浮搬运物中,球度高的较小粒状矿物先沉积,片状矿物后沉积;滚动搬运物中,球度高的较大粒状矿物搬运远,片状矿物搬运近,但总的变化趋势为搬运愈远,圆度、球度愈高。

4)、按矿物成分的稳定进行的沉积分异作用:

近陆源区碎屑成分复杂,不稳定矿物和重矿物含量均高,即成分成熟度低;远陆源区则情况相反。

11冰川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特点。

冰川是固态块体搬运,故冰川沉积物具有分选极差、磨圆不好、有冰川擦痕、沉积物无层理等特征。

浮冰和冰水的搬运力也是巨大的,浮冰及其碎屑物可被带到海洋中融合后再沉积下来,形成冰坠石等沉积物。

12什么是胶体物质?

胶体沉淀的原因是什么?

胶体物质的性质介于粗分散系和离子分散系之间。

胶体沉淀的原因:

在搬运过程中,当胶体溶液因两种带不同电荷的胶体相遇,或电解质作用,或浓度增大以及PH值的影响失去稳定时,胶体就发生凝聚(絮凝作用),胶体物质即在溶液中集结成絮状、团块状。

这时的胶体就可以克服原来胶体质点的布朗作用,在重力作用下,与合适的沉积环境里,逐渐沉寂下来。

13什么是真溶液?

呈真溶液搬运的物质如何搬运和沉积?

真溶液:

真溶液的搬运:

真溶液的沉积:

当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达到或超过某矿物的溶解度(或溶度积)时,它们就会彼此结合形成矿物而沉淀。

14在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形成的铁质矿物分别是什么?

15什么是沉积分异作用?

什么是机械分异作用和化学分异作用?

沉积分异作用:

沉积岩的原始物质经过搬运、沉积而分化为比较简单的沉积物(岩石和矿产)类型的作用。

机械沉积分异作用:

主要受物理因素支配的分异作用。

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受化学性质支配的沉积分异作用。

16沉积物的沉积后作用可分成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有什么特征?

同生阶段:

指沉积物刚刚沉积与水底,与水体的底层水之间所发生的反应和变化过程。

成岩阶段:

指原沉积物上面被新的沉积物覆盖后,它所遭受的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并使松散的沉积物固结成岩的过程。

后生阶段:

指沉积岩固结成岩之后,至变质作用或风化作用之前所发生的过程。

退后生阶段:

指埋藏较深的岩层被抬升到潜水面以下的近地表处,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在渗透和浅部地下水的影响下所发生变化的时期。

17区分同生作用、准同生作用、成岩作用、后生作用、表生成岩作用(或表生作用)等概念

同生作用:

指沉积物刚刚沉积、还暴露在沉积环境底层水中、在沉积物-水界面及其以下的一薄层内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

准同生作用:

成岩作用:

后生作用:

表生成岩作用:

指坚固沉积岩因盆地回返而逐渐上升到潜水面附近时受到渗流和潜流大气降水影响所发生的作用。

18沉积岩在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有何特征?

(化学成分特征:

由于沉积岩的原始物质主要来自岩浆岩,故其平均化学成分与岩浆岩的总平均化学成分很相似。

但由于沉积物在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分异作用,故各类沉积岩之间的化学成分相差很大。

由于沉积岩在地表环境下形成的,故其碱金属含量比岩浆岩低,以及含有岩浆岩缺乏的有机质组分。

矿物成分特征:

1、在岩浆岩中可大量存在的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等铁镁矿物,在沉积岩中则少见;2、长石、石英和白云母等矿物在岩浆岩和沉积岩中都比较多,但钾长石和石英在沉积岩中相对更多;3、盐类矿物、碳酸盐类矿物和粘土矿物是沉积岩中所特有的矿物,岩浆岩中很少或没有;4、生物化石和有机质组分则是沉积岩所特有的。

)——摘自《岩石学简明教程》

化学成分特征:

碎岩石类型的不同而相差极大,石英砂岩可含有90%以上的SiO2,而石灰岩则高度富含CaO。

a、Fe2O3>FeO,b、碱金属含量比岩浆岩中的少,且K2O>Na2O(粘土矿物吸附K,而Na进入海水,不易形成沉积物),CaO例外,在沉积岩中高,与生物、生物化学作用有关。

矿物成分特征:

a、组成矿物及其简单,常见的只有几种;b、沉积岩中有些特有的矿物,如:

盐类矿物,粘土矿物;c、岩浆岩中常见,但沉积岩中罕见的矿物,如:

暗色矿物;d、三大盐类均常见的矿物:

石英,长石,云母。

结构特征:

沉积岩的结构随着岩石的类型和成分的不同而变化,如陆源碎屑岩具碎屑结构;泥质岩具泥状结构;化学及生物化学岩具晶粒结构;某些内源沉积岩具颗粒结构;某些内源沉积岩则具有特征的生物结构。

构造特征:

、物理成因构造:

1)层理构造:

a、水平层理;b、平行层理;c、交错层理(板状、楔状、榴状、波状);d、脉状和透镜状层理;e、粒序层理;f、块状层理;

2)层面构造:

a、冲刷构造;b、雨痕、雹痕、泥裂;

3)、变形构造:

a、碎屑岩脉;b、球枕构造;

、化学成因构造:

1)、晶痕和假晶;2)、鸟眼构造;3)、结核;

、生物成因构造:

1)、叠层构造;2)、生物扰动构造

19什么是沉积岩的结构和构造?

沉积岩的结构是指组成沉积岩的物质组分成因类型和组合方式。

沉积岩的构造:

沉积岩各组成部分与沉积期形成的空间分布和排列方式。

20什么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区分细层、层系、层系组等概念。

层理构造:

在沉积过程或稍后阶段,沉积物的最重要的特征,它是由沉积物的成分、颜色、粒度在垂直于沉积物表面的方向上(即层理面)显示出来的特征。

层面构造:

在沉积过程或稍后期,保存在沉积岩层面(顶面过地面)上的各种类型。

细层:

是层理最基本、最小的组成单位。

层细:

是由一组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都相似的同类型细层组成。

层细组:

由若干个同类型的层细组成,同一层细组中的各层细是在基本相似的水动力状态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

21简述下列各概念:

水平层理、交错层理(板状、槽状、楔状、羽状)、韵律层理、粒序层理、脉状层理、透镜状层理、波痕、槽模、重荷模、缝合线、生物扰动构造。

水平层理:

主要见于细粒的泥岩、细粒砂岩和泥晶岩,由彼此间与层面平行的平直细层所组成。

平行层理:

主要见于砂岩,是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由平坦床沙的迁移而形成的,而非静水沉积。

交错层理:

在层内由一系列倾斜的细层与层面或层细界面相交。

板状交错层理:

层系上下界面平直,呈板状,且厚度较稳定。

槽状交错层理:

层系底界为弧形侵蚀面,层系呈槽型,互相切割,细层与之一致也呈槽型。

楔状交错层理:

层系之间的上下界面为平面,但不互相平行,层系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