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9070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煤矿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煤矿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煤矿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煤矿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书.docx

《煤矿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书.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书.docx

煤矿紧急避险硐室设计说明书

前言

建立并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国家安全发展的需要,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2010年6月底前,所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

结合里王庙煤矿实际情况,受红卫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我矿承担了里王庙煤矿避难硐室的设计任务。

设计依据:

1、《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2、《采矿工程设计手册》

3、《煤矿安全规程》

本设计中的紧急避险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建设。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

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

1矿井概括

里王庙煤矿隶属湖南省煤业集团红卫矿业有限公司,位于耒阳市东南17km处的泗门洲镇与小水镇境内。

属白沙向斜南段西翼,井田北部以枫树下断层为界与龙家山井田相连,南部以39勘探线以南300m人为边界与坦家冲井田相连,西起6煤露头线,东至6煤-250m等高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3′01″~54″,北纬28°17′08″~18′48″。

南北走向长3.2km,东西倾向宽0.78km,面积约2.4107km2。

煤系地层及煤层情况:

里王庙井田内煤系地层为二叠系龙潭组上段,由中细粒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组成,平均厚度约202.55m。

地层由老到新划分6个煤组即7煤组、6煤组、5煤组、3煤组、2煤组、1煤组。

1、7煤组:

层组厚约55.30m,共分四小层。

(1)砂质泥岩:

深灰~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

含菱铁质结核夹细砂岩条带,产植物化石,下部夹一~三层粉砂岩,本层厚约7.30m。

(2)中细粒砂岩:

灰色,薄~中厚层状,致密坚硬,水平层理为主,石英含量高。

局部过渡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厚约17.0m,顶部为7煤层。

(3)砂质泥岩及粉砂岩:

深灰色~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

含少量菱铁质结核,本层厚约23.0m。

(4)砂质泥岩、泥岩:

深灰色~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及斜层理。

偶夹炭质泥岩,局部过渡为粉砂岩或细砂岩,产植物化石,本层厚8.0m左右。

2、6煤组:

层组厚21.58~47.78m,平均34.94m。

(1)6煤层:

黑色,以粉煤为主少量块煤,似金属光泽,半光亮型,粒状结构,条带状构造。

常呈“煤包”形态产出。

结构较简单,偶见夹矸一~三层,夹矸厚度0.01~0.35m。

6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厚0~35.20m,平均4.86m。

6煤层在该区域内厚0.07~11.5m,平均厚2.47m。

(2)砂质泥岩:

深灰色、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及缓波状层理,局部见小型斜交层理。

含菱铁质结核及厚度小于0.41m的一层极不稳定煤层或煤线、炭质泥岩。

夹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的中细粒砂岩及粉砂岩,局部过渡为粉砂岩,产植物及碎屑化石,本层厚20.90~44.70m,平均30.08m。

3、5煤组:

层组厚11.39~33.41m,平均20.64m。

分以下几层:

(1)5煤层:

灰黑色,块状为主,少量粉末状,偶见条带状,半金属光泽,半光亮型。

硬度较大,结构简单,局部可采,厚0~2.01m,平均0.60m。

在该区域内,5煤层为不可采。

(2)砂质泥岩:

深灰色~灰黑色,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及缓波状层理。

含菱铁质结核夹炭质泥岩及一层极不稳定煤层,本层局部过渡为粉砂岩或中细粒砂岩,产植物及碎屑化石,本层厚0~26.50m,平均10.50m。

(3)中细粒砂岩:

浅灰色、灰色,中厚层状,小型斜层理及缓波状层理。

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

有时见石英脉穿插,岩性坚硬。

局部过渡为粉砂岩或砂质泥岩,本层有时尖灭,厚0~17.18m,平均5.0m。

(4)砂质泥岩:

深灰色,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及缓波状层理。

含透镜状菱铁质结核,夹不稳定煤一层或煤线、炭质泥岩。

局部过渡为粉砂岩或中细粒砂岩,产植物及碎屑化石,本层厚0~21.71m,平均4.54m。

4、3煤组:

层组厚16.60~46.90m,平均33.94m。

分以下几层:

(1)3煤层:

灰黑色、钢灰色,条带状、性脆易碎。

上部以块煤为主,下部为粉煤,结构简单,本井田较发育,厚0~1.33m,平均0.50m。

(2)砂质泥岩:

深灰~灰黑色,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及缓波状层理。

含少量菱铁质结核,局部过渡为粉砂岩,产植物及碎屑化石。

本层厚0~27.83m,平均5.0m。

(3)中细粒砂岩:

浅灰色、灰色,中厚层状,斜层理及缓波状层理。

石英含量高,硅质胶结,致密坚硬。

夹砂质泥岩及极不稳定二层煤,厚0~0.80m,局部过渡为砂质泥岩。

本层厚0~47.0m,平均22.50m。

(4)砂质泥岩:

深灰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及缓波状层理。

含少量菱铁质结核,局部过渡为细砂岩,产植物及碎屑化石,本层厚0~16.50m,平均5.94m。

5、2煤组:

层组厚18.09~51.10m,平均28.36m。

分以下几层:

(1)2煤层:

灰黑色,粉末状为主,块状次之,结构简单,含硫量高,常见星点状黄铁矿,不甚发育,有时为炭质泥岩,厚0~1.31m,平均0.27m。

(2)泥岩、砂质泥岩:

俗称“2煤结核泥岩”,深灰色、灰黑色,薄层状,水平层理。

偶夹细砂岩或粉砂岩,含较多的透镜状菱铁质结核,并有较多的星点状、团块状黄铁矿。

产瓣鳃类、螺类动物化石,且多被黄铁矿交代,俗称“金瓣”、“金螺”,本层厚17.80~50.10m,平均28.09m。

6、1煤组:

层组厚20.36~46.30m,平均29.37m。

1煤层在本井田不发育。

该煤组分以下几层:

(1)细砂岩:

俗称“薄层砂岩”,灰色、浅灰色,薄层状,水平层理及缓波状层理。

成分以石英为主,硅质胶结,岩性坚硬。

层面常见蠕虫状及坑点状象形印模,局部夹粉砂岩及砂质泥岩,本层厚0~29.50m,平均22.75m。

(2)砂质泥岩:

深灰色,薄层状,缓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含透镜状菱铁质结核及瘤状、星点状黄铁矿。

底部夹一层极不稳定薄煤层,厚0~0.90m,平均厚0.40m即为1煤层,本层厚0~17.43m,平均6.62m。

可采煤层情况

里王庙矿区域内主采6煤层厚度变化大,煤厚为0.07~12.5米,平均煤厚为2.6米。

煤层结构较简单,偶尔有1-2层夹矸,夹矸厚0.2~0.4m,煤层可采性指数(Km)为0.83,变异系数(γ)113.7%,属于不稳定至极不稳定煤层。

里王庙矿井5煤层±0底板等高线以上,煤层厚度在0.7~2.0m之间,煤层基本上都可采。

5煤层±0底板等高线以下,由于煤系地层深部延伸,地质构造力加剧,煤层变薄且不稳定,煤厚一般都在0.7m及以下。

因此,矿目前未对其进行开采。

矿井地层构造

里王庙井田位于白沙向斜南段西翼,井田内地层为一单斜构造。

矿井南边煤层的走向为大致为0°~10°,北边煤层走向大致为0°~20°。

矿井地层倾向东,倾角为20°~58°,平均倾角为26°。

井田内地层未出现大的褶皱构造,只有局部地段存在小的褶曲。

在井田的北边有两条断层,一条正断层位于矿井北部的226与246采区之间,从现有的地质资料可知该断层一直从地表延伸到煤层-100米底板等高线位置。

另外一条断层(枫树下正断层)位于里王庙矿井的北边界,其北盘下降、南盘上升,倾向北东,水平断距100~160m,垂直断距100m,倾角60°左右,走向为北西至东南,直向长约1100m。

由于存在井田边界上,因此对矿井的生产无大的影响。

1.1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1.1.1水文地质

一、井田内主要水系为满洲小溪及麒麟山水库。

1、满洲小溪:

发源于井田西南侧,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整个井田,最后流入龙家山井田区域。

补给水源主要是山间溶滤潜水,小溪流经的地区全为煤系地层,部分地段经过老窖及生产煤井采空区,对煤系地层水补给关系极为密切。

该小溪为季节性小溪,旱季干涸,雨季、洪水期水量较大。

2、麒麟山水库:

位于井田东部-250m井田边界线处,该水库主要补给水为大气降水,库容量为4.8万m3。

二、岩层的含水性:

里王庙煤矿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三叠系下统大冶组、二叠系上统大隆组、龙潭组。

第四系地层为坡积物、残积物,分布在山坡或山沟,厚度0~11.3m,其潜水位线随地形和季节变化而变化,为弱含水层。

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由薄层泥灰岩组成,厚度大于134m。

地表出露面积广,裂隙溶洞不发育,其单位涌水量为0.0001014~0.000228L/s.m,为弱含水层。

三叠系上统大隆组由灰黑色硅质岩、硅质泥岩及硅质灰岩组成。

单位涌水量为0.000016~0.000037L/s.m,渗透系数为0.0000929~0.000111m/d,为弱含水层。

二叠系龙潭组上段由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组成。

勘探阶段在3002孔煤系地层进行了混合抽水,其单位涌水量为0.0175~0.0196L/s.m,为弱含水层。

二叠系龙潭组下段由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夹细中粒砂岩组成,为弱含水层。

三、断层含水性和导水性

枫树下断层(F1),位于井田北端,为井田的北部边界,属北盘下降、南盘上升、倾向北东的正断层,水平断距100-160米,垂直断距100米,倾角60°左右,走向为北西至南东,走向长约1100米。

矿井未开采到北部边界,且目前有防水煤柱,因此该断层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无影响。

F4断层,为一走向逆断层,倾向东,基本上位于深部的坦里井田,仅在浅部至露头有小部分位于本井田,对矿井的水文地质无影响。

四、矿井充水条件

1、矿井涌水主要来源:

矿井涌水的主要来源有三个因素。

1)第一个因素是煤系地层中的岩层水,里王庙煤矿井所有巷道及回采工作面都在龙潭组上段煤系地层之中,并且岩层为微弱含水层。

我矿大量井巷工程都在6煤层及其底板数十米范围之内,开采后的裂隙及地面塌陷影响范围较大。

从历年矿井涌水量观测分析,水量浅部稍大,向深部逐渐减少,而且水量还比较稳定,虽然受季节降雨量影响,但不会突然剧变而对矿井构成威胁。

2)第二个因素是矿井及小煤窑采空区,它是一个储水罐,地面形成的塌陷及裂隙又是水流动的通道,当雨季期间大气降雨充沛,地表水可以沿着这些通道渗入矿井,涌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旱季水量很小,雨季水量较大。

虽然,在矿井开采历史上有2次因为小煤窑穿水而影响生产,但由于近几年我矿做了大量防治水工程和小煤窑调查工作。

经过对资料的分析可知:

里王庙煤矿现不存在淹水平、淹井的危险。

3)第三因素是废弃老窖积水。

据老窖调查资料,本区光绪年间就有小煤窑采煤,开采历史已百余年,地面老窖遍布。

6煤层厚度比较大,6煤层中小窖特别多。

矿井开采历史上1次老窑突水,发生在我矿2264-1采面,平均突水量75m³/h,突水对本矿生产无大大影响。

目前,我矿以采至深部水平,因此已不存在废弃老窖积水淹井的情况。

里王庙煤矿涌水的水源是大气降水、小煤窑开采用水与岩层自身的裂隙水,其通道主要是老窖及小煤窑采空区,其次是矿井采后的导水裂隙。

涌水量的变化随大气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1.1.2煤层顶底板

本矿井开采的6煤层顶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局部地段夹粉砂岩、中细粒砂岩和泥岩,一般厚30.08m,为中等冒落性顶板。

属I级顶板。

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局部地段为细砂岩和泥岩,一般厚8m,岩石硬度中等,稳固性较好。

本矿井工程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1.1.3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据2008年8月湖南省煤安检测检验中心分析鉴定(煤检字第08407号),6煤层挥发分VDa为19.16%,VDaf为6.98%。

6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

湖南省煤炭工业局湘煤行[2010]9号文《关于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里王庙煤矿6煤层无爆炸危险性,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

根据湖南省煤炭工业局湘煤行[2010]9号文《关于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里王庙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008年3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对该矿6煤层进行了瓦斯基本参数测定结果:

埋深351.2m区域瓦斯压力为1.22Mpa,平均瓦斯含量为14.21m3/t。

煤层透气性系数介于0.015~0.224m2/MPa2·d,区域6煤层具有瓦斯含量高、压力大、煤层透气性差的特点,具有严重的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该矿井地温正常。

1.2矿井灾害分析

从上述的开采条件上看矿井的主要灾害的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层自燃及突水灾害。

1.3矿井主要安全生产系统

1.3.1通风系统情况

采用分区式通风。

主、副井为进风井,各风井主扇采用抽出式通风方式,南翼有南一和南二两个风井,其中南一风井风机型号为:

BD-11-6-№-13型,功率2×30kw,南二风井机型号为:

BD-11-6-№-14型,功率为2×45kw,北翼有北风井,型号为:

BD-11-6-№-14型,功率为2×37kw。

1.3.2安全监控系统情况

采用矿用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信号软电缆。

型号为MHYVR或MHYVP。

设备类型:

KJ101N安全监控系统。

1.3.3通信联络系统情况

采用矿用通讯电缆,其型号为MHYVP。

设备类型:

DDK-6M交换机和HAK-2井下防爆电话机。

1.3.4压风系统情况

在地面安装了2台型号为STF175-8A型喷油螺杆式压缩机,其电机型号为NAD44525D-4型,功率为132kw。

主管采用4寸钢管,分管采用3寸钢管,支管采用1寸钢管。

1.3.5消防、防尘系统情况

利用地面防尘水池作为供水源,主水管采用4寸钢管,分管采用3寸钢管,支管采用1寸钢管。

主管上每50米均设置了三通闸阀,各采区、采掘工作面的进、回风流均设置了净化风流装置,各转载点安装了喷雾洒水装置。

1.3.6人员定位系统

采用矿用聚乙烯绝缘阻燃聚氯乙烯护套信号软电缆。

型号为MHYVR或MHYVP。

设备类型:

KJ251煤矿人员管理系统。

1.3.7供电系统

井下分为-125水平和-250水平两个中央变电所。

高压电缆采用聚氯乙烯电缆,型号为:

YJV223*35

低压电缆采用橡套阻燃,型号为MU35-25

2采掘工作面分布情况

矿井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方式,共划分为三个水平:

分别为-0水平、-125水平、-250水平。

-0水平现已开采完毕。

目前生产水平为-125水平、-250水平,生产采区是-125水平的23采区;-250水平的31采区、33采区和32采区,准备采区为-125水平的26采区。

主、副井位于井田的中央,各水平运输大巷、总回风巷布置在6煤层底板岩层中。

各采区布置方式:

23采区三条轨道上山,三条回风上山;31采区一条轨道上山,二条回风上山;33采区三条轨道上山,三条回风上山,32采区三条轨道上山,三条回风上山,26采区(-90~-125)采用石门结合两条回风上山布置。

每隔30m垂高划分为一区段,每个采区分为4个区段,每个区段布置底板巷或者石门与回风上山联通。

采煤工作面的布置方式:

沿煤层走向跟顶板布置溜子道和回风巷,沿倾斜方向布置开切眼,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一般在100m,倾向长度为60m左右。

采煤方法为倾斜分层、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爆破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一个循环推进距离0.8m。

2紧急避险设施分布依据及地点

3.1紧急避险设施分布地点依据

3.1.1、紧急避险设施布置依据

根据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中第5条“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的井下专用巷道硐室,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另外考虑到避难硐室不宜设置在变电所、火药库或者停车点,因为它们存在火灾隐患;避难硐室还应该远离各种地质构造区域,如断层、岩层断裂碎带,大的地下位移如地震有可能破坏避难硐室及其内部设备;避难硐室的位置还要考虑不能设置在井下容易积水的地点,避免水患,要选择在足够强度的煤层或者岩层中,并且要有足够的非燃物保护厚度。

矿井各水平作业人员分布及采掘区域人员分布见表1~表6。

 

表1-125水平大巷人员分布情况

工种

出勤人数及分布

0点班

8点班

4点班

分布地点

1

把钩工

1

1

1

主井底

2

运输工

1

1

1

主井底

3

电机车司机

2

2

2

大巷中

4

把钩工

1

1

1

216-50车场

5

绞车司机

1

1

1

216-50绞车房

6

把钩工

1

1

1

236-50车场

7

绞车司机

1

1

1

236-50绞车房

8

把钩工

1

1

1

226-50车场

9

绞车司机

1

1

1

226-50绞车房

10

司泵工

1

1

1

-50变电所

11

临时员工

2

7

2

-50水平大巷内

合计

13

18

13

 

表2-150m水平大巷人员分布情况

工种

出勤人数及分布

0点班

8点班

4点半

分布地点

1

电机车司机

1

1

1

-150水平大巷

2

把钩工

1

1

1

-150副井底

3

机掘工作面

6

6

6

-150南大巷

4

瓦斯检查员

1

1

1

-150南大巷

5

配电工、水泵工

2

2

2

-150中央变电所

6

防突工作人员

4

4

4

-150水平北大巷

7

临时人员

1

4

1

-150水平大巷内

合计

16

19

16

表3216采区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工种

出勤人数及分布

0点班

8点班

4点班

分布地点

1

工作面作业人员

6

6

6

2163-1采面

2

把钩工

1

1

1

216-113车场

3

溜子司机

1

1

1

2163-1下顺槽

4

接斗、推车工

3

3

3

216-113底板巷

5

瓦斯检查员

1

1

1

2163-1采面

6

临时人员

1

2

1

216采区区域内

合计

13

14

13

表4236采区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工种

出勤人数及分布

0点班

8点班

4点班

分布地点

1

防突作业人员

4

4

4

236-80抽采巷

2

把钩工

1

1

1

236-80车场

3

瓦斯检查员

1

1

1

236-80抽采巷

4

临时人员

1

2

1

236采区区域内

合计

7

8

7

表5226采区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工种

出勤人数及分布

0点班

8点班

4点班

分布地点

1

工作面作业人员

6

6

6

2264-1采面

2

把钩工

1

1

1

226-113车场

3

溜子司机

1

1

1

2264-1下顺槽

4

接斗、推车工

4

4

4

226-113底板巷

5

瓦斯检查员

1

1

1

2264-1采面

6

掘进面作业人员

3

3

3

226-113南二石门

7

接斗、推车工

2

2

2

226-113底板巷

8

瓦斯检查员

1

1

1

226-113南二石门面

9

临时人员

2

4

2

226采区区域内

合计

21

23

21

表6106采区区域人员分布情况

工种

出勤人数及分布

0点班

8点班

4点班

分布地点

1

工作面作业人员

6

6

6

1065-2采面

2

溜子司机

3

3

3

1065-2下顺槽

3

接斗、推车工

3

3

3

106-50石门

4

瓦斯检查员

1

1

1

1065-2采面

5

临时人员

1

1

1

106采区区域内

合计

14

14

14

从表1~表6可以看出,-50m水平大巷分布人数为18人,-150m水平大巷分布人数为19人,216采区采掘区域内目前作业人员总数最多时为14人,236采区采掘区域内目前作业人员总数最多时为8人,226采区采掘区域内目前作业人员总数最多时为23人,106采区采掘区域内目前作业人员总数最多时为14人,根据矿井每个井底车场、每个水平及采区各布置一个永久避难硐室的规定和按照井下作业人员就近避难、一人一位的原则和应避开应力异常区以及有透水威胁区规定:

在-50m水平井底车场附近布置1个永久不难硐室(30人);-150m水平副井底大巷附近布置1个永久避难硐室(30人);236采区区域内布置一个永久避难硐室(30人);226采区区域内布置1个永久避难硐室(30);216采区从开采情况上看,不宜设永久避难硐室,考虑建设临时避难硐室(30人);106采区从采区位置及采掘的情况来看,可以考虑到-50m水平井底车场永久避难硐室避难;236采区上部车场考虑到要满足236采区第一区段生产时距离下部车场避难硐室超过500m,需要设置一个30人的临时避难硐室;22采区的上部车场考虑到作业人员少,应建设临时避难硐室(10人)。

3.2紧急避险设施数量及分布地点

根据《煤矿井下紧急不限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及该矿各作业地点的人员分布情况,设计全矿井紧急避险设施共布置4个永久避难硐室,3个临时避难硐室,详见坦家冲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平面布置图。

-50m水平大巷永久避难硐室设置在-50m主井车场以北75米处大巷底板中,-150m水平大巷永久避难硐室设置在副井井底车场以南40米处大巷底板中,236-150m永久避难硐室设置在236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以南20米处大巷底板中,226-150m永久避难硐室设置在226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以北35米处大巷底板中,216-150m临时避难硐室设置在216采区轨道上山下部车场以北10处大巷底板中,236-50m临时避难硐室设置在236采区轨道上山上部车场以南10米处大巷底板中,226-50m临时避难硐室设置在226采区绞车房风道以北5米处大巷底板中,施工时根据该处的围岩可适当的调整开门位置。

具体位置见图1~图7

 

4紧急避险设施类型及规格

4.1永久避难硐室

4.1.1永久避难硐室规格

1、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内按避难人数30人考虑,每人应不小于1.0m²,过渡室的净面积应不小于3.0m²的使用面积计算:

S生=1.0×30=30m²

S过=3.0m²

2、永久避难硐室的生存室的设计宽度为4.0m。

生存室分两个小室:

一个设备室,一个生活室。

过渡室的设计宽度为2.4m,生存室容量的备用系数为1.2,计算其长度:

L生=30×1.2÷4.0=9m;

L过=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