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教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9010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行散记》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湘行散记》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湘行散记》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湘行散记》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湘行散记》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行散记》教案doc.docx

《《湘行散记》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行散记》教案doc.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行散记》教案doc.docx

《湘行散记》教案doc

诗意浪漫的湘西风情

——《湘行散记》阅读笔记

 

阅读篇目

阅读范围

阅读任务

交流补充

一个带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2—18段

1.划出描写“带水獭皮帽子的朋友”的语言,判断“带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是一个()的人。

27—28段

3.划出作者介绍“带水獭皮帽子的朋友”的身份、爱好、性格特点的词语或句子。

桃源与沅州

第1段

1.“千余年来,读书人”认为“桃花源”是()的地方。

第2段

2.眼前的桃花源是()的地方。

3—5段

8段

3.妓女的最终命运是“”;

水手的最终命运是“”。

对于两种人命运的描写,看似轻描淡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鸭窠围的夜

1—8段

1.划出描写自然景物的语句。

2.这些景物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12—13段

3.作者是通过描写()表现夜的安静。

全篇

4.羊叫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请在文章中勾画出来。

思考作者描写这个细节的目的?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1—7段

1.作者描写了那拉纤老人为了争执一分钱的样子,这是一位()的老人。

11—12段

船夫、纤夫引起了作者怎样的思考?

请在文章中勾画出来。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全篇

水手牛保的“多情”体现在哪里?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1—33段

1.小船上的三位水手做的事情不同,得到的钱的数量不同,相同的是什么?

54—56段

2.面对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作者有怎样的思考?

60段

3.“是谁的责任?

”“这责任应当归谁?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

箱子岩

1—6段

1.划出景物描写的语句,旁批景物的特点。

7—8段

2.划出作者的思考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9—18段

3.作者怎样刻画跛脚青年人的性格的?

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

1.概括煤矿工人做了哪几件事情?

2.你认为煤矿工人是()的人?

老伴

14段

1.这段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

17—22段

2.在文章中勾画出描写“小翠”和“成衣人的独生子”外貌和语言的语句。

旁批:

17年,他们都有怎样的变化?

25—27段

3.“在历史面前,谁人能够不感惆怅?

”查字典解释“惆怅”。

旁批:

作者惆怅的原因是什么?

虎雏再遇记

1段

1.作者的“荒唐的打算”是什么?

请在文章中勾画出来。

13段

2.“好一个漂亮战士”,“漂亮”一词有怎样的特殊含义?

3.从小豹子8岁开始,为小豹子做一份人生经历表。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1—8段

1.印瞎子的理想是什么?

他的依据是什么?

16—17段

2.勾画出作者对“时间”的感悟。

3.“印瞎子”是个传奇的人物,“鼻子”贯穿文章首尾。

围绕着“鼻子”,作者写了印瞎子几件事?

滕回生堂的今昔

作者在结尾写道:

“我照相的勇气同兴味全失去了”,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失去了照相的“勇气同兴味”?

初读结束

1.编写“沈从文经典语段摘录”。

2.如果让你为《湘行散记》画一幅图画,你将以什么样的背景为底色?

底色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要结合写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

据此,制作你的《湘行散记》阅读封面。

3.梳理沈从文在这一组散文中记录的人物。

 

全书:

沈从文先生《湘行散记》中描写了湘西的人、事、景、物,他用浪漫优美的细腻笔触描摹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或静谧恬淡或繁华热闹的画面。

那人、那事、那景、那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湘行散记》中的人物梳理

人物

身份

人物的典型性格

人物的典型事件

出自篇目

《湘行散记》中作者的情感或哲理思考

出自篇目

作者的情感或哲理的思考

9个小学生教育案例

个案一:

学生小田,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学习提不起兴趣。

 

评析:

“不开窍”只是一个通俗的说法,揭开它的面纱其实都与心理因素相关,当学生学习上出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可不考虑:

是不是存在学习心理问题?

在设法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孩子做事丢三落四,对老师、家长的某些要求置之脑后,学习内容难以入脑,并非是头脑、智力的问题,而是他在记忆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时茫无目的,不知道记什么,记了有何用,记多长时间、多少内容;记忆时不讲究方法,或死记硬背或支零片断地记忆……

 

方法:

1、教会小田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他乐于记。

 

2、培养小田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灵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维。

3帮助小田树立自信心,经常是人云亦云,总怀疑自己是错,永远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再之家长切不可以“笨蛋”批评、责骂他,这样使他对自己自暴自弃,不再努力,设想:

思维之泉缺乏了内部动力,是不可能充分喷涌的,多给小田一些鼓励,“试试你一定能行”,“啊,你进步了!

”……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个案二:

小毛的妈妈经常为孩子急得哭:

小毛迷上了游戏机,一次,一次,又一次,妈妈把小毛从游戏机房拽回来;一次,一次,又一次,小毛挡不住游戏机的诱惑,偷偷溜进游戏机房,急得没法子,小毛妈妈只得每天提前到校接小毛,回家看书做作业;双休日更是形影不离。

 

评析:

表面上看,孩子没有去玩游戏机了,实际上孩子的注意力并没有真正转过来,因为小毛学习时仍三心二意,成绩依然如故,从客观上讲,游戏机动感强烈,内容新奇多变,色彩鲜明,极容易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从主观上讲,小毛缺乏对学习的兴趣,缺乏对学习目的性的认识,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因而他很容易将注意离开学习而指向于游戏机,这就造成了,小毛对学习三心二意,对游戏机可却是一心一意;学习时注意力分散,玩游戏机注意力可集中了!

 

方法:

 

1用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吸引孩子,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带孩子上公园走走,踢踢足球,买些孩子喜欢的读物,把孩子的注意力从游戏机引开去,不要急着硬逼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本身就不爱学习,正如你“强按牛头”,牛仍然不会饮水一样。

 

2、引导孩子逐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开始时可以提出少量学习任务,以后逐渐提高要求,逐步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学习任务,自己完成,自己督促检查。

 

3教给孩子一些调控注意力的方法,学习时间过长,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远眺绿色,休息一会儿,再来学习,另外可在书桌旁贴上由孩子自己撰写的自警语录,如“有志者事竞成”、“战胜自己、挑战自己”等,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个案三:

小平有事没事老爱说谎,考试没考好,回家怕挨打,只好编些谎话搪塞,作业没做完却说做完了,没带忘在家了,看到其他小伙伴有美丽的风筝,为争点面子,免不了说谎:

“我家有,比你的更漂亮。

”其实家里并没有风筝。

 

评析:

大部分孩子的谎言和大人恶意的谎言完全不同,所以不必过于紧张,应查明孩子说谎的原因,如: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手段,为了避免惩罚而说谎,为了在各方面超过别人,为了争得面子,孩子也经常下意识地编些谎话欺骗同伴,孩子多少都会说谎,如果在说谎之后完全不觉羞耻,那才是真正的无药可救。

 

方法:

1、父母试着与孩子多沟通,经常反省自己的管教方式,及时与老师取得联系,避免过于严格稍有过失就被严厉处罚现象。

2开展“猜猜我的心”的教育活动,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相互猜猜对方在想什么,对方有什么感受,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训练,更多的学生将会体验到新视野,新境界,新心情,新思维,新收获。

 

个案四:

小李,男,9岁,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幼儿园里就比其他孩子明显好动,上小学后,这种情况有增无减,主要表现在:

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坐不了多长时间就晃动椅子,经常惹周围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课余活动爱搞“恶作剧”,在家表现得任性、冲动,稍不顺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滚,此外精力特别充沛。

 

评析:

多动症的特征为:

注意力不集中,偶有集中注意的时候也是短暂的,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转移,多动是该症比较突出的症状之一,“多动”不仅是活动过多,而且活动时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均是症状之一,而且老师反映,小李脑子并不笨,当他专心时比一般同学学得还快,就是因为好动分心,使得学习成绩只能屈居中游,纵上所述,小李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但是,具有较多的多动症表现并不一定说是多动症

 

方法:

1、对于好动的孩子,老师最需要的是爱心、关心和耐心,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耐心纠正孩子的好动行为。

 

2、纠正中要坚持下面鼓励,积极强化,当孩子有一些自制行为的时候,当孩子能持续一定时间稳定注意的时候……老师要及时肯定,并循序渐进对孩子提出要求。

3、让孩子适当进行一些手脚协调、左右手协调、手脚与身体其他部位协调之类的活动,对纠正孩子好动行为有明显的效果。

 

个案五:

小冬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在许多技能上,表现得超出11岁孩子的水平,不但会骑自行车,还学会驾驶“小木兰”,讲起故事来眉飞色舞,活灵活现,动画片过目不忘,就是这样一个样样行的孩子就是学习成绩不好,这孩子什么都不怕,就是怕上学,怕上课,怕看书,怕做作业。

 

评析:

小冬对学习的厌恶情绪称为厌学,造成厌学的原因有:

学校教育因素,如:

学风、学业负担,和谐的师生关系;家庭教育的因素,如破损家庭,严厉的教育方法,家长的期望值;交往伙伴的因素和孩子自身因素,究小冬厌学之原因来看他骑小木兰摔伤腿,在家休养一个月,爸爸怕他寂寞,给他买了两台手掌机,于是小冬每日乐此不疲,越玩越有劲,上学后,连续三次单元测验均是倒数第一,父亲一气之下摔坏了手掌机,妈妈买了一本又一本练习册,除了做还是做,几个月的变化太大了,小冬把一切都归罪于“学习”,对学习的厌恶,导致学业的不良;学业不良的后果,强化了他对学习的厌恶,如此恶性循环,聪明的小冬成了有名的“后进生”。

 

方法:

1教师采用亮点诱导,就是肯定小冬的优点、长处、优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张扬其优点,发挥其长处,突出优势,发扬特点,使小冬看到自己的潜在能力,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

 

2、利用十分钟队会或午间俱乐部请小冬在班级活动时进行技能表演,如“故事会”等,渐渐地对搞好学习产生了需求,再也不那么害怕学习了。

3、逐步提要求。

要求孩子一点一点进步,切忌操之过急,切忌拿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同学的长处进行比较。

 

个案六:

小俪,女,十二岁,白白净净,爱打扮是家中的小公主,长这么大从不会自己洗头洗澡,铺床,什么家务也不会干,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平时看着满头大汗的父母却无动于衷。

 

评析: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条件的改善,孩子有了比较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但参加劳动和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相对减少,究小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父母对小俪过分溺爱,许多孩子的父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家庭中的“宝贝”,有的家长片面地认为让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享受得好就是爱,这样导致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着伸手”的生活,养成了懒惰习惯。

 

2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重智育忽视劳动教育,只要求孩子写好字、念好书,学习成绩好,而对孩子参加劳动则认为是浪费时间,说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干活,凡事不让孩子动手,不让实践,结果不仅孩子的智力得不到发展,而且孩子的身体也得不到锻炼。

 

方法与途径:

 

1教育孩子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劳动不但创造了世界,而且创造了人类本身,要教育孩子珍惜劳动果实,使孩子懂得每天吃的粮食、住的房屋、穿的衣服、学习用的文具等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而使孩子们确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2、激发孩子的劳动兴趣,孩子参加劳动是具有选择的,往往以兴趣作为主导,他们经常对大人的劳动显得很感兴趣,教师要善于对他们进行劳动的启发教育,首先,教师在劳动中应多作示范,用以感染、影响他们,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其次,要保护孩子们的劳动兴趣,积极鼓励他们参加劳动,对劳动中取得的成绩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假如劳动结果不令人满意,也不能随便否定,而应当肯定成绩,并善意地帮助孩子分析找出不足的原因,和孩子们一起完成劳动任务,使孩子获得劳动成功的快乐,这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劳动兴趣,再次,劳动时间不宜过长,应注意劳动强度,否则,孩子会把劳动看作是一种负担,从而失去劳动兴趣,产生消极影响。

 

3、培养孩子的劳动自觉性,孩子的劳动自觉性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影响,如果父母勤劳,辛辛苦苦地干活,必然促使孩子们自觉地帮助父母分担一些劳动的任务,教师可以每天适当分配一些劳动岗位和劳动任务给孩子,并加强对完成任务的检查,促使孩子主动去完成,养成劳动的自觉性。

 

4、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的形成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首先,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安排的具体劳动,做到团结互助,不怕脏累,其次,让孩子从小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再次,教育孩子体贴父母,做家务劳动,做好长辈的小帮手,委托孩子完成一些为全家服务的任务。

 

个案七

 

小晨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的,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遗落在家里;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总因为马虎,错好多题;在家做些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父母、老师怎么提醒也不管事。

评析:

 

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是行为习惯较差的表现,这样的孩子往往待人热情外向,爱交朋友、爱帮助别人,小晨过高地估计自己,认为自己任何事都能办,可总是由于自己的毛病不能把事情办好,显然,这样的孩子做事计划性不强,做事又没有常性,做事条理性差,随意性太强。

久而久之,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方法:

1、扬长避短。

当孩子对新鲜事物产生新奇感,有强烈热情时;当孩子对同学的一些事情表示要予以热情帮助时……老师要及时对其正确引导,提示引导孩子如何才能把事做好?

由于马虎会造成什么损失?

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就会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孩子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他做事马虎、毛躁、慌张、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2、事事养成计划性。

老师利用晨会、周会或个别教育的时间,教育学生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应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前做哪些准备、如何开始等,也可以教会学生在做事之前用一小纸条,写上自己要用的物品及时间安排,如做到晚上整理书包,早上出门前的思考等,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放手让其独立。

 

经过帮助和引导后,应让学生独立完成某一件事,其间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就让学生去碰,要知道对于学生来说:

自己的教训是最好的教训,自己亲身体验的经验是最好的经验。

 

个案八林林自打出生就是个巨大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十岁就成了一位肥胖儿童,可身体素质却很差,今天感冒,明天发烧,四季闹病,还早早架上了眼镜。

 

评析:

纵观林林各身体素质表现,都与他缺乏体育锻炼有关,这将会影响他身心的、理想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行为规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何人忽视孩子的身体成长发育的看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对孩子成长发展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关键是怎样使孩子,尤其是“豆芽”型孩子、肥胖儿童乐于参加体育活动呢?

 

方法:

1、激发孩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引导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激发他们在某一项目中有一技之长,如“学校即将举行运动会,就利用活动课时间在班内进行选拔赛,优胜者参加运动会比赛,学生兴趣颇大,斗志昂扬。

又如:

可以利用晨会、午会给学生讲名人锻炼身体的趣闻轶事,结合时事体会祖国健儿摘金夺银的喜悦。

 

2、有计划选择项目进行锻炼,并给以具体的指导。

 

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与孩子一起进行锻炼,如跳绳、蛙跳、踢毽子等小型的体育活动,有条件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等,在具体指导孩子体育活动时,要注意把体育活动与游戏娱乐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如我校开展的花色橡筋活动,边唱儿歌,边跳橡皮筋,这样会使孩子感到体育活动的乐趣,让身心都得到锻炼。

 

3、教给孩子有关的体育锻炼小常识,注意自我保护。

 

体育锻炼要收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必须保证活动的科学性。

因此,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锻炼知识和技术。

如:

每次锻炼前,要有准备活动,锻炼后要有整理放松活动;起跑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走步、撞人等,注意安全保护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要教育孩子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任何一个活动项目的锻炼内容,都是由不会到会的多次重复才能实现,如不经常锻炼,非但不能形成一定的熟练动作,而且还会前功尽弃,因此必须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锻炼应持之以恒,不可一曝十寒,一张一弛,保证锻炼后的充分休息时间,使身体各部分恢复正常,对于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取得的进步要适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以促使其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断得以保证和巩固。

 

个案九学生小峰,11岁,男,平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集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在一次冷餐会上,他自己爱吃的里脊内、大鸡腿、草霉一股脑儿放在自己的碗中独自享用,全然不顾周围的同学们。

 

评析:

在现在的家庭里,一般来说都是家长围着孩子转,孩子成了家里的“中心”,家长关心、爱护孩子,然而孩子对家长、对他人往往是漠不关心,这是因为孩子习惯了被照顾、被保护、被宠爱,因而变得冷漠、孤独、不喜欢集体生活,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小峰就是这样一个心里只有“我”字的孩子。

偏差的行为习惯导致他心中无他人,将来走向社会也不可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共事,甚至可能发展到做出胡作非为的事情来,怎样教育学生养成善于与人相处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是老师需要研究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方法:

1、要让学生懂得与人和睦相处的意义,体验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

 

要让学生知道人总是要长大的,只有在与人不断地交往过程中,才能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认清自我、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再者,一个人的力量小,集体的力量大,和大家和睦相处能使自己身心愉悦,真正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2、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孩子的感情是纯真的,常会因为别人的欢乐而欢乐,别人的痛苦而痛苦,这是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感情基础,孩子有了这种感情基础,就可能产生发自内心的爱,自觉地为别人着想,把别人的欢乐和痛苦放在心上,要使孩子感到关心别人,为别人服务是一种愉快的事,久而久之,孩子的心里想的就不完全是自己了。

 

3、严格要求孩子。

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从学习到生活均以规范严格加以执行,从而形成习惯,这种习惯将是影响孩子的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以致学校的值日、做操等都能使孩子养成集体感,令他不能随便行事,严格要求自己,是与别人和睦相处的保证,孩子如果心中有了“想要求别人做到,自己首先应当做到”的观念,那么就会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与人和睦相处。

 

4、引导孩子逐步扩大与人和睦相处的范围。

孩子将来要踏上社会,这样就要把孩子和睦相处的对象扩展到邻居,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要在孩子的意识中养成“别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的观念,在与同学玩要友好相待,要关心同学,关心老师,如:

班上小朱同学病了,大家纷纷打电话表示慰问,并捎上一只大苹果写上祝福的话语送给她,这样不仅给小朱带去了温暖和友谊,自己也能从中体会到乐趣,只有这样,孩子才会逐渐知道怎样与人和眭相处,当孩子做了关心他人,与人为善的事情时,老师应及时肯定表扬,反过来,当孩子受到别人关心以后,也需要让他表示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