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性和词类活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8903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性和词类活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词性和词类活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词性和词类活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词性和词类活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词性和词类活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词性和词类活用.docx

《词性和词类活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性和词类活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词性和词类活用.docx

词性和词类活用

词性和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突出的语言现象,也是古今汉语语法重要差异之一。

由于词类活用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所以对现代人来说,阅读古文最突出的障碍莫过于词类活用。

  要透彻理解和分析词类活用,首先要了解词类,学会分析和判断词性。

  一.如何分析词性

  词性是词在语法意义上的性别,它表示词所属的类别。

古今汉语词类的划分没有太大的差别,学会判断词性,对分析词类活用和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它可以使我们掌握句子结构,确切地理解文章。

例如:

  ①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

舍于子夏氏。

子夏曰:

“圣人之葬人与?

人之葬圣人也。

子何观焉?

”(《礼记?

檀弓上》)

  ②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资治通鉴》)——周:

周代。

泉府:

钱府。

官:

官府。

售:

卖出去。

  例①的“与”是句尾语气词。

全句的意思是孔子办丧事的时候,有从燕国来观看的人,住在子夏家里。

子夏说:

“是圣人葬一般的人吗?

〔不是〕是一般的人葬圣人。

你看什么呢?

”汉郑玄注“与”为“及也”,解为连词。

这样“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连为一句,意思就不通了。

例②的“与”是动词,“给予”。

如理解为连词,“收不售与欲得”连为一句,“不售与欲得”都成了收的对象,意思也不通了。

  分析词性的主要依据是看词在句子的组合能力及其充当什么成分,因此熟练掌握各类词的组合能力及造句功能是正确判断词性的基础。

组合能力指某类词可以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

例如副词可以和形容词组合(部分副词可以和动词组合),不能同名词组合。

介词可以同名词、代词及名词性词组组合,不能同动词组合等等。

造句功能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什么成分。

例如名词在句子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及判断句的谓语,不能充当叙述句的谓语。

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只能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组成词组充当句子成分等。

根据词造句的功能,可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词的组合关系,又可以将实词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五类,将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五类。

下面把各类词的主要特点作一简单介绍。

  

(一)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可以分为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四种。

普通名词如“人”、“妻”、“国”、“天下”、“兵”等。

专有名词如“江”(长江)、“河”(黄河)、《诗》(专指《诗经》)、“书”(专指《尚书》)、“刘备”、“戈”等。

时间名词如“今”、“昔”、“旦”、“暮”等。

方位名词如“东”、“西”、“南”、“北”、“中”、“内”、“外”等。

名词可以同形容词、介词、动词、连词等组合,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和判断句谓语,一般不能与副词组合。

例如: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

(《史记?

项羽本纪》)——现在别人有大功却去攻击他,这样做不符合道义。

  “功”受形容词“大”修辞,在句中作“有”的宾语。

“义”前边是否定副词“不”,正说明“义”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或补语常常不用介词,例如:

  ①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

(《游天都》)——到达天都峰旁边,沿着光滑的石板象蛇一样向上爬。

  ②西门豹簪笔磬折。

(《西门豹治邺》)——西门豹把笔插在头发上,象磬一样弯着腰(恭敬地站在那里)。

  以上是名词作状语。

  ③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楚辞?

涉江》)——燕雀乌鹊,在堂前庭中筑巢呵。

巢:

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邴夏御齐。

(《鞌之战》)——邴夏为齐侯驾车。

  以上是名词作补语。

  

(二)代词。

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

分为三类:

①人称代词。

②指示代词。

③疑问代词。

人称代词如“吾”、“尔”、“汝(女)”;指示代词如“是”、“此”、“彼”、“兹”等。

疑问代词如“何”、“奚”、“焉”等。

古汉语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是现代汉语中没有的。

一类是无定代词“或”和“莫”;一类是辅助性代词“者”和“所”。

例如: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安书》)——人本来就有一死,有的人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比鸿毛还轻。

  ②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公输》)——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就可以去攻打了。

  ③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天论》)——在天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日月更明亮。

  例①的“或”是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意思是“有的人”。

例②③是否定性的无定代词;例②指代人,意思是“没有什么人”;例③指代事物,意思是“没有什么东西”。

代词的主要特点同名词,一般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及判断句谓语。

  (三)动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以及变化的词。

根据动词后面能否带宾语,又细分为二类:

①及物动词,又叫“他动词”、“外动词”。

它所表示的动作常常影响到发出动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

例如“被坚执锐”的“被”和“执”。

②不及物词,也叫“自动词”、“内动词”,它所表示的动作仅限于动作者自身,不以动作者以外的人或事物为对象。

例如“生”、“死”、“行”等。

根据动词的作用又可以分成能愿动词和判断动词。

能愿动词一般不能独立作谓语,也不能带宾语,经常附在其他动词之前作状语,表示可能。

例如:

  ①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

(《张骞传》)——汉王送给王的财物,不能说尽。

  ②〔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欲。

留岁余,还。

并南山,欲从羌中,复为匈奴所得。

(《张骞传》)——张骞从月氏得大夏,终究没有得到月氏明确的表示。

主了一年多,就回国。

沿着昆仑山,想从羌人居住的地方返回,又被匈奴抓住。

  句中的“可”、“能”、“欲”都是能愿动词。

  判断动词数量较少,多为后起。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是”字。

“是”是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判断动词,而在先秦汉语中,“是”作指示代词而不作判断动词。

例如: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老虎和犀牛跑出木笼。

龟板和宝玉毁在匣子里,这是谁的过错呢?

  “是”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在椟中”这种情况。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判断动词有“为”、“非”。

“为”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非”是“不为”的合音,常用在否定句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

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现在人家是切肉的刀和板,我们是任人宰割的鱼和肉,为什么去辞别呢?

  ②为长者折枝,语人曰:

“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齐桓晋文之事》)——为年老的人折个树枝,告诉人说:

“〔这种事〕我做不了”。

这是不去做,不是不能做。

  动词在句中经常作谓语,也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可以受副词修饰,但不能与介词结合。

例:

  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膑》)——魏将庞涓听说齐军攻魏的国都大梁,就离开韩国返回,这时齐军已经越过国境向西推进了。

  “闻”、“去”、“归”、“过”在句中作谓语。

“西”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

  ②学不可以已。

(《荀子?

劝学》)——学习不可以停止。

  “学”作主语。

  ③但欲求死,不服顾利害。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只愿求死,不再顾念利害。

  “死”作宾语。

  ④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诗经?

魏风?

伐檀》)——不出打猎,为什么看到你家有悬挂着的貆啊。

  “县”是悬的本字,在句中作定语。

  ⑤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之者购千金。

(《史记?

淮阴侯列传》)——韩信命令部队不要杀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奖赏千金。

  “生”作状语。

  ⑥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尚书?

盘庚上》)——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不能接近,难道还可以扑灭吗?

  “灭”作补语。

  上述例句中,副词修饰谓语的情况如例①的“既已”,例②的“但”、“不复”等。

如果动词前是介词,那一定是省略了介词宾语,这在下面介词部分将谈到。

  (四)形容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变化状态的词,在句中经常作定语、状语、谓语。

也能作主语、宾语。

例如:

  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日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

(《钴鉧潭西小丘记》)——铺着枕席躺在那里,清爽明净的景色与眼睛交谈,瀯瀯的流水声与耳朵交谈,悠然虚渺的境界与精神交谈,深沉宁静的状态与心灵交谈。

枕席:

名词用作动词,铺着枕席。

谋:

谋划,这里指景物与人的五官交谈。

  “清泠”、“瀯瀯”、“悠然”、“虚”、“渊然”、“静”作定语。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因此用了十九年可是刀刃就象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锋利。

  “新”作状语。

  吾与徐公孰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我与徐公哪一个漂亮?

  “美”作谓语。

  治乱,天邪?

(《天论》)——安定与动乱是天决定的吗?

  “治乱”作主语。

  形容词作宾语时名词意味很浓。

例如

  籴贱贩贵。

(杨恽《报孙会宗书》)——买贱〔的东西〕,卖贵〔的东西〕。

  形容词可以受副词修饰。

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师说》)——因此聪明的人更加聪明,愚笨的人更加愚笨。

  副词“益”修饰形容词“圣”、“愚”。

  (五)数量词。

数量词是表示事物数目与单位的词,在句中可以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需要注意的是古汉语表动量的数词一般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

例如:

  有奇景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游天都》)——有这样奇异的景象,上次没有探访一下,这次游览又快慰又惭愧。

  (六)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副词能修饰动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数量词。

在句中经常充当状语,也作补语。

例如:

  ①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许弗许。

(《郑伯克段于鄢》)——〔武姜〕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

屡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答应。

  ②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见蛟龙。

(《论衡?

别通》)——到浅的水流中去的人能见到小虾,到稍深一些水流中去就能见到鱼客,到最深的水流中去就能见到蛟龙。

  ③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您美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

  “甚”作补语。

  (七)介词。

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等意义的词。

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时地介词、原因介词、方式介词、人事介词四种。

介词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和补语。

  ①若之何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鞌之战》)——怎么能因为受伤使国君战事失败呢?

  ②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五蠹》)——现在想用先王的政治措施治理当世的百姓,都是守株待兔一类的事情。

  ③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报任安书》)——我所以暗自忍辱苟活下来,幽禁在污秽的监狱之中而不自杀,是因为我遗憾我的心愿没有完全实现,这样鄙贱无知地死去,我的文章著述便不能传扬到后世。

  ④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为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若能用您的众将士与曹操的势力相抗衡,不如早与曹操断绝关系。

  例①“以病”作状语,表原因。

例②的“以先王之政”作状语,表凭借。

例③“于粪土之中”作补语,表处所;“于后世”作补语,表时间。

例④的“以吴、越之众”和“与中国”都作状语,前者表凭借,后者表对象。

  古汉语介词中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介词同时又作连词,有的较难区别,如“与”:

  ①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

(《报任安书》)——我与李陵一起在宫中供职,平素相互之间没有很深的关系。

  ②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

(《孙子兵法》)——道就是使百姓和君主同心协力。

  例①的“与”是连词,“与”前后人物在句中的地位是平等的,颠倒后意思不变。

例②的“与”是介词,“民”是受令的对象,又是“同意”的主动者。

如果“民”与“上”位置颠倒,意思就全变了。

  介词“以”的后边如果省略了宾语,有时也易与连词相混。

  ①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

(《鞌之战》)——从开始交战,箭就射进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了箭继续驾车,车左边的轮都被鲜血染红了。

  ②(于)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张)巡。

(《〈张中丞传〉后叙》)——于嵩又取架上的那些书,试着用它们来考问张巡。

  例①的“以”是连词,连接两个动作。

如果认为是介词,就一定是后边省略了宾语“之”,但加上“之”写成“余折以之御”,“之”指代不明,语义不通。

例②的“以”后边加上“之”,“以之问”意思通顺,如不加,意思反倒不完善,所以例②的“以”是介词。

  此外,还要注意介词宾语前置与省略的情况,这将在第九章“怎样分析句子”中谈到,可参见。

  (八)连词。

用来连接各类实词、词组成分句的词。

根据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可以分为联合连词、偏正连词。

表联合关系又可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四类。

表偏正关系的又分为让步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条件连词、目的连词等。

这些都需要通过体会上下文来确定。

  (九)语气词。

表示各种语气的词。

根据其在句子的位置,可以分为句首、句中、句尾语气词之类。

根据其在句中的作用,可以分为表陈述、祈使、疑问、感叹、提顿、推测等。

  (十)叹词。

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不同别的词发生组合关系。

有时单独一个叹词就可以成为一个句子。

  在上述十类词中,重点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与副词、介词、连词,尤其是动词与形容词、介词与连词。

要抓住各类词的主要特点,例如看能否与介词、副词结合就可以判断是名词还是形容词或动词。

如能否带宾语,就可以把名词与及物动词区别开来(形容词带宾语都属于活用为动词);是充当叙述句谓语还是描写句谓语,就可以把形容词与不及物动词区别开来。

连词与介词有时较难分辨,常常要结合上下文的意义去判断。

下面分析几个例词。

  之

  ①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从而后》)——(我们的)政治主张行不通,已经了解这一点了。

  ②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齐桓晋文之事》)——因此贤明的君主制定老百姓应有的产业,一定让他们对上足够事奉父母,对下足够养育妻子和儿女。

丰年终身饱,荒年免于死亡,然后督促他们作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他是很容易的。

  ③宋何罪之有?

(《公输》)——宋国有什么罪?

  ④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论衡?

实知》)——不学习自己就了解,不问人自己就明白,古今的事情中没有这样的。

  例①有两个“之”。

第一个前接名词、后接动词性词组“不行”是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构成偏正词组在句中作宾语的外位语,第二个“之”上接动词,作宾语,是代词,代“道之不行”这种情况。

例②有四个“之”。

第一个上接名词“民”,下接名词“产”,是连词,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第二个上接连词“而”,下接名词“善”(形容词活用),是动词;第三个上接名词“民”,下接动词“从”,是连词,作用同“道之不行”的“之”;第四个上接动词“从”,下接语气词“也”,是代词,代“明君”。

例③的“之”上接名词“何罪”,下接动词“有”。

“何罪”与“有”不构成主谓关系,“之”是代词,复指前置宾语“何罪”。

例④的“之”上接否定副词,下接动词“有”,是代词,代前面的情况作“有”的前置宾语。

  实

  ①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

(《五蠹》)——古时候男子不耕田草木果实就足够吃了。

  ②故饥岁之春,幼弟不饷,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

(《五蠹》)——所以灾年的春天,对年幼的弟弟也不给食物,丰年的秋天,对疏远的客人也一定给他食物吃。

这不是疏远亲骨肉而爱路过的客人,而是果实多少不同〔造成〕的。

  ③仓府两实,国强。

(《商君书?

去强》)——粮仓和府库都充实,国家就强大。

  ④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旧唐书?

魏征传》)——有好开头的确实很多,能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

  ⑤实无反心。

(《史记?

李斯列传》)——确实没有反叛之心。

  例①的“实”由连词“之”与名词“草木”相接,在句中作主语,是名词。

例②由连词“之”与形容词“多少”相接,也是名词。

例③上接数词,在句中作谓语,是形容词。

例④的“实”下接形容词“繁”是副词。

例⑤的“实”是下接动词,是副词。

  必

  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淮阴侯列传》)——我听说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考虑一千次,一定有一次收获。

  ②古明主必其诛也。

(《五蠹》)——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实行他的惩罚。

  例①的两个“必”都是上接名词结构,下接动词“有”,是副词。

例②的“必”上接名词,下接名词性词组,用作动词。

  甚

  ①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太厉害了,你的不聪明。

  ②太后曰: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对曰:

“甚于妇人”。

(《触龙说赵太后》)——太后说:

“男人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

”(触龙)回答说:

“比女人还厉害”。

  例①的“甚”作描写句谓语,是形容词。

例②的“甚”下接表比较的介词结构补语,也是形容词。

  有时从词的语法动能上不能判断词性,就要结合词在上下文中的意义分析。

例如:

  早

  ①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左传?

宣公二年》)——穿好朝服准备上朝,因时间还早,(就)坐在那里打瞌睡。

  ②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

(《战国策?

齐策》)——早点救韩国,比晚救韩国哪样更合适。

孰与:

表比较选择。

便:

适宜。

  ③云雨未谐,早被东风吹散。

(秦观词《阮郎归》之一)——早:

已经。

  例①受副词“尚”修饰,例②修饰动词“救”,都是形容词。

例③修饰动词“吹”,是副词。

例②例③形式类似,为什么一个是形容词,一个是副词呢?

这就要结合词义考察了。

例②意义是时间早,还可以受副词修饰(如例①)所以是形容词。

例③的意义是“已经”,不能再受副词修饰,所以是副词。

  适

  ①子适卫(《论语?

卫灵公》)——孔子到卫国。

  ②时已过午奴仆适至。

(《游天都》)——时间已过了中午,奴仆刚好赶到。

  ③今弃击罋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谏逐客书》)——现在抛弃秦国的音乐而取异国的音乐,这样做是什么原因?

〔只求〕眼前快乐,听起来舒畅罢了。

击罋叩缶、弹筝:

这里指代秦国音乐。

郑卫韶虞:

这里指异国音乐。

  例①的“适”下接名词“卫”,是动词。

而例②例③的“适”下面接的都是动词,但例②的是副词,例③的是形容词,这就是“适”在上下文中的意义不同造成的。

例②的“适”是修饰动词,所以是副词。

例③的“适”是说明“何也”的,“观”是“适”的补语,所以“适”是形容词。

  以

  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巫山?

巫峡》)——有时候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到达江陵,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长风,也算不上快的。

  ②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五蠹》)——因此圣人不要求遵循古法,不效法成规。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嘱托我做文章来记载它。

  ④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谏逐客书》)——这四位君主〔的功业〕,都凭借着从别的诸侯国到秦过作官的人的力量。

  ⑤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平坦而又近的地方,游玩的人就多,险要而又远的地方,游玩的人就少。

  ⑥齐使者为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齐。

(《孙膑》)——齐国的使臣到魏国,孙膑以受刑罪犯的身份偷偷地去拜见,劝说齐使。

齐使认为他有特别的才能,偷偷用车载着他到了齐国。

  ⑦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

(《孙膑》)——因此就拜田忌为大将,而拜孙子为军师。

  ⑧富国以农,而贵文学之士。

(《五蠹》)——凭借着农业使国家富强,可是却重视读书的人。

  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齐桓晋文之事》)——五亩大的田宅,在周围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帛制的衣服了。

  ⑩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论语?

先进》)——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没人用我了。

  ○11子欲知其以乎?

(《柳宗元?

杂说》)

  ○12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论积贮疏》)——如果粮食多并且财富有余,干什么不能成功?

用来攻城就能占领,用来守城就能稳固,用来打仗就能取胜。

  例①的“以”上接副词,下接形容词。

例②的上下是代名词,但“是”与“圣人”不是并列关系,所以“以”是介词,“是以”即“以是”。

例③的“以”上下都是动宾结构,是连词。

例④的“以”上接副词,下接名词性词组,是动词。

例⑤的两个“以”接的都是形容词,是连词。

例⑥第一个“以”上下都接名词,不构成并列关系,并且“以刑徒”与“见”关系紧靠,是介词,表身份。

第二个“以”上接名词,下接动词,既不是连词,也不是介词,而是动词,“认为”,其后省略了宾语“着”。

例⑦的“以”后边带宾语“田忌”,“田忌”又是“为”的主语,所以“以”是动词“用”。

例⑧的“以”下接名词,上接动宾词组,正处于动词向介词过渡之间。

所以可作介词,也可以作动词。

而例⑨的“以”则少动词性,是介词。

例⑩的第二个“以”,下接语气词,上接代词和副词,是动词。

例○11的上接指示代词和动词,是名词。

例○12的三个“以”,下边都是接动词,按结构是连词,但从文意上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所以仍是介词。

如作为连词文意就不通畅了。

  与

  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老师与弟子年纪相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相似。

  ②夸父与日同走。

(《夸父逐日》)——夸父跟太阳赛跑。

  ③屈完与诸侯盟。

(《齐桓公伐楚》)——屈完跟诸侯订立盟约。

  ④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谋攻》)——知道什么仗可以打和什么仗不可以打的,就能取得胜利。

  ⑤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项王说:

“壮士,赐给他一斗酒”。

〔手下的人〕就给他一斗酒。

  例①、例②、例③的“与”前后连接的都是名词,但例①的“与”是连词,例②、例③的是介词。

原因是前后两个名词的地位不同,或主动发出动作与被动附和动作不同。

如果“与”前后的名词颠倒过来,意义也不变,则是连词,否则就是介词。

例④的前后接动词词组,且可以换位置,是连词。

例⑤上接副词,后边接的只有名词,是动词。

“与”前接名词,后接动词的多是介词,文意上省略了介词宾语。

例如《孙膑》: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从外来,与坐谈”。

因此,“与”主要注意辨别例①、②、③时的情况。

二.如何分析词类活用

  要分析词类活用,首先明确词类活用的概念。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而划分的类别。

虽然古代汉语各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比如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谓语等等,但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他类别的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中最需要注意掌握的是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三种情况。

  

(一)名词、形容词等活用作动词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策蹇驴,囊图书。

(《中山狼传》)

  ②假舟楫者,非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