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十国文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8548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唐五代十国文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隋唐五代十国文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隋唐五代十国文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隋唐五代十国文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隋唐五代十国文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隋唐五代十国文学.docx

《隋唐五代十国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五代十国文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隋唐五代十国文学.docx

隋唐五代十国文学

隋唐五代十国文学

(1)初唐诗歌

①王勃

王勃,初唐诗人,字子安。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著有诗文集《王子安集》,最著名的作品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初中)和《滕王阁序》(小学、初中、高中)。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

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对仗工整,言语华丽。

②陈子昂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和《登幽州台歌》(初中),被后人称为“诗骨”。

陈子昂对文风的革新:

(小学、高中)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论诗主张“兴寄”“风骨”。

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反对齐梁诗风,倡导“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歌美学风范。

陈子昂的诗歌,以其进步、充实的思想内容,质朴、刚健的语言风格,对整个唐代诗歌产生了巨大影响。

“兴寄”的实质是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要求诗歌有鲜明的政治倾向;“风骨”的实质是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陈子昂的革新主张,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富有实践的意义;不仅抨击了陈腐的诗风,而且还为当时正在萌芽成长的新诗人、新诗风开辟道路。

(2)盛唐诗歌

①山水田园诗人

a.王维

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与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王右丞集》,世称“诗佛”。

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诗歌可大致分为四类:

其一,山水、田园诗,名作有《山居秋暝》《终南别业》《鹿柴》《竹里馆》《鸟鸣涧》等;其二,游侠、边塞诗,有《使至塞上》(初中)《观猎》《少年行》《老将行》《陇西行》等,意境雄浑,洋溢着壮大明朗的情思和气势;其三,乡情、友情、爱情诗,名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初中)《杂诗》其二、《送元二使安西》(初中)《相思》等;其四,政治感遇诗,有《寓言》其一、《偶然作》其五等。

王维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小学、高中)

第一,诗中有画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苏轼曾评论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东坡志林》)

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宁静淡泊而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第二,诗中有禅

王维中年后皈依佛教。

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有些诗在幽邃、宁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第三,诗中有声

王维工于音律,他的山水田园诗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是绘声绘色的“有声画”。

王维特别善于捕捉和描摹大自然的音响来刻画景物,创造意境。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又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再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都是以声音表现清幽寂静的境界,是以动衬静、“诗中有声”的典范。

第四,炉火纯青的语言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

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

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b.孟浩然

孟浩然,讳浩,字浩然,又称“孟襄阳”,盛唐著名诗人。

孟浩然的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代表作品有《过故人庄》(初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初中)

孟浩然的山水诗的独特风格:

(小学、高中)

第一,清新自然,不尚雕饰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

清沈德潜评论:

“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

”(《唐诗别裁》)闻一多说:

“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唐诗杂论》)

第二,气象雄浑,境界阔大

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

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等,所以明胡震亨说他“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第三,富有生活气息

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农家的淳朴生活和乡村的自然景色,在淡淡的笔墨中都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深受陶渊明诗风的影响。

第四,语淡而味浓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正如沈德潜所论:

“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唐诗别裁》)其诗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情致孕味。

如《春晓》(初中)用语极为平淡自然,而明媚的阳光中又透露着伤春的意绪。

又如

《宿建德江》在移舟日暮、野旷江清的景色里抹上了“客愁”的孤寂心绪。

造语平淡而诗味醇厚,不加雕饰而境界不俗。

②边塞诗人

a.王昌龄

王昌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其名作是《从军行》《出塞》《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边塞诗的风格:

(小学、高中)

第一,善于刻画典型场景,抓住细微之景,以小见大。

如“万里云沙涨,平原冰霰涩”(《从军行》其二);“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变行路难》)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遐想的凄美壮阔的边塞风光。

第二,感情慷慨激昂,气势恢弘。

王昌龄的边塞诗中多充斥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愿为国家安边宁民、长治久安做出贡献的雄心壮志,以及盛唐时代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进取精神。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寒”(王昌龄《从军行》),“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王昌龄《少年行》),“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等等,都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王昌龄意欲投身报国的抱负和胸襟。

第三,在写作方式上尤其擅长喻情于景、情景交融。

第四,通过对景物、人物动作的描写,从侧面表达出诗歌的意义。

如《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第五,虚实相生,使文章的内涵更深厚,如王昌龄的《出塞》是古今传诵的名篇,更是被誉为唐代绝句压轴之作。

b.高适

高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熟悉军事生活。

所作边塞诗,对当时的边地形势和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为《别董大》《燕歌行》

高适边塞诗的风格:

(小学、高中)

第一,题材上,多以战争生活为题材。

第二,内容上,有表现征人思乡、居妇念远之情的,如高适的“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有描绘边塞民俗风情的,如《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也有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等。

第三,语言风格上,质朴古雅、沉雄遒上。

第四,抒情手法上,常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写出征,如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体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从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慰羽书飞翰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燕歌行》)。

第五,创作方法上,为典型的现实笔墨,总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反映生活,如思乡之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

c.岑参

岑参,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初中)七言古诗,边塞送别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逢入京使》(初中)。

七言绝句,边塞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

岑参边塞诗的风格:

(小学、高中)

岑参较长期的军旅生活,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开拓了诗歌境界。

岑参的边塞诗有着奇峭雄壮、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呈现出奇情异彩、热情豪迈的艺术魅力,具体可以从他的边塞诗题材丰富奇丽、诗体灵活奇特、意境奇峭壮阔、语言平易新奇四个方面表现出来。

第一,题材丰富奇丽

岑参的边塞诗广泛记录了西域边地的山水景物、自然风貌和当时的生活风尚,题材丰富多彩。

题材可以分为两类:

边塞风物诗和军幕生活诗。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生动再现了塞外的奇寒景象;《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初中),表现了边防战士紧张的战斗生活。

此外,岑参还有些作品抒写军中的思乡怀友,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请使者捎个平安的口信给家人,平易中见真情,感情真挚!

第二,诗体灵活奇特

具体表现在诗歌的题目和用韵两个方面。

题目独特奇异。

岑参较多地融合了六朝以来近体诗的成就,用新兴的歌行体取代旧的乐府诗歌,常常即事名篇表现即目之所见,抒发即情之所感,自创新的歌行题目,使他的歌行体诗歌题目呈现出独特奇异的特色,如《火山云歌送别》《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用韵灵活多变。

歌行体诗是一种长短不拘、形式自由、纵横跌宕、洒脱自如的诗歌范式,音节、韵律比较自由。

岑参巧妙地运用这种形式,并且韵律独特,主要表现为他的边塞诗在用韵上不拘泥于格律,而以表达内容的需要决定押韵,十分灵活多变,使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形式完美结合,从而形成他奇峭生新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三,意境奇峭壮阔

“尚巧主景”是岑参边塞诗的一个主要特征,善于调动周围景物元素表现壮阔奇美的诗歌意境。

常描绘出一幅冰天雪地的塞外独有的开阔的背景图,所写的许多事,如送别、行军,很多都发生在这个开阔的场景上,给读者营造了一个壮阔奇峭的诗歌境界,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全诗将送别情景置于冰雪千里的奇丽广阔的雪景中,情景交融,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意境壮阔奇峭的风雪中依依送别友人的送别图。

意象组合匠心独运。

在意象选择上总是从大处着笔,视线开阔,将一系列貌似无关或色彩斑斓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光怪陆离、奇峭壮阔的诗歌境界。

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草是白的,树是白的,路是白的,但旗子是红的。

这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阔大的冷色调上的一点暖色,使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将整个诗歌意境衬托得更壮阔奇丽。

第四,语言平易新奇

用语平易,能根据状景抒情的要求,运用平凡简易却很贴切的语言,真实叙写,在平中出新,平中见奇,造成奇崛的艺术效果。

如: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平沙万里绝人烟”(《碛中作》)……诗中的“百丈”“万里”这些平易的表示范围广大的数量词却将塞外浩瀚的画面写得境界开阔,使诗歌气势磅礴、风格雄壮,起到了神奇的艺术效果。

修辞新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又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此句夸张地写出北国冰雪的奇特景象。

总之,奇丽的景色与豪迈的情怀、磅礴的气势相结合,构成了岑参边塞诗别具一格的奇峭雄壮之美和激人奋进的积极乐观精神。

其诗在思想内容上丰富了盛唐诗坛,再现了盛唐时期西域的风貌,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③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初中)《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渡荆门送别》(初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初中)《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中)《独坐敬亭山》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文学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他批判继承前人传统并形成独特风格,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李白是我国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

他的诗作是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他的诗表现了唐代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并转向衰落时代的特点,从各个不同侧面表现了盛唐气象,也揭示了其存在的严重危机。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小学、高中)

第一,主观色彩浓烈。

主要表现为“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王世贞《艺苑卮言》)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喷涌而出,形成江河奔腾式的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诗情。

例如《行路难》多写世道艰难,表达离情别意。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第二,想象奇特。

李白诗歌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等。

第三,壮美与优美的意象。

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这与其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

李白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如《渡荆门送别》意象便极为阔大壮观。

但是,李白诗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

那些由清溪、明月、白鹭、白露等明净景物构成的清丽意象,极大地丰富了李白诗歌的艺术韵味。

第四,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清新明快、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在李白诗里,用得最多的色彩字是白,其次是金、青、黄、绿、紫等,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④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后世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诗的主要内容:

第一,爱国忧民诗篇:

《春望》(初中)“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初中)“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初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中)等。

第二,咏怀抒情诗篇: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初中)等。

第三,写景咏物诗篇:

《春夜喜雨》《望岳》(初中)《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四首、《秋兴》八首、

《登高》《登岳阳楼》《登楼》(初中)等。

第四,思乡怀友诗篇:

《月夜》《月夜忆舍弟》《梦李白》二首、《不见》等。

第五,咏史怀古诗篇:

《蜀相》《琴台》《八阵图》《咏怀古迹》五首等。

第六,题画论诗诗篇:

《画鹰》《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戏为六绝句》等。

“三吏三别”,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六部经典作品,也是杜甫的经典代表作品,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

这些写出了老百姓的困苦和对老百姓的同情和战争对老百姓的残酷。

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传流最广。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诗歌的社会性和艺术风格:

(小学、高中)

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首先善于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

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

其次通过人物的对话,对某些事件作概括的介绍。

比如《兵车行》这首诗是通过一个行人的话广泛地介绍了兵役的繁重、战争的艰苦,以及人民反对“开边”政策的情绪。

《石壕吏》是通过老妪的一番话,介绍了这一个家庭的遭遇,同时也概括了千万个家庭。

杜诗的现实主义,并不在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他虽然也写了不少人,但这些人并不是作为具有个性的典型而出现的。

他的现实主义的特点在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的事件,加以高度的概括的描写,通过这样的描写,去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

第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

艺术境界是雄浑壮阔的,但是表现手法却是细致入微的。

由于杜甫具有爱国爱民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他的诗歌境界是雄浑壮阔的。

可是这种雄浑壮阔的境界往往是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物和表现内心情感的细微波动来达到的。

比如“三吏”“三别”,杜甫具体细致地写出这场战乱的各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具体反映了这场战乱带给国家和人民深重的灾难。

杜甫还能够通过入微的刻画达到雄浑壮阔的境界,杜甫有许多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中的一个侧面的剖析穿插起来,运用这些细节去表现重大的主题。

比如《春望》这首五言律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三,“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写诗总是不断地在修改,改了以后还要不断地吟诵,在吟诵的过程中继续修改,从而形成了苍劲、凝练的语言特色。

第四,杜甫诗歌众体兼长。

体裁方面,杜甫是众体兼长的一个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都能够运用自如,尤其是古体和律体。

杜甫不仅用七律来描绘自然的风景,或者用来赠答酬唱,而且用七律这种形式表现政治内容,感叹时事,批评政治,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

在艺术上,创造出沉雄悲壮、慷慨激昂的风格,把七律的创作推向了高潮。

(3)中唐诗歌

①韩愈

韩愈,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代表诗作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初中)等。

韩愈诗歌的创新性:

(小学、高中)

韩愈诗歌带有“以文为诗”的特点。

首先,常用写赋的方法作诗,铺张罗列,浓彩涂抹,穷形尽相,力尽而后止。

其次,韩愈构思、想象、意象都很特别,在艺术上蓄意追求怪奇、险劲的境界。

有些诗以丑为美,将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写入诗中,如《答柳柳州食虾蟆》,韩愈常进行超乎常情的创造,惟其超常,所以生新,惟其生新,所以怪奇,怪怪奇奇,戛戛独造,乃是韩愈在诗歌艺术上的主要追求目标。

②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

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

因官终柳州刺史,故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代表诗有《渔翁》(初中)《江雪》(初中)等。

柳宗元的诗歌特色:

(小学、高中)

第一,浓郁的幽清悲凉色彩,作品于淡泊中呈现出幽怨冷峭的风格。

第二,成就最高的是山水诗,构思精巧,意境清新,情致深婉,处处流露出孤寂凄婉的情绪,显示出其清峻高洁的人格,苏轼概括为“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总的来说,柳宗元诗歌风格为沉重内敛、淡泊简古、空旷孤寂、冷峻清远。

③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张籍、李绅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査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合称“元白”。

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

宋代郭茂倩指出:

“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

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乐府诗集》)”

新乐府的特点:

一是用新题。

建安以来的作家们歌写时事,多因袭古题,往往内容受限制,且文题不协。

白居易以新题写时事,故又名“新题乐府”。

二是写时事。

建安后作家有自创新题的,但多无关时事。

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始于杜甫。

白居易继其传统,以新乐府专门美刺现实。

三是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

从音乐角度看是徒有乐府之名,而在内容上则是直接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是真正的乐府。

④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卖炭翁》(初中)《琵琶行》(初中)《长恨歌》(初中)《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等。

白居易诗歌的写实手法:

(小学、高中)

第一,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

认为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

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

强调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第二,提倡为君为民而作,其诗歌具有突出的现实针对性和通俗化倾向,将“为君而作”视为诗歌的主要目的,突出诗歌的现实功利色彩。

⑤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号宾客。

与柳宗元合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

代表作品有《陋室铭》

(散文)(初中)《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初中)《竹枝词》(初中)等。

刘禹锡的诗歌特色:

(小学、高中)

第一,简洁明快、风情俊爽,贯穿着一股豪迈刚劲之气。

如《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反传统悲秋情绪,颂秋赞秋,表现出诗人乐观、坚毅、豪迈的精神,故此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第二,咏史怀古之作善用精炼的史笔概括史事,议论警策,运笔苍凉,感慨深沉,韵味隽永。

如《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

第三,刘禹锡长期流贬巴渝、湘阮等地区,有意识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采集并学习、吸收当地的民歌民谣,创作了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诗风明快、诙谐风趣的《竹枝词》等作品。

⑥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李诗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

李贺诗歌的创新性:

(小学、高中)

李贺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艺术手法,又对汉魏六朝乐府、萧梁艳体诗、鲍照、李白诗多所汲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创造出神秘幽奇、冷艳凄迷的艺术境界。

诗歌清丽新奇、词近旨远,在唐代诗坛上别树一帜,有“长吉体”之称。

其创作刻意标新立异,在创造了许多奇意警句的同时,不免晦涩和过于雕琢涂饰。

(4)晚唐诗歌

①杜牧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代表作有《江南春绝句》(初中)《清明》《赤壁》(初中)《泊秦淮》(初中)等。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初中)为后世传诵。

杜牧诗的历史感和华美风格:

(小学、高中)

第一,深沉的历史感是杜牧诗中的一个显著特色。

无论是感慨往事、针砭现实还是抒写怀抱、描摹自然,都常常流露出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却并不显得消沉,而是在忧郁中透出清丽俊爽的风调。

第二,注重辞采,风调俊爽,形成了豪爽俊健的风格。

杜牧论文主张“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自云“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

②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唐代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代表作品有《安定城楼》《无题》(初中)《夜雨寄北》(初中)《锦瑟》(初中)。

李商隐无题诗的多义性及艺术特点:

(小学、高中)

李商隐无题一类诗歌,境界和情思的朦胧,在内涵上也就往往具有多义性。

李诗的多义性,跟独特的意象及其组合、用典等有关,更主要的在于把心灵世界作为表现的对象,重在对人物心境的挖掘与开拓。

第一,内容上,“哀乐循环无端”的感情境界

对于李商隐写爱情的无题诗,不一定是写具体的某件实事,但都表现出李商隐有真切的爱情体验,有专注的恋慕对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幽微曲折的感情世界。

第二,手法上,重内心深处的开拓

着力刻画、烘染爱情相思的内在心理。

展现在眼前的,主要是人物的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