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docx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2019-2020年高二语文7月期末考试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D.反复地想某一件事情,思考问题的来由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这种重复思考如果程度适度,就不会发展成临床上的抑郁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化、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研究结果,反刍思维在完成指向未来的时间记忆任务时有类似活动提醒的功能,掌握信息的能力会增强。
B.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抑郁心境下的反刍思维有四大好处,如果把反刍思维合理用于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也一定会有益处。
C.《异常心理学》一篇采用“三组不同人员
互相对照完成一个决策任务”的研究文章表明,有过抑郁症的人的选择则更能接近最优选项。
D.反刍思维具有自发性的重复思维的特点,心理学家对它有浓厚兴趣,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反刍思维的益处进行了试验、讨论和总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王登字景宋,德安人。
少读书,喜古兵法,慷慨有大志,不事生产。
出制置使孟珙幕府,久之,权知巴东县。
献俘制置司,登念奋自书生,不拜,吏曰:
“不拜则不敢上。
”难之,竞弃功去。
淳祐四年,举进士,调兴山主簿。
明年,制置使李曾伯经理襄阳,登在行,以积功升,寻以母忧去。
及吴渊为制置使,边事甚亟,因忆弟潜盛言王登才略,具书币招之。
登方与客弈,发书,衣冠拜家庙,长揖出门,问牛几何,可尽发犒师。
渊慨然曰:
“事亟矣,奈何?
”登曰:
“亟呼诸将共议。
”众至,欢跃曰:
“景宋在此。
”渊曰:
“汝辈欲西门出,景宋欲从方城,如何?
”众曰:
“惟命!
”登曰:
“用兵患不一,登书生,不过冯轼观战,请五大帅中择一人为节制。
”渊曰:
“请监丞①出,正谓此也。
”即书银牌曰:
“监丞代某亲行,将士用命不用命,赏罚毕具申。
”登至沙市,椎牛酾酒,得七千人,誓曰:
“登与诸将义同骨肉今日之事登不用命诸将杀登以献主帅诸将有一不用命登有制札在不敢私也”众股栗听命,竟立奇功于沮河。
赵葵为制置使,见登握手曰:
“景宋一身胆,惜相见晚也。
”俾参宣抚司兼京西两节。
马光祖为制置使,辟充参谋官,迁军器少监、京西提点刑狱。
登威声日振。
有余思忠及徐制几谗于光祖曰:
“京湖知有王景宋,不知有马制置,非久易位矣。
”光祖疑焉,出登屯郢州,后以干办②钟蜚英调护,情好如初。
开庆元年,登提兵援蜀,约日合战。
夜分,登经理军事,忽绝倒,五藏出血。
幕客唐舜申至,登尚瞪目视几上文书,俄而卒。
它日,舜申舟经汉阳,有蜀声呼唐舜申者三,左右曰:
“景宋声也。
”是夕,舜申暴卒(节选自《宋史·王登传》)
【注】 ①监丞:
王登曾任监丞。
②干办:
官名。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
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与诸将义同骨肉/今日之事登不用命/诸将杀登/以献主帅诸将/有一不用命/登有
制札在/不敢私也/
B.登与诸将义同骨肉/今日之事/登不用命/诸将杀登以献主帅诸将
/有一不用命登/
有制札在/不敢私也/
C.登与诸将义同骨肉/今日之事登/不用命/诸将杀登以献主帅/诸将有一不用命登/有制札在/不敢私也/
D.登与诸将义同骨肉/今日之事/登不用命/诸将杀登以献主帅/诸将有一不用命/登有制札在/不敢私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迁,虽然在古代均指对官职的任命,但仍各有不同。
辟,指征召;迁,在文中指升迁。
B.举进士,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C.忧,父母去世。
古代推崇以孝治天下,做官的人碰到父母之丧,必须马上请假还乡。
D.幕府,源于日本,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后世将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称作幕府,也可指代幕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登性格刚直不屈。
在代理巴东县知县时,他到制置司去献俘虏,想到自己从读书人起家,便不肯下拜,小吏就为难他,他竟然放弃功劳而离去。
B.王登能垂范效命。
在沙市,他宰牛斟酒得七千人,又说自己同各位将领义同骨肉,如果自己不效命,各位将领可杀了他来献给主帅,以激励士气。
C.王登曾遭人陷害。
马光祖为制置使时,随着王登威名扩大,余思忠和徐制几进谗挑拨,结果王登被贬出京城屯守郢州,后经人调解,他们才情好如初。
D.王登能尽忠职守,鞠躬尽瘁。
开庆元年,王登在半夜料理军中事务时,忽然昏倒,五脏出血,唐舜申赶到,他还看着几案上的文书,不久就去世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登方与客弈,发书,衣冠拜家庙,长揖出门,问牛几何,可尽发犒师。
(2)它日,舜申舟经汉阳,有蜀声呼唐舜申者三,左右曰:
“景宋声也。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凤栖梧贺铸
为问宛溪桥畔柳。
拂水倡条,几赠行人手。
一样叶眉偏解皱,白绵飞尽因谁瘦。
今日离亭还对酒。
唱断青青②,好去休回首。
美荫向人疏似旧,何须更待秋风后。
[注]倡条:
柳枝。
青青:
借指“杨柳曲”。
8.与王维的“客舍青青柳色新”一句相比,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柳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游来游去,非常活跃的语句是:
,。
(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
,。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題,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一(4)题。
(25分)
医者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疼得满床打滚。
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疼剂,手一摊:
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家离县城远,又没车。
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
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
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
!
我好似挨了一记闷棍,眼前发黑。
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
不能就这么放弃!
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
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
我知道,我妈要是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
拉着我妈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儿。
救不了妈。
我想让她在不多的日子里,尽量过得好点。
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隔壁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
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
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单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
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
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
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问问。
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
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须在屋里踱来踱去。
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
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的那个蛇皮袋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
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种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大致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
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点头:
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
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
老中医晃着头,捻着须,说:
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不举相信天下竞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
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竞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
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
我点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
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
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
毕业后,我凭借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所大医院聘用。
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了《鉴宝》节目,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
专家几百万元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恨,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
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
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
家父说你定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
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
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
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
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我脸红了。
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
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就诊时,那家主人给的。
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
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
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温馨,深邃。
一块匾额悬在壁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写赤脚医生甚至县医院的医生都治不了“我”妈的病,体现其病情的危重,也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和老中医这一人物的出场作铺垫。
B.老中医给“我”妈看病后,看中了一个“我”妈当年作为嫁妆的花瓶。
那只花瓶对“我”妈来说是无价之宝,因此她连忙摇手表示不同意卖。
C.小说多处运用伏笔与照应的写法,比如前面写老中医说赎金翻倍,后面写“我”拿出字条及老中医的儿子收钱两千等,相互照应,颇具匠心。
D.老中医儿子说“我”家花瓶“也值几千块钱”,又介绍另一个花瓶的来历,有贬低“我”家花瓶之意,也说明他对老中医收购行为的不解与不满。
E.小说以“我”的角度来叙述使故事更有真实感,便于让读者接受;同时,作为主角,“我”也表现出强烈的孝心和感恩图报等性格特点。
(2)老中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4)“我”对老中医的心理前后有哪些变化?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
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题。
(25分)
“白手起家”的科学大师
袁贻辰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中,谢家麟把仅剩的一点点精力都留给了“粒子加速器”。
他坚持看英文专著和学术论文,85岁时还向学生推荐《自然》杂志上最新的文章;迈过90岁的门槛,他每周一仍拄着拐杖,去中科院高能所“问问所里最新的科研进展”,用略快的语速畅谈着“高能所的未来”。
一切都和过去60年没什么两样。
只是,如今,在玉泉路那个四四方方的大院里,人们再也见不到他的身影。
2月20日上午8时12分,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谢家麟先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
为纪念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谢家麟星”。
桩桩件件,半个多世纪以来,谢家
麟的名字一直和“加速器”“绑”在一起。
“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想过放弃。
”曾任高能所副所长的张闯说。
不过生前,当聊起自己学术生涯中“最值得自豪”的事情时,谢家麟是这么总结的:
“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
”
这个“什么都不怕”的物理学家离开斯坦福大学回国,回来就遇上“最糟糕的情况”。
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一无所有”再加“一无所知”。
加速器试验用的元器件和装置,基本是“要啥没啥”,试验人员全是新分来的大学生,不少人连加速器是什么都没听说过。
“我们想吃馒头,但什么都没有,能怎么办?
”
“从种麦子开始!
”谢家麟自问自答,扯着嗓子喊出这句口号。
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留美博士,带着十几个大学生、一篇论文和一张加速器外形图,从画图、打造零件开始做起我国最早的电子直线加速器研制工程。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把试验器材做砸是常有的事儿,但人们始终没见谢家麟生气过。
他不训人。
只叫齐了人再把器材的原理仔细梳理一遍,最后撂下一句“咱们再接着做”。
8年后,我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建成,随即投入“两弹”研制工作。
后来,这台加速器还陆续在其它科学领域应用。
那时,常常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谢家麟已患上肝炎。
他戒了烟,但没有停止工作。
有一句话谢家麟始终挂在嘴边:
“科研工作就是解决困难问题,没有困难就不叫科研,科研工作的根本精神就是创新,没有路可走,你自己就得想出一条路。
”
“文革”后,中央决定下马高能加速器工程,谢家麟又一次做了“先种麦子”的决定。
他们确定了正负电子对撞机方案。
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个想法是“极为大胆”的。
很多人回忆,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过程。
就是一段漫长的“废寝忘食”的日子。
谢家麟因为肝病,落下了严重失眠的后遗症。
为了工作,这个60多岁的老人开始偷偷地吃安眠药。
严重的时候,他一晚上连吃三次药才能入睡。
一年后,他找到中科院领导,请求辞去工程经理的职务。
那是在1986年,工程就剩下最后一环——安装。
“他原本可以等到完工的,可谢先生说,自己精力不够了,应该退位让贤,交给年轻人去做。
”张闯很敬佩,“谢先生真是一点不计较名利。
”
在高能所这么多年,谢家麟似乎从来没学会“人情世故”。
有时,看到他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做了大量工作,学术秘书把“谢家麟”的名字也放在作者之列。
谢先生会生气:
“对学术界‘搭便车’的陋习,我是十分反对的。
”他坚决要求把自己名字划去。
他的办公室里,偌大的办公桌被厚厚的、装订好的外文期刊堆满。
90多岁的年纪他仍坚持看邮件和论文,“还得学习,要不然跟所里完全脱节了”。
没人知道老人如此高龄仍坚持学习的动力何在。
直到后来,谢先生经不住再三邀请,决定写下自己的经历,“鼓励年轻人前进”。
人们那时才第一次了解,多年前,在日本人占领北京时,燕京大学物理系学生谢家麟每次回家,都不得不在日本兵的岗哨前停步。
眼看过往的老百姓遭到殴打、搜身,谢家麟一字一句地写下,“那时除了觉得屈辱,更有了强国图存的念头”。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创新是人的本性。
”谢家麟认为,“我们要建设科技强国,必须强调培养高素质的创新科技人才,能够产生新思想,并能克服困难,把思想变为现实,这样才能攀登世界的顶峰。
”(《谢家麟——没有终点的旅程》)
②195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
启程回国,船到檀香山时因为所学专业与军事有关,遭到扣留。
下船后他气愤地给白宫打了一个电话,以示抗议。
l955年,谢家麟终于回到他渴望已久的故乡。
(XX百科《精英名人堂》)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谢家麟在晚年依然坚持看英文专著和学术论文,关注所里最新的科研进展,其退而不休的状态表明了他心系事业、志在千里。
B.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谢家麟星”,是因为他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填补了中国在加速器物理学领域的空白。
C.“从种麦子开始!
”文中引用谢家麟的这句口号,形象地表达了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研制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决心与勇气。
D.为了保护年轻人的积极性,谢家麟对他们把试验器材做砸从不生气,他常不顾身体有病,把器材的原理梳理一遍,鼓励他们接着做。
E.文章结尾通过谢家麟对日本人占领北京时所见所感的回忆与叙述,揭示了他一辈子无怨无悔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内在动力。
(2)“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
”是谢家麟对自己的总结。
请结合材料,分析其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3)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家事迹的传记,它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回答。
(6分)
(4)作为一位“白手起家”的科学家,谢家麟的成功给了人们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对于深陷危机的巴西足球队,外界唱衰的论调尤甚。
巴西人能让这些担忧随着奥运的开幕吗?
(2)岁月变迁,曾经在上海街头风光一时的老艺人们,经历着各自不同的命运。
(3)由于森林不断退化和消失,至上世纪90年代末,东北虎在中国境内基本。
A.烟消云散销声匿迹风流云散B.风流云散销声匿迹烟消云散
C.销声匿迹烟消云散风流云散D.烟消云散风流云散销声匿迹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了名为“校园最美笔记”的评选活动,三名同学的课堂笔记被校博物馆收藏,一同与学界泰斗们当年的学习笔记展出。
B.在人口增速放缓、老龄化日益迫近的新形势下.保证高素质、高质量劳动力人口增加,是我们延续人口红利期、提升经济社会建设质量的关键。
C.主管部门本着鼓励原创为原则,没有直接断掉网剧的活路,在出品方对内容进行“优化处理”后,网剧可以重新上线。
D.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面临着许多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也面临着矛盾叠加、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创新不是喊出来的,我们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创新的源泉和创新力的形成上,。
所以,要将创新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必须牢牢掌握实现转化的根本点,如此才能脚踏实地推进全社会的创新发展。
①我们不仅要高举创新发展的旗帜
②更要大力加强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建设
③眼睛不能只盯住创新的末端
④而且要思考创新的源泉在哪里
⑤而忽视了创新的基础建设
⑥提倡创新发展,践行创新发展
A.①④⑥⑤③②B.①④②⑤⑥③C.⑥①④②③⑤D.⑥③⑤①④②
16.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
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
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或短语填在横线上。
(5分)
创新的行为要在脚踏实地中稳中求进。
创新的想象可以海阔天空,一旦付诸实践,就要脚踏实地、严肃认真,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较大损失,在战场上严重失利。
创新要坚持稳中求进,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全面考虑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
“稳”是前提,“进”是目的。
保持稳妥是为了更好地进取。
只求稳不求进,就成了“空想家”。
①甚至②因为③因此
④而⑤若
17.某孔子学院对国外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其中“对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度”这一项的统计结果如下图。
请仔细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
[说明]孝:
孝顺父母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俭:
过日子能省则省;礼:
对别人要以礼相待;勤:
辛勤的劳动是取得成功的前提;谦:
遇到别人的夸奖要表现得谦虚;面子观:
孩子的成功就是给父母挣面子。
(1)请根据图表的所有统计信息,概括出结论,不超过60字(含标点符号)。
(2)针对孔子学院老师讲授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内容,请依据相关信息,给出两条合理建议。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来,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
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分)B(原文是有“在适度范围内”这个条件。
)
2.(3分)C(原文是“也许”的或然判断。
“走出负性情绪或抑郁症的困境”错误,应是“走出对多烦恼问题”。
)
3.(3分)C(“有过抑郁症的人”条件不当,文中为“对于目前仍在住院的抑郁症患者”。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3分)D
【试题解析】原句是:
“登与诸将义同骨肉,今日之事,登不用命,诸将杀登以献主帅;诸将有一不用命,登有制札在,不敢私也。
”
5.(3分)D
【试题解析】。
“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因军队出征,使用帐幕,故称),亦指运筹帷幕之大将。
后世将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称作幕府。
幕府中的僚属称幕僚。
故幕府制度也称幕僚制度。
真正意义上的幕府制度,形成于秦汉,成熟于魏晋。
所以,幕府是源于我国古代,之后才传到日本。
日本用法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的建立。
6.(3分)C
【试题解析】解答时要注意选项中有的,但是在文章中没有提及的内容。
根据文意,C项,“被贬出京城”没有依据。
7.(5分)
(1)王登正同客人下棋,打开书信,穿衣戴帽拜了祖庙,深深作揖出了家门,问牛有几头,可以全部发送犒劳军队。
【评分建议】“方”,正在;“发书”,打开书信;“衣冠”,作动词,穿衣戴帽;“发犒”,发送犒劳;以上四个点各1分,语句通顺1分。
(5分)
(2)有一天,唐舜申坐船经过汉阳,有蜀地话叫了唐舜申多声,旁边人说:
“是王景宋的声音。
”
【评分建议】“舟”,作动词,坐船;“三”,表概述,多次,多声;“左右”,古今异义,旁边的人;判断句式;以上四个点各1分,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王登字景宋,是德安人。
小时候读书,喜爱古代兵法,慷慨激昂有远大抱负,不经营产业。
出任制置使孟珙的幕府,过了很久,代理巴东县知县。
到制置司献俘虏,王登想到自己从读书人起家,不肯拜,小吏说:
“不拜则不敢报进。
”就为难他,他竟然放弃功劳离去。
淳祐四年,王登考中进士,调任兴山县主簿。
第二年,制置使李曾伯治理襄阳,王登正行某官,因积累功绩提升,不久因遭母丧去职。
等到吴渊为制置使,边情很紧急,他就想起弟弟吴潜十分推许王登的才略,就准备书信聘礼叫他来。
王登正同客人下棋,打开书信,穿衣戴帽拜了祖庙,深深作揖出了家门,问牛有几头,可以全部发送犒劳军队。
吴渊慨叹道:
“事情急了,怎么办?
”王登说:
“马上叫各位将领来共同商议。
”大家到了,欢腾着说:
“王景宋在这里。
”吴渊说:
“你们想从西门出去,王景宋想跟城共存,怎么样?
”大家说:
“遵命!
”王登说:
“打仗就怕不统一,王登是书生,只不过凭靠着车前横木观阵,请从五位大帅中选一人指挥调度。
”吴渊说:
“请监丞出马,正是说的这个。
”立即写下银牌道:
“监丞代替我亲自前往,官兵效命不效命,赏罚完毕具体报告。
”王登到了沙市,宰牛斟酒,得七千人,他发誓说:
“王登同各位将领从道义上讲如同骨肉兄弟,今天的事情,王登不效命,各位将领杀了王登来献给主帅;各位将领有一个不效命的,王登有制置使令牌在,我不敢徇私。
”众人两腿战栗地听命,终于在沮河立了奇功。
赵葵为制置使,见到王登握手说:
“王景宋一身是胆,可惜相见太晚。
”使之参宣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