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交流部分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79444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交流部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复习交流部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复习交流部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复习交流部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考历史复习交流部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交流部分资料.docx

《中考历史复习交流部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交流部分资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历史复习交流部分资料.docx

中考历史复习交流部分资料

   2010年中考历史学科复习交流

  《少年智力开发报·文综专页》历史编辑部 方明

一、高频考点已考、预考角度分析

(举例谈谈)

• 30个主题考点分布:

 中近史7个、中现史7个,世近史8个、世现史8个。

中国近代史

主题一: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高频指数:

★★★★★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所有的命题角度设计及预测,都从三个方向来权衡与考量:

 1、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与分析方向――知识迁移类最常见

 2、纵向联系与比较异同、探究因果方向――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方向

 3、横向联系与因果关系方向――选择题中较少见,多在综合题中出现

• 1、虎门销烟与鸦片战争的关系角度。

(纵向联系)

•2、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外部因素角度――世界发展大潮中看中国的应对与演变是河北省中外史结合的突出特点。

(横向联系)

•3、鸦片战争影响范畴中的任务构成,结合新中国成立来考查历史巨变。

鸦片战争,是中外民族矛盾激化到阶段性高潮的标志,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使命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几代人中的志士先烈有不同时期的不同追求,都是奔着这同一个任务而去的。

而新中国的成立,是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选择,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纵向联系)

•规避误区

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误以为只是由于敌强我弱。

甲午战争时期,中日双方的军事力量差距并不十分悬殊,尤其在海军实力方面可以说是旗鼓相当。

战争之所以以清政府的战败告终,其原因完全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中国近代前期被迫与列强签订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误以为是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尽管没有割地条款,但巨额赔款以及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严格控制清政府的规定,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显然,其危害比中日《马关条约》更为严重。

3、义和团运动具有反帝爱国的正义性,误以为其具有历史进步性。

义和团运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具有鲜明的爱国性和正义性;但其盲目排外,排斥包括先进生产力在内的西方文明,带有浓厚的愚昧落后色彩。

•推荐材料

材料一  2007年5月14日,英中贸易协会主席鲍威尔勋爵指出,目前尚有六项因素妨碍英国扩大对华出口:

第一、整体而言,英国公司对出口中国重视不够;第二、英国在中国仍未获得正确形象,现有形象陈旧过时,英国应把握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难得机会改变形象;第三、英国有大量世界级产品,因此问题不在于产品,而在于市场及英国公司如何抓住市场;第四、语言问题,英国应更好地进行中文培训;第五、在政府支持方面,英国并不逊于他国,但仍有改善空间;第六、中国方面也存在障碍,包括:

侵犯知识产权、市场准入障碍、税收及海关法规缺乏透明度、缺少公平竞争等。

材料二  (1835年6月格拉斯哥印度协会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信件):

中国行省垄断贸易,压迫英商,且常常发生破产事件,而广州英商又无生命财产保障,从此,都妨碍英国对华贸易,不符相应于中国的庞大市场与英国开放贸易自由的机会……我们认为陛下政府倘在中国沿海取得一个或几个岛屿,作为进行贸易的基地,以避免中国政府的勒索、控制和烦扰,则必将对于我们的对外贸易大有好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中国近代史

主题二:

近代化的起步

高频指数:

★★★★★

•1、评价角度考查洋务运动地位和作用:

一方面,它启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另一方面,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做了一定的努力。

洋务派面向世界的开放气度、与时共进的改革精神、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情感,值得我们学习。

洋务运动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失败原因分析角度:

洋务运动破产在于改革未触动封建体制,由此认识到实行体制创新和建立近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性。

•2、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比较角度进行考查。

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有质的飞跃。

洋务运动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戊戌变法则是要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它符合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

•3、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作用: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

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

③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④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⑤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中外近代化追求的比较――横向角度。

中国追求民主政治化,在启动阶段,正是半半社会,故伴随着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相互促进,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和社会发展;探索与建设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民主的探索与追求、发展与完善。

西方追求政治民主化,多是在国家独立的基础上进行的,美国也是在独立后进行的,也是有阶段性的,递进的,不断完善的。

2008年的一道材料题,通过政治革命――权利法案、经济革命――宪章运动后,工人运动――社会改良,呈现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这个题在当年也是争议之题,争议的原因之一,还是因为失分率高。

习题举例

•看图,探究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最终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1、图2中的两本书编写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从内容看,图2这本书比图1这本书进步的表现是什么?

(2)图3、图4分别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中国仁人志士追求近代化的进程呈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基本特征,据此分析图3、图4反映的奋斗历程如何体现这一特征。

(3)图5是《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的国际国内因素是什么?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围绕都是为了激励人们反对外来侵略组织答案即可。

《海国图志》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天演论》主张研究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

        

(2)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经历了从“制度”到“思想”的转变。

(大意相同即。

         (3)国际因素:

十月革命爆发;国内因素:

围绕新文化运动发展、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无产阶级力量壮大组织答案均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或邓小平理论均可。

中国现代史

主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高频指数:

★★★★★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以下认识角度请师生关注:

①从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程来认识: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110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结束了,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从所处不同革命阶段来认识: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③从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变化来认识:

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从建国六十年的伟大成就来认识:

新中国成立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图中的事件在同一历史时期发生,它们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①肃清国内反革命势力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③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条件④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与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张《人民日报》距今(2010年)已有多少年历史?

简单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与实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世界近代史

主题一:

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高频指数:

★★★★★

1.(2006年)15.程功同学将文艺复兴、法国启蒙思想、中国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可以确定为(   )

A.思想解放的作用                B.民主革命的影响

C.政治改革的意义                D.民族战争的结果

2.(2006年)16.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3.(2007年)下列事件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是(   )

①《人权宣言》的颁布         ②宪章运动的开展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08年)下列主张能够体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是(   )

A.神权至上        B.个性解放       

C.三权分立        D.和平发展

5.(2009年)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  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D.巩固了欧美资产阶级的统治

6.(2009年)发动战争者通常是被谴责的对象,但在下列人物中却存在例外,他是(     )

A.远征俄国的拿破仑          B.侵略孟加拉的克莱武

C.发动埃及独立战争的纳赛尔   D.挑起科索沃战争的美国总统克林顿

7.(2008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了复辟王朝,确立了统治。

为巩固统治,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法律文件,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行了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了力量,并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利。

材料三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为争取普选权掀起了宪章运动。

尽管当时宪章运动没有取得成功,但后来英国资产阶级为避免社会动荡,实行了一些改良,工人获得了包括普选权在内的部分民主权利,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

(1)材料一中的“法律文件”指的是什么?

(2分)

(2)据上述材料,指出英国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方式巩固统治的?

(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巩固对当时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3分)

• 文艺复兴历史影响角度的考查:

但丁通过《神曲》抨击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罪恶,达芬奇通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树立了以人为中心的艺术观,共同改变着当时人们的观念,人的地位提高了,神的地位下降了,这就是思想上的革命。

文艺复兴是以人文主义者为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阶级进行的第一次较量,就性质而言,是早期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就目的而言,是为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壮大以至夺取政权,做思想和舆论准备。

• 新航路开辟的考查新角度:

哥伦布等航海家的双重性角度,即一方面学习探险事迹,感受探险精神;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他们的殖民强盗行径所犯下的罪行。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

新航路开辟本身也是一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结晶,这直接涉及到考查情感价值态度。

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其一是思想的又一次大解放,新航路的开辟,使地圆学说深入人心,对封建神学思想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其二是市场的扩大,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形成,世界贸易不再是旧大陆范围内的东西方贸易,而是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贸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亚间的商品流通量大为增加。

其三是西欧经济发展的动力猛增,市场的扩大,工场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思想解放、市场扩大、经济动力增加都极大的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

.美英法三大国国别史考查的起点。

三大资产阶级革命考查新角度:

独立战争影响方面,注意考查独立战争对欧洲及拉丁美洲革命的影响。

华盛顿在行政事务方面的贡献,即谢绝第三次连任总统,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制及和平转移权力的范例。

在《独立宣言》内容的理解基础上,考查其与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

世界现代史

主题一: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高频指数:

★★★★★

(1)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2)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3)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河北省历史学科恢复中考以来,对“十月革命”相关知识的未进行直接考查。

外省命题中,考查的情况如下:

选择题考查最多的是意义(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其次是新生政权的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列宁),再次是时间(1917年俄历十月)、背景(一战)、地点(彼得格勒)。

   2007、2008年河北省中考连续对苏联建设成就和经济体制上的弊病进行了考查,其中2007年以综合题形式,考查了中苏建设的传承关系及中国对苏联模式的扬弃。

2008年以数据图表型选择题考查了苏联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

     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一重大时政,2010年命题中有可能再次将十月革命、苏联建设成就及弊端等知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史结合起来考查。

从中俄关系良好发展的现实看,考查中俄传统友谊,即苏俄、苏联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对中国党和人民的不同形式的援助更有现实价值。

     以下新角度也可关注:

角度一:

以城市起义的成败为纽带考查彼得格勒起义与南昌起义(还有武昌起义)。

角度二:

将苏联的大清洗与我国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有关史实进行比较,了解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对民主与法制的破坏。

角度三:

将“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开放”联系起来考查历史启示,参考答案是:

结合国情(实事求是)进行改革,就能促进经济发展;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政通人和,和谐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等。

角度四:

以“影响”为纽带,将苏联建设成就与罗斯福新政结合起来考查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因素。

角度五:

围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考查苏联史相关知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共建成六千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工、电力、机器制造等部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材料二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先后实施的工业项目达一万多个。

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汽车厂、飞机厂等一批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

请回答:

(1)谁领导之下苏联取得了材料一中的建设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联想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中“重中之重”的目标是什么?

我国一五计划提前完成的国际国内有利因素有哪些?

二、关注几种可能出现的新题型

•推荐题型  年代尺类型题

•推荐指数  ★★★★★

例1.[2009年山西省]写出下列年代尺上A、B、C、D、E、F

个年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例2.[2009年山东烟台]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

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南巡讲话    D.高举旗帜

例3.[2009年河南省]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推荐题型  研究方法类题型

•推荐指数  ★★★★

例1.五四运动后,众多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评价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其中,中国共产党的史学研究者得出的主流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例2.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

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A.1919年签发的苏俄护照

B.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中国革命情况汇报的俄文原稿

例3.下列材料中,属于研究明治维新中提倡“文明开化”政策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A明治天皇自画像        

B明治天皇戎装相片      

C后人绘制仓岩使团出访       

D《明治维新》专著

•推荐题型  组合型与搭配型

•推荐指数  ★★★★

例1.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例2.博物馆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

“起初①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接下来②强行割占了香港岛;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还趁机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达150万平方千米。

”显然导游把史实的顺序弄错了,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例3.西方列强通过发动战争主、外交欺骗为辅等方式不断侵略中国,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下列搭配中,错误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国丧失一百五十多平平方千米领土

例4.按下表思路填写所缺内容,恰当的是

背景

颁布文献

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美国独立战争

B

宣告美国诞生

法国大革命

C

D

A.人权宣言

B.1787年美国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即实现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是由新兴的资产阶级来推动的,也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健全而实现的。

但在近代中国,由于封建势力和西方侵略势力的强大,以及本国资产阶级的软弱,实现工业化的任务落到了新中国的肩上。

――摘编自《对工业化的追求与当代中国的历史走向》

材料二  在最近两个世纪,随着更多的国家进行工业化,工业产出的规模加大,污染量已急剧的增加,而随着越来越多地使用人工化学品,污染也变得更加危险。

污染的后果已从工厂的邻近地区,通过跨国污染如酸雨,使有毒物质扩散到世界最遥远的地区。

――摘自《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

材料三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结束,192个国家的首脑到场吵了13天,全球数十亿人关注,数十万人上街示威,数千新闻记者两场报道。

这次会议将气候问题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政治前沿。

然而,两周的争吵后,这次会议几乎交了白卷,签署的“协议”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

而下一次振奋全球政治意愿的机会,可能要等到一场惊人的气候灾难之后。

――据《地球的悲哀》一文改编

(1)解读材料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哪一个国家是实现工业化的“领头羊”?

(2分)标志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追求工业化起步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指出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新问题是什么?

(2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这种新问题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分)这一问题发展到现在,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中《地球的悲哀》一文的作者认为哥本哈根峰会议“交了白卷”,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谈谈你的理由。

(2分)

(4)综合分析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4分)

(1)英国。

洋务运动、一五计划。

(2)问题:

工业污染。

特点:

波及面广、日益恶化、破坏性大等均可。

影响:

导致环境、气候遭受严重破坏,危及人类生存。

(围绕危及人类生存组织答案均即可)。

(3)同意,因为这次会议没有达成有效的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协议;不同意(或反对),虽然没有达成协议,但是近200个国家领导人与会及全球数十亿人关注,说明各国在不断加强合作来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

(大意相同即可。

)(4)答案采意不采点。

围绕以下两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工业化整个过程及其结果产生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极大地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一系列深刻的危机和灾难。

三、2010年河北省中考历史时事热点复习建议

•      核心时热篇

•      一、饮水思源,开国大典

•      二、改革开放,经济腾飞

•      三、科技强军、国防成就

•      四、澳门十年、两岸关系

•      五、和谐外交、责任大国

•      重点专题篇

•      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

•      二、关注三农、发展民生

•      三、大国崛起 国际关系

•      四、中美恩怨 冲突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