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7449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范文.docx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范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范文.docx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范文

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概述:

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体的生活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人类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农具是指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也称农用工具、农业生产工具。

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

《管子·禁藏》记载到:

“缮农具,当器械。

”宋敖陶孙《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诗:

“何如吴淞江上住,门横钓车屋农具。

”《明史·太祖纪三》:

“八月癸丑,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农具,复三年。

”传统农具是历史上发明创制,承袭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的泛称。

传统农具具有就地取材,轻巧灵便,一具多用,适用性广等特点。

古代传说最先出现的农具是耒耜。

有明确文献记载的播种用农具是西汉的耧犁,耧犁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农具丰富多彩。

就各个地域而言、不同的环境而言、相应不同的农业生产而言,使用的农具又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历朝历代农具都不断得到创新、改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图一:

纺纱机图二:

铁锹

一.农具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的理论研究:

从2005年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开始,国内外学者对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数量逐年递增,经过近些年国内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无论实际保护工作,还是理论研究,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体现出多学科合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重、保护与发展协调的趋势。

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学科建设、研究方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文化基因传承、保护和开发方法等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一).学术界就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开展了各种会议: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

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会议,对多学科视角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次会议专家学者的发言对农具类农业文化遗产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强调农具是为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而修建的古代农用工具,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设施和能源,以求创造最适于农业生产的环境,具有深厚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二).农具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理论研究热点侧重于“保护”上。

对于2010年在湖南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问题研讨会”,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深入探讨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点与保护要求,为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夯实了基础。

(三).专家学者对农具文化遗产进行了深入理论研究,著作了各种文献书籍。

如周昕——《中国农具发展史》、《农业:

文化与遗产保护》、张力军,胡泽学——《国说中国传统农具》、《中国农具80余年的变迁研究_基于1923年卜凯盐山县150农家调查》、《铁农具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分析》、《中国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等。

二.保护及利用的实践活动:

(一)、国家与农业部相继建立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

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系统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主要藏品有古代农业生产工具1000余件,其中包括6000多年前的石器、石刀、石斧,这些农业劳动工具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农业博物馆,隶属国家农业部,1986年9月正式向社会开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内有中国传统农具陈列是从馆藏数千件农具藏品中精选出的350件,按照耕地整地、播种移栽、中耕、灌溉、收获、加工、运输和劳保等八类展出。

(二)、此外,地方也开展了相关保护农具的实践项目:

1)农具在海宁地区的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

为了更好地传承那些富有传统智慧与记忆的农具,模型制作是记录并保留它们的最好方式之一,使那些在人们生活中消失的农具,得以重现。

海盐小农具模型制作工艺:

小农具模型制作,是指将农业耕作时期,使用的农具,以模型的形式加以重现,它是保留并传承农具制作技艺的一种方式,体现了普通民众的创造力与对传统的继承、发扬,也是对农耕文化的记录。

小农具模型制作技艺现已列入海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中国农业博物馆举办“中国传统农具展”。

展出的传统农具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从收藏的2000余件农具藏品中精选出来的,分为室内室外两个展区。

室内展区按农具的功能和用途分为耕地整地、播种移栽、中耕除草、灌溉、收获、加工、运输、劳保等八类。

其中内蒙古的点葫芦、海南的葵叶遮阳、云南的弯棍、辽宁的穰耙、浙江的推苗(又名苗托,一种锄草时用于保护劳动者面部的工具)、系列畜力犁、制作精巧的三脚耧车、‘780厘米长的脚踏翻车、小巧灵便的收割脱粒用具、使用了近百年的风扇车、形态各异的劳动保护用具颇具特色。

室外展区陈列着石碾、石磨、石马槽等石质农业工具以及清代的石刻棉花图等反映农业文化和农业民俗的展品。

此外展厅内外还陈设了可供操作和演示的石碾、石磨、踏碓、筒车、辘轳等,观众可以亲自参与,体验劳动的快乐。

中国农业博物馆十分重视传统农具的收藏、保护与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从全国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征集了2000余件,基本涵盖了我国传统农具的类型。

3)每年“四月八”是隆安县隆安那文化·那桐传统的农具节暨美食节,古老神秘的民俗、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精彩纷呈的活动会吸引了来自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大量群众。

  隆安县那桐农具节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是明朝万历、天启年间壮族先民举行“石铲祭祀”活动的延伸,曾获得“2005年南宁市县、区群众文化十大活动奖”“南宁市‘一地一节’节庆文化品牌奖”和“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称号,目前已通过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公示。

农具节是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参与人数多。

那桐农具节是隆安“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隆安县正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那”文化资源,全面挖掘、整理“那”文化的各项文化遗产,争取把“那”文化“稻神祭”民俗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力打造“那”文化之都。

图三:

隆安那桐农具节剪影

4)2010年西安灞桥举办首届白鹿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

农具收藏展共展出了关中地区不同品种、造型、材质的传统农具共计54种、60余件。

有耕种农具、碾打农具、收割农具、运输牲畜农具、储备生活农具、工匠农具等。

其中,有我们熟悉的木犁、铧、牛笼嘴、马围脖推车、耱、搂麦耙、簸箕等关中农具。

所有农具展品均由白鹿原民俗博物馆提供。

(三)、此外,全国各地成立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机构,也更有利于传统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如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还有其他地方机构,如图1所示:

图四:

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四)、有关部门机构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农具文化遗产颁布了各项律令、公约、规范。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具有约束力的《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公约》、很快在国际上达成共识。

早在1998年,文化部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起草了一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

到了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建立,这些都对农具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农具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等方面的总结、评价和分析。

原始时代祖先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和改进了多种多样的农具,农具的发展和演进也反映了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的进步。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原始的农具已初具形态,耒耜的出现,为以耜耕为主的原始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原始的农具已初具形态,。

有的地方出现了人拉的三角形石犁,它的出现更有利于深翻土地和农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生铁冶铸技术、铸铁柔化技术和炼钢技术的相继发明,铁器农具也随之迅速推广。

铁农具的推广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和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构建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生态和谐、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形成了大量传统农业系统,比如像旱区农业灌溉系统、立体种植养殖系统、稻田梯田系统、稻鱼共生系统、农林复合系统等等,这些古老的农业的生态系统,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蕴含的丰富而巨大的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也不断地彰显出来,成为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不仅对于维护乡村景观,保护生态多样性,传承传统农业文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在建立和谐的新时代“三农”社会和新农村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是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姚向君副司长对青田县前期项目实施效果的总结。

事实证明,青田稻鱼共生保护项目的开展,不仅加强了稻鱼共生系统在当地的保护和可持续的利用,也提高了公众对于农业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改善了当地的环境和乡村的景观,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和农业的增效,产生了非常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效益,为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青田稻鱼共生项目给其他的国家提供一个很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四.2012年中国农具文化遗产保护大事:

(一).2012年01期《农业考古》发表学术论文,分析了湖南农具的历史韵味。

图五:

论文《论湖南传统农具之美》摘要

(二).2012年第三期专业农业期刊《农村.农业.农民(A版)》发表了文章《传统收获农具的演变》,对中国传统农具的演变作了系统全面的梳理。

(三).2012年灌阳“二月八”农具文化节成功举办,美丽的滨江路上,竹木制品、农具、家具琳琅满目,充分展示了灌阳的农具文化,这是灌阳百年“二月八”永恒不变的主题,也是这个传统节日的魅力所在。

图六:

灌阳农具节农具买卖现场

(四).2012年3月13日农业部颁布农业部关于开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工作的通知。

在政府的指导和带动下,许多地区也开始意识到农具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纷纷带头开展有关农具文化保护的活动。

(五).2012年6月9日,由青浦区文广局主办、区图书馆承办的2012年文化遗产日揭幕仪式在区图书馆举行。

朱家角镇文体中心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揭牌仪式,还组织举办了广场文艺演出及民俗文化展示了农具制作的工艺。

青浦文化服务网

(六).2012年8月29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部国际合作司、中科院地理资源所联合主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国际研讨会在浙江绍兴召开,在会议上会稽山古香榧群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候选点。

(七).2012年我国又添两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我国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和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为新的保护试点。

至此,我国的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已达6个,数量居全球第一。

总结:

农具文化遗产是农业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农耕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保护农具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传统文化,保存我们的民族精神,使得农业文化遗产也为我们提供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具有教育后代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

在当代,保护农具文化遗产有利于各个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各个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民族的团结。

这样不仅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有利于国家的安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农具文化遗产保护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既可以享受现代化带给我们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可以享受农具文化遗产给我们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之下,我们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传承和弘扬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突出表现我国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和精华。

参考文献:

1.《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编

2.《古今农业》作者:

张和旺

3.《汉代农具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4.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5.《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途径与近期主要任务》闵庆文张丹孙业红  

6.中国知网

7.时空旅游网

8.海盐文化遗产保护网——小农具模型制作技艺

9.《中国农具通史》

10.《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康宝成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11.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多方参与机制:

“稻鱼共生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

化遗产

12.产保护多方参与机制研讨会文集/闵庆文,钟秋毫主编

13.广西旅游论坛、隆安教育信息网

14.《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研究》作者:

刘朋飞,高启杰,徐旺生

注释:

图一:

纺纱机

图二:

铁锹

图三:

隆安那桐农具节剪影

图四:

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图五:

论文《论湖南传统农具之美》摘要

图六:

灌阳农具节农具买卖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