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6242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docx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docx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兼论其现代意义,儒家文化

时间:

2009-12-1409:

49来源:

网络

[内容摘要]:

孔子、孟子所倡导的“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论是行“仁”的重要方法,学者们普遍以为这是孔子在夸大主体的道德自觉与对个体的注重;“反求诸己”意味着使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常“内

[内容摘要]:

孔子、孟子所倡导的“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论是行“仁”的重要方法,学者们普遍以为这是孔子在夸大主体的道德自觉与对个体的注重;“反求诸己”意味着使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常“内省”、行“忠恕”之道;“反求诸己”透视着儒家的家国本位,并非己本位;“反求诸己”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有重要意义,值得提倡。

[关键词]:

先秦儒家;道德实践;反求诸己;为己;现代意义

近年来,由于众多学者的奔走呼吁及主流媒体如中心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等的宣传之效,中国国内出现了一股儒学复兴及读经的潮流。

排除掉这股潮流中的炒作的因素与盲目性外,我们不得不承认,当我们以一种如冯友兰先生所主张的“同情的了解”的态度来认真看待儒学时,儒学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固然把它上升为统治思想与观念的提法是极其错误的,但不把儒学中的对今天仍有价值的部分挖掘与推介给人民,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像某些人时至本日仍把儒学骂为垃圾更是为对传统有敬意的人们所唾弃。

儒学首先是一种道德伦理哲学,前辈学者对此也基本认同。

儒祖传统道德修养有很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在今天对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仍有启发和鉴戒意义。

本人以为,儒家道德修养的“反求诸己”在今天就特别值得提倡,由于我们会经常意识到,很多事情只要从个人自觉做起,就不会那么难办了。

辟专文对此题目做论述的还未几,本文是个小小的尝试,考虑到时间紧急和篇幅的题目,本文主要限定于先秦儒家并且主要谈的是孔子的“反求诸己”的思想。

一,“反求诸己”的提出

“求诸己”的说法源于《论语卫灵公》: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1](《论语卫灵公》)与此意旨相似的说法还有“为己”: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论语宪问》)华东师范大学的杨国荣先生以为:

“假如说‘为己’主要从道德修养的目标上肯定了自我的价值,那末,‘求诸己’则从道德实践及德行培养的方式上,确认了自我的能力及价值,二者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对个体(自我)的注重。

”[2](P20)这个看法很正确,由于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仁”,我们可以这样以为,孔子提出的“求诸己”、“为己”都是修养仁德之方法,用通俗的比较流行的语言来解释,“求诸己”是说道德的修养要多要求自己,多从自身找原因和条件;“为己”就是道德的修养是为了自我的完善,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

到了孟子那里就鲜明地提出了“反求诸己”的提法,孟子说: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回之。

”[1](《孟子离娄上》)另外在《公孙丑上》中孟子还提到:

“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

反求诸己而已矣。

”[1](《孟子公孙丑上》)其他类似的提法还有很多处。

据裘锡圭先生考证,郭店楚简佚书《成之闻之》及《国语晋语》中已有类似话语,他由此断定佚书作者和《国语》中晋国赵衰之言都应该以广泛流行的成语为依据的,从而他以为“反求诸己”这类思想,早在孔子、孟子之前就已经出现了[3]。

我们现在可以以为,“反求诸己”类似的观点古已有之,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它并不占主流或在社会中并不太普遍,孔子当时就经常发出“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的哀叹,历史上是小人多君子少,能常“反求诸己”的君子少之又少。

二,“反求诸己”的意蕴

前者引用杨国荣先生的话说了,“为己”与“求诸己”二者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对个体(自我)的注重。

孔子又提出“为仁由己”的提法,学者普遍以为这是孔子在强调道德自觉[4](P39)。

孔子说: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论语颜渊》)《里仁》篇中他提到: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

”[1](《论语里仁》)再如《述而》中他提到:

“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1](《论语述而》)孔子以为人都有行仁的能力,这种观点来源于他的“性相近”的说法。

孔子的“为己”、“求诸己”与“为仁由己”的提法实际上是在承认主体自觉性的基础上又把“己”作为道德修养即行仁的出发点,即使君王要政行天下也必须从修养己德做起,《宪问》中的“子路问君子”章中孔子回答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三步,都是以修己为基础,再到后来《大学》中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的道德修养,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1](《大学章句》),体现了对孔子思想的继续性。

儒家的“反求诸己”在把主体作为道德修养的立足点时,还主张重视个人的责任和个人的原因,这就是前已引用的孟子的“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回之”。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我做起。

孔子那里对怎么做到这一点有很系统的一套提法。

要修养仁德,首先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也就是“克己复礼”。

礼是仁的具体行为规范,具体来讲就是四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论语颜渊》)这里是在谈的个人修养,并非谈政治,所以这里的“复”应为符合、按照之意,并非恢复[5](P200)。

其次,“反求诸己”意味着经常反思自己身上的责任,这就是“内省”。

孔子说: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论语里仁》)《论语公冶长》篇他又提到:

“已矣乎!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1](《《论语公冶长》》)这说明当时人常能自我批评的人很少,到今天依然也未几。

他还在几处提到“不患人之不己知”,后面有随着说“患不知人也”的,有说“患其不能也”的,有说“求为可知也”的,总之孔子反复夸大的是,不担心别人的不是和不了解自己,而是担心自己的无能而造成别人不了解自己,着重点在于自己确实有可以为人知为人用的本事、能力等。

只有“内省”才能检讨自身的缺点错误,从而改过。

孔子教导学生说“过则勿惮改”[1](《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为过矣”[1](《论语卫灵公》)。

曾子把“内省”概括为著名的“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1](《论语学而》),这是对孔子思想正确的把握。

最后,“反求诸己”还意味着“推己及人”,也就是“忠恕之道”。

南宋朱熹对“忠恕”解作:

“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1](《论语里仁》)“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的标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庸》中也有与此类似的表述,叫“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1](《中庸章句》)“恕”在《大学》中被表述为更为具体的“絜矩之道”: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此之谓絜矩之道。

”[1](《大学章句》)我们用现代流行的话来理解“忠恕之道”,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让我们大家都有一颗相互理解的心,则社会又焉得不和谐呢?

三,“反求诸己”与儒家道德本位论

对于儒家本位回属题目,时至本日争论依然分歧很大。

对于此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以为儒家不突出不夸大自我,并且主张“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些信条,显示出的是公德意识,但这种观点目前支持者越来越少,由于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中国目前缺少的恰正是公德意识。

第二种观点以为儒家道德是私德,是为己之学,这种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响应,《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上发表的一篇署名“许建良”的文章(下称许文),题目是《自己本位——儒家道德的枢机》,所持即是第二种观点。

2006年的下半年,山东大学蔡德贵先生曾在陕西师范大学作过一次学术报告,越日与陕师大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的老师与研究生们在一起开了一个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蔡先生讲儒家哲学时也说儒家道德是私德。

本人对以上观点都有迷惑,按照第一种观点儒家道德的确不能算是公德,但我觉得儒家道德也不能简单的回结为私德,由于历朝历代都不乏为国家和人民而牺牲自己的仁人志士,对此需要辨析。

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本位”。

查《汉语大辞典》“本位”条的解释有原来的官位、原来的座位、本人的府第、主体或中心、货币价值的计算标准这样几个意思[6](P2446)。

再查哲学类辞典及社会科学类辞典都很难查到“本位”一词,最多有个“本位主义”的解释,可见“本位”一词是外来词。

综合比较,儒家道德本位论中的“本位”一词当指“以……为中心为主体”的意思,至于儒家本位论之争就是争论的儒家道德以什么为中心的题目,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下断言儒家道德到底以什么为中心和主体。

许文以为三纲领、八条目的道德修养实践的途径,天下国家能否平安的关键在于个人一己的修养,即“为仁由己”,“这体现的是自己本位的价值坐标倾向,从自己出发到他人的思维方式在血缘轨道上面的长期实践,必然形成先自己后他人的个人中心主义、自私的习惯意识,这一事实势必影响社会公德的发展和生长,这是应该引起留意的。

”[7]我这里不说“为仁由己”是否影响社会公德的发展和生长,先论证“为仁由己”是否就是己本位。

己本位就是以个人为中心,儒家道德显然不是以个人为中心为主体的,由于儒家并不太夸大个体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儒家只是以“己”作为修养工夫的原点和立足点,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手段先修养己德,而后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工夫完成道德修养成仁成圣。

显然,儒家道德修养的落脚点与终极目的和目标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人伦方面,儒家对人的最低要求是齐家,终极是为了治国与平天下。

在上古中国,“国”之所指不过是一县、一州、一府大小之地,当时的同一的中心国家之内称为“天下”,这也影响到后来封建社会中的观念,以为“国”就是一个大的家,“家”就是一个小的国,对家庭能尽到孝慈则能对国效忠。

因此本人以为,儒家道德的正确定位应该是“家国本位”,这种道德既非公德也非私德也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一种可以称为“小集体主义”的道德,小则局限于家庭和家族,大则扩充至国家天下。

由于这个原因历代不乏圣哲也就不难理解了,传统中缺乏社会公德也不难理解了。

有的学者提出“儒家伦理精神是一种群体本位的伦理精神”[8](P71),与本观点接近,但不如这一提法更具体。

家国本位意味着,儒家的个人性德修养对个人的要求小的方面要齐其家,大的方面要治国、平天下,这决定着儒家思想统治下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个人一出生就处于一定的角色意识中,对他人有一定的责任感,首先是对“亲”,其次对“民”,又其次对“物”等,这使中国成就了一代代的甘心为国捐躯、为人民正义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人物,但也的确忽视了个人的自主意识,使中国人根本没有“公民”的观念,成为中国迈向民主与法制的一大障碍。

四,“反求诸己”确当代意义

笔者以上用较长的篇幅论述了“反求诸己”的几方面的意蕴,目的在于:

我们若说某一信条依然有意义,我们必须把它的真实的内涵讲出来,这样才能让人们明白它究竟还有那些方面的意义。

我上面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反求诸己”:

一,礼的方面;二,“内省”的方面;三,“忠恕”的方面。

下面也拟结合当今时代谈谈它对当代人的道德修养的几点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心提出一系列的新政策,其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尤为响亮,季羡林先生对此特别赞同,多次撰文或发表谈话论述“和谐”。

季老说过,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人内心的和谐几个方面,概括的很全面很到位。

笔者以为,中心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法是偏重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由于针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另有“科学发展观”的提法。

首先是礼的方面的启示。

孔子那里说的“礼”是指周礼,我们今天有我们今天的礼法,所以对于“克己复礼”的规定我们今天可以赋予它以新的意义,就是我们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节。

现在很多城市倡导建设文明城市就是由于我们社会存在太多不文明的现象。

北京即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新闻媒体天天播报北京文明现状,并以此号召国人讲文明。

文明和礼节密不可分,礼节就是行为文明的具体规范。

讲礼节讲文明一方面是尊重他人,另一方面是尊重自己。

试想,在图书馆这样的大家都在学习的知识殿堂里高声谈笑和公然拥吻的情侣首先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尊重,污染了大家的视线,其次把自己的脸面都丢了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内省”对我们的启示。

现在很多道德教育活动规模很大,下的努力也很大,可收效甚小,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育者没有认真地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与责任。

反腐倡廉之所以难,我们经常发现贪官在案发之前也经常讲反腐败。

一方面自己腐败,另一方面要求别人不腐败,轻易吗?

考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我们清楚地看到,对道德教育者的要求,反复夸大教育者自己必须首先有道德,出现道德题目,主张教育者要首先反思自己而不要只责怪受教育者,是儒家道德教育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9]。

所以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道德教育者首先要留意好自己的形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论语子路》)

自己的形象好了,才有资格要求别人。

人们假如处理不好与社会上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也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裘锡圭先生分析说,有些国家不太欢迎中国人,是由于中国人出国后把不讲公德的恶习也带到了国外,不能简单地以为是民族歧视。

工作难找,大学生们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足够优秀,还是自身太平庸了,自己有没有让人欣赏和信服的能力与本事。

“忠恕”的启示。

前边已经说到,“忠恕”用当今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将心比心。

在处理人际关系题目上,应该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态度上来考虑具体的事务。

当自己想建立、想成就的事业也应该想到别人也想成就它,并且往帮助别人成就它,这就是“忠”的要求。

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一种“推己”,孟子又说过“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1](《孟子梁惠王上》)在现实生活中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究竟很少,于是儒家又提出“推己及人”的最底的消极方面的要求——“恕”,这是人人都比较轻易做到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别人那样对待自己,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比如厌烦别人随地吐痰,自己也不要随地吐痰,假如人人都能依此而行,人际关系又怎能不和谐呢?

近年来,很多著名学者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间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如汤一介先生以为它可以作为全人类接受的伦理观念,也就是国际学者所称的“底线伦理”[10](P31)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召开的全球伦理研讨会对此也达成一致意见。

假如这个观念真的能被其他不同的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们所接受并遵行的话,世界也会因之和谐很多,这将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民的又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1983.

[2]杨国荣.善的里程:

儒家价值体系研究[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裘锡圭.谈谈“反求诸己”[J].文明,2005,

(1):

8.

[4]钱逊.先秦儒学[M].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5]唐凯麟,曹刚.重释传统:

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罗竹风等.汉语大词典[M].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7]许建良.自己本位——儒家道德的枢机[J].人文杂志,2006,

(2):

66.

[8]林存阳,刘中建.中国之伦理精神[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9]黄首晶,李松林.儒家“反求诸己”教育方法的现实意义[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3

(1):

25

[10]汤一介.寻求“全球伦理”的构想[A].杨晖等.千年论坛——思想无疆[C].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互联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