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362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7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2003 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130 分 答卷时间150 分钟)

一 (18 分)

1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 分)

风华正 mào ( )心旷神 yí( ) chí( )名中外

2用诗歌原句填空。

(每句 1 分,共 6 分)

①老骥伏枥,(曹操《龟虽寿》)

②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③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④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3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2分)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C南通的蓝印花布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答[ ]

4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2 分)

A《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

B《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指奏乐的声音。

C《故乡》《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D茅盾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都运用了象征手法。

 答[ ]

5选出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

(2 分)

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山水的活泼多情。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先写近景,再写远景,对仗工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了春风吹来后塞外梨花在雪中盛开的景象。

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通过“争渡,争渡”的反复,表现了主人公快速划桨的急切神态。

答[ ]

6将下列内容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 14 个字。

(3 分)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的汪松教授上月在英国爱丁堡市接受了世界著名的爱丁堡科学奖。

1998 年起设立的爱丁堡科学奖,每年颁发给一位世界上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汪松教授是中国获得这一奖项的第一人。

二(57 分)

阅读《窗》选段,完成 7—10 题。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

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摆弄游艇模型。

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

公园里鲜花盛开, ,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的牡丹花和金盏草。

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

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

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

公园的尽头是一排商店。

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躺着的那位病人 地听着这一切。

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

接着,又是一场 的网球赛。

他听着这 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7根据语境,将下列成语的序号分别填入文中的空格里。

(2 分)

①栩栩如生 ②津津有味

③扣人心弦 ④争相斗妍

8选段中所描述的环境的特点是 (2 分)

9第 2 选段中有一句话表明,靠窗口的病人精心编造窗外景象的目的已经达到,这句话是

(3 分)

10从小说《窗》的整体看,选段中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是

(3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1—15 题。

生 物 细 胞 是 病 毒 的 “家”

①什么是 SARS 致病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是病毒,而不是细菌或衣原体。

这就是各种抗菌素对此病无效的原因。

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它比细菌、衣原体的组成简单得多,仅由一个蛋白质外壳和包在其中的遗传物质核酸分子(DNA 或 RNA)组成。

而细菌是完整的单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染色体,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脂多糖、蛋白质、

DNA 和 RNA 核酸分子等。

衣原体的结构类似细菌,但比细菌稍小。

细菌的大小通常为 05

到 5 微米,衣原体为 0.3 到 1 微米,而病毒比最小的细菌还要小 100 多倍。

在生存能力方面,

细菌能在自然界独立存活并繁殖衣原体虽能在自然界存活,却必须进入被感染生物的细胞后才开始繁殖而病毒却在自然界中无法独立生存,它们需要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并依靠所寄生的活细胞的代谢才能复制扩增。

因此生物细胞是病毒的“家”,在许多情况下,病毒与宿主



能够共存,不会引起明显的疾病。

②SARS 病毒是一种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的名称来源于此类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 )

出的一种花冠状外围的形态。

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疾病,最典型的是通常于冬季或春季在人群中引发上呼吸道感染。

冠状病毒还有引发胃肠道感染的可能性。

在动物中,冠状病毒会引起啮齿动物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猪的胃肠炎。

冠状病毒颗粒的大小为 60—220 毫微米,这就是预防 SARS 需要戴 12 层以上的厚口罩、杀灭 SARS 病毒需要选用能使蛋白质和核酸分子失活的消毒剂的道理。

(选自 2003 年5 月 7 日《大河报》,有改动)

11选出填入第 2 段括号中最哈当的词语。

(2分)

A出现 B. 表现 C呈现 D浮现答[ ]

12选文第①段从以下两方面将细菌、衣原体和病毒进行比较(2 分)

⑪从 方面 ⑫从 方面

13作者将生物细胞比作病毒的“家”,是因为病毒

(用原文回答)(3 分)

14.根据上文,可以推测第①段中的“宿主”是指(2 分)

15.在防“非典”期间,假如你母亲去超市购物,准备戴—个只有 6 层纱布的口罩,你如何劝说她戴上 12 层纱布的厚口罩?

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提示①说明理由时可用文中的原句②说话要得体③不超过 40 字。

)(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节选,完成 16——21 题。

世 纪 之 交 的 科 学 随 想 (节选) [杨振宁]

①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

“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

在报上经常可以看到。

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

[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深深的感受。

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成长,念完了中学、大学,还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拿的,然后做研究、教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

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哲学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

这两个教育哲学是相当不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哲学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情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

②到底这两种教育哲学哪个好?

[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

我认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

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 30%—40的学生是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

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

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 30—40的学生有益处。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学生竞争因为他有扎扎实实的知识,

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

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验。

③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学生很厉害。

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

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比他们的高得多。

④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

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讲,应该着重哪一种教育哲学?

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美国的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

16文中两处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各是什么?

(2 分)

[甲]处

[乙]处

17选出对第①选段中的两个“相当”理解正确的一项。

(2 分)

A前者表示程度深,后者表示差别大。

B前者表示差别大,后者表示程度深。

C两者都表示程度深。

D两者都表示差别大。

 答[ ]

18杨振宁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

(4 分)

19作者在第③选段中写自己“亲身的体验”,其目的是

(3 分)

20  怎 样 才 能鼓 励 创 新 呢 ?

 作 者 最 后 得 出 的 结 论 是  既要 又要

(4 分)

21对中国式和美国式的教育,你更喜欢哪一种?

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3 分)

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 22-26 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2选出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的一项。

(3分)

A蝉则千转不穷

(尽) B.负

势竞上(凭依)

C横柯上蔽

(隐蔽) D.好

鸟相鸣(美丽) 答 

23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不同的一项。

(3 分)

A.风烟俱

净 B.猛良若

奔百废具

兴((岳阳楼记)) 在昼犹

C.一百许

里 D.急湍甚

箭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 甚

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答[ ]

24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

(3 分)

A从流飘荡



B任意东西



c互相轩邈



D天下独绝



答[ ]

25  文 中 从 侧 面 表 现 水 的 清 澈 的 句 子 是 

(3 分)

2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55 分,其中含写字 5 分)

27作文(50 分)

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

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

2600 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03 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8 分

1茂 怡 驰 (3 分 每字 1 分)

2①志在千里 ②一览众山小 ③采菊东篱下 ④山随平野尽 ⑤谁家新燕啄春泥 ⑥柳暗花明又一村 (6 分 每句 1 分)

3B(2 分) 4C(2 分) 5.C(2 分)

6汪松教授(1 分)荣获(1分)爱丁堡科学奖(1分)。

(共 3 分)

二、57 分

7依次是④②③①(2 分)

8充满生机(或“活力”)(2分 如答成“美好”给 1 分)

9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

(3 分 如答成“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

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给 1 分)

10表现靠窗的病人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3分 意思不完整的酌情扣分)

11C (2 分)

12 ⑪大小 ⑫生存能力 (2 分 每小题 1分)

13需要在活细胞中过寄生生活,并依靠所寄生的活细胞的代谢才嫩才能复制扩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