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5827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docx

版《衡中学案》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学案第一单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讲主要讲述了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

演变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具体表现为:

从汉至元中央行政体制日渐成熟,选官用人制度日益公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考纲要求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00

 理一理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

郡国并行制

①目的: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②影响:

后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构成威胁,出现了“七国之乱”。

③解决:

景帝“削藩”,武帝颁布“推恩令”,实行刺史制度,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

2.唐朝:

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立节度使,导致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平息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3.北宋

(1)措施

①军事:

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

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

地方赋税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①积极: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

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局面,埋下“积贫积弱”祸根。

4.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

(1)措施

①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②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省的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2)影响

①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③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

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

3.隋唐:

确立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盖中书省出令,而门下省复之,王命之重,莫大于此”)

4.北宋:

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实行察举制,举荐孝廉做官。

2.魏晋南北朝时期:

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唐:

实行科举制

(1)过程: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

(2)作用: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正;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后世沿用,影响深远。

 想一想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何特点?

提示:

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

这样做有利于巩固皇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2.元朝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吗?

提示:

行省制并不是对郡县制的否定,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有何区别?

提示:

两者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反映的本质却不同。

前者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后者的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

4.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吗?

提示:

不同。

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5.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提示:

①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②选拔方式:

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③选官原则:

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

④选官基础:

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1)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2)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分化事权;实行监察制度;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直接管理等。

(3)从汉至唐,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4)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和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家天下”思想。

(5)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更趋于公平、公正。

但此变化以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6)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以隋唐为界分为两大阶段:

先秦至隋唐前,是以血缘关系、门第族望为选官的主要依据,其方式有世袭和任命两种;隋唐至明清时期是以才学为选官主要依据,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由皇帝任命。

探究一 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史料 隋唐以前的各朝,宰相的权力是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

但隋唐以后的历代,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走向成熟,相权开始逐步削弱,皇权逐渐强化。

内朝是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

……这些接近君主的近侍、仆从一旦受到皇帝的信任,就有机会参与政务、掌管机要,形成新的辅政集团。

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这又形成了宰相官员的分权。

……为了弥补分权的弊端,实行事权相对集中的首长负责制势在必行。

——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

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是什么?

[史料导读]

(1)依据第一段史料中“相权开始逐步削弱,皇权逐渐强化”的信息可知:

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2)依据第二段史料中“内朝”“新的辅政集团”的信息可知:

变革中央权力机构。

(3)依据第三段史料中“几个宰相”“分权”的信息可知:

实行分权,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自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来,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权逐步削弱,直至废除。

[探究一答案]

(1)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既实行分权,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

[史论总结]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

(1)中央制度创新:

①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使之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②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元朝设中书省。

(2)地方制度变革:

汉代郡国并行、刺史制度;唐朝设置节度使;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3)选官、用官制度: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民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4)加强监察监督:

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

 探究二 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

史料一 唐朝人沈既济说: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

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史料二 这一制度(科举制)……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

……这一制度达到充分发展时,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三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史料四 (1905年,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

问题:

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有哪些特点?

[史料导读]

(1)由史料一中“征文射策,以取禄位”可知其选拔标准是学识、考试成绩。

由“不浃旬而周闻天下”可知科举制影响大。

(2)由史料二中的“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和“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可知科举制的选拔方式为考试。

(3)由史料三中“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可知科举制的选拔对象广泛,不论贫富贵贱,都可参加,由史料三中“可跃登上第”可知科举制成为平民晋升途径之一。

(4)由史料四可知科举制到1905年才停止,存在时间长。

[探究二答案]

(1)选拔的标准是学识,考试成绩,科举制影响大。

(2)选拔的方式是考试。

(3)选拔的对像广泛,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

(4)科举制到1905年才停止,存在时间长。

[史论总结]

科举制的特点和影响

(1)科举制的特点

①标准的客观性:

以学识和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选拔人才。

②方式的公平性:

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

③范围的广泛性:

不论贫富贵贱,皆可参加。

④时间的延续性:

从隋朝开始,到1905年被正式废除。

(2)科举制的影响

项目

史实阐释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

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世袭的传统模式,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

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巩固国家

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

文明

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

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有消极影响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异同

项目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盛行时间

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

封建社会地方行政制度,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确立于元朝

与中

央政

府的

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能世袭

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维系的纽带

血缘关系

地域划分

统治集团

的地位

诸侯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作用与影响

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

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相同点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影响

[针对训练]

(2018·湖北武汉调研)元朝在行省辖区和疆界范围上有很明确的划分,尤其是江浙行省所辖的“四至八到”,史书记载最为明晰,即东至大海,西至鄱阳湖与江西行省南康路接界,北至扬子江与河南行省扬州路接界,南与江西行省潮州路接界,东南到漳州路海岸接界,西南与江西行省建昌路接界,东北到松江府海岸,西北与河南行省安庆路接界。

从材料可以得出元朝设行省主要目的( B )

A.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中央财政需要

B.打破地理界限加强中央军事控制

C.有利于地方官员在行省内的管理

D.防止武将专权加强对地方的监察

[解析] 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行省的设置打破自然地理界限,让行省无险可据,无法体现满足中央财政的需要,故A项错误;让行省无险可据,其目的在于加强对行省的控制,故B项正确;这样设置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有利于地方官员在行省内的管理,故C项错误;元朝设置的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并非对地方的监察机构,故D项错误。

1.(2018·全国卷Ⅰ·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所示。

表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D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

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2.(2018·全国卷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C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 武则天时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就有加强皇权的色彩,而与此同时,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明显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央的官员,以加强皇权,故选C项,排除A项;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并没有使得这样的官员迅速晋升,只是给了其参与议政的权力和机会,故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参与议政的宰相数量增多,是在弱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而不是强化,故排除D项。

3.(2018·全国卷Ⅲ·25)表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B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 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C项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项说法不正确。

4.(2017·全国卷Ⅰ·25)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行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C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 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由15郡发展为108郡、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C项正确。

诸侯国与中央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A项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备考方略】

1.准确理解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和监察制度等具体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其运行机制。

2.注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加强,中央官制、选官制度的演变,重点把握不同时期制度建设的特点、原因与历史影响。

1.(2018·河南许昌、平顶山一模)如下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

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D )

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

C.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

[解析] “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这种结论既不能通过材料图表得出,又过于绝对化,故A项错误;贵族化与皇位继承的关系并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故B项错误;豪富家族并不能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点,贵族化倾向在公元前160年前后急转直下,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以后,古代中国的贵族化趋势呈现出弱化直至消失的态势,故D项正确。

2.(2018·河南安阳一模)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

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 A )

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

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

[解析] 根据材料“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可知,在宋代随着完整的相权不断被分割,专制皇权自然是得到了不断的加强,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不难推断,这里提及的是专制主义而非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官员增多的必然后果之一就是行政效能的降低而非提升,故C项错误;多相设置,完整的相权被分割,自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而非削弱,故D项错误。

3.(2018·四川绵阳一模)读下表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 C )

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租佃关系的不断发展

C.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D.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 材料体现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从曹魏到东晋不断下降,隋唐到宋逐渐增加,唐宋时期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故A项错误;材料中现象的变化与当时政治制度直接相关,且租佃关系在宋朝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曹魏到东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造成寒门子弟所占比例不断下降,隋唐至宋朝实行科举制并不断发展影响其比例不断上升,故C项正确;曹魏至宋社会主流思想为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