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市职教中心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丰南市职教中心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南市职教中心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丰南市职教中心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儿童主要是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C、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D、遵守法规定向阶段
【答案】C
【解析】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又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往往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
此阶段的儿童主要考虑社会或成人对“好孩子”的期望与要求,并力求达到这一标准。
故选C。
2、以下不属于布鲁纳认为的学生具有的最基本的内在动机的一项是()。
A、探索内驱力
B、好奇内驱力
C、胜任内驱力
D、互惠内驱力
【答案】A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生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
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故选A。
3、教育法律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关于教育的()文件。
A、规范性
B、普遍性
C、约束性
D、强制性
【答案】A
【解析】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专门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教育规范性文件,称教育法律。
教育法律又分为教育基本法律和教育单行法律。
故选A。
4、下列叙述中,不能反映教育政治功能的是()。
A、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
B、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
C、宣传政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
D、实现对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
【答案】A
【解析】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反映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
故选A。
5、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民族文化传统
【答案】B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决定教育的性质。
故选B。
6、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关的学习动机是()。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D、外部动机
【答案】C
【解析】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是指由于了解活动的社会意义、活动结果的社会价值而引起的对某种活动的动机,这种学习动机既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理想色彩,又与个人的志向、世界观相联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作用。
故选C。
7、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答案】A
【解析】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
故选A。
8、学校在有裂缝的教学楼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A、受教育
B、人身安全
C、人身自由
D、隐私
【答案】B
【解析】学生享有人身安全的权利,在有裂缝的教学楼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侵犯了学生的人身安全的权利。
故选B。
9、某小学生在课堂上吵闹不休,班主任一怒之下用胶带贴住该生嘴巴。
该班主任的做法()。
A、正确,班主任有维护班级秩序的职责
B、正确,班主任有批评教育学生的权利
C、不正确,违反了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
D、不正确,侵犯了学生的言论自由权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该教师的做法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违反了不能体罚学生的规定。
故选C。
10、一名儿童上课吃零食被惩罚,另一名正在准备吃零食的儿童看到了,把自己准备吃的零食收起来,这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被称之为()。
A、主动学习
B、观察学习
C、参与性学习
D、模仿学习
【答案】B
【解析】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现象。
故选B。
11、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他强调()。
A、教师具有权威性
B、学生处于中心地位
C、教师与学生是朋友关系
D、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安排教
【答案】A
【解析】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所提出的“教师中心论”,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所具有的权威性。
赫尔巴特在强调教师中心地位的同时,也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以及教材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传统教育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特点。
故选A。
12、按照课程呈现的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
A、单一课程和综合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答案】D
【解析】按照课程的呈现方式,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根据内容属性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组织方式分为单一课程和综合课程;根据实施方式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故选D。
13、师生关系最大的功能是()。
A、调节功能
B、凝固功能
C、教育功能
D、约束功能
【答案】C
【解析】教师和学生之间最基本,最主要的关系是教育关系,所以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功能是教育功能。
14、“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这说明教育是()。
A、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使人得以生存的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D、保存人类文明的活动
【答案】C
【解析】人之所以能在发展过程中变得日益强大,是因为他发挥了所拥有的大脑的优势,接受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类经验,教育活动在此功不可没。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一个生理意义上的人要成长为社会意义上的人,他就必须接受教育,使自己成为教育的客体。
因此,教育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故选C。
15、新课程倡导研究性教学,以下不属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是()。
A、研究性教学是开放的
B、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C、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D、研究性教学就是师生互动
【答案】D
【解析】研究性教学具有三个特点:
(1)研究性教学是开放性的、非标准答案的。
(2)研究性教学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3)研究性教学常常与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协作性学习。
故选D。
16、狭义的师德范畴不包括()。
A、教师的幸福
B、教师的义务
C、教师的人格
D、教师的修养
【答案】D
【解析】狭义的师德范畴包括:
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公正,教师的仁慈,教师的义务,教师的良心及教师的人格等。
故选D。
17、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的雏形。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答案】B
【解析】学科课程,也称为分科课程,就是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限期,如语文、数学、外语等。
学科课程历史悠久,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可以看作是我国学科课程的雏形。
故选B。
18、以下几项教学工作中,()不属于教学目标设计的范围。
A、分析教学对象
B、分析教学内容
C、分析教学过程
D、分析与编制教学目标
【答案】C
【解析】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
钻研课程目标,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学目标分类;列出综合性目标;陈述異体的行为目标。
故选C。
19、以下几项教学工作中,()不属于教学目标设计的范围。
A、分析教学对象
B、分析教学内容
C、分析教学过程
D、分析与编制教学目标
【答案】C
【解析】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
钻研课程目标,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学目标分类;列出综合性目标;陈述異体的行为目标。
故选C。
20、德育的“知行统一原则”指的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B、感性和理性相结合
C、认识和行动相结合
D、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答案】C
【解析】知行统一原则要求在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中既重视系统的理论教育,又注重组织学生的行为实践,使学生具有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
体现的即是认识和行动相结合。
故选C。
21、动机的主要功能有引起行为的激发功能、定向功能和()。
A、驱动功能
B、激励功能
C、选择功能
D、强化功能
【答案】D
【解析】动机的主要功能有引起行为的激发功能、定向功能和强化功能三个功能。
故选D。
22、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
A、权利
B、威严
C、权威
D、人格力量
【答案】D
【解析】教师威信主要有两种:
权力威信和信服威信。
其中,信服威信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思想品德、能力、人格魅力等建立的威信,这是最值得提倡的。
故选D。
23、从系统管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体现为伦理关系、管理关系、法律关系与人际关系等。
处于最高层次的是()。
A、伦理关系
B、管理关系
C、法律关系
D、人际关系
【答案】A
【解析】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
这种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
故选A。
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取得教师资格所需条件的是()。
A、国籍
B、品德
C、学历
D、民族
【答案】D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取得教师资格所需的条件有:
国籍、学历、品德。
但是不限民族。
故选D。
25、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B
【解析】古代社会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故选B。
26、作为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了学科知识范围、深度及其结构、教学进程及其方法的课程文本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材
D、课程表
【答案】B
【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故选B。
27、我国义务教育可分()。
A、学前教育和初等教育两个阶段
B、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C、初级中等教育和高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
D、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三个阶段
【答案】B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第二阶段,在实施初等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初等教育达到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可直接实施初级中等义务教育。
故选B。
28、()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A、教学媒体
B、教学环境
C、教学理念
D、教学内容
【答案】D
【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课程。
故选D。
29、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言行进行评价以促进其品德成长的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
B、形象感染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D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故选D。
30、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必须具备的基本权利是()。
A、民主管理权
B、教育教学权
C、获取报酬权
D、科学研究权
【答案】B
【解析】教育教学权是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
故选B。
3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A、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初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C、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D、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答案】B
【解析】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的特点,构建了新型的课程结构。
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采用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方式,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故选B。
32、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答案】C
【解析】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故选C。
33、班杜拉把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和学习行为倾向叫做()。
A、替代性强化
B、直接强化
C、外在强化
D、自我强化
【答案】A
【解析】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把强化分为三种:
①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②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③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故选A。
34、以学生自身活动为主,要求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有关的学习资料,进而自己获得知识的教学是()。
A、发现教学
B、启发教学
C、指导教学
D、程序教学
【答案】B
【解析】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题干中的“以学生自身活动为主,让学生进行观察等,进而自己获得知识”正是启发式教学的体现。
故选B。
35、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答案】D
【解析】锻炼法是让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属于锻炼法。
故选D。
36、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
【答案】D
【解析】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实施课程计划需要依靠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
故选D。
37、影响学习者成功或失败的可控因素包括()。
A、努力程度
B、任务难度
C、运气好坏
D、身心状态
【答案】A
【解析】按照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的维度划分,只有努力程度是可控因素,其他因素都属于不可控制因素。
故选A。
38、某老师很少留意成绩一般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和心思用来培养优秀的学生。
老师的做法()。
A、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B、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C、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D、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答案】D
【解析】教师公正地对待学生就是要求教师要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一视同仁。
一方面,教师不能因为个人感情的好恶、私人关系、学生成绩的优劣等偏袒或是轻视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性别、美丑、性格特征、身体条件、家庭出身等的不同而偏袒或轻视学生。
39、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A、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B、监护职责和照管义务
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
D、教育义务和抚养义务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遗弃、虐待未成年人。
故选A。
40、古代的“八目”之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于()。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中庸》
【答案】C
【解析】古代的“八目”出自《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
故选C。
4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劳动复杂性的表现的是()。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D、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答案】C
【解析】复杂性体现在:
首先,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其次,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最后,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故选C。
42、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等方式来促进学习的策略是()。
A、元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故选A。
43、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德鲁克
D、马卡连柯
【答案】A
【解析】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故选A。
44、“教育是成年一代对社会生活尚未成熟的年青一代所实施的影响。
其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政治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这种论断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
A、社会化
B、全面发展
C、个性化
D、可持续发展
【答案】A
【解析】个体社会化一般是指个体在出生后的发展中,习得社会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并借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
题干的描述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涂尔干是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故选A。
45、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A、马斯洛
B、班杜拉
C、维纳
D、斯金纳
【答案】B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故选B。
46、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为他们所接受的适度要求。
这符合严格教育中的()原则。
A、严而有理
B、严而有度
C、严而有方
D、严而有恒
【答案】B
【解析】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为他们所接受的适度要求。
这符合严格教育中的严而有度原则。
故选B。
47、新入职的王老师想去优秀教师李老师班上听课,学习经验。
李老师笑容可掬地说:
“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我的课上得不好,就不要去听了。
”这表明李老师()。
A、缺乏专业发展意识
B、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C、能够尊重信任同行
D、鼓励同事自我提升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李老师不接受新老师听其课程,没有体现帮助新同事,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故选B。
48、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施教,体现了()的教学原则。
A、高速度
B、高难度
C、量力性
D、直观性
【答案】C
【解析】量力性原则,也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而题干描述的正是量力性教学原则的体现。
故选C。
49、《论语》中记载的“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疏导性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答案】A
【解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是循循善诱原则,即疏导性原则。
疏导性原则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故选A。
50、位教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自己的画像,引起课堂上一阵骚动。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静而真诚地说:
“画得多好啊,确实像我,希望这位同学以后为班上做画报”
B、不予理睬,擦掉画,开始上课
C、立即查找作画人
D、批评教育学生
【答案】A
【解析】面对突发的事件,A项的做法既快速地处理了突发事件,又鼓励了作画的学生,最能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
故选A。
51、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A、知识评价
B、操作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答案】B
【解析】问题解决题考查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也把这种形式叫作操作评价。
故选B。
52、对于有可能引发争议的问题,高老师总是事先进行试验、检验各种假设,并请教相关学者,这突出体现了高老师具有()。
A、团结协作精神
B、独立自主意识
C、求真务实精神
D、人文关怀意识
【答案】C
【解析】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故选C。
53、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
A、走路身体一定要端正
B、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学生,学生自然会学好
C、对学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确
D、教师自己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答案】D
【解析】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故教师时刻要做到为人师表。
故选D。
54、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史实,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答案】C
【解析】孟禄是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他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