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34859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鲁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

《鲁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docx

鲁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

已知:

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2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点剩余固体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

B.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

C.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D.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2.0-x)g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生成了水蒸气,固体的质量要减少;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放出了二氧化碳气体,固体的质量要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

【详解】

A、图中a点剩余固体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故A说法正确;

B、由图象可知,生成水的质量为:

12.9g-12.0g=0.9g

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m

解得:

m=2.9g

则碳酸钙的质量为12.9g-2.9g=10g

设碳酸钙完全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

,解得:

n=4.4g

x=12.0g-4.4g=7.6g

若碳酸钙完全分解,则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6.0%,说明了碳酸钙没有完全分解,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MgO、CaO,故B说法错误;

C、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说明了氢氧化镁没有完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故C说法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若向c点的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12.0-x)g,故D说法正确。

故选:

B。

2.实验室有一包含杂质的碳酸氢钠样品50g(杂质不含钠元素,受热不变化),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180℃时,将样品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43.8g,则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已知)

A.60%B.47.3%C.40%D.33.6%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

50g×23%=11.5g。

通过钠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原碳酸氢钠的质量为:

11.5g÷=42g。

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为43.8g,则减少的质量为:

50g-43.8g=6.2g。

减少的6.2g是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社分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则根据差量法有:

解得x=16.8g

分解的碳酸氢钠占原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故选C。

3.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答案】D

【解析】

A、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KCl+AgNO3═AgCl↓+KNO3,

74.5             143.5

14.9g           28.7g

NaCl+AgNO3═AgCl↓+NaNO3,

58.5               143.5

11.7g            28.7g

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错误;B、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杂质中含有碳酸钠,则杂质中不含有硝酸钙,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说明杂质中不含有氯化铜,错误;C、由A知,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氯化钠,错误;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由于硝酸钾是否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钾,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钾,正确。

故选D。

4.现有一包由3.2g铜、13g锌和2g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固体为m种,溶液中溶质为n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m=2,则n=2或3B.若固体中金属的质量为48g,则m=4

C.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D.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6g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的活动性Zn>Cu>Ag,由3.2g铜、13g锌和2g碳组成的粉末,放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Zn首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Zn反应完成时,Cu再与硝酸银反应.碳与硝酸银不反应。

【详解】

A、当m=2时,则得到的固体为银和碳,Cu和Zn全部反应,硝酸银溶液足量,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和硝酸锌;硝酸银过量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锌和硝酸银,因此,n=2或3,故A正确;

B、当上述两个反应分别恰好进行完全时,设生成银的质量分别为x,y

x=43.2g

y=10.8g

当锌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为:

3.2g+43.2g=46.4g,铜完全反应时,金属的质量最大是:

43.2g+10.8g=54g,由于金属的质量是48g,46.4g<48g<54g.由此可知,锌完全反应,部分铜已参加反应,所以,固体物质有银、铜和碳三种,即m=3,故B不正确;

C、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当m=3时,溶液可能呈蓝色,故C正确;

D、由上述计算分析可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不可能超过54g+2g=56g,故D正确。

故选B。

5.金属钠非常活泼,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也易与水反应。

现将5.4g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样品放入150g16%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9.8g蓝色滤渣。

(已知样品成分仅为Na和Na2O,相关反应①②),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最终所得溶液中存在两种溶质

B.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5.5g

C.原混合物中钠元素质量为4.6g

D.原混合物中钠和氧化钠的质量比为46:

31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9.8g蓝色沉淀,则该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沉淀,设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y

y=16g<150g×16%=24g

x=8g

故硫酸铜过量,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最终所得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硫酸钠和过量的硫酸铜,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共8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可得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设样品中氧化钠的质量为a,钠的质量为5.4g-a,样品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a=3.1g,钠的质量为:

5.4g-3.1g=2.3g

设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m

m=0.1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5.4g+150g-9.8g-0.1g=145.5g,不符合题意;

C、由B的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4.6g,不符合题意;

D、由B的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钠的质量为2.3g,氧化钠的质量为3.1g,则原混合物中钠和氧化钠的质量比为2.3g:

3.1g=23:

31,符合题意。

故选D。

6.工业上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硫酸亚铁制备还原铁粉的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时在溶液中生成了FeCO3沉淀,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B.“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只有(NH4)2SO4

C.“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此时与FeCO3反应的物质有O2和H2O

D.取14.06g还原铁粉(仅含有Fe和少量FexC)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另取相同质量的还原铁粉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FexC与稀硫酸不反应),得到0.48gH2,则FexC的化学式是Fe2C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转化时,硫酸亚铁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硫酸亚铁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碳酸铵过量,故“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铵和碳酸铵,符合题意;

C、“干燥”过程中有少量的FeCO3转化为FeOOH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铁、氧、氢、碳元素,故反应物中也应含铁、氧、氢、碳元素,故有水参与了反应,反应后,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故应该有氧化剂参与了反应,故有氧气参与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D、14.06g还原铁粉(仅含有Fe和少量FexC)在氧气流中充分加热,得到0.22g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FexC中的碳元素全部转化到了二氧化碳中,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设还原铁粉中铁的质量为x

x=13.44g

故还原铁粉中FexC的质量为:

14.06g-13.44g=0.62g,故FexC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0.62g-0.06g=0.56g,故56x:

12=0.56g:

0.06g,x=2,故FexC的化学式为:

Fe2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D.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答案】C

【解析】

(1)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因此图中oa段表示生成的气体质量;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B.根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2.2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g.设生成2.2g气体所需的Na2CO3的质量为y,生成沉淀5.0g所需Na2CO3的质量为z.则

Na2CO3+2HCl=2NaCl+CO2↑+H2O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44106100

y2.2gz5g

106/44=y/2.2gy=5.3g106/100=z/5gz=5.3g

图1中b点的值为5.3g÷10%=53;x点的值为(5.3g+5.3g)÷10%=106

C.碳酸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