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4330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3.docx

《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3.docx

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复习3

[课时]第3课时

[复习内容] 中国古代史(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纲要求]

1、识记层次:

(1)知道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3)知道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2、理解层次: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3、运用层次: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考点导学]

识记:

1、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用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末(1905)。

常设科目有明经、进士(武则天时设武举),科举历经了隋、唐、宋、元、明、清。

整整存在1300周年。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确办法选拔官吏。

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子学规模,进士科考试十分严格,录取率仅百分之一二,进士科第一名为状元。

武则天时形成殿试制度,创设了武举。

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确考试内容。

七下课本P18鱼贯而出P8右上文字图

2、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

她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和重视选拔人才、发展科举制度的政策,使唐朝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史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

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表现在:

农业方面:

铁器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原犁、筒车,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产量大大增加。

七下课本P14筒车

手工业方面:

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商业方面:

出现许多商业城市,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市”。

3、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7世纪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社会进步。

尺带珠丹上书时说:

唐朝与吐蕃已“和同为一家”。

理解: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唐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博大精深,世界先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往密切。

亚洲诸国纷纷派人前来华学习,中国也积极向外传播和虚心向其他国家学习。

如日本的遣唐使、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等生动事例,都说明唐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影响深远。

运用: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出现繁荣景象,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他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虚心纳谏,知人善任。

一、选择题

(2018·山东威海)5.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018·江苏连云港)3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

”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A

A.促进了经济交流B.促成了贞观之治C.巩固了封建统治D.结束了分裂局面

(2018·广东深圳)

13.如右图,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

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D

A.通济渠B.永济渠

C.江南河D.邗沟

(2018·江苏宿迁)20.“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C

A.郑国渠B.白渠

C.大运河D.都江堰 

(2018·江苏无锡)3.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

“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B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2018·江苏扬州)27.右图中流经扬州的一段大运河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2018·湖南永州)6.“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C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2018·浙江台州)唐太宗有句名言: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据此回答12~14题。

12.“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A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

(2018·重庆)1.“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

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

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A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018·重庆綦江)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B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018·广东东莞)7.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

崔祐所属的机构是()B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吏部

(2018·浙江杭州)5.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

“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

”这里的委员制是指()C

A.三公九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

(2018·湖南岳阳)4.“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A

A.唐太宗B.汉武帝C.武则天D.唐玄宗

(2018·广东汕头)3.“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有关“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重视纳谏B.吸取隋亡教训C.轻徭薄赋D.任用姚崇为相

(2018·福建龙岩2)3.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下列能“以人为镜”、采纳魏征忠言的帝王是()C

A.汉武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018·重庆江津)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下列选项与“唐宗”有关的是()B

A.开皇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2018·四川成都)4.“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一位最高统治者的评价?

()A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018·四川成都)6.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B

A.尚书省裁决B.门下省审议C.尚书省执行D.门下省执行

(2018·山东日照)1.“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D

A.房玄龄B.杜如晦C.姚崇D.魏征

(2018·山东聊城)6.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D

地动仪模型曲辕犁筒车模型罗盘针模型

①②③④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8·山东聊城)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C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靖难之役

(2018·广东东莞)8.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

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留心理道”的皇帝是()D

A.唐高祖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

(2018·福建龙岩)

2.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如右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C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2018·山东潍坊)4.“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D

A.重用贤人B.重视生产C.提倡节俭D.强化皇权

(2018·广东汕头)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D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2018·内蒙古赤峰)2.下列四种工具哪一个是灌溉用的()D

ABCD

(2018·山东聊城)5.“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C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2018·重庆)2.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A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2018·江苏南京)5.一位唐朝官员说:

“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B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2018·湖南邵阳)3.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2018·山东滨州)5.“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C

A.行省制度B.三省六部制度C.科举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2018·湖北十堰)22.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C

A.禅让制B.世袭制C.科举制D.推举制

(2018·山西)2.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

这种变化说明()D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2018·湖北黄冈)9.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科举制逐渐完善于()B

A.隋朝B.唐朝C.宋朝D.明朝

(2018·重庆江津)2.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D

A.辛勤耕作B.作战立功C.经商致富D.参加科举考试

(2018·江苏淮安)1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

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D

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018·山东菏泽)3.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取得的方式是()C

A.皇帝御赐B.九品中正制度C.科举考试制度D.察举制度

(2018·四川宜宾)

3.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D

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18·重庆)3.今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

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

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是()B

A.玄奘B.文成公主C.郑和D.戚继光

(2018·湖南邵阳)4.藏族的祖先是()A

A.吐蕃B.契丹C.女真D.党项

(2018·山东青岛)8.“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

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

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D

A.回纥B.南诏C.靺鞨D.吐蕃

(2018·新疆乌鲁木齐)2.唐朝时期,管辖今伊犁地区的最高统治机构是()B

A.西域都护府B.北庭大都护府C.安西大都护府D.伊犁将军府

(2018·湖北宜昌)5.2018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境内的文物古迹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文成公主庙在地震中受损程度较低。

此庙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逻些时途经此地,给当地群众传授纺织、开垦、耕种等技艺,当地群众为怀念文成公主的功德而修建的。

玉树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A

A.唐与吐蕃的关系B.唐与回纥的关系C.唐与渤海的关系D.唐与南诏的关系

(2018·湖北咸宁)10.吐蕃人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B

A.维吾尔族B.藏族C.彝族D.白族

(2018·贵州毕节)1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D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018·重庆綦江)2.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

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D

A.阿备仲麻吕B.玄奘

C.吉备真备 D.鉴真

(2018·江苏泰州)2.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B

A.鉴真B.玄奘C.晁衡D.郑和

(2018·湖南长沙)2.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

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D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018·广东)3.2018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

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C

A.鉴真B.张骞C.玄奘D.郑和

(2018·福建莆田)5.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D

A.李冰B.李春C.鉴真D.玄奘

(2018·重庆江津)3.隋唐时期,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节到我国访问。

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突出的代表有()C

A.鉴真B.玄奘C.空海D.徐福

(2018·福建泉州)

3.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B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2018·江苏扬州)28.据报道,今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扬州唐代高僧的坐像将再次回乡省亲,他就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A

A.鉴真B.玄癸C.空海D.圆仁

(2018·湖南娄底)4.七年级

(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二、改错题

(2018·安徽)14.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

(1)科举制是隋朝开创的用推荐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

改正:

【×】

(1)推荐改为考试

(2018·福建福州)21.武则天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AB

21.错误:

A(武则天);改正:

唐太宗;

(2018·湖南湘潭)22.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各族的拥护,被尊为“天可汗”。

22.√;

三、材料分析题

(2018·江苏苏州)30.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

古者世卿,《春秋》讥之。

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

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

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

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

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

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1分)

(2)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

(1分)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2分)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1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1分)

30.

(1)不论贵贱,选贤用能(或尚贤)。

(2)科举制度。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

(3)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018·湖北黄冈)28.(6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丞相王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日: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摘自《岳麓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西周和秦朝各实行什么制度?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有何积极作用?

(2分)

(3)材料三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

实施的原因是什么?

(2分)

28.

(1))西周:

分封制(1分);秦朝:

郡县制(1分);

(2)唐朝:

三省六部制(1分);作用:

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

(1分)(3)元朝:

行省制度(1分);原因:

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1分)

(2018·山东莱芜)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1)上图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请写出其名称。

(1分)

材料二

国别

人物

内容

结果

唐→天竺

玄奘

西行取经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经

唐→日本

鉴真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

上表中玄奘的著作是什么?

(2分)

材料三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3分)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分)

21.

(1)丝绸之路。

(1分)

(2)对外开放。

(1分)《大唐西域记》。

(1分),(3)闭关锁国政策。

(1分)影响:

对西方的侵略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2分)(4)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

(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018·福建莆田)2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fú)望之继世。

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zhí)言》

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

何时创立?

(4分)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

(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2分)

26.

(1)科举制度;隋唐时期。

(4分)

(2)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

(4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3)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愚天下之心”。

(2分。

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2018·山东泰安)31.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

(l分)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

(l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

(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

(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

(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

31.

(1)秦朝;(l分)统一货币、度量衡(1分);

(2)行省制度;(1分)西藏、台湾(或琉球)(2分);(3)明朝;(l分)明太祖(或朱元璋)(l分);(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