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25七律长征》优质课教学设计2.docx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25七律长征》优质课教学设计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25七律长征》优质课教学设计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组25七律长征》优质课教学设计2
路牌引领,微课解疑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提倡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所以,本教学设计我依据课文特点,采用路牌式教学方法,沿着“解诗题——懂诗意——悟诗情”的思路,以路牌引导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同时,由于诗歌表达形式所具有的跳跃性以及高度浓缩性,给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带来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长征”这一历史事件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长征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他们对红军长征中英勇事迹缺乏切身感受……这些,更给学生学习本课带来一定障碍。
因此,我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插入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积累、情感积累,并借助PPT课件、微课等,来缩短时空距离,让学生了解长征,走近长征,且针对本课教学重、难点,自制微课《析“暖”“寒”,悟颈联》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体会、感悟、理解诗意,突破教学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七律·长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的四篇课文中的第一篇,是毛泽东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材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二是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学情分析】
由于时代久远,长征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他们对那段历史知之甚少,所以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我将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景和事例的描述中,引导学生感悟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背
诵全诗。
3、理解和感悟诗歌表达的意思,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颔联、颈联的意思并体会诗句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法】:
路牌式教学方法微课导学问题导读
【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情感诵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认识作者、读题导入。
1、认识毛泽东
①出示毛泽东画像
师:
同学们,认识他吗?
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②简介毛泽东
(导语):
是的,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读——
2、读课题:
①注意间隔号“·”做稍微的停顿。
②(深情):
七律·长征(缓慢):
七律·长征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近毛泽东”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因此,在课始,我以“认识诗人毛泽东”来揭题导入,为下面学习他的诗,体会他的诗歌特色,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做好铺垫。
接着,我引导学生深情读课题,创设“以读为主”的学习氛围。
)
二、出示路牌,走近长征
(导语):
想去长征路上走一走吗?
下面,就让我们在路牌的指示下,走进毛泽东的《长征》。
1、出示路牌:
解诗题——懂诗意——悟诗情
2、解诗题
(导语):
我们首先来——(生:
解诗题)孩子们,如果你是老师,你打算怎样解诗题?
(设计意图:
首先,以路牌来引领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层次地去
读、思、议,渗透了学习诗词的方法。
再以“如果你是老师,
你打算怎样解诗题?
”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题目,
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学
习的兴趣。
)
1解读七律
(出示PPT)诗歌体裁的相关知识。
②交流长征资料,走近长征(3分钟)
(设计意图:
PPT出示诗歌体裁的相关知识,清楚明了地让学生了解“七律”,再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对长征的历史背景及其诗歌创作的过程稍有了解,在交流中,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检索和筛选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
三、循着路牌,走进长征
1、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导语):
接下来,我们的第二个路牌是——(生:
懂诗意),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这个路牌下还有一个小路牌是——(生:
读)初读的要求是:
(生:
读通、读顺、读准确)诗歌还要读出节奏。
看,老师已将本首诗中的生字字音及节奏做了标注,读时要注意!
①自由读诗文,划出诗歌节奏。
②指名读诗,检查正音:
(导语):
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
谁来评价一下,他(她)读得怎么样?
③教师示范读。
④学生齐读:
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出来。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
乌蒙∕磅páng礴bó∕走∕泥丸wán。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设计意图:
根据不同的要求引导学生反复读文,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到齐读,学生因初读时,大多缺乏情感,要求在把诗读通读顺读准确的基础上,读出节奏,在读中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对长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下面的“懂诗意”做好铺垫。
)
2、自主探究,弄懂诗意
(导语):
接下来,我们应进行—(生:
懂诗意),具体方法是—(生:
抓字眼),你们想怎样学呢?
老师领着学?
自学?
1出示方法,引导自学。
自学提示:
(抓字眼,懂诗意)
先找出诗中不理解的或重点的字词(字眼),借助书中注释、工具书或小组内交流它们的意思,然后将你对它们的理解放入诗句中,理解诗句的含义。
师:
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示,抓住诗中的重点词或不理解的字词,借助书上的注释、工具书或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它们的意思,然后将你对它们的理解放入诗句,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②学生自学,了解整首诗意。
③交流汇报,整首诗大意。
④点拨:
填一填:
这两句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用“逶迤”
“磅礴”形容山的(),这是()的山;用“细浪”、“泥丸”
形容山的(),这是()的山。
表现了红军战士敢于战胜一切
困难的()精神和()精神。
(设计意图:
在“自学提示”的引导下,再次揭示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抓字眼,,解诗意”,并通过“填一填”使学生对全诗有了初步的理
解和整体的把握。
)
(板书:
不怕只等闲)
3、研读探究、品悟诗情。
①研读首联
a.(质疑):
“万水千山”真是指一万条河,一千座山吗?
你对此句中的哪个词体会最深刻?
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词语“万水千山”“远征难”、“不怕”和“只等闲”来体会红军精神。
)
b.(研读):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品悟首联。
c.(释疑)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点拨:
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还有疑问吗?
万水千山,真是一万条河,一千座山吗?
在这里“万水千山”是虚指,泛指许多的艰难困苦。
d.引导学生读出红军大无畏的气魄。
(设计意图:
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勇,但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的直观感受。
在导读中,抓住重点词“万水千山”,质疑:
万水指什么?
千山指什么?
万水千山,真是一万条河,一千座山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知道“万水千山”是虚指,泛指许多的艰难困苦,先初步从整体上去感受红军战士的英勇、豪迈乐观的精神。
)
②研读颔联
a.(质疑)抓重点词(“逶迤”?
“磅礴”?
“腾细浪”?
“走泥丸”?
)b.(研读):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品悟颔联。
c.(释疑)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点拨:
抓重点词:
“逶迤”与“磅礴”,“腾细浪”与“走泥丸”,课件展示五岭山脉和乌蒙山的图片,引导理解“逶迤”和“磅礴。
”师相机画出简笔画,帮助理解“腾细浪”与“走泥丸”,并引导理解拟人和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d.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颔联。
(设计意图:
运用PPT课件和教师的简笔画,具体直观地展示“逶迤”、“磅礴”“腾细浪”与“走泥丸”,使学生感受到红军翻越山岭的艰难及不怕困难、以苦为乐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
(板书:
大无畏、英雄气概,(简笔画)细浪,泥丸;)
③研读颈联(质疑——释疑)
a.(质疑)为什么说“金沙水暖,大渡桥寒”呢?
b.(研读):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品悟颈联。
c.(微课释疑)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点拨:
播放微课引导学生理解。
(利用微课《析“暖”“寒”,悟颈联》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暖”和“寒”。
)
d.你认为该怎样读这句诗?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读。
指导读:
是啊,每当毛泽东回忆起飞夺泸定桥的场面时,感到的是胆战心惊,是寒彻骨的悲痛。
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设计意图:
“暖”“寒”构成强烈对比,要理解它,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暖”“寒”的理解,也是学生解读颈联的一个难点,但通过我制作的《析“暖”“寒”,悟颈联》的微课的观看,学生知道“暖”突出了红军战士巧夺金沙江后的喜悦心情,“寒”突出了飞夺卢定桥的惊险悲壮,从而感知敌人的阴险、毒辣和红军战士的机智、勇敢、无畏。
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诗歌教学重朗读,应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因此,最后,通过学生的感情朗读,来展示了他们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
④研读尾联(质疑——释疑)
a.(质疑):
“更喜”喜什么?
为什么“尽开颜”?
b.(研读):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品悟尾联。
c.(释疑)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点拨:
出示岷山图片,引导学生体会雪山带给红军的困难更大。
再抓住“更喜”与首联的“不怕”对比阅读,理清诗人情感的发展脉络:
由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发展为革命乐观主义。
d.感情诵读。
⑤课文小结
(设计意图:
在“循着路牌,走进长征”这一环节,我循着路牌一步步的领着学生循着“解诗题——懂诗意——悟诗情”的方法,以问题质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探究解疑,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中解读了诗题,弄懂了诗意,教师适时辅以点拨,引领学生感悟了诗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
乐观)
四、升华情感,感情诵读
1、回读全诗,升华情感
师:
同学们在漫漫长征路上,红军是只经历过五岭和乌蒙两山吗?
(不是),只经历过金沙和大渡河这两河吗?
(不是),这些仅仅是万水千山中的代表,这万水千山汇成了红军远征中的无数“难”,但是红军战士却把它们看成是无数的“等闲”
请同学们读第一句
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
这万水千山难呀,再读
生:
读……
师:
这万水千山再难,可是红军却(不怕),再读
生:
读……
师:
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生:
英勇无畏,乐观向上
师:
说起这样一支军队,我们脑子里不得不出现一个人的形象,谁?
生:
毛泽东
师:
是呀,正是这样一位英明领袖领导着这样一支英勇无畏,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向上态度的军队,走向长征的胜利。
2、感情诵读
(导语)同学们,让我们再次用我们的朗读来表达我们心中那千言万语也无法表达的感受吧!
(读整首诗)来,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有感情朗读能加强对课文的记忆,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体会,更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
书面语言要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诵读必不可少,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
“诵”绝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
因此,教师指导学生诵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内化语言的过程。
有感情地诵读更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
)
五、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1、拓展阅读:
师:
这里老师还收集了几首毛泽东的诗,请大家读一读,并试着背一背。
示:
清平乐《六盘山》卜算子《咏梅》(生读)
2、课后作业:
①背诵、默写本诗。
②推荐阅读《毛泽东诗词选》
(设计意图: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要加强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
拓展性阅读作业的设计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在阅读中成长,在阅读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从而具备较广阔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逐步提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
附【板书设计】:
20、七律·长征
不怕
乐观、大无畏
、英雄气慨
只等闲
【专家点评】(翟晓新:
城固县集灵小学校长,高级教师)
本教学设计有以下两大特色:
1、“路牌”引领,方法导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任务不在于教授知识,而在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于对学生进行激励、唤醒和鼓舞。
在本课的教学中,授课教师以“路牌引领”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循着路牌“解诗题——懂诗意——悟诗情”让学生通过抓重点句—抓关键词—感情诵读的学法,以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为辅,交替使用,使学生不但理解了诗意,还体会感受了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2、巧用“微课”,突破难点。
在学生学习中对颈联中的“暖”和“寒”的体会上有困难,针对这一疑难,授课教师制作了《析“暖”“寒”,悟颈联》的微课,让学生在看、思想、议中予以及时点拨,深化、提升学生对内容、情感的认识,突破了难点。
微课的应用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教学就是让学生与文本展开真诚的对话,它需要巧妙的课堂构思,需要疏密相间、贯穿全文的优美语言。
好的课堂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模式的努力探索。
只有创新的课堂、思索的课堂才是有生机的课堂,我相信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指导下,必将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走向新的里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