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解放日报关于电视选秀节目时文.docx
《高考语文 解放日报关于电视选秀节目时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解放日报关于电视选秀节目时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解放日报关于电视选秀节目时文
“达人秀”之后,选秀节目向何处去
● “达人秀”是选秀类节目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时,出现的一个大盘点。
根本上说,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景观时代。
几乎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想拿出来让人观看,被人消费。
●虽然内容为王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呈现人类文明话语的技术手段一直在变。
我们正处在知识转型的过程中。
选秀之后下一个轰动的新模式是什么,现在很难说,但可以肯定,它一定会被大量聪明的人才创造出来。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龚丹韵
●嘉 宾:
罗岗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龚丹韵:
东方卫视新近推出的平民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凭民间奇人的生动表现,赚足眼球和好评,在上海本地收视率排名第一,稳居全国26个城市收视排名第二位。
有人说,近几年来走下坡路的选秀节目,似乎看到了新希望。
您对此怎么看?
罗岗:
我觉得这是选秀类节目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时,出现的一个大盘点。
不难发现, “达人秀”试图把历来各种选秀节目的特点一网打尽,既有才艺表演,也有创意看点,还有煽情故事,以及评委本身的卖点。
基本上,能想到的几大特征,都包容进来了。
现在的选秀节目越来越精致,如《非同凡响》、《星光大道》,唱歌之外包装得很夺目,表演性很强。
而“达人秀”力图保证草根性,三位评委的风格也是如此,评委的点评不是强调说服力,而是更加娱乐化。
“达人秀”的主角既是众多参赛者,也是周立波、高晓松和伊能静三个评委。
龚丹韵:
您觉得“达人秀”和其他选秀节目相比,究竟有何不同之处?
罗岗:
它走的是“毛坯”路线。
表演水准大多比较一般,但是节目就是想反其道而行,策略是让各路人马上台,比如农民唱意大利歌剧、洗车工跳街舞,反差之下,故意把选秀的精致规则打破,给了很多幕后镜头,甚至刻意把破绽放出来。
这种做法,有点像现在的“先锋派酒吧”,同样喜欢把装修的管道露出来,草根化、粗放型,都是刻意设计的,甚至可以说是更加精心设计的结果。
“毛坯先锋派”的好处是,观众会产生一种错觉,仿佛回到公园广场里,自娱自乐的市民在表演节目,或是演唱,或是书法,或是跳舞等,边上有人围观,透出民间草根的味道。
龚丹韵:
为什么现在的电视娱乐节目都会不约而同选择选秀?
过去的综艺节目已经过时了吗?
罗岗:
根本上说,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景观时代。
景观时代,也就是作秀时代,几乎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想拿出来让人观看,被人消费。
过去,综艺节目是对既有景观的一种概括,看多了以后,类似画面观众已经没有惊喜感了。
于是超女脱颖而出,其原因在于草根性,强调音乐故事,看着平凡人怎么一步步走向辉煌,普通人的亲和力和认同感第一次在电视娱乐荧屏上得到表达,这对观众形成了一种新的刺激。
但是当选秀节目多了以后,几乎构成一个庞大的选秀大军,各种各样的选秀刺激让很多人再度麻木,观众需要更刺激的东西了。
这时候出现了刘谦的魔术,魔术表演和背后的揭秘形成互动,达到了新的眼球效应。
从综艺到选秀,再到互动魔术,接下来娱乐节目还会有怎样的发明创造,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节目不会永远停留在选秀这一类型中。
龚丹韵:
电视节目本来走的就是通俗路线。
在 “俗”的大前提下,您觉得究竟该以怎样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呢?
罗岗:
吸引观众眼球,一般有两个大方向:
一是要新、奇、怪,比如 《阿凡达》的走红。
另一个就是贴切,也就是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和情感,比如 《老娘舅》和一系列情感类节目的走红,都是力求与观众建立认同感。
传统的文化产品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目的是为了刺激我们的想象,追求超越性价值。
美国电视剧走的是这种路线,大多数美剧都在想象的领域编故事,即使有几部表面看很生活化的美剧,人物的言行也不现实,很夸张。
就连近期很红的《生活大爆炸》,看起来是大学生活题材,其实依然是想象派,而不是现实派。
与此相反,中国的影视更喜欢走家长里短、生活伦理的写实风格,这是我们对文化作品经年累月形成的心理期待。
龚丹韵:
其实我们很多娱乐节目形式都是“舶来品”,国外的电视节目也很俚俗。
罗岗:
确实,英国的《老大哥》节目开始也不是选秀,而是让一群男男女女在大房子里,拍他们的日常生活,满足观众的窥私欲。
这种节目的流行,可能与现代社会日益分层有关。
随着专业分工的精细,现代人与人之间,可以过着截然不同的日子,由此引发了对别人日常生活的强烈猎奇心态。
但不管怎样,俚俗的节目也有高下之分。
俗得生动有趣,还是俗得令人反感,这之间的差别,观众可以鲜明感受得到。
龚丹韵:
信息时代,资讯如此丰富的情况下,想找到进一步刺激观众的节目形式,似乎越来越难了?
罗岗:
有人说这是一个文化产品各领风骚的年代,可能是因为人类的文化又到了新的转折点。
印刷文化向影像文化过渡的临界点越来越近了。
曾经,电影和电视的诞生,一直让人担忧影像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可事实上两者并行发展了一个多世纪。
直到今天,网络介入、电脑普及,无线城市应运而生,由此对生活方式、审美标准造成的改变越来越大。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手机、网络,选秀节目就只能成为一台普通的晚会。
虽然内容为王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呈现人类文明话语的技术手段一直在变。
好比同样在表达爱情,古人诗情画意的书面表达,和现在手机短信的表达,韵味一定是不同的。
文化生产方式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究竟会对未来造成什么影响,现在谁也不知道。
“80后”看手机小说,玩网络游戏,而再过几十年,当他们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新一代的接收习惯和文化方式,会把这种深刻变化的结果展现出来。
总而言之,我们正处在知识转型的过程中。
选秀之后下一个轰动的新模式是什么,现在很难说,但可以肯定,它一定会被大量聪明的人才创造出来。
“向善引力”,触发“情感井喷”
2010年09月13文汇报
《中国达人秀》“生逢其时”。
选秀节目在中国已进入“七年之痒”,即便是个中翘楚,即便到了全国总决赛阶段,收视率也难以超越1%;鼎盛一时的全民K歌节目遭遇审美疲劳,纷纷停播或转型;相亲节目也在短暂热闹之后频遭诟病迅速委顿……可以说,从《快乐大本营》开始红火了13年的电视综艺节目,集体进入了迷茫期。
“达人秀”在此时异军突起,能不能成为一个拐点?
综艺节目山穷水尽
回想起来,《快乐大本营》对内地荧屏的影响真是巨大。
它的走红,不仅揭示出观众对于综艺节目的庞大需求,也提供了一种节目成功模式:
模仿或者照抄海外模板。
有业内人士做过统计:
如今观众看到的各个电视频道里难以尽数的综艺节目,九成以上都能在海外找到原型:
《超级女声》的母版是美国的《美国偶像》,《智勇大冲关》的灵感来自美国的《城市之间》,《名声大震》是英国《只有我们俩》的中国版,《我爱记歌词》借鉴了美国的《合唱小蜜蜂》,《我们约会吧》则是向英国的《带我走吧》购得引进版权……
市场的激烈竞争,逼得内地综艺节目原本就不足的创新能力愈发山穷水尽,催生出源源不断的盲目跟风。
1997年《玫瑰之约》走红荧屏,到2002年全国各电视台模仿甚至复制这档节目的已有30个;2004年《超级女声》掀起收视狂潮,2006年同类选秀节目多达20余档;2007年《我爱记歌词》横空出世,之后冒出同类节目将近10个;今年,一哄而上的相亲节目让人发出“荧屏进入相亲时代”的惊呼。
在愈演愈烈的同质化竞争和不可避免的审美疲劳双重夹击之下,综艺节目不得不尝试突围,却不时踏入“搏出位”的误区。
最典型的当属相亲类节目,原本是为鼓励男女来宾观点交锋、在演播大厅展示多样的个性见解,结果异变成雷人话语大比拼,以不断拔高声音的“刺耳度”、撞击价值观底线来换取更多“围观者”和更高收视率,最终引发观众炮轰,也为自己换来一纸整改令。
当山寨、跟风和出位都不能奏效时,山穷水尽的综艺节目,走向何方?
领悟社会向善需求
《中国达人秀》寻见了一条柳暗花明之路。
如果把它的成功仅仅看作一种新鲜节目类型的“巧胜”,那内地综艺节目不过就是从“相亲时代”进入了“达人秀时代”。
观众,显然期待着更深刻、更实质性的改变。
静下心来反思,内地综艺节目这些年起起伏伏、热热闹闹里充满辛苦,走过的最大弯路就是在人心浮躁的当下,把迎合、激发人们不免会有的对名利、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当做推高收视率的门道,以为这样才能让观众满足。
然而,正如一个网友对此尖锐而准确的针砭:
“愈失眠愈渴望好梦,愈焦虑愈向往安宁,人们在生活里积累着不良情绪,其实需要向善的引力将心境提拉到阳光里来——这才是娱乐节目应该追求的境界。
”
所以,解读《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和启示意义,不妨从节目组收到的一条观众短信入手:
“这个节目呼唤着当今人们忽略的优秀文化里面的价值观念。
”其实这正是“达人秀”在创造“收视井喷”的同时更引发观众“情感井喷”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用脚弹奏钢琴的刘伟,还是唱出天籁之音的藏族盲童,无论是和男友深情相拥的袖珍姑娘朱洁,还是在妈妈鼓励下练习武术的唐氏综合征患者岳祥,都在“达人秀”的舞台上宣示了真与善良、爱和希望——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说,这恰恰是当下社会最稀缺的价值元素,“达人秀”弥补了这种稀缺,它的成功也就顺理成章。
《中国达人秀》的成功就像雷达,触探到了始终深藏在公众心底的向善需求。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胡智锋分析说,如果以“超女”为代表的选秀节目是对“80后”、“90后”年轻人张扬个性、追求自我等等诉求的满足,那么“达人秀”着眼的是更广泛、更深层次,也是更基本的社会需求:
无论是否“成功者”,谁都渴望健康和幸福、渴望获得尊重和认可、渴望内心的平静和快乐……“达人秀”点中了这个“穴”:
“选手来自各个阶层、各个群体,拥有不同技艺,表演内容五花八门、形式不拘一格;对此,节目组则以降低舞台门槛、使‘胜负’规则相对不清晰等等给予包容,其实是放大了社会满足的空间,使更多百姓参与进来,不管作为观众还是作为选手,大家一起感悟美好、抒发情感,减缓焦虑、抚慰心灵……”
不必讳言,“达人秀”也是一个舶来品和复制品,和《英国达人》、《美国达人》同属一个家族;但编导们读懂并领悟了社会的向善需求,守卫并展示了向善的价值观,而公众,因这样的“善解人意”而绽放出会心的笑容。
“中国达人”为何一炮走红
荧屏选秀节目“返璞归真”方有人气
本报讯 (记者 李君娜)曾经风光一时的偶像型选秀节目,今夏势头似乎锐减:
无论是湖南卫视的正版 “快男”,还是青海卫视的花儿朵朵版“超女”,都没有带来预期中的人气效果。
正当许多人开始怀疑选秀节目生命周期遭遇“七年之痒”时,近期登场的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却一扫笼罩在选秀节目头上的收视率 “阴霾”,其节节攀升的高收视率让许多人重新审视选秀节目的生命力所在。
一次“舶来品”的收视胜利
“《中国达人秀》要火了。
”7月25日,《中国达人秀》首秀亮相荧屏后,一些观众在网上这样留言。
第一期节目以平均8.0的收视率成为上海地区收视冠军,在全国26城市同时段收视率达到1.37,排名第二。
差不多在同时期,湖南卫视《快乐男声》10进8直播全国收视率为0.83,青海卫视《花儿朵朵》全国总决赛10进8的比赛收视率仅0.09,两者收视相加均不及《中国达人秀》首期节目。
如果说第一期的高收视率可能是“偶然”的话,到了8月1日的第二期节目播出后,央视索福瑞数据显示全国收视率达到2.1%,已经是首期节目的1.5倍。
毫无疑问,节目真火了。
值得一提的是,和以往任何一个多多少少经过“本土化”改造的选秀节目相比,《中国达人秀》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不仅节目版权购自英国选秀节目《英国达人》,且节目录制全程由《英国达人》团队负责“监督”。
后者正是全球最知名的选秀节目的打造者。
在《中国达人秀》之前,和《英国达人》“一母同胞”的《美国达人》、《澳洲达人》等达人秀节目已风靡全球40多个国家。
如今,这股“达人”风刮到了中国荧屏。
一次“拿来主义”的高仿真
可以说,这是一次“舶来”程度极高的节目模式。
无论是舞台还是赛制,《中国达人秀》坚持和《英国达人》的做法一致。
此外,三个评委如无必要都将“从一而终”,比赛场地定在了高级别的音乐厅,录制现场有超过20个机位拍摄方方面面的细节。
节目模式和《英国达人》的相似度达到90%。
东方卫视宣传负责人陆伟透露:
“投入大大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内选秀节目传统的‘抄近路’做法统统失效。
以评委为例,选秀节目的评委多以知名艺人为主,这些艺人都有拍片、发唱片等事务缠身,所以就出现了选秀节目往往有许多评委 ‘后备’并能随时替上的现状。
但不时变动的评委,对选手的情感不同,并不利于比赛的公正性。
再以机位为例,20个机位录制一集节目产生的素材带近150盘,是一般选秀节目的10倍之多,捕捉到的现场细节自然也呈几何级递增。
”
也因此,两期节目之后,许多观众对这档节目不吝赞美之声。
而评委之一的高晓松也在微博上表示:
“《中国达人秀》剪得不错,毕竟是买了版权攻略的正版节目。
”
一次“本土化”的再思考
但显然,这并非简单的 “拿来主义”。
业内人士表示,《英国达人》有点“一根筋”的制作模式已被许多国家的荧屏证明是成功的。
但模式只是模式,达人秀之所以风靡各国,是因为达人秀舞台上的选手打动了各国的观众。
就好比从《英国达人》那里买了一台画面质量不错的电视机,但这台电视机能否吸引人,最终取决于它究竟能播放什么样的“本土化”内容,而这一点需要本土的电视人来完成。
正如一位观众所言:
“这档节目为国内各行各业的普通达人提供了表演舞台。
节目中有民工街舞团,有家庭妇女变脸秀,还有250斤的小胖挑战玛莉娅·凯莉的高音。
很赞。
”首期节目中,袖珍女孩朱洁和男友一起亮相时,上海地区收视率一度达到更高的9.9,这也意味着本土观众并没有失去对普通人通过舞台展现自我的选秀节目的关注。
专家指出,选秀节目的生命力一直都在,让观众倦怠的只是选秀节目的样式,而不是选秀节目本身。
纵观今夏 《快乐男声》《花儿朵朵》等选秀节目的收视失利,可能症结也正在于此。
近几年国内的选秀节目,通常致力于把普通人打造成偶像明星。
选手的真实面目越来越模糊,选秀节目也渐渐失去本真。
《中国达人秀》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选秀节目的这种返璞归真。
而这一点与“舶来品”或“本土化”都无关,只关乎选秀节目的自身力量。
短评
期待我们的“苏珊大妈”
苏珊·波伊儿拿到 《英国达人》亚军的那一刻,47岁的她无论衣着、发型或是神态,都说明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普通人。
唯一不普通的是,她用歌声在这个舞台上征服了评委和观众。
这应该就是选秀节目的最动人之处。
但是,千万别指望类似的中国版苏珊大妈会出现在“超女”的决赛舞台上,更别指望她拿走三甲之一。
即便她的歌声再动听,最多也不过是一个用来引起节目话题的炮灰。
没办法,当选秀节目变成商业造星机制的其中一环,也就和真正的草根梦想渐行渐远。
与其说选秀舞台是展示自我的舞台,不如说是打造商业明星的预热。
造星利益的推动下,原本是普通人的选手在舞台上被华服过度包装,在舞台下又靠各种炒作甚至不惜以负面新闻求得快速成名。
那样打造出的青春偶像可能也是需要的,因为娱乐产业链上需要更多的“星星”。
只是,标榜为草根选秀的舞台,不应仅属于青春年少和高大俊美,否则只是一个太过狭窄的舞台,舞台上选出来的平民偶像,也是一个狭隘的偶像概念。
好在,《中国达人秀》的秀台显然要比以往来得更宽一些。
就凭这一点,也让我们有了充分理由期待这个舞台上出现我们自己的“苏珊大妈”。
通俗与脱俗:
电视娱乐节目的应因之道
顾骏教授在“中国视协电视文艺委员会2010年年会”上的演讲
我不是研究娱乐节目的专家,我是“久病成良医”——嘉宾做得多,接触节目多,感触也多,有一些想法,同大家分享。
这次年会讨论的话题多有涉及“三俗”的,但好像还有没讲透的地方,“三俗”究竟怎么回事?
如何界定?
面对“三俗”出路在哪里?
具体应该怎么做?
如此等等。
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能满足于批判,批判之后,还要明确往哪个方向努力,找到建设性的方法。
其实,中国文化在“俗”问题上,有相当完整的思路,从“雅俗共赏”的审美要求,到“通俗”和“脱俗”的思路,都可以为今天处理电视娱乐节目的“俗”问题带来启示。
“俗”与“通俗”
“俗”本身不可怕,不但不可怕,娱乐节目还必须用好“俗”,处理好“俗”。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美学追求和创作原则就强调“雅俗共赏”,“通俗”始终是文艺作品获得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基本方法。
在中国文字中,“俗”本身不是贬义的,“风俗”、“民俗”、“习俗”都带着“俗”,所指既有“恶俗”,也有“良俗”,不可一概而论。
那么,在中性的意义上,什么是“俗”呢?
我愿意从现在这个“俗”字的写法上,引出一个观点:
“俗”是单人旁加一个“稻谷”的“谷”,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俗”就是“人要吃饭”?
所谓“俗”同人最真切的需要有关,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最为普通、最不能不做的事情就是吃饭,这是生活中最俗的事情,可以用来代表一切“俗事”。
人要吃饭,在目前的考核方式下,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就是一个关系到制片人、编导、记者和全体人员吃饭大事的“俗”问题。
如果大家认可对“俗”这样的“说文解字”,那么再来看一下,现在讲“三俗”,问题又出在哪里?
从通常说法来看,“三俗”往往同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只关注人最基本的需要有关。
在人类社会中,文学艺术从来不能离开生活太远,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文学,还是美术、音乐,都是沿着从小部分人欣赏到大多数人享受的路径发展,更不用说像电影、电视这些后起的艺术形式,它们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着大众而存在的,电影、电视耗资巨大,没有大众的接受,制作人无法承受,而受众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欣赏品位“俗化”。
《百家讲坛》为什么选用的嘉宾日趋“非专业化”,不找各领域的学术权威,而越来越多地要么找“剑走偏锋”的研究爱好者,要么找中学教师等,就为了保证同这一规模可观的目标群体的理解和品位相对接。
离“俗”太远,会影响电视文艺节目的收视情况。
最近《茶馆》重拍播出,但收视率相当不理想,为什么?
就是不俗,生活中的茶馆很俗,但作为文学戏剧作品的《茶馆》不俗,很雅。
反过来,为什么相亲节目那么热?
有人说是因为现在剩男剩女太多,年轻人找不到对象,自己着急,父母更着急,心情带来了收视观众群。
其实不尽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婚姻永远是一个吸引人的“俗”话题。
婚姻的基本元素是“性”,古人说,“食色性也”。
有了性之后,还要生孩子,这是全世界都关注的事情,中国人也同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戏曲里最受欢迎的传统角色之一,就是为人终成眷属而牵线搭桥的“红娘”。
更不用说,24个女士齐齐出现面前,由你挑选,那是许多男士梦寐以求但在日常生活中永远不可能遇到的好事,当事人为之亢奋,电视观众也同样踊跃,收视率怎么可能不上去呢?
相亲节目是这样,其他吸引了大量观众,制造出惊人收视率的节目,也都对准了普通人的“俗”性情。
上海的《新老娘舅》等专门曝光家庭内幕的节目之所以收视情况好,不也是因为契合了普通市民喜欢“家长里短”议论别人私事的习惯吗?
这种窥探隐私随意褒贬的做法,在正人君子眼中显得不够正派,但因为戴上了“调解”的面具,便师出有名,其实最后还是还原到一个“俗”字。
这说明,“俗”本身不可怕,不但不可怕,娱乐节目还必须用好“俗”,处理好“俗”。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美学追求和创作原则就强调“雅俗共赏”,“通俗”始终是文艺作品获得社会认可和接受的基本方法。
什么是“通俗”?
“通俗”就是创作者注意到人生活中最真切的需要,作品触及这个需要,引发人们内心共振。
在这个意义上说,电视节目不好做,因为要触及人最真切的需要并不容易,引起共振更不容易。
有人认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几乎丢完了自己的文化元素,现在从头到脚都找不出中国的元素。
其实,这么看待中国文化有些皮相,文化深层次上属于“集体无意识”,中国文化更其如此,从来不在乎穿衣服之类的表象改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自幼耳熟能详的故事,只有在诸如清军入关强行推行异族文化,将服饰视作政治象征符号的特殊背景下,穿着什么衣服才成为重大议题。
关注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和文化心态,观察这些深层次的要素的变化,从中找到能够引发心理共振乃至心灵共振的东西,也是电视文艺节目“通俗”的一条路径。
“通俗”看似简单,“通俗”就是作品“通达日常生活”,其实不然。
“通俗”不但包含了“通达”的结果,还隐含了“通达”从何而来的源头,不但涉及你到哪里去,还涉及你从哪里来。
直观地说,“通俗”意味着原本不“俗”的文艺家,走入了日常生活之“俗”。
所以,“通俗”隐含着某种“不俗”对“俗”的介入和引导。
如果我们在策划、设计和制作节目的时候,只考虑到触及“俗”,却没有想过用什么东西去触及“俗”,那就可能为俗而俗,最后“俗不可耐”。
比如,前阵子有家电视台推出《百科全说》,从观众关心的健康、养生等角度切入,“通俗”得很,但通进去的尽是生吃茄子、猛喝绿豆汤、从掌纹看健康之类的东西。
所有这些东西确实在国民心理中有着历史的积淀,节目“俗”得很,共振强烈,收视率不低。
但因为制片人对传统文化不加辨识,没有考虑如何将现代科学得到验证的知识和方法通进去,驱散人们内心的暗昧,结果成为“为俗而俗”,甚至借俗渔利。
把道听途说的东西同老百姓的身家性命扯在一起,这是不负责任。
科学就是科学,方术就是方术,医疗就是医疗,养生就是养生,界限不可逾越。
从“通俗”到“脱俗”
“通俗”不但要求文艺家通达“俗”,还要回得来,进了“俗”之后再往前走一步,达到升华,那就是“脱俗”。
按照中国文化的要求,我们不但需要重视“通俗”所具有的“通达”的涵义,更要重视“通达”之后的去向,“通俗”不是“守俗”,停留在“俗”的层面流连忘返。
在明白“通俗”从哪里来之后,还要弄清楚到哪里去。
对后一个问题,中国式的解决方案是“通俗”之后还须“脱俗”。
用不完全恰当的话来说,“通俗”既涉及从高雅进入低俗,更涉及从低俗回归高雅。
文艺家要能进得了“俗”,更要能超越“俗”。
在这层意义上,所谓“三俗”就是停留在人性最基本的层面出不来,得不到升华,上半身没有了,只剩下半身。
低俗的东西不是可不可以表现,而是如何表现,表现最后给人留下的是什么。
过去,中国人喜欢贴对联,什么地方都贴,还讲究紧贴这个场所的特点。
厕所门口也贴,而且越是这种“低俗”地方,写得越是大气磅礴。
有一幅是这么说的,“天下英雄豪杰到此弯腰屈膝,世间贞女节妇进来解带宽裙”,横批“天地正气”。
从一团俗气中生发出对天道人伦及其关系的体认,这便是“脱俗”。
禅宗主张人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种叫“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种境界还叫“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但此山已非彼山,此水亦非彼水。
从对俗事津津乐道,到矫情回避,到悟出天道,就是这三种境界的不同体现。
所谓“低俗”者,就是回不来,更进不了第三境界的作品。
所以,“通俗”不但要求文艺家通达“俗”,还要回得来,进了“俗”之后再往前走一步,达到升华,那就是“脱俗”。
我们不是无条件地反对“俗”,从电影开始,艺术形式就走向了大众,不俗怎么办?
电视节目没有收视率,无论娱乐还是引导都会成为空话,但停留在“俗”的层面回不来,就成问题了。
娱乐节目如何脱俗
反对低俗是应该的,但祛邪必先扶正,低俗的东西多,一定程度上说明不低俗的东西少,在批评低俗之外,能不能生产出不低俗、体现主流价值观念的节目,这才是关键所在。
娱乐节目需要由“通俗”而至“脱俗”,这个道理已经很清楚,具体怎么做?
一是擦亮生活的感受。
要做到“通俗”,娱乐节目制作人必须有能力抓住契合观众生活需要的题材,在这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