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32768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docx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docx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呼兰区萧红小学王金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面积的意义,体验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会应用面积单位,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促使学生理解知识,建立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成功体验,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1、理解面积的意义,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体会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

2套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1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剪刀。

学具: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问: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面积非常的辽阔,那你们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是多少呢?

(课件出示约960万平方千米)那你知道什么是面积吗?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板书:

面积)

二、体验建构,合作交流。

1、初步感知面积的意义。

(1)师:

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阅读第71页内容,把重要的词语画出来。

(学生阅读课本71页)

(2)问:

谁来说一说什么叫面积?

(板书面积定义)

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词语比较重要?

“物体的表面”是指什么?

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课本封面、课桌面、黑板表面,那个物体的表面大?

那个物体的表面小?

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那么课桌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

谁的面积大一些?

黑板表面的面积指的是什么?

课桌面和黑板表面,谁的面积大?

师归纳:

所以说,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问:

你知道哪些封闭图形?

(课件出示两组图形)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

问:

(课件演示)这个图形有面积吗?

要怎样变化才有面积可言?

师归纳:

封闭图形的大小,才是这个封闭图形的面积。

问:

谁能再完整地说说,什么叫面积?

2、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出示两个面积接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问:

这两个长方形,谁的面积大一些?

你是怎样比的?

(看、重叠、割补)比出结果了吗?

还有别的办法吗?

(2)同学们可以打开课本72页,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问:

他们是怎么比的?

(在两个长方形上摆图形)

(3)师讲解:

在数学上,人们通常把这些小图形称为单位,大图形摆了几个小图形,就说大图形含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用来作单位的图形可以有很多种。

(课件出示)同学们请看,这样去摆单位比较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大小行吗?

为什么?

(演示:

图形不一样、图形一样大小不一样)

师归纳:

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必须用统一的面积单位。

(课件出示)问:

这样摆行吗?

(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问:

这三种摆法,那种最方便?

师归纳:

所以,人们通常采用正方形来表示面积单位。

(板书补充课题:

面积单位)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1)师:

常用的面积单位那些呢?

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本第73、74页的内容,并进行思考。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学。

学习要求:

1、阅读第73、74页内容,把重要的语句用笔画出来。

2、思考以下问题: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1平方厘米”有多大?

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③“1平方分米”有多大?

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

④“1平方米”有多大?

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板书:

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认识平方厘米:

说一说:

什么样的图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板书)

拿一拿:

从学具中拿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画一画:

在练习本上画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找一找:

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③认识平方分米:

说一说:

什么样的图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板书)

拿一拿、画一画、找一找。

④认识平方米:

说一说:

什么样的图形面积是1平方米?

(板书)

问:

你能画出1平方米吗?

为什么?

找一找:

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米?

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试一试:

1平方米的地面上能站多少个同学?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完善课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

师:

其实,有关面积的知识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不断地搜集有关面积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也为以后的学习作好准备。

 

乘法的初步认识

呼兰区萧红小学王金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3.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二)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问:

看图片,数数有几只小兔和小鸡?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先用加法算:

2+2+2=6(只)

3+3+3+3=12(只)

(二)自主实践,探索新知

1.老师让同学自己用准备好的8个小动物卡片排成两队和4队

2.提问:

老师拿出图片,让同学用算式来数一下有多少只小鸭子?

有横排数的:

5+5+5=15(只)

有竖排数的:

3+3+3+3+3=15(只)

(三)举例设疑

1提问:

从上面的式子能看出什么?

学生自然说出:

每道算式的加数都是一样的,还有都是连加。

2归纳

老师自然引出,具有这样特点的式子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a.老师叙述:

式子2+2+2=6是3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是2×3=6

b.叙述2×3=6的意思

c.叙述2×3=6的读法

d.叙述式子还可以写成3×2=6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问题当中,引发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现实情境之间的矛盾,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兴趣和动力。

]

(四)比较

1.老师提问:

3+3+3+3+3=15好,还是3×5=15好?

学生会说3×5=15好,因为这样比较简洁

[设计意图:

教育不是告诉。

此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困惑中不知不觉的进入新知识的探索状态中,让“创造”出新的算法成为学生的主体需要。

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主动的创新者。

]

(四)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1.改写乘法算式。

  

(1)8+8+8+8+8=40

  

(2)5+5+6=16

  (3)7+7+7+7=28

2.提问:

为什么第2题不能改成乘法算式

老师强调加数一样才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五)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觉得最令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呼兰区萧红小学王金艳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能够辨认从各个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培养学生构建简单的空间想象力。

  3、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互助。

  教学重点:

能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看到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帮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具学具: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课件。

一.热身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数学课。

可是,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你们真是认真观察的好孩子!

早就听陈老师说你们聪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老师真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

你们愿意吗?

那我们算是好朋友了吗?

2.不过呀结识新朋友别忘老朋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一见它们呐?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同学们,你们还认识他们吗?

谁能说说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请学生说一说)

3.同学们,这些老朋友分别来自于两个大家庭,现在他们已经玩累了,都想回家,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请学生按照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将其分类)

4.真好,在你们的帮助下他们已经顺利地回家了。

看来,你们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今天能交到你们这些好朋友,老师真高兴!

你们高兴吗?

二.新知呈现

1.有一个朋友也很高兴,他看到咱们各个都这么聪明好学,所以还想回来和咱们做数学游戏呢,你们看它是谁?

(出示长方体)

长方体可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你们知道长方体都有哪些主要特征码?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长方体,在小组内观察一下吧!

但是我们要边观察边思考:

长方体有几个面?

在一个位置观察,至少能看到几个面?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你看到的这几个面是相对的还是相邻的?

请把你们观察得到的结果做好记录。

在小组内说一说吧!

(此处注意提醒学生,观察时长方体要保持不动,学生可以动,或坐或站,或左或右……。

通过观察得出结论:

长方体虽然是一个立体图形,但是它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个个不同的平面图形。

它有六个面,两两相对:

正面——反面、上面——下面、左侧——右侧,站在一个位置至少可以看见1个面,也可能看到2个面,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同时看到的2个面或3个面都是相邻的,不能同时看到相对的面)

2.常言道:

佛靠金装,人靠衣装。

咱们的老朋友长方体呀,换上了工作服就变身小药箱了。

虽然身份变了,但是他还是没有忘记咱们这些好朋友,他还要和我们近距离接触呢!

(此时正面有特殊标记为小药箱)请看屏幕,还是这个小药箱,请看这是哪面?

那我们从哪面看到的呢?

这就是数学书38页上面的题目,请打到这页完成上面的填空吧!

3.又有几个朋友耐不住寂寞了,看,他们是正方体、球、圆柱。

现在咱们在小组内观察,然后互相说一说从不同角度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形状?

(请同学们以‘从……面看,我看到的是……形’为例在班内汇报)

4.怎么样,同学们?

咱们这些老朋友的特征你都记住了吗?

那咱们来检验一下,好吗?

(课件出示P40第1题),同学们说一说这个朋友是谁呀?

下面请把书打到40页,请在书上完成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朋友们,你们精彩的表现真让老师刮目相看!

那你们有没有勇气接受下面的考验呢?

(课件出示巩固练习1,看正方体,动手画一画)

2.朋友们,你们真棒!

老师越来越佩服你们们了!

可是有两个朋友不服气,他们想向你们发出挑战!

怎么样?

接受不?

(1)(课件出示巩固2)朋友们,这个老朋友是谁呀?

这个老朋友说:

哼!

我才不是圆形呢!

我是一个立体图形,现在的我只不过是你们从一个角度看到的一个面,我看呀,你们是猜不出我是谁了!

(2)(课件出示巩固3)朋友们,这回可别让人家小看咱们呀!

猜猜这个朋友可能是谁把!

四.总结全课

同学们,这节课就到这里了。

你有什么感想或者有什么收获吗?

来和大家说一说吧!

或者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大家帮你解决,说来听听吧!

通过一堂课的接触,我发现咱们不仅聪明而且都非常善良。

希望我们能坚持下去!

同时我更希望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个认真细心的孩子!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呼兰区萧红小学王金艳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最开始,我们学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很丹薄。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老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到作用,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让学生慢慢认识到“自己是主体”。

让学生明白:

我应该怎样预习,怎样记录,怎样思考,怎样发言和讨论等等。

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年龄的差异,所以高年级的自主学习模式要比中年级的学生好开展,同时也更快的进入到了自己的角色中。

中年级的孩子较之要慢慢的来,慢慢的渗透这种意识和方法。

  二、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教学中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老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要多鼓励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的,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这是我感触最大的一点,以后会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努力。

  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

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

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找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点如何去突破,如何分解教学的难点,要有具体的措施。

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那些能力,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对学生进行那些思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要有计划的进行。

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揭示矛盾,或者从学生熟悉的选取典型事例创设问题情境,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深入浅出,抓住教学重点开展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善于发现的精神。

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不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尽量自己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教师不应满足于学生按照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去回答问题,而应该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思路、见解,敢于质问老师。

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哪怕是一点点创新思维的火花,都应该及时给予表扬,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者还应在如何引导学生肯学、爱学、会学上来下工夫,使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式的去记忆教师讲授书本知识,而去自己探究、讨论和发现新知识,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获得探究的乐趣,认知的乐趣和创新的乐趣。

教育学家罗杰斯曾说过:

当学生自己选择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意义学习。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应体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探究中学、实践中学。

  四、注重预习,培养自学。

  真正意义上的自学,应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利用工具书,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对新知的理解,从中初步获取知识,达到“心中有数”,从而在教学新课中“胸有成竹”。

学生在其中不但获得了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完成了认知渐进过程中的自然演变。

这就体现了提纲的重要性,要求老师的出示的提纲要结合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逐步教给学生自学的学习方法,明确探究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使学生有章可寻,有的放矢。

教师及时适度引导启发,在学生探究受阻时得到帮助,在认识不清、似懂非懂时获得指引。

把“传授”新知变为“探究”新知,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过程,促使学生以探究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最初的教学中,学生遇到问题时,经常是向老师或其他同学询问解决问题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他们的自学方法越来越多,有的事实喜欢在教材中查找信息;有的学生能从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有的学生从自己的课外书籍中了解相关知识,还有的学生更愿意通过电脑查找相关的信息,但是这往往有个弊端,因为现在网络上的“答案”太丰富了,反映出来有些学生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直接就体现出来了。

还有的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能够自己做实验探索,学生大胆实验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让他们感受实验的乐趣,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

  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老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回得到发展。

  五、培养协作学习能力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钩,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能和互动。

那么小组成员就要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激励,这样有助于克服独立学习带来的孤独感,有利于形成学习氛围,更能帮助那些兴趣不大的同学,他可以从同学那里知道他不知道的知识,会带动他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达到既解决了知识又培养了兴趣。

  综上所述,我们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的作到尊重学生,实现教学民主,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自主权,而学生也只有具备主动探索的精神并有自我调控的能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任重而道远,每个阶段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不同的。

只要我们老师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那我们的教育才会在校园外延伸,我们的学生也会收益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