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宁国市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
1、课程制定主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是()。
A、社会发展、学科知识和受教育者
B、经济发展、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社会发展、学科知识和教育者
【答案】A
【解析】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1)社会需求: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学科知识水平: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此外,课程理论也是制约课程的因素。
故选A。
2、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属于()。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答案】B
【解析】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态度,是进行道德判断时引发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伴随品德认识而产生发展并对品德认识和品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判断积极或消极情绪体验好坏的标准,是看它跟何种品德认识相联系以及它在"长善救失"中的地位和作用。
故选B。
3、从系统管理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体现为伦理关系、管理关系、法律关系与人际关系等。
处于最高层次的是()。
A、伦理关系
B、管理关系
C、法律关系
D、人际关系
【答案】A
【解析】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一个特殊的道德共同体,各自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履行一定的伦理义务。
这种关系是师生关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对其他关系形式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
故选A。
4、()是根据党或国家的总政策、总任务而制定的,体现了政党或国家对一定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A、教育政策
B、教育法规
C、教育方针
D、教育路线
【答案】A
【解析】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
故选A。
5、课程制定主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是()。
A、社会发展、学科知识和受教育者
B、经济发展、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
C、教学手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D、社会发展、学科知识和教育者
【答案】A
【解析】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1)社会需求: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学科知识水平: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此外,课程理论也是制约课程的因素。
故选A。
6、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师生共同参加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C、学生自愿选择
D、受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规定
【答案】B
【解析】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它与课堂教学有相应的共性存在:
①课外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一样,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活动;②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方向一致,共同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服务。
故选B。
7、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应该是()。
A、平等关系
B、相互促进关系
C、授受关系
D、和谐关系
【答案】C
【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关系。
故选C。
8、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意义更大。
A、班主任
B、科任教师
C、校长
D、教研组长
【答案】A
【解析】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意义更大。
故选A。
9、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可以把课程分为()。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B、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
【答案】C
【解析】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划分,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按课程的设计形式,课程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按课程的呈现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和对学习的要求,以及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故选C。
10、教师尊重家长的正确方式方法是()。
A、学生犯了错误,让家长来学校惩罚学生
B、主动联系,及时沟通
C、将“调皮捣蛋”的学生交给家长,管教好了再送回来
D、让家长到学校和家长共同商量怎样体罚学生
【答案】B
【解析】
A、C选项都有明显地责怪家长,D选项违背了教师不能体罚学生的法律规定,只有B选项才是尊重家长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教育需要家长和教师及时沟通。
故选B。
11、青春期的思维发展水平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
【解析】青春期从11岁或13岁开始,该阶段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故选D。
1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
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
D、培养学生品德
【答案】B
【解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出自《老子》,意思是与其给人几条鱼,不如把打鱼的本领教给他。
对于学习知识这件事来说,即为传授给人以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这里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故选B。
13、有人建议邢老师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邢老师拒绝了建议,体现了邢老师()。
A、乐于奉献
B、因材施教
C、依法执教
D、廉洁从教
【答案】C
【解析】邢老师没有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体现了邢教师能够依法执教。
故选C。
14、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规范和质量要求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案
D、教科书
【答案】B
【解析】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5、张强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可以与他人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
由此判断,他进入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的()。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答案】C
【解析】可逆性阶段(8~10岁),又称自律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
故选C。
16、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答案】D
【解析】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试听材料。
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科书、CAI软件、教学参考书等都属于教材。
故选D。
17、某儿童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后,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这一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解析】多次去过朋友的家,就能够画出路线图,表明儿童能够借助具体事物或表象进行思维,即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
故选C。
18、以下属于计划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大致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B、D项属于监控策略,C项属于调节策略。
故选A。
19、以下属于计划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答案】A
【解析】元认知策略大致分为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
B、D项属于监控策略,C项属于调节策略。
故选A。
20、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专门活动,主要包括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和师生间的互动。
对于教师来说,日常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答案】B
【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故选B。
21、在一些农村教学点,老师在一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纪的学生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A、复式教学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个别教学
【答案】A
【解析】复式教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
主要是在偏远的人口稀少的农村或者其他人口少、师资缺乏、交通又不方便的地区实施。
故选A。
22、班级日常管理包括()。
A、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单元测验、个别教育
B、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操行评定、批改作业、个别教育
C、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操行评定、个别教育
D、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建立学生档案、备课、批改作业
【答案】C
【解析】班级日常管理包括:
(1)班级财物管理;
(2)班级信息管理;
(3)操行评定;
(4)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5)个别教育;
(6)建立学生档案。
故选C。
23、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做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答案】C
【解析】冲动型和沉思型主要是针对对问题的思考速度而言。
故排除A和B。
威特金根据人队外部环境(“场”)的不同依赖程度,提出了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场独立型的人主要依据内在标准和内在参照,而场依存型则是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倾向。
故选C。
24、某中学在新生入学后,做了一项学生课余爱好调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并依据学校教学计划,组建国学、器乐、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
其主要目的是()。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凸显教学风格
【答案】C
【解析】某中学通过调查学生课余爱好,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并组建兴趣小组,其主要目的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故选C。
25、《学记》明确提出“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这反映的是()。
A、教育观
B、教学观
C、教师观
D、学生观
【答案】C
【解析】
“师严而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译为:
尊敬教师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
故选C。
26、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存在着个别差异,因此要()。
A、坚持教师为中心
B、坚持教材为中心
C、实施因材施教
D、实施标准化考试
【答案】C
【解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一现象,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故选C。
27、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
A、转换
B、收集信息
C、神经传导
D、中枢加工
【答案】B
【解析】产生感觉的第一步是收集信息,感觉活动的第二步是转换,感觉活动的第三步是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最后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
故选B。
28、妈妈为小楠和小董榨了两杯同样容量的鲜果汁,分别装在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杯里,妈妈让小楠先拿,小楠说“我要这杯多的”,小董在旁边说“其实两杯是一样多的”。
根据两姐妹的回答,可以判断出小楠和小董分别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B
【解析】前运算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特征之一为思维不守恒性。
本题中小楠还未形成守恒的概念,小董已形成守恒概念,因此小楠处在前运算阶段,小董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故选B。
29、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科学技术
D、政治经济制度
【答案】D
【解析】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故选D。
30、对于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教育在校生,学校可对学生进行()。
A、开除学籍
B、批评并开除学籍
C、批评教育
D、劝退
【答案】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故选C。
31、某中学曹老师,因某些过错被学校给予处分,他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曹老师可以()。
A、向学校教工代表大会提出申诉
B、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诉
C、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
D、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故选D。
32、你觉得学校德育最重要的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
B、课堂教学
C、活动课
D、品德课
【答案】B
【解析】学校德育的途径有:
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活动,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其中基本途径是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故选B。
33、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策略。
A、系统化
B、联想
C、替换
D、组块
【答案】D
【解析】由组块编码的定义可知。
故选D。
34、在某堂植物课教学中,王老师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用可食用的(如橘子),又选用不可食用的(如棉籽),这样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果实的概念。
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
B、变式法
C、比较法
D、直观法
【答案】B
【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故选B。
35、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内的古代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A、原始性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C、制度化、系统化
D、普及性
【答案】B
【解析】古代教育的典型特征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故选B。
36、运用教学方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A、启发式
B、灌输式
C、谈话式
D、讲授式
【答案】A
【解析】启发式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时都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故选A。
3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A、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B、监护职责和照管义务
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
D、教育义务和抚养义务
【答案】A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他的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遗弃、虐待未成年人。
故选A。
38、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
A、教学的情感应力
B、学习的心理动力
C、问题刺激的阈值水平
D、问题数量的多少
【答案】C
【解析】发现教学法亦称假设法和探究法,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不是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供一种问题情境,只是给学生一些事实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发现教学法重视问题的认知属性,其认识起点是问题刺激的阈值水平。
故选C。
39、下列哪个因素不属于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
A、学习者
B、刺激环境
C、反应
D、学习内容
【答案】C
【解析】教学五要素:
受教育者、教育者、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
故选C。
40、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
【答案】B
【解析】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故选B。
41、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
B、图式
C、产生式
D、故事脚本
【答案】C
【解析】程序性知识的表征方式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
故选C。
42、少年期相当于学龄中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
A、6—11岁
B、7—12岁
C、11、12—
14、15岁
D、12、13—
15、16岁
【答案】C
【解析】少年期是个体从
11、12岁到
14、15岁的时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少年期是从童年期(幼稚期)向青年期(成熟期)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在于:
它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故选C。
43、某堂课以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为主要目的,应选择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陶冶法
【答案】A
【解析】讲授法又称讲演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各种知识的教学方法,最有利于传授系统知识和理论。
故选A。
44、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20世纪()。
A、20年代以前
B、20年代到50年代
C、60年代到70年代
D、80年代以后
【答案】B
【解析】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
一般认为它经历了初创期(20世纪20与代以前)、发展期(20年代末到50年代末)、成熟期(60年代到70年代末)和完善期(80年代以后)等四个时期。
故选B。
45、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属于()。
A、学校精神文化
B、学校物质文化
C、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D、学生亚文化
【答案】B
【解析】学校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它包括两种表达方式:
一是学校环境文化包括校园环境卫生、校园绿化、教育和教学场所等;二是设施文化,包括教学仪器、图书、实验设备、办公设备。
故选B。
46、人际交往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其主要交往工具是语言符号系统和()。
A、暗示影响系统
B、非语言符号系统
C、文字符号系统
D、情感感染系统
【答案】B
【解析】人际沟通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主要有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两类,使用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沟通叫言语沟通,使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沟通叫非言语沟通,它们是人际沟通中最主要的两种类型。
故选B。
47、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答案】C
【解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指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
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科文化建设正是为了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故选C。
48、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情感
B、意志
C、感觉
D、气质
【答案】D
【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
故选D。
49、下列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的叙述,说法错误的是()。
A、二者教育目的不同,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应试教育以考取高分为目的
B、二者教育对象不同,素质教育即精英教育,面对部分精英,应试教育则面对大众
C、二者教育内容不同,素质教育立足社会需求,应试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考试和升学需要
D、二者评价标准不同,素质教育以多种形式全面衡量学生,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答案】B
【解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体现在多个方面。
A、C、D三项所述都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区别。
B项说法错误。
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以一切学生为教育对象,应试教育才是精英教育。
故选B。
50、李老师关心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如何能通过自己的授课提高学生的成绩,这说明李老师的处于()。
A、关注情景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答案】A
【解析】教师职业生涯关注理论的阶段不包括关注自我感受阶段,故排除D。
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题干描述的情况符合关注情景阶段的特征。
故选A。
51、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
【答案】C
【解析】自我实现是人最高级的需要,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
52、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原则。
A、平等互利、相互尊重
B、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
C、独立自主、平等互利
D、独立自主、相互尊重
【答案】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