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03册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03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第03册教案.docx(1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03册教案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数和整十以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
主要内容有: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使学生知道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3.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课时安排:
6课时
1两位数的连加、连减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例2和全部“做一做”的习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
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720+1737+50
15-645+861-20
23+522-634-9
2.提问:
“下面各题应该怎样计算?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4+8+5= 17-8-4=
二、新课
1.教学教科书第1页的例1。
先请一名学生读题。
教师:
“要求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应该怎样列式?
”
(1)指名叫学生说出列式后,教师板书:
28+34+23=
教师:
“这道题要我们算什么?
有几个加数?
”(要我们把三个数加起来,有三个加数。
)
教师:
“三个数连加,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个数连加,要先把前两个数加起来,再
把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
教师:
“前两个数是28和34。
这两个数相加可以用笔算。
”
指名叫学生口述,列竖式,并计算,教师板演(如下左)。
教师:
“算完了没有?
”“还要怎样算?
”(还要把得数62与第三个加数23相加。
)
指名叫学生口述,列竖式,并计算,教师板演(如下中)。
教师:
“因为做第二步计算时,是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62再加上23,所以为了写起来简便,我
们可以把第二步计算的竖式接在第一步计算的竖式下面,”教师板书(如下右)。
教师:
“现在做完了吗?
”(算完了,还要把最后算出的得数写在横式等号的后面。
)教师板
书:
85
(2)让学生做例1下面“做一做”的习题。
先分步用两个竖式计算,再用简便写法计算。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竖式写得对不对。
2.教学教科书第2页的例2。
教师板书:
例2:
52-20-18=
教师:
“这道题要我们算什么?
怎样算?
”
指名叫学生口述,列竖式并计算。
先分步列竖式计算,教师板演(如下)。
教师:
“如果用简便写法列竖式计算,该怎样写?
”指名叫学生口述,教师板演(如下图)。
教师:
“我们在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可以用竖式计算,而有些题比较简单,就可以用
口算。
比如,例2中的第一步是两位数减数十数,52减20可以直接口算出得32,第二步用32减
18,再用竖式计算。
以后我们做题时,可以根据每一步计算的实际情况,能用口算的就用口算
,不必每一步计算都写竖式。
”
课间活动。
三、独立作业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2页下面“做一做”的习题。
第1题,是用简便写法列出的连加或连减竖式,学生可以直接计算,把每一步的得数填在括号
里。
做第2题时,要提醒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每一题中哪一步要写竖式,哪一步可以不写竖式用
口算。
第3题,让学生口算,直接写得数。
2两位数的连加连减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练习一的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下面的式题,指名学生口算,并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5+9+3= 36-9-10=
二、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1题
把每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做练习一的第2题
56-12-740-23-12
3.做练习一的第3题
算出红星小学参加三项体育活动的总人数。
3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3、例4和“做一做”的习题,练习一的第4~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两步计算的加减混合式题和带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式题,进一步提高
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三、复习
教师出示下面的式题,指名学生口算,并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2+8+5= 33-9-20=
43-5+20= 27-(15-6)=
四、新课
五、教学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式题。
六、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3页看例3,指名问学生:
“例3是一道什么样的计算题?
应该怎样计
算?
”(是加减混合计算题,应按从左向右顺序计算。
)
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填写第一步,用竖式算出的得数(39),提问:
“第二步计算的竖式应该怎
样写?
”(让学生填写第二步计算竖式,并把得数写在横式等号的后面。
)
提问:
“这道题的竖式有简便写法吗?
”(让学生把简便写法的竖式填完全。
)
(2)让学生做例3下面“做一做”的习题。
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
需要笔算的要写竖式,遇到某一步能口算的,就不必写
竖式。
学生做完,可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算,全班集体订正。
2.教学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算式题。
七、教师出示教科书第3页例4。
板书:
72-(47+16)=
提问:
“这道题是什么样的计算题?
应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是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计
算题,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用72减去括号里的得数。
)
指名学生口述如何写竖式,教师板书如下。
教师把最后的得数9写在横式等号后面以后,用手指着两个竖式提问:
“这道题有简便写法吗
?
能不能把两个竖式合起来写?
”
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归纳:
“因为第一步计算的得数63在第二步计算中要做减数,要用
72减去63,所以第二步计算的竖式不能接在第一步的竖式下面。
这道题的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因此,我们今后计算时要注意,不是所有的题的竖式都有简便写法。
”
(2)完成例4下面“做一做”的习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着重分析为什么有的题的竖式没有简便写法。
由于受刚学完
的例4的影响,学生做第一题时,一般不会想到这道题的竖式也有简便写法。
如果有的学生把
32+(55-46)的第二步竖式接着第一步竖式写(如右),教师可以暂时不评论,只说:
“这
道题也可以这样写。
”等到后面做改错题时,再组织全班讨论为什么这道题这样写也对。
课间活动。
(3)做改错练习。
让学生看练习一的第7题。
提问:
“第7题里的两道题做得对吗?
”
先分析第
(1)题,因为减法竖式里被减数应写在减数的上面,所以第
(1)题中竖式的写法是
错的。
这道题的竖式没有简便写法,第二步减法的竖式必须另写。
第
(2)题,学生往往也会认为不对,因为竖式里第二步计算的两个加数位置颠倒了。
这时教
师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在加法中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可以不可以。
从而得出,在这道题里,竖
式可以这样简便写。
八、独立作业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一的第4~6题。
教师巡视,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4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计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练习一的8--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混合计算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下面的式题,指名学生口算,并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4-(17+28)=26+(86-59)
二、练习
1.做练习一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做练习一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一的第10题,争夺红旗,看哪个小朋友最先取得红旗。
1.做练习一的第11题
把每一横行,每一竖行和每一斜行的三个数加起来。
5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例5、例6,第7页“做一做”第1、2题,练习二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
初步学习分析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学习两步计算
的应用题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加减混合计算。
做练习二中的第2题。
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前两题,另一部分做后两题。
做完以后全
班订正。
2.应用题。
(1)小华有2张红纸和3张黄纸,她一共有多少张彩色纸?
(2)小华有5张彩色纸,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教师出示题目后,指名让学生口述这两道题应该怎样解答。
然后提问:
“这两道题有没有关系
?
”使学生看到第
(1)题求出的结果恰好可以作为第
(2)题的第一个条件。
(3)填条件练习。
①___,用了4张,还剩多少张?
②___,又跑来5只,一共有多少只兔?
教师:
“这两道题现在能不能做?
少什么?
怎么办?
”引导学生给每道题补充一个条件,使学
生明白:
要求还剩多少张,就必须知道原来有多少张;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就必须知道原来
有多少只兔。
然后让学生口头补充条件,并列式计算解答。
二、新课
1.教学例5。
教师先出示例5的前半部分题目:
学校有15只白兔,7只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
教师:
“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要求什么?
能不能解答?
”使学生看到,根据题目给出的
条件,能够解答题里要求的问题。
指名让学生口述如何列式解答。
教师板书:
15+7=22(只)
答:
一共有22只兔。
教师接着出示例5的后半部分题目:
又生了8只小兔,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
教师:
“这道题现在能解答吗?
”(不能,因为缺少条件,还必须知道学校原来有多少只兔。
)”
教师:
“如果我们把这道题的两问连起来看,能不能解答?
”使学生看到,学校原来有多少只
免在第一问中已经求出来了。
如果把两问连起来看,后一问就可以解答了。
指名让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22+8=30(只)
答:
学校现在有30只兔。
小结:
指着例5说明,这样的应用题有两个有联系的问题,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板书课题)
。
解答第二问时,要把第一问求得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才能求出第二问所要求的结果。
2.教学例6。
教师出示例6:
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7人下车,车上还剩多少人?
又上来9
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教师:
“大家一起看题,这道题是不是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第一问求什么?
第二问求什么?
”
指名学生读题,提问:
“根据题中给的已知条件,第一问能不能解答?
怎样列式?
”“第二问
呢?
”
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看例6,自己在教科书上解答。
做完以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第二步怎样列
式,你是怎样想的。
(因为知道“又上来9人”,要求“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就必须知道车
上原来有多少人。
由第一步计算求得车上还剩23人,所以要用23加上9,就得到现在车上有多
少人。
)
引导学生总结解答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方法:
先解答第一问,然后把算出的结果作为一个已知条
件,与另一个已知条件合在一起,解答第二问。
最后,教师强调:
做题时要把整个题读完再做,不要把第二个问题漏掉。
课间活动。
三、巩固练习
1.做教科书第90页的“做一做”第1题。
先指名让一学生把题目完整地读一遍,并提问:
“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
先要求什么?
再求什
么?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在教科书上。
做完以后,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要求
还剩多少辆,需要知道什么?
2.做教科书第7页“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审题,在教科书上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在前面做题时有困难的学生
。
全部做完以后,集体订正,还可以让一两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四、独立作业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二中的第1题和第3题,教师巡视检查。
6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页4—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能够正确的理解题意并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1.做练习二4题
指名学生读题,认真思考,这道题有几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做练习二第5题
口头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
3.做练习二第7第8题,填在书上,集体订正答案。
4.学生独立完成6、9、10、11。
5.学有余力的同学做练习二第12题
第二单元厘米和米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
进率,学习用刻度尺量线段(限整厘米)。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厘米和米不多,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缺乏明确的认识。
不过学生一般都
有一根20厘米长的小尺子,从尺子上可以看到厘米。
所以教材想从厘米讲起,然后再讲米,以
及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材采用出示实例的方法,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习量线段的长度。
教材注意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1厘米、1米大致
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知道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
度的方法(限整厘米),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例1~例3,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
整厘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把11厘米长和10厘米长的纸条,分别横着和竖着贴在小黑板上,举起来让学生观察看哪根
纸条长哪根纸条短。
学生一般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这时教师可以提问:
“怎样才能知道究竟这两根纸条哪根长呢?
”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一把米尺,要知道
两根纸条的长度可以用尺去量一下。
然后开始量纸条的长度,用红粉笔对着尺子上的刻度把横
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用白粉笔把竖放的纸条的长度标出来。
分别告诉学生从0刻度到红色
标记这一段是横放的纸条的长度,从0刻度到白色标记这一段是竖放的纸条的长度。
然后提问
:
“哪根纸条长?
”(横放的纸条长。
)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要知道一个东西的长度只凭眼睛看往往是不准确的,需要用尺去量。
接
着再问:
“要想知道我们用的铅笔的长度该怎么办?
要想知道粉笔的长度该怎么办?
”
“对,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要用尺来量。
如果要量像铅笔、粉笔这些比较短的东西,可
以用厘米作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厘米,学习用厘米作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
板书课题: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二、新课
1.认识米尺。
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生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的线叫刻度线,然后提问
:
“你们的尺上有几种刻度线?
”
“有哪些数字?
”
“每个数字都对着哪种刻度线?
”
“尺的左端的刻度线对着几?
”“对着0,这叫做尺的0刻度。
”
之后,教师在尺上边比划边告诉学生:
“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从1到2的长度也是1厘米……每相邻两个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
米。
”
2.认识1厘米、几厘米。
(1)初步认识1厘米、几厘米。
教师在米尺上从0指到1,说:
“刚才我们知道了从0到1是1厘米。
”
再从0指到2,从0指到3……提问:
“那么从0到2是几厘米?
从0到3呢?
……”让学生在自己的
尺上先找到0刻度,再在尺上指出1厘米、2厘米、3厘米……的长度,要说出从哪儿到哪儿。
(2)认识1厘米的实际长度。
①先让学生在自己尺上指出1厘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打开教科书,说明例1下面的那条线段的
长度就是1厘米。
②教师拿出一颗图针,也让学生拿出一颗,与1厘米长的线段比一比,通过比使学生看到图钉
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③让学生在尺上比一比自己手指的宽度,看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④让学生用手指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
教师小结:
我们认识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么怎样用厘米作单位去县物体的长度呢
?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3.用厘米量。
(1)估量纸条长度。
教师出示5厘米长的那根纸条,同时让学生也拿出比较短的那根纸条,说:
“刚才你们量过自
己的食指大约有1厘米宽,现在估计一下你们拿出的纸条是几个食指宽,也就是有几厘米长。
”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讲解:
“你们估计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尺量一量,那么怎样用米尺量
一个物体的长度呢?
”
(2)用尺量纸条。
①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量时,先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尺上的
刻度几,这根纸条就是几厘米。
现在这根纸条的右端对着5,那么它就是5厘米。
”
②让学生看例3,把纸条的长度填在书上的括号里。
③让学生照老师的方法量自己的纸条。
学生量时,教师要注意巡视,看学生是否把尺的0刻度
对准纸条的左端,对于不正确的量法要加以纠正。
④启发引导学生说说量纸条的方法。
课间活动。
三、巩固练习
教师: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厘米,会用尺量纸条的长度了,那么量别的物体长度的方法是不
是与量纸条一样呢?
是的,不论是量什么物体的长度都要把尺的0刻度对难要量的物体的左端
,看右端对准尺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下面我们就来做几个量物体长度的练习。
”
1.做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
(1)做第1题。
让学生看看图中的这枝铅笔是几厘米。
横线上应该填几,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因为尺的0刻
度对准铅笔的左端,铅笔的右端对着刻度8,所以铅笔的长是8厘米。
(2)指导学生做第2题。
①量手掌宽。
教师领着学生量。
让学生伸出左手,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把尺放在手掌最宽处,尺的0刻度
对准手掌的左边,看右边对着刻度几,手掌宽就是几厘米。
然后把个人量的结果填在教科书的
横线上。
②量1扎长。
让学生把中指对准尺的0刻度,大拇指使劲张开,张开到最大限度时,看大拇指对着刻度几,
1扎长就是几厘米。
把自己的一扎长填在书上的横线上。
2.做练习三的第1~4题。
(1)做第1题。
让学生拿出比较长的那根纸条,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用小剪刀剪下来给大家看。
(2)做第2题。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铅笔、练习本、墨水瓶盒、分别量出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墨水瓶盒的
高,把量的结果填在书上。
教师指名问几个学生是怎样量的。
(3)做第3题。
①量三角形的边长。
让学生先量水平位置的那条边,再量另外两条边,同时,告诉学生无论要量的长度摆放的位置
如何,量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都要把要量的长度的左端对准尺的0刻度,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
,就是几厘米,并把量的结果填在教科书上的括号里。
②让学生自己量出长方形的边长,并把量的结果填在教科书上的括号里。
(4)做第4题。
让学生把每题的得数写在教科书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四、总结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尺去量物体的长度,请同学们用手指比划一下1
厘米的长度。
想一想用米尺量物体的长短时,要把物体的左端对准尺的哪里?
怎么知道物体的
长度呢?
”
2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12页例4~例6,练习三的第5~8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知道
1米=100厘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学生在尺上指出2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10厘米的实际长度。
3.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二、导入新课
由练习三的第6题引入。
教师请一名学生拿着学生尺到讲台前,告诉大家他的尺的长度,再量出黑板的长度,看看量了
几次。
然后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
后,提问:
“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
”
“量操场的长用哪种尺方便些?
”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
“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厘米作单位。
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作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
来量。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
板书课题:
认识米用米量
三、新课
1.认识米。
(1)认识1米的实际长度。
①教师拿出米尺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米尺或1米长的小棍,告诉学生它的长度是1米,让学生
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用米尺或小棍比一比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②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③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2)认识米与厘米间的进率。
教师出示一把折尺,把它拉直,告诉学生这是一把折尺,把它拉直正好是1米。
这种尺子可以
折叠,携带比较方便,也叫米尺。
然后指定一名学生在折尺上数一数,看一看1米里有多少厘
米,数完后,教师提问:
“1米里有多少厘米?
”“也就是1米等于多少厘米?
”学生回答后,
教师板书:
1米=100厘米。
并让学生齐读两遍。
课间活动。
2.用米量。
(1)教师出示1盘卷尺,告诉学生这是1盘卷尺,用它可以量比较长的距离。
然后请两名学生
量一量教室的长。
量时,要告诉学生要量的物体的左端要对准卷尺的0刻度,尺子要放手拉直
,看右端对着卷尺上的刻度几米多少厘米,要量的物体的长度就是几米多少厘米。
学生量完后
,把结果告诉大家,大家把它填在教科书上。
(2)让学生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度,看大约是几米几厘米。
四、巩固练习
做练习三的第5、7、8题。
1.第5题的第1、2个测量活动,可以让学生量出自己的身高和小床的长度,填在教科书上。
课
桌的宽可以让学生量自己的课桌。
2.第8题先让学生读题,再计算。
五、总结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米,请大家用两臂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
想一想1米等于
多少厘米,100厘米等于多少米,我们量比较长的距离用什么尺去量比较方便?
量时要从哪里
量起?
量到哪里?
”
3线段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5页上例7~例8及“做一做”中的习题,练习四的第l~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量整厘米上的线段,学会画整厘米长的线段。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认识线段。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告诉学生这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
段,指出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板书:
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判断例7中的三个图形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并指出每条线段的两个端点。
提问:
“不同的线段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都是直的,都有两个端点。
)
然后教师告诉学生黑板边可以看成线段,它的两端可以看作线段的端点。
同样书边、桌子边都
可以看成线段。
(2)让学生看一看周围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做第14页“做一做”的第1、2题。
3.量线段的长。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提问:
“这是什么?
”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线段,向学生说明线段都可以量出它的长度,量的方法和前面
学过的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是一样的。
然后开始量线段的长度,边量边讲解:
“先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点,再看线段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现在这条线段
的右端点对着尺上的刻度数20。
这条线段就是20厘米。
”
(2)让学生量一量教科书上例7中线段的长度。
4.教学例8。
教师示范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边画边讲解画法: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刻度3厘米
的地方。
”
5.做第15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画好后,让他们再量一量所画线段是不是4厘米。
二、巩固练习
1.做第15页“做一做”的第2题。
指导学生要先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再画。
2.做练习四的第1~4题。
第4题,让学生先自己完成第
(1)题,画出5厘米长的线段。
然后再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