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艾灸语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407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48 大小:57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8页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8页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8页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8页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docx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关于艾灸语录.docx(2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docx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我们不能忘

艾灸作为最简单最有效的治病方法,解决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医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老百姓也能用的起,人人都可以自救。

我们必须要传承下去了。

1.《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2.《黄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黄帝内经》对于灸法的治疗范围和原则有着明确的记载: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阴阳具虚,火自当之;经陷下者,火则当之;经络坚紧,火所治之,陷下则灸之;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3.《黄帝内经》记有:

“大风汗出,灸意喜穴”

4.《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5.名医孙思邈提出:

“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6.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7.俗语说:

“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

8.《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9.《扁鹊心书》中说:

“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

故阳气尽则心死。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10.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

“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11.《小品方》云:

“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

”(晋隋时代陈延之)

12.古语云:

“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13.《针灸资生经》说:

“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14.《千金要方》中提出:

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

(唐代孙思邈)

15.《针灸易学》甚至强调:

“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16.宋《备急灸法》:

“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

17.《宋史?

太祖本纪》:

“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18.《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19.《神灸经纶》云:

“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20.《本草从新》云:

“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21.唐代王焘指出:

“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22.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的《蕲艾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23.《养生一言草》记载:

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

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

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

(日本--八偶景山)

24.《东医保健》称脐灸有“养丹田,助两肾,添精补髓,返老还童,祛病延寿”之功。

(朝鲜--许浚)

25.《谴疟鬼》诗云:

灸师施艾柱,酷若猎火围。

(唐代韩愈)

26.《诗经-王风》:

“彼此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27.孔璠之《艾赋》“奇艾急病,靡身挺烟。

28.常言道:

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

29.“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

”这首诗歌

深入艾灸的历史渊源,振兴中医灸法

“针”和“灸”并称针灸 ——人们常说的“针灸”是两个不同的治疗方法,“针”是指应用专用的针具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而“灸”则是应用燃烧艾叶制成的艾绒,以温热刺激人体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发现和使用,可能更早于“针”。

而今,中医界一片慌乱中,灸法亦有成为历史的危机……

在城市的大街上,随便问一些过往的男男女女,很少有人知道灸法的存在,有的人回答道:

灸法?

知道知道,不就是扎针吗?

听说国外现在很重视。

呜呼!

曾在中国被中医大夫和民间百姓所普遍看重的灸法,如今已不为普通人群所知晓;不再被中医普遍采用。

中国的宝贝——中国的灸法——已经开始失落。

 灸法深植于中国文化精髓,曾在我国古代兴盛一时。

古代中国,许多医学大家,虽精通方药和针法,在实际治疗中,则偏爱灸法,比如,被誉为神医的华佗,给患者治疗疾病时就多采用灸法,他一般选用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灸七、八个艾柱,病即痊愈。

晋代葛洪的妻子鲍姑,更擅用灸法,她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女灸疗专家。

葛洪也许深受其妻影响,所著《肘后备急方》中,共录有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这说明,灸法在古人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重要性还要超过针法。

灸法创造许多奇迹,中国历代医学专家皆对其推崇倍至。

明代龚居中在《红炉点雪》一书中对灸法的疗效有很高的评价:

“灸法去病之功,难以枚举,凡虚实寒热,轻重远近,无往不宜。

”《灵枢经》则记载:

“灸则强食生肉。

”意思是,灸法有增进食欲,促进人体正常发育的功效。

唐代药王,更是深受灸法之益处。

孙思邈幼时多病,到了中年开始用灸法健身,常“艾火遍身烧”,到了93岁仍“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年岁过百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书写了震古烁今的医学名著《千金翼方》30卷,并在书中提出:

“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

”公元3世纪的《曹氏灸方》;唐代的《外台秘要》、《骨蒸病灸方》;宋代的《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腧穴法》、《备急灸法》;元代的

《痈疽神秘灸经》;明清的《采艾编》、《太乙神针》、《神灸经论》等医学著作都述灸法而不言针法。

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说:

“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传说灸法起源于中国旧石器时代,其发现和使用可能更早于“针”,古人偶然发现用植物点燃后,刺激身体某些部位,可缓解甚至治愈病痛,其具体发展过程已无从考证,只能于史料中,似乎隐约能梳理出灸法的发展简史——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开始使用灸法。

《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我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也记载了用艾灸医治疾病的方法。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则显示灸法的历史比针法长——帛书《灸经》中只有灸法,并无针法。

中医学经典《素问?

异法方宜论篇》则明确指出灸法的产生与寒冷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书中记载: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治宜灸焫。

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灸法的适应症、施灸顺序、剂量、补泻等,并将灸法与针法并提。

灸法家族中,现今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艾灸,即用艾柱烧烫穴位以治病。

艾叶用于治病至少有2000多年历史。

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等谚语。

这些谚语、评价及相关的记载表明,灸法在古代中国是被人们所普遍认可的治疗技术。

古代医家认为,艾灸“透诸经而治百病”。

近代和当代的医学家们通过临床实践也证实,灸法可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妇产科、心脑血管、骨伤及风湿类、皮科等诸多疾病……灸法用于治疗的功效可以说是神奇的,然而,当今各中医院,皆“但见针刺病,不闻艾绒香”,灸法日益走向湮灭边缘——大小医院都很少有使用灸法医生,曾有医生为病人用灸法治疗时,被院长强行禁止,原因是烟雾太大,不安全且污染环境。

目前医学界“存针废灸”的现象更是愈演愈烈,灸法这一中医学命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仅存的几位灸法大家的年纪增长而濒临失传。

2003年,灸学界泰斗刘冠军在长春去世;安徽周楣声已经88岁高龄;山西谢锡亮已82岁高龄;最年轻的灸学大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田从豁教授已78岁…… 卫生部第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表明:

在城镇,约有48.9%居民有病不就医,29.6%的患者应该住院而不住院。

医疗费居高不下是造成中国人“不敢看病”的真实原因。

灸法的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经济节约,应该更好、更广泛的加以普及。

然而在吃着“麦当劳”长大的人群中,有多少人甚至连灸法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呼吁业界同仁拯救灸法,迫在眉睫!

中药之草—艾

   您听说过“艾”吗?

这味古老而神奇的中药,几千年来被世人广为应用,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极大。

    如果说杏是中医之花,那么艾便是中医之草了。

艾的药用在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

孟子曾说: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意思是患了7年的慢性病,用艾3年就可治好。

    另据史料记载:

唐朝的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穴,活到100多岁。

民间亦有俗语“若要安,三里常不干”的说法,就是说常灸足三里穴确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日本的一位194岁高寿老人也曾向日本天皇传授秘诀:

即每月初一灸足三里穴,连灸8日,月月如此,肯定会保证健康。

如此说来,足见孙思邈使用艾的方法流传之广。

    由于艾在燃烧时产生的烟剂对人畜无害,气味芬芳,又能达到消毒杀菌、除害防病的目的,所以民间至今一直在使用。

 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以灰白色、绒毛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这种神奇的良药为人类的健康奠定了基础。

艾灸的现代应用

   实践证明,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

《扁鹊心书》云:

"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于灸能益气温阳,而人身的阳气有"卫外而为固"的作用,若能使阳气保持常盛,正气充足,则病邪不易侵犯,身体就会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

中医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补气益血,协调脏腑,从而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中老年人多阳气衰退,应宜施艾灸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

正如《扁鹊心书》云:

"年四十气衰而起居乏,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六十阳气大衰,阳痿,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涕泣皆出矣,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著名医学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说"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

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

"这是说三十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灸三里可补气壮阳,不然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衰弱现象。

由此可见,艾灸确为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的好方法。

  艾灸足三里可增强人体脾胃消化功能、常灸肺俞和增强肺的功能,并可预防感冒和肺结核。

常灸气海,可以补气。

常灸大椎、关元、命门可以壮阳等。

常灸膏盲,则可防百病,甚至具有抗癌、防癌作用。

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古人云:

"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说的是使用艾灸进行自我调治。

艾灸疗法就是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温热刺激,用以熏灼特定的穴位,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

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能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

长期施灸保健穴位,还能够达到调和阴阳,健脾和胃,固本培元,补中益气,强壮全身,祛病延年的效果。

王焘在《外台密要》中说:

"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阳气逐渐衰弱,所以三里下气也。

"30岁以上的人,阳气逐渐衰弱,阳气弱会出现气短、两眼昏花等现象,灸三里穴可补气壮阳。

而今,随着生活压力和职业压力的加大,使许多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提前找上门来。

艾灸养生和艾灸保健,均不失为一个有效的保健办法。

端午时节巧用艾灸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是夏至的源头日,也是中医时令病“暑病”的开端,早在《内经》中就有暑病的病名、发病时令、症状等描述,并认为暑病乃冬季寒邪伏藏体内,至夏而发的伏气温病。

因此,端午节这天,除了要开展众多纪念伟大文学家屈原的活动,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饮雄黄酒,杀菌防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

   艾灸,是用一种叫艾草的中药,经过特别的加工做成艾绒,在局部穴位或病灶进行加热治疗,艾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

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气味芳香,主灸百病,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

端午灸是在端午这天,拿老姜放在找准疾病所对应的腧穴,再将艾绒置于姜上点燃,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端午灸通过夏令节气阳气开始旺盛,加上经络的穴位和艾绒的激发体内阳气,使脾胃之阳振奋,风湿暑之邪不易侵犯体内之阳,阻断了发病途径,从而达到伏邪不能触发。

常运用于各类风湿之邪等疾,如夏季体虚易病、骨质疏松症、脊柱炎、寒性关节病、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端午插艾条,除了“驱邪”的说法,更重要的与古代人对端午时节的“保健”有关。

据介绍,传统民俗节日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其实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

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端午时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

 

端午节关于艾草的传说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许多地方有插艾的习俗。

在一些地方,人们从田间采回艾草,还将其做成人形或虎形,挂于门口、厅堂或窗户上,以避邪驱毒、祈望安康吉祥。

端午插艾,史籍多有记载。

南朝梁人《梦岁日记》中说:

“五月五,四民踏艾草,悬门户上。

”《荆楚岁时记》:

“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艾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的背面灰白色有茸毛,我国各地普遍都有。

艾草适应性强,多生长于田埂上、小路旁,与众多的杂草为伍,在树林里、荒坡上也常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艾草有种特殊香气,所含芳香油可驱虫杀菌解毒。

端午时值初夏,天气开始炎热,又多雨潮湿,蚊蝇细菌繁殖快,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染。

而农历四五月间,艾草的长势旺盛,芳香油最多,杀毒能力最强,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尤得民众青睐。

古诗云:

“端阳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

无意争艳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

”艾草是我国人民最早认识的药用植物之一,战国时《孟子》一书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艾叶最早的用途是灸,并与“针”齐名。

医籍《灵枢经》《五十二病方》中都有艾条灸或艾熏的记录。

以艾叶熏灸穴位,则温经通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可提高肌体免疫力。

相传药圣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里穴,后来竟享寿100多岁。

作为内服药,艾叶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之功用,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附方中都有用艾的处方。

明代李时珍之父李言闻在他所著《蕲艾传》中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附方中收载用艾叶治病的单、验方有50多个。

在我国一些地方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

  除了药用,艾叶还可以做菜肴及食品香料。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载:

“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面作馄饨,治一切鬼恶气,上服冶冷痢。

”我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叶和糯米粉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做成的。

在一些地方,民众还有用艾叶泡茶、煲粥、做汤、蒸糕、煮食鸡蛋的习俗。

艾草还可以用于酿酒,如法国著名葡萄酒“味美思”,其主要香料是艾汁。

此外,艾叶中提取的精油,还是多种香水、化妆品的添加剂。

 

艾灸的作用机理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艾灸的治疗作用是通过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来实现的。

为了探讨艾灸的作用机理,近年来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如用艾条灸治856例患者,灸感出现率达85%,病情愈重愈急,感传现象也随之减弱与消失,在感传线与感传区域内出现温度上升与痛阈提高,且灸感走向与腧穴位置、疾病部位有关,说明艾灸是通过腧穴经络而起作用。

国外有人观察单壮(艾炷0.5~2毫g)灸后,皮肤表面温度上升到105℃左右,皮肤内的温度亦明显上升,说明艾灸确有温煦作用,且有较强的渗透力。

用艾条熏灸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内关、足三里和膻中等穴,观察其球结膜微循环的变化,39例均明显改善。

艾灸内关穴可使患者脑阻抗血流明显改善,流入容积速度加快,波幅升高30%~50%;高血压者的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说明艾灸内关可使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脑部血液循环改善。

艾灸冠心病患者的内关、膻中、心俞穴各20min,可使心电图的ST-T波均明显升高,使心脏的收缩力增强,心脏的供血得到改善。

表明艾灸对心脑血管病变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国外学者在鼻两侧距皮肤2~3cm处行艾条灸,治疗过敏性鼻炎,88%患者症状显著性改善,47%患者灸后10min给过敏原无反应,也无症状表现;5例自愿参与本研究者灸后鼻内温度平均增加3.1℃(1cm点)和30℃(4cm点),其中4例灸后鼻液中白细胞数显著降低。

用化脓灸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使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计数下降,对免疫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即高值者下降,低值者上升;使E-花环形成率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且均有显著差异。

以艾炷灸实验性结核病小鼠的“大椎”、“关元”穴,可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功能调控作用,并对该病有明显疗效。

以上表明,艾灸对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是良性的积极的,总体上是沿着对患者有利的方向进行调整。

另外,对于灸疗治疗肿瘤的现代医学机理,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已证实,艾灸能提高免疫功能可能是灸疗治疗肿瘤的主要机理。

      灸犬“足三里”穴,可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在20次艾灸实验中,有18次胃肠活动出现兴奋或抑制性改变。

艾灸小鼠的“神阙”穴,不管是空腹状态,还是在用不同的药物使小肠运动已经有所改变的状态下,都可以使小肠内容的推进速度减慢,具有抑制小肠运动的作用。

在以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家兔中艾灸“至阴”穴,并记录子宫活动曲线,发现艾灸可引起子宫活动的增强。

说明,艾灸具有调整内脏活动功能的作用。

      用艾灸急性失血性休g犬“百会”穴发现,在血糖含量增高的情况下,灸后更见上升,提示灸后血浆中游离肾上腺素含量显著升高,认为艾灸可能有促进肾上腺活动的作用。

艾灸流行性出血热大鼠模型的“肾俞”穴区7次,14日后,其血浆和肺、肾组织中的5-羟色胺与5-羟吲哚乙酸含量明显降低,并趋于正常,说明艾灸能缓解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理生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体液因素分泌和代谢的紊乱,促进了机体内环境的改善和稳定,并能提高其血中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特异性抗体效价,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还发现艾灸可使豚鼠气体代谢适量增高,并推断其耗氧量的升高,可能是艾灸刺激了其作用部位神经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的,植物神经与内分泌腺是其中间环节。

      近年来,除了传统的温热刺激外,应用艾烟熏灸,观察外科化脓性疾病患者575例,效果明显者528例,抑菌试验表明,艾烟对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综述诸家研究资料可以看出,艾灸对血液循环、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呼吸、消化、生殖等系统都有一定的促进和调整作用,这些研究为艾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但在其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艾灸的作用

艾灸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一个主要部分。

从总体上看,灸疗法和针刺法一样都通过刺激腧穴或特定部位激发经络、神经、体液的功能,调整机体各组织、系统的失衡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但是,灸疗法又有着自己较为独特的作用特点。

和针刺法不同,灸疗法是通过温热、寒冷及其他非机械刺激的作用,来进行扶正劫邪,平衡阴阳,防治疾病,康复保健。

尤其是艾灸的防病保健作用在古代就得以十分重视。

《备急千金要方》提到以灸疗预防“瘴疠温疟毒气”。

《扁鹊心法》指出: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现代不仅已为大量的临床所证实,而且得以进一步发扬。

同时,对艾灸作用机理也进行了较为广泛和系统的探讨。

         1.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

各种原因,如“寒则气收,热则气疾”等,都可影响血气的流行,变生百病。

而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涩,也就是说,气血的运行有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点。

所以朱丹溪说:

“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

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灵枢·刺节真邪》篇中说:

“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灵枢·禁服》亦云:

“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

艾灸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

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

所以艾灸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2.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

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3.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故阳病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或元气虚陷,脉微欲脱,当此之时,正如《素问·厥论》所云:

“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

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

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

此为其他穴位刺激疗法所不及。

宋代《针灸资生经》也提到:

“凡溺死,一宿尚可救,解死人衣,灸脐中即活”。

《伤寒论》指出: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下利,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

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4.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

“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

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还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天地间无他,唯阴阳二者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下陷者,阳气陷入阴气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在外者,则灸之”。

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

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

“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

总之,这也是艾灸的独特作用之一。

      5.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济总录》指出:

“若夫阳病灸之,则为大逆”;近代不少针灸教材亦把热证定为禁灸之列。

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

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艾灸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艾灸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指出艾灸对脏腑实热有宣泄的作用,该书很多处还对热毒蕴结所致的痈疽及阴虚内热证的灸治作了论述,如载:

“小肠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又如“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尖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

“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肠俞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

“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医宗金鉴·痈疽艾灸篇》指出:

“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

总之,艾灸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

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特别是随着灸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作用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6.防病保健 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艾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

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

《备急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