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312579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1社戏

【教学目标】

1、会读会写“惮、撺掇、凫、潺、蹿”等词语,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2、理清故事的情节,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记叙详略得当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来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3、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培养学生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叙事详略的写法。

2、体会小说景物描写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难点:

正确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思想。

【教学准备】

1、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上网查阅有关绍兴“社戏”的资料,,了解“社戏”这种乡村戏剧的文字及图片。

3、师生合作制作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1、本课的设计,注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与空间。

在阅读活动中,学生要开展思维,要体会、理解、感悟、思考,这一切都有赖于对文本的充分阅读。

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势必由老师来包办代替,也势必导致语文教学满堂灌的结果。

因此,设计中,让学生多次阅读课文,以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

2、课文教学重在培养能力,掌握读书的方法。

本课设计“粗读——细读——精读”的阅读活动,主要是在阅读方法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从课内走向课外。

3、“学而不思则惘”,语文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交流思考中去理解内涵,感悟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我(师):

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哪里?

最喜欢做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1、课件播放有关“社戏”的图片。

2、学生介绍有关收集到的“社戏”的知识。

3、放课文朗读的录音磁带,学生轻声跟读,熟悉课文内容。

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A:

学生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的概括大意符合即可)

B:

学生细读课文,指导学生圈点一些重要的词语、句子和段落,以便帮助理清文章情节脉络,把握叙事的详略。

学生小组阅读,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师生共同努力,得出结论。

2、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涵。

思考:

本文课题《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又不多,我们是否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

你同意吗?

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意图的感悟。

然后组内推荐一位代表全班交流。

我(师)以平等的方式,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我(师):

认真阅读你认为文中最精彩的部分,读时可先概括这部分内容;其次看看它在整篇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第三,也是最主要的,想想这一部分美在哪里,语言表述上有何特点,写几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2、学生在个人精读的基础上分组,按写景的与写人的分若干组,相互交流,再全班交流。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概括,得出供学生参考的结论:

《社戏》有“三美”:

自然美、人性美、情感美。

*自然美。

[左右都是碧绿的豆田,河流,淡黑的起伏的远山,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水面前“仙山楼阁”般的戏台,“大白鱼”似的航船,无不给人以生命的鲜活,给人以美好的向往。

]

背景音乐:

舒缓、抒情的《田野的风》

A:

请朗读水平较好的学生朗读“月夜行船,月下归航”的语段,速度稍慢。

其他学生闭目静听,想象其意境,体会其语言的流畅和表现的自然美。

B:

听后想想,这段写景从哪几个方面,结合着哪些事物来写的,起到了怎样的表达的效果。

讨论后齐读,加深体会,再放音乐。

*人性美。

[小伙伴们那善意的嘲笑,偷豆的举动,对付六一公公的幼稚方法,将船划得飞快的英姿,无不体现了孩子们毫不雕饰的纯净之美,体现着人的率真、自由与活力。

]

A:

请男生齐读第10节少年朋友们开船的动作描写,圈出动词,揣摩语言的准确。

B:

分角色朗读偷豆时人物鲜明的个性化语言。

*情感美。

[小朋友得到特许来伴“我”钓虾、游戏,母亲再三嘱咐与深夜候船,年幼的陪“我”坐在船中,桂生为“我”找豆浆、舀水,六一公公的嗔怪与送豆,无不洋溢着爱的温情。

]

五、体验反思:

课文结尾说: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的好戏了。

”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六:

拓展延伸:

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

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些什么文化习俗,可与同学们对话交流,上台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2回延安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2、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

2、引导学生掌握比兴、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周末到了,当你踏上你离别多时的故土,看到那里的亲山、亲水、亲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教师导语:

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

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延安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诗人贺敬之也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安采用信天游的格式写下了这首诗《回延安》。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写的《回延安》,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贺敬之现当代诗人、剧作家。

山东峄县(今枣庄市)人。

1940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

1945年,与丁毅合作创作了歌剧《白毛女》,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1956年作者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无限兴奋喜悦,因此写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

当时诗人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诗人出个节目,于是诗人就采用了最具地方特色的“信天游”的格式写了这首诗。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有的一节表达一个简单独立的意思,有的几节构成一组,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

注意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作用)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感情深切。

三、教学过程:

听录音朗读

要求,注意听,把还有不懂读的字圈点出来,与同桌合作讨论,或查字典,或问老师。

预设字词

读准下列粗体字的读音。

心窝搂定白羊肚手巾羊羔羔糜子油馍 气喘一盏

一读诗

教师导语:

诗人贺敬之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当他回到延安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有哪些变化。

请大家各自快速朗读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理清思路,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

(1)回延安,激动满情怀兴奋

(2)忆延安,圣地养育我感激

(3)话延安,欢聚话今昔喜悦

(4)看延安,旧貌换新颜赞颂

(5)祝延安,圣地大贡献热爱

再读诗

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导语:

一首好诗,诗中少不了精彩的语言运用,现在请同学们请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1、圈出你认为用的好的字词、句子并和大家讨论与分享其表达效果

(学生自主合作,教师引导)

根据“从(字词、句),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教师举例如题目中的“回”,“回”意味着重先到过去生活过的地方,容易使人联想到回家、回乡,重返自己的精神家园,拉近(突出/写出)了诗人和延安的密切关系。

又如:

开头第一部分中“莫要”,表现出心脏的剧烈跳动;“莫把”,表现出急欲望见延安的心情;抒发了急欲回到延安、行近延安万分激动的感情。

学生自主合作

预设引导:

又如第一部分:

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

“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

2、诗中运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小组合作分析其中的表达效果。

根据从诗句中的可知,采用(修辞手法),写出了/表现了/突出了。

教师举例如: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从主观感觉描写客观事物。

“唱”、“笑”、“把手招”,拟人描写“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体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感情。

学生自主合作

预设引导①比兴如:

第二部分中运用比兴方法、排比修辞方法描写当年延安生活。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兴中兼比,以“树梢”、“树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出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引起并喻写出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出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

预设引导②排比以上这三个兴中兼比的诗节,又构成排比的形式,逐节递进地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预设引导③又如第四部分中“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写出了延安变化之大。

突出了“延安精神”留给延安人民的财富。

知识点学习:

比兴关系:

这是“信天游”中大量使用的。

所谓“比”,即比喻。

古人说: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所谓“兴”,即起兴。

古人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四、拓展探究

1、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延安人民的什么特点?

(热情好客、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2、在那个年月,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建设新生活,在老一辈的革命者们的精神教育和影响下,延安人民经过了自己的努力,生活不断的好起来,那么在今天,这种“延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吗?

五、小结

诗人自始至终把握住了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通过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五部分内容来倾吐自己的激情。

抒情方式上既有直接倾吐,又有间接抒情.或用动词,或描写,便感情抒发既酣畅淋漓,又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作品中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一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朗读这首诗结束教学

六、作业:

1、课后背诵这首诗。

2、完成课后练习。

3安塞腰鼓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中短句的运用及排比句、感叹句的作用。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分析揣摩,感悟文章的情感。

【教学方法】提问法、教授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

下载有关“安塞腰鼓”的画面、和范文朗读片段。

  学生:

听歌曲《黄土高坡》的录音,体会浓厚的黄土高原情结。

查找“安塞腰鼓”的历史资料。

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给生字词注音释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语:

一曲激昂高亢,展现西部人民壮志豪情的《黄土高坡》,把我们的思绪引向了广袤的黄土高原。

(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的地图)这里是黄帝轩辕氏书写华夏民族第一部史诗的地方,这里的子民自古以来就在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在数千年的抗争史上,产生了许多展现着西部粗犷,豪放的民风民俗的艺术形式。

今天,我们文化之旅的脚步将随着 刘成章 先生的生花妙笔踏上这片黄土,去欣赏有“天下第一鼓”之称的黄土高原之魂——安塞腰鼓!

(出幻灯片)

谈到天下第一鼓,同学们最想知道什么呢?

(提问三四个同学,问题留到课尾解决)【注:

2、播放“安塞腰鼓”视频,学生欣赏。

3、学生谈观感。

教师从以下方面适当引导:

①安塞腰鼓,它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

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②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和谐。

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③通过观看视屏同学们对安塞腰鼓的感受是什么?

(雄伟,气势磅礴等等)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

现在同学们带着对安塞腰鼓的感觉我们一起来看刘成章先生是怎样用文字开描写《安塞腰鼓》的。

二、学习新课

(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内容。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

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2、明结构。

说明:

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

(好一个安塞腰鼓)

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二)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寻美点。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自己认为美的句子。

(教师应适当提醒同学们用笔勾画;及时表扬同学做的好的地方;教师下讲台走动观察)。

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在互动中体会文章感情,讲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掌握文章主旨。

①请同学们起来说说找出的优美句子。

重点讲解运用排比、反复的句子(包括情感、重读、效果)。

讲解后请一个同学读,再全班齐读,再放录音。

让同学们在对比中体会文章的感情。

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②出除了鼓声,作者还描写了后生们的动作。

重点讲解“搏击”一词,与其他描绘打鼓的动词(打击、敲打)相比,作者为什么要用“搏击”,这体现了后生们的顽强的生命力。

与安塞腰鼓的发源地——黄土高原联系(搏击腰鼓、更搏击贫瘠、搏击艰难的生存环境)。

让同学们体会文章的主旨。

(出示幻灯片,播放例句。

学生与之对照,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美妙之处)

③回头看,安塞腰鼓不仅仅是写腰鼓,还写人、写环境、写土地。

(老师点明主旨)

④要求同学们找出最能体会作者情感的句子(提问)。

讲解反复的修辞手法(情感效果、在全文中的作用)同学读、全班读、录音机读。

比较学习,体会情感。

⑤短句和感叹句的运用。

(为了传达勃发的生命激情,作者使用了一连串短语,使文章语句铿锵,节奏像波浪一样倾泻而出,欲止不能。

如“忘情了,没命了”。

让学生找出自己喜爱的短句,感情朗读。

⑥播放“忘情了,没命了”放录音,同学们齐读,体会作者情感。

老师引导,适当总结。

⑦再看安塞腰鼓视屏。

让同学们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之美,加深同学的体会。

⑧回答刚开始的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的疑问解决了吗?

解决了,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没解决,老师引导总结)

(三)布置作业。

A、两部分的“静”有没有不同?

(第一部分侧重于人的安静,第二部分侧重于声音的寂静。

)这两部分对第二部分的表达有什么作用呢?

(以动衬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与第-部分形成前后呼应。

B、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四)板书设计

板书:

安塞腰鼓

刘成章

生命的力量

阳刚之美

意蕴美

形式美

4灯笼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灯笼  ”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3、情感目标:

 

   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

     本文的“灯笼”是写作对象,也是文章的线索,全文是围绕“灯笼’来写的。

作者描述灯笼的意图,以及灯笼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家国情怀。

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延伸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请多名学生说说自己的童年最难忘的物品,勾起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2.导语: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澜的图画,温馨动人;往事犹如一串欢快的音符,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思。

二作者介绍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写作》主编、中国写作研究会会长等职,并参加郭沫若著作编辑委员会领导工作。

吴伯箫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

舌耕笔耘,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主要收在《羽书》《烟尘集》《黑与红》《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文集;香港文学研究社出版了《吴伯箫选集》。

三背景资料

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这些关于灯笼的记忆,既有文化上的,也有情感上的。

作者顺着自己的思路写来,意绪纷繁。

四正音

神龛:

kān司马懿:

yì斡wò旋怅惘chàngwǎng:

幽悄qiǎo霍骠piào姚

五释义

1、人情世故:

为人处世的道理。

2、斡旋:

调停、调解

3、熙熙然:

温和欢乐的样子。

4、怅惘:

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5、不甚了然:

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

六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字的准确读音,并考虑课文大意。

2、学生朗读。

(边读边整体感知本文的层次结构)

划分结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板书: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2段)总说喜爱灯笼的原因。

第二部分(3-12段)通过对灯笼的回忆、联想,表现了浓浓的家国情怀。

第一层(3~5段)通过追述与灯笼有关的旧事,表现孩童时代家中那暖暖的亲情。

第二层(6、7段)在对家乡的追忆中,展示家乡淳朴的乡情和民俗风貌。

第三层(8~10段)在对灯笼的认知中,感受到了朝代的更替变迁。

第四层(11、12段)情感升华为家国情怀,愿做保家卫国的“马前卒”。

7、再读课文,理清情节

  让学生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和联想具体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1)提着灯笼,迎回祖父。

2)接过纱灯,上下灯学。

3)跟着龙灯跑,伴着小灯睡。

4)族姊远嫁,姊家衰败。

5)在纱灯上描红。

6)对宫灯的想象。

7)联想古代将领挑灯看剑。

8)抗击敌人的情景。

 

八、研读课文,合作讨论。

 1、 提出突破口问题:

这篇文章,围绕“灯笼”写了作者的一些记忆和联想,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喜欢灯笼呢?

  (①、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人的慈爱和“我”的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2、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和启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虽然我们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共同抵御侵略,共同抗击敌人,就一定会打败敌人,取得胜利。

8、写作特色

(1)使用方言,地方味浓

“燃滴滴金”、“上下灯学”、“家来睡”等,都富有浓浓的家乡味道。

(2)乡情民俗,诗词典故

如:

第2段,写“灯笼”引“我”想起“台上的小丑,《司马懿探山》”

第8段,引用《宋史·仪卫志》的记载;

第11段,“醉里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

(3)描绘朴实动人

如:

“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

第3段,写“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

这些描绘就非常朴实,写出了农村中的淳朴生活。

 

9、小结

作者运用散文化的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特别是结尾处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作者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10、布置作业

文章第2段,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描写了提起灯笼让他想起的各种声音。

请你也运用排比,写一写你听到的声音。

板书设计

 

引出灯笼

 

灯笼回忆灯笼情感—升华(家国情怀)

 

解读灯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