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8288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152.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从2006年到2010年的“十一五”时期,是首都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一进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在全市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党中央提出科学进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国务院批复《北京都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首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首都经济社会进展的战略目标、进展重点和政策取向,集中体现了市委、市政府的施政方针和决策意图,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打算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要紧依据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都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良好基础

2001年2月,北京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个五年打算纲要》。

五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创新体制、调整结构、优化环境、全面进展,圆满完成了“十五”打算确定的要紧目标和任务。

 经济进展跃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按常住人口运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美元。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符合首都功能特点的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取得长足的进展,第三产业比重达到67.7%。

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地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3%,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年均分不降低5.4%和13.3%。

社会进展迈出新步伐。

科技事业蓬勃进展,全市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2.1%,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持续提升。

教育体系日趋完备,高中时期教育入学率达到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

公共文化服务健康进展,建成一批有阻碍的重大公共文化设施。

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公共卫生体系和综合减灾应急处理机制逐步健全。

奥运筹办进展顺利,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都市进展初现新格局。

中关村科技园区、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加快,成为提升首都服务功能、吸引高端产业集聚、扩充经济总量的重要载体。

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力度加大,郊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完成了都市总体规划修编,制定实施了区县功能定位及评判指标指导意见。

区县各具特色的进展格局正在形成。

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

累计完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资226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63.5%,建成了五环路、莲花池西路、地铁13号线等一批重大项目,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累计达到114公里。

生态环境爱护成效明显,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0.5%,大气污染治理进展明显,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全年比重达到64.1%,比2000年提升近16个百分点。

天然气、热力等供应能力和污水、垃圾等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行政治理体制改革、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都市治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特许经营、代建制、公布听证等多种新的治理方式相继实施。

对外开放取得新的突破,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3.2亿美元。

进展环境进一步改善。

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

实施主动就业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多层次的社会保证体系初步建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持续提升,年均实际增长率分不为10.4%和9.9%。

教育、旅行、健身等服务性消费比重大幅提升,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

“十五”打算的完成,实现了首都进展的新跨过,为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领先差不多实现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面向以后,我们差不多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

二、进展趋势

“十一五”时期,是首都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在全市现代化进程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展望以后五年,国内外环境和全市进展正出现出重要的新趋势。

首都经济步入进展新时期。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向更高水平迈进,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为本市国民经济长时期内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保持经济连续快速进展的关键在于转变增长方式,需要在注重总量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和进展质量与效益的同步提升。

  人民生活向更加富裕的小康迈进。

相伴物质生活改善和进展理念转变,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出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多样化与差异性特点。

生活质量提升和进展机会、进展成果共享成为要紧趋势,爱护社会公平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需要在注重提升整体社会福利的同时,更加注重关心困难群体解决生产、生活咨询题。

  科技进步推动产业升级持续加快。

新技术革命逐步改变传统的经济形状,促使产业链持续延伸,增值环节和利润分配发生转移,产业进展趋向交叉融合。

创新成为决定竞争力的主导因素,需要在注重推进整体产业优化和全面升级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和高端产业进展。

市场开放促进新的进展格局加速形成。

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使国内外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增强,市场竞争基础之上的合作共赢成为进展的新趋势。

制度环境成为决定要素流向和进展活力的关键因素,需要在注重保持传统竞争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进展环境优化和区域经济合作。

都市进展进入战略调整的关键时期。

首都都市的总体进展方向和功能分区架构差不多确立,都市服务功能和基础实力初步奠定,关键在于建立并形成有效的引导机制,促进都市进展的战略重点转移。

需要在注重增强整体服务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外向服务功能的拓展和资源空间配置的优化。

社会结构连续深刻转型。

人口跨区域流淌规模持续增大,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

信息化快速推进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公众参与意识持续增强。

建立有效的发觉、回应和参与机制成为爱护社会稳固、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需要在爱护和增进整体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益的均衡与和谐。

三、历史机遇

作为首都,北京具有人才智力雄厚、科技教育发达、文化资源丰富、信息资源密集、市场潜力庞大等专门优势。

这些优势在以下因素的作用下,构成了以后加快进展的重要条件。

举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

为北京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全面展现中国风貌、首都风采、市场商机的舞台,将有效促进北京经济社会进展和都市治理水平的提升,有力推动北京与世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明显提升北京的国际地位和阻碍力。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将有力推动全国区域进展格局的战略调整,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生产要素的大范畴流淌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扩大市场容量和产业空间,更好地发挥首都比较优势,推进产业转型和都市功能布局调整,有效缓解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

四、要紧挑战

“十一五”期间,全市进展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必须高度重视,妥善应对。

  人口规模膨胀与资源约束矛盾加剧。

北京自然资源严峻匮乏,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人均土地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5,能源供应也比较紧张。

近几年来,随着全市常住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资源瓶颈约束的矛盾日趋突出。

  增长方式与进展水平提升的要求不相适应。

经济增长仍旧要紧依靠投资推动,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不足。

增长方式集约化程度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的能耗、水耗和占地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都市水平。

城乡和区域进展不和谐。

“三农”咨询题依旧突出,中心城区的人口和功能过度集中,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爱护有待加大,城区与郊区之间、平原与山区之间、南城与北城之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差不多公共服务的享有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生态环境质量全然改善任重道远。

受北方都市自然生态条件和经济快速进展的阻碍,全然改善空气质量、治理水环境等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地区专门是城乡结合部环境脏乱咨询题突出。

  适应科学进展观要求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相对滞后,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步伐缓慢,国有经济效率不高,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进展不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监管体制亟待健全,进展环境仍需持续改善。

  爱护社会稳固和都市安全能力亟待提升。

社会结构和组织形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利益主体更趋多元化,人民群众维权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普遍提升,但社会治理结构还不能专门好适应这些变化。

都市安全运行面临的各种突发性、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基础治理和应对能力提出新的挑战。

总之,“十一五”时期首都进展面临的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进展的环境,是首都大力进展服务经济、知识经济、循环经济,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提升首都功能及都市品质,主动参与和促进区域合作,形成现代国际都市差不多构架的重要时期;是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和更高水平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时期。

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担忧意识,妥善应对各种挑战,立足科学进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神贯注搞建设,一心一意谋进展,努力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进展。

第二部分 指导原则和进展目标

一、指导原则

全面推进“十一五”期间的进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进展观,紧紧抓住全力办好2008年奥运会那个重要机遇,全面落实国务院对北京都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努力走出一条经济进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进展之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以后五年,必须坚持以科学进展观统领首都经济社会进展的各项工作,在进展中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首都经济的进展战略,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进展。

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进展之路,着力完善落实科学进展观的体制机制,挖掘好、整合好、利用好首都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进展环境,实现首都经济又快又好的进展。

着力解决首都进展的瓶颈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大力进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连续进展。

(二)坚持国家首都、国际都市、文化名城、宜居都市的功能定位,努力提升都市建设和治理水平。

按照国务院对北京都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精神,认真履行“四个服务”的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治理,健全综合交通体系、能源供应体系、水资源保证体系,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和生态爱护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都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治理能力。

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爱护与都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持续增强都市服务功能,提升都市的承载力,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宜居都市和现代化国际都市。

 (三)坚持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创新型都市。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进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进一步发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示范作用,充分利用好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中央在京科研院所及高等学校创新资源,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治理创新,优化自主创新的环境,切实增强首都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实现2020年我国进入世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战略目标做出奉献。

  (四)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努力促进城乡和区域和谐进展。

按照都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的要求,加大分类指导,完善产业布局,促进区县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特色进展。

建立城乡互补、区域和谐、统筹进展的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郊区城镇化、现代化进程,集中力量抓好重点新城的进展建设。

主动参与和推动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和谐进展。

  (五)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加大社会建设和治理,推动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主动推进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就医、就学、住房、安全等实际咨询题。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基层基础工作,更加注重改革进展稳固的和谐,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入手,促进首都社会和谐。

(六)坚持奥运带动战略,努力提升首都工作水平。

主动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全力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

抓住举办奥运会那个契机,全面提升北京的可连续进展能力,全面提升都市的治理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充分利用和发挥好奥运会的庞大推动作用,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首都经济社会跨过式进展。

二、要紧目标

按照首都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部署,“十一五”时期全市进展的目标是:

紧紧围绕“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建设创新、和谐、宜居新北京,办好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努力实现经济进展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可连续进展能力、人民生活品质和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水平明显提升,奠定现代国际都市的差不多构架,为实现首都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进展水平明显提升。

保持首都经济平稳较快进展,在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和降低资源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到2010年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

差不多形成与首都资源特点和功能要求相适应的经济结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2%左右。

价格总水平保持差不多稳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年涨幅操纵在3%以内。

  

(二)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差不多建立起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核心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知识创新和技术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创新型都市。

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地区出口的比重达到38%,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三)可连续进展能力明显提升。

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比“十五”期末分不降低15%和20%。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都市空气质量差不多达到国家标准。

完成六环路以内要紧河湖治理,实现水体差不多还清。

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3%。

  (四)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以上。

农村差不多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让宽敞市民喝上洁净的水,呼吸上新奇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达到100%。

(五)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水平明显提升。

城镇登记失业率操纵在3.5%以内。

差不多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社会保证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全市城镇差不多养老保险、差不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

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防灾减灾和都市安全运行体系。

差不多完成“城中村”整治,形成一批和谐社区与和谐村镇。

都市法治化水平和市民素养明显提升。

专栏2:

“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要紧指标

调控指标  

——经济调剂  

城镇登记失业率操纵在3.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年涨幅操纵在3%以内。

  

地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比“十五”期末分不降低20%。

  

耕地保有量(指标的具体数值以国务院给我市下达的正式分解指标为准)。

  

 ——市场监管  

食品安全监测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药品抽验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企业经济违法案件发案率操纵在5%以下。

——社会治理  

全市城镇差不多养老保险、差不多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95%。

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固在85%以上。

到2010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10%以上。

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降低到6人以下。

  

工矿商贸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比“十五”期末下降5%以上。

——公共服务  

义务教育和高中时期教育入学率力争实现100%。

  

全市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

  

每百名60岁以上老人拥有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2.3张。

  

中心城公共客运系统承担全日出行比例达到40%以上。

  

都市空气质量差不多达到国家标准。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11.6万吨下降到2010年的9.9万吨,下降14.7%。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由2005年的19.1万吨下降到2010年的15.2万吨,下降20.4%。

  

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3%,都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中心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新城和中心镇污水处理率提升到90%。

中心城再生水利用率提升到50%以上。

  

中心城和新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以上,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农村卫生厕所(户厕)差不多普及。

  

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达到100%。

  

——预期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2%左右。

 

全市研发经费支出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

  

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地区出口的比重达到38%。

接待境外旅行人数达到500万人次以上。

  

都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以上。

  

全市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

三、战略重点

着眼于转变进展观念、创新进展模式、提升进展质量,把首都经济社会进展切实转入全面和谐可连续进展的轨道,“十一五”时期要优先抓好四个带有全局和长远意义的关键咨询题,力争实现突破。

  增长方式集约化。

立足节约使用、高效利用资源促进进展,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模式和消费方式。

立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进展,在一些关键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建立比较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和体制机制架构。

立足调整经济结构促进进展,注重增强消费拉动作用,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总部经济,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群。

立足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进展,着力培养高端产业功能区,促进各区域合理分工、特色进展。

  资源配置市场化。

完善资源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使价格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状况和生态环境缺失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升市场化程度和市场监管能力。

推进政府创新,加大基础治理,提升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公共服务均等化。

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市民,着力扩展差不多社会公共服务,专门是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安全饮水等服务设施建设,规范公共财政覆盖范畴,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在差不多公共服务享有上的差距,提升公平性和可及性,保证宽敞人民群众共享进展改革的成果。

城乡进展和谐化。

主动引导和推动投资、产业和功能向郊区转移,建立起城乡和区域统筹和谐进展机制,落实都市总体规划和区县功能定位,加大市域开发建设的分类指导,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和谐,逐步实现都市进展战略重点转移和整体功能配置优化。

第三部分 进展任务和政策取向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首都经济又快又好进展,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增长方式。

要从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升规模和集聚效应、提升资源节约和利用效率入手,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和谐统一。

(一)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总的方向和要求是,走高端产业进展之路,把现代服务业进展放在优先位置,大力进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度进展现代制造业,明显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水平。

  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

注重进展知识型服务业,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增强服务功能和辐射力。

稳固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等支柱产业,主动培养进展空间较大的旅行会展、现代物流等潜力产业。

重点进展以下领域:

  金融产业。

持续优化首都金融进展环境,构建功能丰富、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吸引国内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北京。

着力推动产权交易和风险资本市场进展。

发挥金融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扩大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

专栏3:

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又叫制造性产业、创意经济,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运用知识产权,制造财宝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漫画、电影、电视、音乐、表演艺术、出版和资讯科技服务等行业。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进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将其视为对以后经济增长和制造就业机会有重要奉献的增长领域。

北京进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多方面明显资源优势,将通过加大组织和谐,制订鼓舞引导政策,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化创意产业。

以完善体制和政策为突破口,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进展的地点法规和优待政策,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和社会氛围,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加快进展,使之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

整合优质资源,主动培养进展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群;做强做大文艺演出、出版、广播影视、广告等优势产业,持续壮大动漫、网络传媒、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一流国际水准、浓郁北京特色的文化精品和知名品牌;逐步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的文化演出中心、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中心、动漫和网络游戏研发制作中心、文化会展中心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大力进展研发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创意行业。

充分利用奥运机遇,加快进展体育休闲健身、竞技体育表演、体育彩票等体育产业。

 

旅行会展。

抓住奥运契机,提升旅行会展业进展水平,打造世界一流旅行都市和国际会展之都。

连续巩固传统文化观光旅行,重点开发觉代娱乐、商务会展、体育休闲等高端旅行产品。

搞好国家会议中心、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等大型会展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汽车、文化等具有国际阻碍力的会展品牌。

  房地产业。

以“稳步进展、优化结构、稳固价格”为目标,引导房地产业健康进展。

把握好土地供应总量和开发建设规模,坚持一般商品住宅供应主体地位。

鼓舞进展资源节约型住宅,加大房地产品牌建设。

大力进展住房二级市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完善住房市场供应体系。

调整房地产开公布局,优化和操纵中心城区开发规模,引导开发重点向通州、顺义、大兴、昌平等新城以及南城转移;原则上二环路以内,不再新批成片一般商品住宅项目;三环路以内,从严操纵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四环路以内,除南部地区外,不再开发建设新的经济适用房项目。

  现代物流。

着重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物流效率,重点推进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等公共物流园区建设,形成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互为补充、和谐进展的物流基础设施格局。

大力进展产业物流,主动推进国际物流和航空物流,重点优化都市配送物流。

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治理技术为核心,明显提升物流企业的专业化、信息化和社会化水平,加快培养一批重点企业。

  商贸商务服务。

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大力推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和便利店、专业店等新型业态的进展,加快进展社区商业和郊区村镇商业,构建城乡现代化流通网络。

规范现有批发、零售市场,促进有形市场的升级改造。

适应产业和市场进展需要,主动引进国际知名的会计、法律、咨询、评估等中介服务企业,形成立足本市、辐射全国的商务服务体系。

  大力进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