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6010344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〇〇六年二月)

为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海口对外开放和体制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热带滨海绿色温馨城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海南省委四届七次全会和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特制定《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发展基础

“十五”时期,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成功抗击非典、禽流感疫情,战胜干旱、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全市国民经济在“九五”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进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轨道,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完成了“十五”计划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

2005年海口市生产总值达到301.35亿元,年均增长12.1%,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3.3%。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8.8:

24.7:

66.5调整为2005年的7.7:

27.6:

64.7。

人均生产总值2005年达到17418元。

财政总收入60.83亿元,年均增长21.4%,占全省的41.9%。

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城郊型、服务型农业得到巩固和提高,产业内部结构优化,200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3.09亿元,“十五”平均增长7.3%,农、林、牧、渔产值比例调整为40.4:

4.9:

38.8:

12.5。

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83.14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8.1%。

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药谷”建设快速推进,资源加工型产业持续增长,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开始崛起,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62.12亿元,“十五”平均增长21.6%。

以“旅游、商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稳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95.12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0.3%。

旅游业总收入2005年达到47.2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2.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完成138.45亿元,“十五”平均增长12.9%。

2、统筹城乡建设发展,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十五”时期是全市城乡建设投入最多、变化最显著的五年。

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38.66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140.66亿元。

市区龙昆南路、世纪大桥、滨海大道、国兴大道、秀英大道等新建、改造项目完成,自然村通车率99.2%,以海口为中心的环岛高速公路网基本贯通,货运大道和绕城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美兰机场二期扩建投入试运营,粤海铁路开通,城市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增强。

城市燃气普及率96.8%,管道燃气普及率35%。

供水供电能力、港口吞吐量、信息通讯水平都有新的提高,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生态文明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国家I级水平,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

2005年,非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例59.5%,比2000年提高8.9个百分点。

3、统筹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取得新成绩。

初步构筑门类相对齐全、开放程度较高的市场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

政府职能转变、行政机构改革、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依法行政、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取得明显进展,以粮食、商贸等国有企业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企业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建设投融资平台作用显著,旅游集团等资产经营公司组建完成。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规范的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积极参与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努力拓展保税业务,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取得新进展。

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3.79亿美元,五年平均增长12.4%。

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2.35亿美元,五年平均增长19.7%,占全省比重的51.9%。

其中出口4.12亿美元,五年平均增长19.4%,占全省比重的44.5%。

4、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热带生物、制药、海洋技术研发力量增强,国家863生物医药成果产业化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十五”期间市级科研单位共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6项,省级科技成果48项。

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普教经费总投入达30.78亿元,是“九五”期间总投入的2.86倍。

教育布局调整力度加大,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教育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两基”教育得到巩固。

城市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实施,社会办学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快速推进。

公共卫生应急网络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幅加强,农村卫生得到重视,全市医疗卫生条件和技术水平继续提高。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文化市场日趋繁荣,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5、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整治美舍河、南渡江等水系,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脆弱区得到有效保护,工业污染源达标率为99.03%。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739.5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6.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829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6.1%。

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的48%下降到2005年的45%,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00年的12.8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1.3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000年的19.4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26.97平方米。

每百户家庭拥有小轿车6.3辆,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脑40台。

城镇登记失业率3.4%,全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68岁。

总结“十五”时期的实践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在加快发展中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二是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经济综合竞争力;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城市特色,提高中心城市功能;四是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加快思想创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二、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仍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三低一小”矛盾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

1、经济总量小,综合竞争力不强。

经济实力与综合竞争力与兄弟城市差距拉大,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301.35亿元,在全国有资料比较的26个省会城市中仅高于银川市和西宁市,排在24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84亿元,在有数据比较的25个省会城市中排在24位。

2、产业发展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弱。

工业化水平低,企业研发能力不强,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5.7亿元,在全国有资料的24个省会城市中排在23位;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2005年旅游饭店接待人数348.86万人次,低于三亚市的406.59万人次,由2000年全省排名第一下降至全省排名第二。

物流业发展滞后,金融业发展水平低。

3、中心城市聚集辐射能力弱,城市特色不突出。

港口功能不完善,秀英港和新港超负荷运转;城市人口素质不高,城市内涵不丰富;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小,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能力不强;城市管理水平不高,旧城改造任务繁重,“城中村”问题亟待解决。

4、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农”问题仍较严重。

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抵御灾害能力脆弱;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水、电、路、通讯以及科教文卫等设施落后,农村道路等级低,四级以上道路仅占45.9%,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5、就业压力较大,居民收入不高。

2005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40元,在省会城市中排在第18位,比居首位的广州市少7100元,比居末位的西宁市高出960元。

2005年预计全市居民家庭平均每户就业人口1.51人,比2000年减少0.19人,城市居民就业面44.7%,比2000年下降3.2个百分点。

6、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差距较大。

科技、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设施不足,我市拥有高等院校数量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在未位,每千人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数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排在32位,每千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在有数据的28个大中城市中排在26位,人才数量、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人才创业、使用环境亟待改善。

7、体制、观念创新不够,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政府的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大,改善投资环境的任务依然繁重。

三、发展环境

今后5—15年,既是我市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又是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凸显时期,我市加快发展既有有利的条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1、有利条件。

“十一五”期间,国内外、岛内外的发展态势为我市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市场开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把握利用好这些条件和机遇,我市经济社会就能加快发展。

——全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产业化掀起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国际资本继续看好中国,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区域经济整合趋势逐步加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十一五”末期正式建立,为我市吸引外资和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与资源,参加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国内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了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并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住房、汽车、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成为消费热点,我市产业发展的需求拉动力进一步增强。

——¬¬我省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大项目加快进入,西部工业走廊迅速崛起,南部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南海资源开发将为经济增长带来持续动力,全省经济加快发展对进一步发挥我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市是中国最南端的海岛型省会城市,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海岛型都市建设形成的良好基础,新一轮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城市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扩张,为我市提升城市整体价值、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不利和不确定因素。

——世界总体和平,但局部地区军事冲突、恐怖事件时有发生,世界范围内的能源、资源短缺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屡有表现,将使我市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面临更大的挑战。

——我国加入WTO结束“过渡期”,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对我国体制创新的影响加强,国际产业转移更加注重市场、人才、技术、产业配套等因素,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协调加强,生产要素加速向优势区域聚集,区域、城市竞争更加激烈,对我市的发展环境建设提出新的挑战。

——省内西部重工业和南部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我市强化中心城市的龙头地位形成更大压力;社会转型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日益显现,化解这些矛盾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四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落实“五个统筹”,贯彻“六个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打造“娱乐之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进一步加强海口作为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全省都市型农业基地、国家海岛生物产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的战略地位;加快城市化进程,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突出城市特色,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区域协调,把海口建设成为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优越的热带滨海绿色温馨城市;深入实施“文化立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和谐海口建设;加快体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努力实现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的目标,跨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

2、指导原则。

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四届七次全会精神,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快”字和“好”字上下功夫,用加快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既要努力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更要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的优化,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来抓,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必须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调整优化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努力打造“娱乐之都”,提升现代服务业。

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农业、旅游、商贸等产业发展,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经济总量,推进产业升级,增强海口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必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全省区域发展战略,从琼北和全省区域发展的大局出发,努力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和全省快速发展;把保持生态环境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战略,扩展和充实生态城市建设内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创体制新优势。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方针,立足海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现实条件,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经济社会体制创新的成功经验,提高体制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突出市场取向、企业自主、社会更具活力的体制特色;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全面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努力构建和谐海口。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注重社会公平,努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3、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关系。

在贯彻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导原则的同时,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处理好三个重大关系。

一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扩张经济总量的关系。

既要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又要结合海口实际,努力克服“经济总量小”的主要矛盾,在提高经济质量的同时加快扩张经济总量。

二是扩大消费需求与扩大投资需求的关系。

既要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过多依赖投资需求转向更多依赖消费需求;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海口消费规模小,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的现实问题,努力扩大投资需求,积累生产能力,在投资推动和消费拉动的双重作用下加快经济发展。

三是协调发展与重点推进的关系。

既要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五个统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清醒地认识到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仍较落后,投资需求巨大,但经济实力有限,实际工作中仍需集中有限资源,实行重点倾斜,通过点的突破,逐步达到面的平衡与协调。

二、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我们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加快推进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全省都市型农业基地、国家海岛生物产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建设,产业特色更加突出。

以2000年为基数,确保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以上,力争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城市化率达到65%以上。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重点领域技术研发优势初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九年制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

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完善,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城镇登记失业率明显降低,社会就业比较充分。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居住、交通、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规划进一步配套和落实,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区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能力、服务市民生活的城市功能明显改善;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城市面貌明显改观。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中介组织发达,社会服务功能比较完善,形成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廉洁高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体制机制和对外开放形成新优势。

——构建和谐海口取得新的进步。

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社会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逐步形成。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文明程度有新的提高,覆盖全市的安全网络日益健全,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在实现“六大目标”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五大特色”:

壮大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休闲娱乐、旅游房地产等产业,形成产业特色;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事业,形成文化特色;丰富热带海岛型都市功能与内涵,强化中心城市聚集和辐射能力,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形成城市特色;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体制特色;塑造生态型、滨海型的城市景观,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大气、水体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形成环境特色。

第二章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全面提高经济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加快发展生物产业,努力建设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全省都市型农业基地、国家海岛生物产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

一、建设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

坚持“发展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业发展方针,实施“质量兴市”工程,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壮大汽车制造、制药、化纤纺织、食品饮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培育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橡胶化工、旅游工业、生态环保等五大潜在优势产业,加快“药谷”、汽车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飞地工业园建设,把我市建成全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新型工业基地。

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3.6%。

1、壮大五大支柱产业。

——汽车制造业。

大力支持海南汽车集团二期建设项目,重点发展以海南汽车集团公司为龙头,其他中小型汽车配件制造企业为辅助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加强与国内外公司的技术合作,提高汽车整车开发能力,提高汽车配件技术研发能力,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制药工业。

落实“药谷”政策,加快“药谷”二期项目建设步伐,扩大“药谷”园区和制药产业规模。

大力发展化学制剂药品,积极发展中药和生物药品,加快发展药品包装业。

按照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针,积极引进新药,特别是一、二类新药,加快引进国外到期专利药品,努力提高药品自主研发能力,开发以海南独有的南药资源为主要原料的南药系列产品和药用植物系列产品,研制开发海洋药物和保健品。

在积极扩大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快与国外大型制药企业的合作,加快开拓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医药市场,努力把海口建设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基地。

——化纤纺织工业。

抓住我省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的有利时机,重点发展以兴业、振业、翔业、盛业等企业为代表的化纤纺织业,优化纺织印染中间产品,发展纺织服装下游产品,形成较为完整的化纤纺织产业链。

——食品饮料工业。

依托椰树集团、椰岛公司、亚太啤酒等优势企业和华南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着力开发天然、营养、保健、功能性饮料新产品,重点发展独具特色的热带果汁饮料、浓缩果汁加工和饮料酒等产品,将海口建成全国最大的热带天然果汁饮料加工生产基地,为带动我市乃至全省农业更快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保障。

——农副产品加工业。

围绕海南丰富的热带作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保鲜技术、热带瓜果蔬菜和热带作物深加工技术,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农渔业深加工产品,提高我省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支持海南红塔卷烟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海外市场,提高烟草加工深度,力争工业总产值和企业效益有新的突破。

2、培育五大潜在优势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大力发展以正红科技、清华显示器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三星光纤光缆二期建设,积极引进光纤光缆的配套项目,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努力将电子信息产业建成我市的支柱产业。

——精细化工业。

依托海南石油天然气的资源优势和西部工业走廊的上游石化工业,积极发展石化工业下游产品。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重点开发食品添加剂,如防腐剂、增味剂、乳化剂、酶制剂等;发展农业化学品,如植物生长调节剂、饮料添加剂、微量元素肥料、果蔬保鲜剂等;发展日用化学品,如化妆品、塑料制品等以及油漆、涂料、工业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等。

——橡胶化工业。

充分利用海南独特的橡胶资源优势,引进国内外的大企业,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和新产品,积极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橡胶轮胎制造业,扩大汽车、摩托车等配套产业规模。

——旅游工业。

依托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突出海南地方特色,发展椰雕工艺品、贝壳工艺品、特色食品、礼品、纪念品等加工业,适应游艇经济、高尔夫经济的发展需要,发展相关制造业。

——生态环保产业。

应用节能、节水生活废弃物无公害资源化处理、环境监测、水污染防治、直接饮用水净化等技术,开发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再生资源利用技术和生态环保产品。

3、合理调整工业布局。

加快调整我市工业发展布局,形成有利于产业向园区聚集、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效能、实现集约化发展的工业空间布局。

工业布局坚持“西移南扩”方针,主要选择在我市西北、西南部毗邻港口、火车站和南海大道、货运大道等交通便利、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

加强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汽车工业园、“药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狮子岭“飞地工业园”。

加快老城区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步伐。

突破工业用地瓶颈,打破现有行政区划限制,丰富“飞地工业”的内涵。

发挥马村港枢纽港口的作用,加快建设“临港出口加工区”、“港口保税物流园区”,积极发展临港工业。

二、建设全国热带滨海旅游休闲胜地

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和融合,整合琼北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