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8124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00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 每日一题.docx

高考地理每日一题

2019-2020年高考地理每日一题(5月15日-5月21日)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说出B港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审题的时候注意关键词:

“说出××位置××特点”,可调用“描述地理位置特征”答题模板,结合图文材料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经济位置等方面来分析即可。

位于30°N附近;位于该省东北部沿海;居该省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位于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中点附近。

【解题必备】描述地理特征型解题技巧

地理事物的特征是指该地理事物区别于其他地理事物的最典型的标志,它一般用来表示该地理事物的形态、状态、属性、分布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在高考地理非选择题中,特征描述类比较常见,如分析某地两大城市群的特征、描述某海岸线形状特征、简述某国产业结构变化特征、据图描述图示地区降水的分布状况及地形特征、根据材料归纳某河流的水文特征等。

一、答题思路

二、答题模板

1.地理位置特征

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纬度位置

包括南北半球位置、纬度带、热量带

海陆位置

地处内陆还是沿海,位于大洲的哪个方位,濒临的海洋

相对位置

周围相邻的地理区域,处于交通线的何种位置

2.自然地理特征

描述角度

包含内容

地形地势特征

地形类型

主要属于何种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或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等),不同地形类型的分布状况等

地势起伏

包括地势起伏状况(如地势起伏大、地势低平)和高低变化趋势(如西北高、东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气候

气温方面

主要从年均温(高低)、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季气温状况)、气温年较差以及冬夏季节的长短等方面概括

降水方面

主要包括降水(年降水量多少、季节变化状况),以及降水和气温的组合状况

河流特征

水文特征

从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时间、长短、次数、有无凌汛)、结冰期、含沙量、流速及水能蕴藏量等方面分析概括

水系特征

主要从河流流程、流向、流域面积、河道(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状况)、水系形态、支流数量、河网密度等方面去考虑

3.社会经济特征

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面临的问题

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工业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面临的问题

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方式、线路走向、交通线(或点)的密度大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分析A半岛的地势变化特点,并说明判断依据。

(2)描述A半岛山地雪线随坡向和纬度的分布特点。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

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

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1)限定条件为“尼日利亚”,中心词为“路网特点”“作用”,可调用交通分布特征答题模板。

根据图中铁路分布可知其路网特点;作用主要从产品的输出和输入方面回答。

(2)限定条件为“尼日利亚”,中心词为“布局特点”,可调用交通分布特征答题模板。

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应从横贯沿海地区、连接东西向铁路方面回答。

(3)限定条件为“尼日利亚沿海地区”,中心词为“气候特点”“问题”,可调用气候特征答题模板。

首先可以利用图中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得出该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是高温中暑、急性传染病、毒虫叮咬等。

(1)路网特点:

线路较少(密度较低);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

作用:

方便农矿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3)气候特点:

(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需要防范的问题:

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荷兰地处欧洲西部,鹿特丹港是世界著名港口,被称为“欧洲门户”。

木鞋、风车、奶酪、郁金香号称荷兰四宝,木鞋又位于四宝之首,是荷兰主要旅游商品之一。

木鞋能够应对潮湿的地面,人们下地干活、庭院劳作乃至室内打扫都穿不同样式的白杨(白杨是杨柳科植物,分布于较北、较高纬度处)木鞋。

材料二 下图为荷兰位置图。

荷兰人喜欢木鞋反映了当地什么样的地理环境特征?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近年来,中非合作稳步前行。

下图是非洲某国局部区域示意图,该国是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发展中国家。

洛比托大型炼油厂和图中所示铁路是我国与该国合作的典范。

图中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分别为90km/h、40km/h。

请从地形角度分析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

本题限定条件是“地形角度”,中心词为“速度”,考查甲、乙两路段列车设计速度差异的原因,实质是考查两地地形特征的差异对列车速度的影响,可调用地貌特征对比答题模板。

甲路段主要位于沿海平原,地势平缓,行车比较安全,故列车设计速度较高;乙路段所在地区等高线较密集,说明地表崎岖,且线路较弯曲,故列车设计速度较低。

甲路段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线路较平直,列车设计速度高。

乙路段地处沿海地区到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形高差大(地势起伏大),地形破碎;线路弯道多,列车设计速度低。

【解题必备】区域对比分析型解题技巧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它为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

对比型综合题往往给出大量的材料,把两片区域或两种事物、现象等进行对比,分析其共同和不同的特点。

高考题中对比型试题的设问方式主要有:

比较图中××和××的差异(不同或异同),分析××和××的共同特点(问题),说明图示××和××的自然条件与类型的差异等。

一、答题思路

(1)四步审题是前提。

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

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目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

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地形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地形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

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要求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2)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

首先,联系题中图表和文字材料,它们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

其次,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即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点。

最后,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当实在无法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时,根据题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答题往往也是很有效的。

(3)两个确定是关键。

根据分值定要点,根据内容定格式。

根据分值定要点,要求学生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只有答出完整、正确的要点,才有可能得满分。

根据内容定格式是指根据问题的内容来决定是直接列举要点还是采取列表比较的形式。

一般来说,比较异同时列表更直观些。

二、答题模板

比较对象

比较要素或内容

河流

水文特征

水位、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流速、水能等

水系特征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落差、河道曲直情况、支流多少、水系形状等

补给方式

东北地区以春汛为主,内陆地区以夏汛为主,东南沿海地区以雨水补给为主

地貌

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

地势

地势高低起伏状况

气候

气温

年均温、气温高低、气温年较差、气温高低的月份分配状况

降水

季节分配、总量、变率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状况

资源

资源问题

多少(是否短缺)、开发情况(是否破坏)、发展趋势(是否面临枯竭)、治理措施

人口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

城市

城市区位

地形、气候、河流、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科技、旅游、地质、历史等

城市化

城市区位、城市化表现、城市化标志、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快慢、城市化阶段、城市化问题等

区域特征

自然特征

地形、气候、土壤、水源、植被、自然资源等

人文特征

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环境问题等

农业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技术、劳动力、市场、政策、交通、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

工业

区位条件、工业部门结构、存在问题、整治措施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

比较汉水中游两大支流南河与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简图和莱茵河流域简图。

甲、乙两工业区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比较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似的优势条件。

本题限定条件是“钢铁工业”,中心词为“优势条件”,可调用区域工业对比答题模板。

甲工业区是我国沪宁杭工业区,乙工业区是德国鲁尔区,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似的优势条件主要是都有便利的水运、较好的工业基础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都拥有便利的水运,便于原料、燃料的运输,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都有良好的工业基础;劳动力素质高。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地形示意图

表 下面为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

耕地面积(万公顷)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巴西

6100

6500

8000

7800

9400

中国

12178

12172

13539

13516

13859

注:

巴西粮食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60%,中国约占70%

粮食产量(万吨)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巴西

11660

13800

14000

16300

19300

中国

49800

52870

54640

58950

60710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与中国相比,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2)据下左图、右图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

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本题限定词为“楚河中游地区”,中心词为“原因”,可调用人口变化原因答题模板。

根据材料可知,楚河中游地区位于古代丝绸之路上;当地有数万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带来的秦腔文化世代相传。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