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满分作文赏析.docx
《记叙文满分作文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满分作文赏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叙文满分作文赏析
记叙文满分作文赏析
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
(03全国卷话题“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
路是月的痕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
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
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
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
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
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
每天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
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
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
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
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
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
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
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
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
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
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
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
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
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
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
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
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
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点评】“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这本是具有很强思辩性的话题,本文却对这一话题作了含蓄而形象的诠释:
儿时爱父亲,其笛声最美,年龄稍长时厌父亲,吹笛被看作“不务正业”;到外地求学时复苏了爱父的情感,其笛声与我的心产生强烈的共鸣———“我”对笛声的认识就是这样受着感情的支配!
文中月、路与笛声既构成了朦胧而静美的如诗的意境,又成了结构全文的线索。
特别是笛声,既是父亲情感的宣泄,又是“我”认知的对象,还是刻画“父
亲”性格的道具。
父亲带“我”放牛时用笛声抒发“美妙”,父亲与“我”有隔膜时用笛声传达“爱子之心”。
本文语言优美而形象,“路是月的痕”,月是路的魂,多么新奇而富有诗意的比喻!
“用粗糙的手捏我的脸蛋”,“兀自傻呵呵地笑”,“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细节的白描与排比的辞格,刻画出“父亲”的质朴、憨厚、隐忍、痴心的性格特征,蕴含着浸渍乡村风味的浓浓亲情,不乏感人的力量。
综上所述,本文不失为文质兼美,耐人咀嚼的记叙散文,被评分满分作文应当之无愧。
07高考山东作文题目:
请以“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为题写800字文章,自拟题目,自选主题自选文体,文体特征明显。
母亲手中的稻草绳
就在昨晚我还伸手摸了摸枕下的稻草绳,胸中的热血流遍全身„„
母亲啊,您可曾知您坐在门前编制稻草绳,那蓝布褂,那双敏捷而勤快的手将稻草一颠一颠地编成草绳——那幅画面伴随了我十几个春秋啊,母亲啊,那是永不褪色的记忆,伴我一年又一年„„
还记得你那次生病,恰好我放假回家,父亲给了我一把零钱,让我给您买点您爱吃的菜。
我低着头行走在人群中,带着上次考试的悲伤,走得缓缓的,在这喧闹的市场上,我无心观察周围形形色色的人,只顾伤心地走着„„偶尔间,抬头望望菜堆,寻找你爱吃的菜。
其实我根本没曾想过,你爱吃什么,只是记得您爱吃我爱吃的菜„„又是偶尔抬头,老伯在用稻草绳绑着菜,那好熟的稻草绳„„这不是母亲一直编着的稻草绳吗?
母亲您那单薄的身体倚在门前,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子„„
还记得那个夜晚吗?
天黑黑的,父亲在屋内抽着闷烟,烟雾缭绕,您依旧在门外编着草绳,手一颠一颠的,稻草就编成草绳。
我的心沉沉的,再也无力开口要开学后的学费„„
时间好像在那一刻停留,静得可怕,就如我沉沉的心。
那句“爸妈,我不上了”在口中转了几圈又咽了回去,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对学习是多么渴望,可家中„„母亲,您的手依旧在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绳的一部分。
父亲猛地捏灭了烟,起身去了邻家,我依旧心沉沉的,您依旧手一颠一颠地将稻草编成草绳„„
我回过神来,匆匆地买了您应该爱吃的菜,不忘要了根草绳„„
母亲啊,我就是您手中的草绳,从小编到大„„您那在门口编草绳的背影,那双一颠一颠的双手在我的记忆里永不褪色。
后来求学的路上,我总不忘将一根草绳放在枕下,看到它,我就看到了您的身影,您那双永不停息的手,和那一颠一颠的稻草绳,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您用那双手告诉了我什么是自强不息„„
我在您的那双手下成长,同稻草一样由草变绳„„您的那双手陪我走过了一夜又一夜,时间永远吹不落您手中的稻草绳,更吹不落那双一颠一颠的手„„
09福建卷
题目:
这也是一种
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不得抄袭。
这也是一种爱
昏暗的灯火下一对父子正在吃饭,安静的饭桌上父亲面无表情,静静地吃着碗里的饭。
儿子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自己的父亲,不远处的书包里静静地躺着这次测验的卷子。
79分的卷子既不算好也不算太差,但是对一向成绩优秀的儿子来说,就有点失水准了。
“这次考得怎么样了?
”良久,沉默是金的父亲终于发话了。
“7„„79分。
”无法从父亲的语气中感受到任何感情的儿子小心回答了父亲的提问,并紧紧盯着父亲那张好像盤石般坚毅的脸。
没有表情!
即使是听到儿子成绩下降的时候,那张熟悉的脸庞就像一潭死水一样波澜不惊。
看到这里,儿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默默吃着碗里的饭。
曾几何时,父亲会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欣慰,会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可惜,父子俩一起高兴一起伤心,可是现在的父亲„„脸上麻木的表情,没有丝毫的感情,儿子的成败仿佛跟他没有关系一样。
多少次儿子拿着第一的成绩在父亲面前炫耀,父亲也仅仅只有一声简简单单的回应。
同学们所说的进步的奖励、成功的庆祝,这一切儿子都不曾拥有。
同时,同学们所说的父母对成绩下降的怒火、严厉的呵责,到了父亲这里连一个简单的表情也换不到。
想到这里,儿子不禁有些神伤。
又是一阵无言的沉默,只有咀嚼下咽的声音。
忽然父亲放下碗筷,儿子有些惊喜地抬头。
“你想吃些什么?
我明天去买。
”父亲没头没尾的话语让儿子有些惊讶,木然的回答之后,又是一阵可怕的沉默。
儿子低头细想父亲刚才的话:
这是在关心我吗?
如此简单的话语让儿子难以抓住其中的意义。
望着父亲起身离去的背影,儿子有些茫然。
看着洗碗池前父亲忙碌的背影,儿子忽然觉得有种想哭的冲动,眼泪在眼眶中直打转。
也许吧,这就是父亲关心人的方式!
虽然很简单,也很容易伤人,但这也是一种爱吧!
儿子忽然觉得父亲的表情不再木讷了,像死水一样的父亲仿佛又增添了新的活力。
儿子赶紧上前与父亲并肩站在一起,帮他洗碗。
忽然儿子好像看到父亲笑了,笑得像铁树开花一样灿烂。
这也是一种爱,饭桌上无言的爱。
09江苏卷:
(70分
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和流传。
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间美与丑、雅与俗、好与坏,交错杂陈。
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些时尚如过眼云烟,有些时尚会沉淀为经典。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品味时尚
江苏考生
(一
“一代不如一代!
”九斤老太愤愤地小声嘀咕着,一边不自觉地又朝右边小木椅上忘我拥吻的情侣瞥了一眼,便像犯了罪似地收回了目光。
伊眼见着街头闪烁的标语——“情侣街,品味衣,品味时尚,有爱大声喊出来!
”伊吓了一大跳,慌忙朝出口走去,喃喃道:
“品味啥时尚?
我们那时啊,挑开头盖才知道新娘啥模样啊!
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
(二
九斤老太是怎么会认字的呢?
哈哈,自从孙女七斤在城里当上了《品味时尚》杂志的主编,九斤老太便经常来城市探望。
七斤本想给老太报个老年大学,把老太吓了个半死,伊连忙摆手:
“男男女女共处一室,都是有孙儿辈的人,怎么行呢?
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哪!
”好在九斤老太耳聪目明,七斤便教她学字念报,本看在伊很用心,便准备将最新潮的“火星文”一并教授给老太。
却不料九斤老太脸上的皱纹都拧在了一处,撇着伊的瘪嘴骂道:
“祖宗之字不可乱改,我们那里谁敢乱改?
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
(三
这天,七斤没事做,便从口袋中拿出《品味时尚》杂志,嚷嚷着要给九斤老太念一段文章。
老太的瘪嘴鼓了鼓,终没叨咕出一句话,便坐下听孙女读。
“38度的阳光温柔地在我微闭的睫毛上跳跃”,七斤声情并茂地读着,又不禁自我陶醉地闭上双眼。
“啥玩意儿?
”九斤老太几乎觉得自己耳朵坏了。
“我的嘴角上扬,不禁定格成43°的微笑”,七斤自然不理会老太的问题,继续半读半诵。
“瞎折腾!
”老太不屑地耸了耸肩。
“空气中弥漫着78°摩卡或68°卡布奇诺的芬芳„„”七斤略略不舍地放下杂志,期待着伊的夸赞。
听得一头雾水的老太,看着孙女的眼神,局促不安起来,想了半天,还是将口头禅涌了出来:
“哎呦,一代不如一代哪!
”
“什么什么呀!
这叫‘小资文’,这叫时尚,教您品味时尚你都不会!
”七斤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气。
(四
“奶奶!
您太时尚了!
城里现在都流行吃您那种玉米窝窝头,拎你那破蛇皮口袋,尤其是您那句‘一代不如一代’,火了!
火了!
”七斤兴奋地在电话里嚷嚷,“您现在有空教我品味时尚啊!
”
九斤老太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望着破旧瓷碗中的几个硬面窝窝头,又浮想到七斤衣服上故意张开的破洞洞,本想骂句“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忽地又想到这又成了时尚,伊觉得不合身份,思来想去,一句话也说不出,便默默挂了电话。
伊失了神,心理叨咕:
品味时尚,真是„„
【简评】文章凭借“九斤老太”生发出意趣横生的故事,善于反讽。
惊看街头“时尚”,难舍老年“时尚”,不解文学“时尚”三个片段,着力描绘“不合时宜”的“九斤老太”的鲜活形象。
文末出人意料,“守旧”的九斤老太太竟成“时尚”,赋予了“一代不如一代”这经典语言在当今时尚中新的深刻内涵。
文
章扣题严密,构思精巧,语言幽默风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含蓄的结尾让“品味”之意余韵悠长,发人深思。
(薛明德
09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
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
绿叶?
情意
浙江考生
当爷爷开始品冲泡了四遍的陈年龙井,来吊丧的宾客也已渐渐散尽。
妈妈紧紧地牵着我的手,与这一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作别。
我微微地苦笑,原来并没有永远的故乡,我们永远都是过客。
处理完奶奶的丧事,爷爷也不再坚守这一方留下了无数记忆的土地,顺从地跟随着我们来到城里。
然而,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路上,我无数次看见了爷爷的回眸,那深沉的眷恋与无以言表的无奈,最终都化为一滴浑浊的泪水,慢慢地倒流进心底。
别了,我听见这两个字。
在城里的爷爷,依旧每日早起。
这在习惯了夜生活而对早晨阳光不屑一顾的城市,多少显得有一些另类。
然而,爷爷并不在乎那些异样的目光,依旧每日穿着洗得发白的蓝色旧工作服,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
他在楼前被废弃的土地开垦出一片花田,撒下各种奇奇怪怪的种子,每日伺弄,神情严肃地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
只有我知道爷爷的孤独。
因为我也有着这样孤独。
我怀念故乡的老屋。
那每日清晨婉转的莺啼,那木制楼梯凄婉的呻吟,那透过碧绿的竹林洒落的细细碎碎的阳光,那让人无法忘怀的带着淡淡清香的泥土气息。
在这一片钢筋混凝土中,我已无法找到那样淳朴与纯粹的笑脸,我看见爷爷每次想要挥起的手都在冷漠的擦肩而过中无奈的放下,我总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当年的爷爷是一片意气风发的绿叶,他可以暂时离开他的根,去远方飘荡,寻找属于他的风景,然而如今,这一片绿叶已然悄悄凋零,他需要回去,与故乡永远地厮守在一起。
那是爷爷的八十大寿,亲戚朋友们借此都聚在一起,我眼神流转,却寻不见爷爷的身影。
悄悄起身出了宴会大厅,我看见爷爷徘徊在角落的窗前。
我过去,握住了爷爷的手。
爷爷动动嘴唇,说:
“我想回家。
”仿佛是一个寻求家的庇护孩童。
“好,我们一起回家。
”我从爷爷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是一片绿叶,不管飘到多远,都已被那一方土地打下了深刻的烙印,是的,这是每一片绿叶无奈而又甜蜜的宿命。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对根的情意打拼,然后在日落之前,牵着手,回家。
脉脉乡情
浙江考生
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飞翔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
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现,心中总是有些悸动。
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致的美丽。
枝杈与土地仅有几米的距离,然而叶儿毅然挣脱,任风翻飞,它飞旋:
任车将它压得粉碎,它依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飞旋着动容的美丽。
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散发的情愫,慢慢体会。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里。
远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志,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
钻进门前等候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这安详伫立的院落,在那渐渐远去的方向,我落泪了,止不住地落,从心底流淌出的。
远离了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家了。
这时我仿佛能够真切得体会到落叶挣脱枝头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的力量呀。
林语堂的一篇随笔曾给予了我深深地慰藉。
小时候的他住在鼓浪屿,离海很近,他常常和父亲在海边倾听海的沉吟,他常问父亲海的那边的图景,他向往着,终于他飞过了那道海,可海的这边依然深深地萦绕在他的心底。
他说:
“当我乘飞机越过这道海时,觉得其实它很小,而当我在海的那头遥望家乡时,它是如此渺远。
”短短的一句话是如此意味深长,因为乡愁是人间最美的语言。
每个生灵都有着它的根,都有着牵引着它的一根丝,流淌着人间最美丽的情感。
就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有一条的的喀喀湖,上面住着一群乌鲁人,当日月斗转过多少个春秋他依然生活在浮岛上,当印加文明渐去,当温室效应袭来,他依然坚持固守,他们说:
“那是根生长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动的。
”
那是多么简单却是那样动人的话语,带着那样寻找的愿望,带着按捺不住的依恋,再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绿的熏豆茶,踱步于乡间小道,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里弥漫着的泥土的芬芳,犹如泰伊的弥撒曲一般令人销魂,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融化了。
随手拔起路边的野花,我惊诧于那根系的葱茏,是它生成了绚丽的色彩,那时我找到了一直追踪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扬帆起航,一卷书,一杯茶,蒸腾着脉脉乡情,在心底一直有灯塔照着我来时的方向。
09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
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70分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上海考生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
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
”一个沉沉的声音。
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
“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
老人笑了起来:
“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
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
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
“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
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
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
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
”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
我思索着,说道: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
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
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
”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
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
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
”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
“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
你好好看看。
”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之中。
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点评】今年高考作文看似一篇传统的材料作文,但是在文体要求上只有四个字:
“诗歌除外。
”所以,也不排除议论文之外的其他文体,例如此文这样的想象作文,就是成功的一例。
除此以外,本文优点相当明显。
首先,题目不同
凡响:
“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
”其次,“我”与“老人”的对话形式很好地对应了当今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对话。
再者,将郑板桥的书法艺术提升到“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的高度。
读罢此文,不得不佩服作者在紧张的考试状态下,依然保有松弛的心态与驰骋的想像力。
09湖北卷:
请以《站在___________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不限。
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④不少于800字。
站在车站的门口
湖北考生
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
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翁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
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同时,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
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的收拾东西。
还处在梦乡与现实的过渡地带的我,忽然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
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亲爱的母亲的脸,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
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
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
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
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
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汽车。
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成了点,渐渐地消失在大雾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的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我时不时的会站在车站的门口,愿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母亲父亲的祝福,愿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父亲母亲的音讯。
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
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
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
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远去一样的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
千叮咛万嘱咐:
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
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
车开了,透过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水汪汪的眼眶。
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
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
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
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
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阅评专家点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离别是一种永恒的人生状态。
作者选取一个特殊的场景——车站来抒写生活中真实的离别之情,用这种离别来表现普通百姓家庭的挚爱。
为了谋生,当年我送别父母;为了求学,如今父母送我。
更可贵的是,离别的心理、动作等细节写得真实、细腻,令人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