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摸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7253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摸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摸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摸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摸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摸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摸底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摸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摸底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摸底语文试题.docx

广东省廉江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摸底语文试题

廉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6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19分)

《万木图》序

(明)杨士奇

《万木图》者,翰林侍讲建安杨荣勉仁,昭其大父达卿先生之德,示其后之人也。

先生有孝行,于为善施义汲汲焉。

然不喜以施名,以为受人之施者,恒有愧耻为辱之心。

夫施于人,而使其心愧耻为辱,犹不施也。

必使受吾之施者,如其所当得,而即乎其心之安,庶几可也。

元之季世,兵戈饥馑,民困穷冻馁无食,至相食以苟活。

虽父子夫妇,相视不能相保恤,所在皆然。

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指某山号于众曰:

“有能相吾力树木者乎?

树一木,予谷若干。

”于是争愿出力来请谷。

既悉饭之,乃如所言。

愿树木者予之谷,不籍识其姓名,卒亦不视其功,而所活不可胜计矣。

先生之乐施,何其忠厚委曲而周备欤!

居数岁,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

先生指以戒其子孙曰:

“不自意今之盛如此也!

其毋苟自为利!

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毋苟自利也!

”于是所施利益多矣。

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

晋绅君子多为诗文纪之咏之,既皆失于兵。

而其子孙,佩服训戒,至于今不违。

然欲其后世皆佩服不违,此图所以继作也。

呜呼!

始先生知施谷而已,知求受施者即乎其心之安而已,岂计树之大后当何如哉!

而受施者必尽力焉,不可以苟,盖天理之在人心,有不能已也。

先生所存如此,惜乎其仅施于

衰乱艰虞之际,畎亩之间,而徒布衣以终其身也。

不然,使遇治平之时,得一命为所欲为,所施利不其博哉!

如其后之人能世承其训,推广是心而行之不已焉,其于施利固又博也。

是用告诸其来者。

(选自《明代散文名篇集粹》,略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籍识其姓名籍:

登记、记录

B.木郁然崇茂,悉中于材中:

中意、满意

C.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没:

通“殁”,死去

D.惜乎其仅施于衰乱艰虞之际虞:

忧患、祸患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B.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C.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D.将有为学宫为释老之宫∕为桥梁及津渡之舟∕而需材者给之∕有贫欲∕为居室没欲∕为棺而不得材者∕给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朝末年,战乱和灾荒让老百姓生活极其悲惨痛苦,以致发生了父子夫妇相食的惨剧

,杨达卿先生的善举救活了不计其数的饥民。

B.杨达卿先生采用种树救灾的办法赈济饥民,可谓是考虑周全,既无偿供给了饥民粮食,又不至于让他们产生接受施舍的羞愧耻辱之感。

C.元末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为表彰杨达卿先生的善举,绘制了一幅《万木图》,但可惜后来在战争中遗

失了;后来杨荣为了彰显其祖父的善举,又重新绘制了这幅画。

D.对于在赈灾中饥民种植的林木,杨达卿先生并未据为己有,而是告诫子孙后代要用来作公益事业,用来救助贫穷的人。

至作者写作时,他的子孙一直没有违背他的教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先生藏谷甚富,将发廪振之,指某山号于众曰。

(5分)

(2)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闻而高之,命工作万木图表之。

(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

(19分)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杜陵人也。

登进士第、宏辞科,杜鸿渐深器重之。

为郭子仪朔方从事,子仪入朝,令黄裳主留务于朔方。

邠将李怀光与监军阴谋代子仪,乃为伪诏书,欲诛大将温儒雅等。

黄裳立辨其伪,以告怀光,怀光流汗伏罪。

诸将有难制者,黄裳矫子仪命尽出之,数月而乱不作。

后入为台省官,为裴延龄所恶,十年不迁。

贞元末,为太常卿。

王叔文之窃权,黄裳终不造其门。

尝语其子婿韦执谊,令率百官请皇太子监国,执谊遽曰:

“丈人才得一官,可复开口议禁中事耶!

”黄裳勃然曰:

“黄裳受恩三朝,岂可以一官见买!

”即拂衣而出。

邠州节度使韩全义曾居讨伐之任,无功,黄裳奏罢之。

刘辟作乱,议者以剑南险固,不宜生事;唯黄裳坚请讨除,宪宗从之。

又奏请不以中官为监军,只委高崇文为使。

裳自经营伐蜀,以至成功,指授崇文,无不悬合。

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崇文曰:

“若不奋命,当以刘澭代之。

”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

后与宪宗语及方镇除授,黄裳奏曰:

“陛下宜熟思贞元故事,稍以法度整肃诸侯,则天下何忧不治!

”宪宗然其言。

由是用兵诛蜀、夏之后,不容藩臣蹇傲,克复两河,威令复振,盖黄裳启其衷也。

黄裳有经画之才,达于权变,然检身律物,寡廉洁之誉,以是居鼎职不久。

黄裳性雅淡宽恕,心虽从长,口不忤物。

始为卿士,女嫁韦执谊,深不为执谊所称。

及执谊谴逐,黄裳终保全之。

洎死岭表,请归其丧,以办葬事。

及是被疾,医人误进其药,疾甚而不怒。

然为宰相,除授不分流品,或官以赂迁,时论惜之。

(选自《旧唐书》)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裴延龄所恶  恶:

讨厌。

B.黄裳终不造其门造:

到……去。

C.不宜生事宜:

适合。

D.寡廉洁之誉寡:

缺少。

6.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

B.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

C.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

D.由是∕得崇文之死力∕既平∕辟宰臣∕入贺帝∕目黄裳曰∕此卿之功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杜黄裳跟随郭子仪在朔方道做幕僚,在遵命主持留守事务时,他识破李怀光伪造的诏书,挫败了李怀光杀死郭子仪和温儒雅等人的阴谋。

B.韦执谊是杜黄裳的女婿,但韦执谊并不尊敬杜黄裳;杜黄裳让韦执谊率领百官请求皇太子监管国事时,韦执谊很不愿意,甚至顶撞了杜黄裳。

C.杜黄裳因为评定刘辟叛乱有功,深受皇上赏识,后来他与宪宗谈到方镇将帅的授任一事,宪宗听取了他的意见,使朝廷纲纪得到整肃尊重。

D.杜黄裳性情淡泊,宽裕待人,但是在约束自身察人授职方面却有所欠缺,这也是他身居要职时间不长的原因。

8.用现代汉

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1)黄裳勃然曰:

“黄裳受恩三朝,岂可以一官见买!

”(6分)

(2)邠州节度使韩全义曾居讨伐之任,无功,黄裳奏罢之。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19分)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柩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9.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登上。

B.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报,报复。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信,忠信。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并,一同。

10.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B.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C.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

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1.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开头用五句话写出了“威振四海”的局面。

接着又以“百越”、“俯首”,北却匈奴的事例,写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扩展了版图,巩固了边疆,国力强大之极。

B.“废道焚书“隳城杀杰”,迅速把秦的统治置于同人民敌对的地位。

秦始皇穷兵黩武,想凭

借险要的地势,来实现自己的统治,奠定“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C.作者又调转笔头,把整个文章转到反面。

先写陈涉的出身,次写才能,再写人力,后写物力,接着,写由陈涉起义引起的巨大反响。

D.这两段文字从内容上看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对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进行总结,并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覆辙。

12.用现代汉

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5分)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5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韩愈《师说》中“ ,”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2)杜牧《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五、语言文字运用(27分)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重庆,周总理时常冒着极大的危险跑来跑去,把自己的生命安

危_____,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

②在学校中开设心理学课程,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帮助的,但是某些学校仍以分数为指

挥棒,将心理学课程_____。

③高考志愿填报期间,很多专家和媒体一再

提醒考生要慎重对待志愿表中的“服从专

业调剂”,但仍然有很多考生对此______。

A.置之度外束之高阁置若罔闻B.置之度外置若罔闻束之高阁

C.束之高阁置之度外置若罔闻D.置若罔闻束之高阁置之度外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确实是______,内容丰赡,情节跌宕,

人物生动,思想深刻,给读者以启迪。

②经长达三年的研究讨论,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______的高考改革终于破冰启动。

③避险搬迁户高中余因为妻子的肾摘除手术而______,于是打算卖掉房屋,乡里通

过各种渠道为他争取补助,并将他家纳入低保户。

A.鸿篇巨制众望所归别无长物B.长篇大论人心所向债台高筑

C.鸿篇巨制人心所向债台高筑D.长篇大论众望所归别无长物

1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的一组是()(3分)

①“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袁阔成先生将《三国》讲活了,他那______的讲解

将人们带进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也带进了他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

②演员必须自己内心冷静,才能表现所扮角色的热烈情感,他先得学会“不动于衷”,才能______,才能把角色的喜怒哀乐生动地“形之于外”。

③许昌春秋楼关圣殿正中为高13米、号称亚洲最大的室内关羽神像,关公手捋长髯,微合二目,夜读《春秋》,宝相庄严,______。

A.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声绘色B.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C.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绘声绘色D.绘声绘色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1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同学们尤其更喜欢“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

B.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以“返本开新”为宗旨,不断对《论语》进行创造性的诠释,由此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经学传统。

C.“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每年会有近5个月的时间执行深海资源勘察、环境勘探、海底生物研究等项工作。

D.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市委决定组织市公安局、安全监管局、工商局、供销社等单位在全市开展“打非”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

B.针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一事,美国《大西洋月刊》评论说,安倍做了一件“能让中日韩局势更糟的事情”,将因此而面临更多执政困难,可以堪称“自残高手”。

C.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D.这些杂交玉米由于产量高,而且比进口的杂交玉米具备更高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受到了当地农民的欢迎,推广面积越来越大。

1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中国元素越来越受到时尚界的青睐,法国知名品牌“珑骧”设计了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军挎包就颇受追捧,价格不菲。

B.以1994年创办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为代表,广播电视的舆论监督不仅成为我国扩大民主的一个标志,而且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闻改革的一大突破。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

20.填入下列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

 。

他写农村生活能体现出他的幽默感,比如说,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物起外号:

翻得高、糊涂涂……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A.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

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B.老舍的幽默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

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而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C.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

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

D.老舍的幽默和赵树理的幽默不同。

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而老舍的幽默

是市民式的幽默。

2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①你要快乐,孩子,在每一个清晨或

傍晚。

            。

②               ,月光照在苹果树上,就是美与美的相遇,就是世界上大美之物的诞生。

A.①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

②月光在世界上是最美的,苹果树在村子里是最美的

B.①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

②苹果树在村子里是最美的,月光在世界上是最美的

C.①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

②月光在世界上是最美的,苹果树在村子里是最美的

D.①你要试着与你身边的河流、山川、大地交谈,你要学会倾听万物的语言

②苹果树在村子里是最美的,月光在世界上是最美的

2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我所知道的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无不具有这个特征,其核心始终是单纯的,却又能够包含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思想。

②有没有丰富的复杂呢?

我不知道,如果有,那很可能是一颗魔鬼的心吧。

③与此相反的境界是贫乏的复杂。

这是那些平庸的心灵,它们被各种人际关系和利害计算占据着,所以复杂,可是完全缺乏精神的内涵,所以又是一种贫乏的复杂。

④对于心的境界,我所能够给出的最高赞语就是:

丰富的单纯。

⑤除了这两种情况外,也许还有贫乏的单纯,不过,一种单纯倘若没有精神的光彩,我就宁可说它是简单而不是单纯。

A.④②③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④①③⑤②  D.②④①③⑤

六、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在一个平静的大海边,住着一个老渔人,他每天在海边打鱼,他从没有到过外面任何地方,但他生活得很快乐。

他说:

“这个地方挺美,适合我生活。

有个亿万富翁,一生经历坎坷,在商界打拼几十年,到过世界上许多的地方。

最后,他选择了这个海边,打算在此度过余生,他说这里有别处没有的宁静、安详和自由。

两个老人在海边相遇了。

有人说,亿万富翁追求一生,最终就是为了这个,那他还不如那个老渔人呢。

也有人说,他一生毕竟经历过。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廉江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三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

1.B解析:

“中”应解释为“符合”。

2.A

3.

D 解析:

A项,“父子夫妇相食”于文无据。

B项,“无偿供给了饥民粮食”不对,应是让饥民种树,再提供粮食,使其有自食其力的感觉。

C项,《万木图》不是阮德柔绘制的,是他命画工绘制的。

4.

(1)当时,杨达卿先生家储藏了很多粮食,将打开粮仓救济饥民,(他)指着某座山对饥民喊话说……(“富”1分,“发廪”1分,“振”1分,“号”1分,句意1分)

(2)当时的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杨先生的行为高尚,命令画工绘制了《万木图》并

上表奏报给朝廷。

(“高”1分,“工”1分,“作”1分,“表”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万木图》这幅画,是担任翰林院侍讲的建安人杨荣(字勉仁),为了彰显他的祖父杨达卿的美德,画出来留给后代看的

杨达卿先生有孝顺的品行,对于行善做好事一直急切努力地追求。

然而不喜欢以施舍闻名,认为接受别人施舍的人,总有一种惭愧羞辱的心理。

施恩于人,却让受施者常常感到惭愧羞辱,还不如不施恩。

一定要使那些

接受我的施舍的人,(接受施舍)就像他应当得到的一样,并且在内心觉得安宁,大约这样才可以。

元朝末年,战乱饥荒,老百姓饥寒交迫,衣食无着,到了人吃人勉强活下去的地步。

即使是父子夫妻,彼此相望却难以互相保全,这种惨状到处都是。

当时,杨达卿先生家储藏了很多粮食,将打开粮仓救济饥民,(他)指着某座山对饥民喊话说:

“有能够出力帮我种树的人吗?

种一棵树,我给他一些粮食。

”由此(饥饿的人)争相出力,来换取粮食。

(杨先生)让他们都吃上饭,就像他所说的那样。

愿意种树的人给他们谷物,不登记他的姓名,最终也不看他的功劳大小(就给了他谷子),因此救活的饥民多得数不胜数。

杨先生的乐于施舍,多么地忠厚、委婉又考虑周全啊!

过了几年,树木长得郁郁葱葱,高大茂盛,都符合用材(的标准)。

杨先生指着树木告诫子孙们说:

“我没料到树木现在长得如此繁茂!

希望你们不要只用它们来为自己谋利!

将来有建学校、建寺庙道观、造桥梁以及摆渡小船需要木材的人,送给他们;有家贫要建造房屋、死后做棺材却买不起木材的人,送给他们。

(千万)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利!

”于是先生施舍给人们的好处就更加多了。

当时福建行省左丞阮德柔听说这件事后,认为杨先生的行为很高尚,命令画工绘制了《万木图》并上表奏报给朝廷。

士大夫和读书人写了很多诗文记

载这件事,歌颂这件事,不久(这些绘画、表章和诗文)都在战争中丢失了。

而他的子孙,感念佩服他的教导,至今没有违背。

然而,想让他的后世都感念佩服、不违背先祖的教导,这就是杨荣重新绘制这幅图的原因啊。

唉!

开始时杨先生只是想施舍谷物粮食而已,只是想让被救济的人(因出力才获得救济而)内心安宁而已,哪想到树木长大后会这样呢!

那些接受救济的人一定是尽力种树,不随便应付了事,大概是世人心中都存有天理,(善心好事)会传递延续下去吧。

杨先生留下了这么好的善行,可惜的是他的善行仅仅施展于社会衰败混乱、充满艰难祸患的时期,仅局限于方圆几里之内,并且仅以平民身份过完一辈子。

不这样的话,假如杨先生生活在太平盛世,得到某种任命可以做他想做的善事,他的善心善举的受益者难道不是会更广泛吗?

如果他的后人能够世代继承他的教导,推广他的善心,并且坚持不停地做下去的话,那么这种善心善行带来的好处将会更加普遍。

(我)写下这篇序以告诉后人。

w。

w-w*k&s%5¥u

二、

5.C 解析:

C项,宜:

应当。

6.C 

7.A 解析:

A项,原文只说想取代郭子仪,没有说要杀死他。

8.

(1)杜黄裳勃然

大怒说:

“杜黄裳承受三代国君的恩典,怎么能因为一个官职就被收买呢!

”(“勃然”1分,“受恩”2分,“以”1分,“见”1分,句意1分)

(2)邠州节度使韩全义曾担当讨伐的重任,没有立功,杜黄裳奏请朝廷罢免了他。

(“居”1分,“任”1分,“罢”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杜黄裳,字遵素,是京兆杜陵人。

他曾考中进士、又中博学宏辞科,杜鸿渐十分器重他。

他担任郭子仪朔方府从事,郭子仪入京,命令杜黄裳在朔方府主持留守事务。

邠州主将李怀光与监军暗中图谋取代郭子仪,于是制作假诏书,想要诛杀大将温儒雅等人。

杜黄裳当即辨认出诏书是假的,拿这事正告质问李怀光,李怀光流汗认罪。

遇到难以驾驭的将领,杜黄裳就冒称郭子仪的命令将他们尽数遣出,过了几个月也没人造反。

后来他入朝任职台省,遭裴延龄厌恨,过了十年也没有升迁。

贞元末年,担任太常卿。

王叔文盗弄权柄时,杜黄裳始终没有到访过他家。

他曾经告诉女婿韦执谊,让韦执谊带领官员们奏请皇太子任监国,韦执谊当即回驳:

“老先生您刚刚得一官职,怎能再开口谈论皇帝家事呢!

”杜黄裳勃然

大怒说:

“杜黄裳承受三代国君的恩典,怎么能因为一个官职就被收买呢!

”当即一甩衣袖出去了。

邠州节度使韩全义曾经担当讨伐重任,没有立功,杜黄裳奏请皇帝罢免了他。

刘辟作乱,议事的官员认为剑南险固,朝廷不应该出兵讨伐;只有杜黄裳坚决请求出兵讨伐,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他还奏请皇帝不要用宦官担任监军,专任高崇文为节度使。

杜黄裳自从谋划伐蜀,直到伐蜀成功,指示教导高崇文,没一件事不是跟蜀地军情遥相符合的。

高崇文一向忌怕刘澭,杜黄裳派人对高崇文说:

“你要是不出死力,朝廷就用刘澭取代你。

”因此得到高崇文拼死效力。

讨平刘辟之后,宰相入朝庆贺,皇帝看着杜黄裳说:

“这是你的功劳啊。

”后来跟宪宗谈到各地将领的任命一事,杜黄裳禀奏皇帝:

“陛下应该认真想想贞元年间的往事,逐渐用法度整肃诸侯,那么哪里还用担心天下不太平?

”宪宗同意他的说法。

因此从出兵平定蜀、夏之后,不再容忍戍边将吏傲慢恣肆,收复了两河地区,朝廷纲纪重新得到整肃尊重,这都是杜黄裳启发了皇帝的雄心啊。

杜黄裳有规划宏图的才能,懂得随时应变,不过在检点自己率先垂范方面,缺乏廉

洁的声誉,因此做宰相时间不长。

杜黄裳性情雅淡宽恕,心中有深谋远虑,不过说话不顶撞别人。

刚到朝廷任职时,把女儿嫁给韦执谊,不过很不受韦执谊敬重。

等到韦执谊被贬职流放,杜黄裳最终保全了他。

等到韦执谊在岭南去世,杜黄裳上书请求运回韦执谊的灵柩,为他办理丧事。

在这个时候,杜黄裳发病了,医生误下药剂,使他病得很厉害,他也不发怒。

然而作为宰相,杜黄裳授官任命不甄别身份名望,有的官员因贿赂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