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带增设路口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69437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化带增设路口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绿化带增设路口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绿化带增设路口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绿化带增设路口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绿化带增设路口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化带增设路口施工方案.docx

《绿化带增设路口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化带增设路口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化带增设路口施工方案.docx

绿化带增设路口施工方案

宿迁市宿豫区华东农业大市场

绿化带增设路口工程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第一章编制说明………………………………………………………1

1.1编制依据………………………………………………………1

1.2编制原则………………………………………………………1

1.3编制采用标准和规范规程…………………………………1

第二章工程概况………………………………………………………1

2.1工程建设概况…………………………………………………1

2.2道路设计概况…………………………………………………1

2.3施工现场相关的周围环境…………………………………1

2.4施工特点………………………………………………………1

第三章施工部署………………………………………………………1

3.1项目部组织机构的设立……………………………………1

3.2项目部主要人员的职责……………………………………1

3.3施工部署……………………………………………………1

第四章施工质量管理及保证质量措施………………………………1

4.1质量管理目标…………………………………………1

4.2质量保证体系………………………………………1

第五章安全措施………………………………………………………1

5.1安全方针………………………………………………1

5.2安全施工目标…………………………………………1

5.3保证安全生产措施……………………………………1

5.4安全用电及电气防火………………………………………1

5.5安全保证体系………………………………………………1

第六章交通组织………………………………………………1

6.1现状道路及交通状况…………………………………………1

6.2交通组织方案…………………………………………1

6.3人员安排………………………………………………1

6.4交通保证措施…………………………………………1

6.5交通安全管理及措施…………………………………………1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设计图纸

1.1.2现行的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吉林省和长春市有关市政技术、质量和安全的规定。

1.1.3根据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分析,结合本公司的工程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1.2.1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严格执行施工程序,遵守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工期。

1.2.2实行施工、设计和建设单位三结合,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做好施工部署及各项施工生产工作。

1.2.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1.2.4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推行ISO9002标准化管理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1.2.5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调配,做好雨季施工安排,力争均衡生产。

1.3编制采用标准和规范规程

1.3.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1.3.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1.3.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自己写具体情况我不明了

2.2道路设计概况

本改造工程设计中心桩号为S324K173+160处,以此为中心两侧各20米范围内的绿化带全部拆除,改成平交路口如下图所示。

中间绿化带的恢复施工为从路面下挖70cm后对基础进行压实,然后分三个层次进行施工,依次为28cmC15混凝土底基层,32cmC15混凝土基层,沥青下封层、最后铺设4+6cm沥青砼。

既有324省道道路宽度为25m中分带宽度为2m,设计为双向4车道。

2.3施工现场相关的周围环境

本工程位于宿迁市宿豫区,是通往沭阳的主干道,交通流量较大,而且区域内有华东农业大市场,对本工程的施工影响较大。

但区域周边地材丰富,这给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2.4施工特点

华东农业大市场绿化带拆除增设平交道口,工作量小但交通量较大车辆与行人来往较于频繁、复杂、拥挤,给施工带来了为少困难。

为了克服施工中的种种困难,必须根据机械代的施工特点,优化施工方案,超前性地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合理组织劳动力和先进的机械设备的序配套,做好工序合理、交通不堵、安全可靠,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环境保护的目的。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项目部组织机构的设立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展及业主利益,我公司将组织高效、精干的管理班子,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及先进的施工工艺,按“质量、安全、文明”的要求,精心组织施工,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3.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2.1场地的准备

3.2.1.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现场总平面布置进行平面规划,做好现场道路、临时设施的规划。

3.2.1.2了解现场地形、道路、供电、供水状况,做好有关移交及管线勘探工作。

3.2.2材料准备

根据材料用量计划,做好材料的订货和采购工作,并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及保管。

3.2.3施工机具准备

施工前必须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及进退场计划并按施工组织机械进场就位。

3.2.4技术准备工作

根据业主提供的图纸和地质资料,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全面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3.3施工部署

3.3.1施工工艺

绿化带改造段施工工艺流程:

围挡→破除中央分隔带→下挖清基压实→浇筑底基层混凝土→浇筑基层混凝土→接缝处理→均匀喷洒粘结油→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成型→开放交通。

3.3.2施工工期及保证措施

本项工程工期计划为10天。

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较多,为确保施工按进度计划进行,首先须做好上述的施工材料备料、进场条件、开工前准备工作及施工工具组织,制定科学、详尽的施工组织计划,并严格按其实施,控制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工期,同时抓住工程施工的三大控制要素:

工程款、材料设备、施工人员。

合理安排各阶段的施工进度,最大限度地组织各项工作同步交叉进行。

均衡、有节奏地组织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工作面,以便合理地组织各工种的工人在同一时间配合施工并连续作业,避免窝工。

3.3.3机具与人员安排措施:

(1)按工程所需机具计划,进场前根据实际确定具体,必须全部及时到位。

(2)人员安排更需提前,首先,进场前有计划;施工过程中,根据后续工程内容及时调整。

总之,抓住资金、机具、人员三大要素,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如期完成。

3.3.4底基层施工:

①场地清理:

清除表面草皮、杂物、树根、腐植土等。

②底基层填筑:

用C15混凝土进行浇筑,砼的振实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相结合,随浇随振,振点间距、振动时间等要满足规范要求。

振捣时必须均匀分布振捣,特别要注意边角部位的捣固,振捣时间以砼表面普遍泛浆为止,再缓缓抽出捣固棒,移入摊铺机振平,移动速度控制在每米一分钟左右。

3.3.5路面施工:

(1)基层

用C15混凝土进行浇筑,砼的振实采用插入式和平板式振动器相结合,随浇随振,振点间距、振动时间等要满足规范要求。

振捣时必须均匀分布振捣,特别要注意边角部位的捣固,振捣时间以砼表面普遍泛浆为止,再缓缓抽出捣固棒,移入摊铺机振平,移动速度控制在每米一分钟左右。

养生:

养生期内应始终保持表面湿润,养生期不少于7天。

(2)沥青砼面层施工

待基层施工完毕养生期达到后进行面层施工,完毕后进行绿化带恢复。

第四章施工质量管理及保证质量措施

4.1质量管理目标

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市政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分项工程合格率达100%,单位工程确保达到优良等级。

4.2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施工中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的要素,也是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环保五大要素对立统一体中极为重要的方面,为达到创优目标,质量管理方面,本公司将采取如下措施。

4.2.1建立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以质安部为主体,公司技术负责人、质量安全科、质监站实施逐级监督;工人自检为基础,班组互检为原则,工长、质监双控制。

即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负全权责任,专业工长和专业质监员对本专业全权负责。

4.2.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全员中开展QC管理活动,项目设置专职质检员,班组设兼职质检员,进行全员全过程的管理。

4.2.3全面推行标准化工作,把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各项活动、技术要求、经营管理等都纳入规范,形成制度,促进工程建设的优质、高速、低消耗完成。

第五章安全措施

5.1安全方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5.2安全施工目标:

加强管理,杜绝重大事故和伤亡事故,一般事故率控制在3‰以内,杜绝机械和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工地安全生产达标。

5.3保证安全生产措施

5.3.1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5.3.1.1编制的施工方案中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对重点部分应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5.3.1.2根据现场需要,质安科针对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工作环境编制各个施工阶段的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重点防护、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的工作计划。

5.3.1.3制定专项施工用电方案,并建立用电管理制度,各方均应认真执行。

5.3.1.4配备专职安全员,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保证体系。

5.3.2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

5.3.2.1施工队伍进场后项目部要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劳动纪律、项目管理制度教育。

5.3.3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质安部负责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标识工作。

安全人员应每天巡视,对安全防护措施、安全保护用品现场文明、现场人员遵守安全规定的情况进行检查和实施有效的监督,发现不合格状态,应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

整改不积极或在限期内没有整改完毕要采取停工、罚款等强制手段进行处理。

5.4安全用电及电气防火

5.4.1安全用电措施

5.4.1.1接地与接零

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电力线中,采取TN-S接零保护系统(即三相五线制)。

a.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或配电室的零线电源侧的零线引出;单独敷设,不作它用。

b.保护零线PE必须彩绿/黄双色线。

c.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配电线路中间和末端至少三处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d.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其中,架空敷设间距不大于12米内,采用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0MM2,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e.供电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接工作接地电阻值应不小于4欧姆,保护零线重复接地电阻值应不小于10欧姆。

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作保护接地。

5.4.2配置漏电保护器

5.5安全保证体系

9.5.1工地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详见下面)

 

第六章交通组织

6.1现状道路及交通状况

本施工路段是连接沭阳县与宿迁市区的重要交通要道,该路段相邻道路为城镇主干道,周边临近居民区、厂房、农业大市场等,重型车辆、居民往来比较频繁。

在交通流量巨大、行驶重型车辆的县道公路上进行这种“边施工,边通车”的工程,保证施工时行车顺畅,同时保证施工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是本工程施工的难点。

针对现场考察情况,我司经过专门研究讨论,确定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组织强有力的交通协调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疏散交通、解决交通分流问题。

6.2交通组织方案

本次施工增设平交路口位置为324省道K173+140~K173+180处,距离249与324交叉口距离约为300m。

施工期间道路施工区域内中央分隔带两侧各占用一股车道进行封闭施工,其余的车道供车辆通行。

施工区域四周用护栏及红白带围护,施工期间相应区域设置引导牌、指示牌、指示灯及引导员,以保障人员安全及车辆的正常交通秩序。

6.2.1、施工期间,对应车辆行驶方向100米处开始设置引导牌、指示牌,牌子字体颜色加荧光粉,牌上注明“前方道路施工,车辆慢速行驶”字样;

6.2.2、施工期间,对应车辆行驶方向100米处开始及施工区域后方各设置一个旋转警示灯,警示灯夜晚打开,提醒过往车辆进入施工区域范围;

6.2.3、施工期间,对应车辆行驶方向100米处开始至施工区域用护栏和交通锥围护,围护的方法为护栏和交通锥间隔摆放,间隔距离为5米,均匀摆放。

交通锥设置感应指示灯,夜晚自动闪光,以提醒车辆注意交通安全;

6.2.4、依次过渡50米处,同样设置指示装置区域,施工区域内实施全封闭施工;

6、我司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护栏、旋转警示灯、路障警示灯、交通锥和引导牌等,用于此项工程。

6.3人员安排

6.3.1、项目部内部人员安排:

道路施工期间,项目部将安排两个临时交通指挥人员,负责每个实施段施工期间的交通指挥工作,交通指挥人员必须提前培训,指挥期间必须坚守岗位,并穿好反光背心,戴好安全帽,挂好红袖章,指挥时间从每天上午7:

00开始~下午7:

00结束。

6.3.2、所需交警安排:

上午7:

00~8:

00之间,为保证第一天施工时的交通安全,我们请求交警在该时段作现场指挥,交警共需一名。

我方和交警部门时刻保持联系,以其通过合作达到工程顺利竣工。

6.3.3、积极准备人力、物力,加快施工节奏,使每段道路的施工进度尽量向前。

6.3.4、积极做好施工期间此段道路的交通警示指挥工作,交界线边缘做好各种警示线,以使过往驾驶员能引起充分的重视。

6.4交通保证措施

与交警部门配合,确保交通安全。

主动与政府、公路交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等部门共同制订在施工期间保护公路设施,维护交通安全畅通协议,接受公路、交通、社会和政府部门的监督。

6.5交通安全管理及措施

交通疏导工作,是本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落实解决的一个方面。

交通顺畅与否,主要依赖行车是否有序,管理是否到位。

因此,工程施工期间,我公司根据本工程特点计划成立专门交通疏解小组(设组长一名,成员3名),制订科学合理的交通疏解方案和应急措施,建立交通疏解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制和奖罚制度,明确工作重点和每日的工作要点,进行施工现场交通疏解工作。

发现事故及时上报,及时报警,绝对服从交警及路政部门的指挥并积极配合;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做出反映,立即由安全负责人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配合交警部门解决事故。

6.5.1行车安全管理措施

6.5.1.1、设专人进行交通指挥,主要是对前方车辆和进出封闭区域施工车辆的指挥,指挥人员要求具有较熟练的指挥交通能力。

施工车辆进出施工区域的交通管制指挥人员必须身着交通反光背心,指挥交通时必须穿戴整齐,并用红绿色小三角旗指挥交通。

6.5.1.2、严格按要求及相关标准设置交通管制标志,当施工完成后尽快将交通标志撤离开放交通,当因故暂停施工时,将交通标志撤至内侧一个车道上,以增加行车路面的宽度。

6.5.1.3、施工中遇到交通事故,现场交通安全人员即时按规定报告,保护好现场,并协助路政、交警疏导交通,若遇车辆在工作面侧突然熄火,现场人员能推动的应及时组织人员把车辆推到两侧停车区域内。

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及有必要停止施工的紧急情况时,即时请示有关领导同意后暂停施工,至任务执行或现场清理完毕后方恢复施工。

附录:

施工临时标志设置

序号

牌面

内容

标志类型

图样

设置部位

1

前方临时封路

警告标志

警示区域设置,设置距离:

作业区前100米

2

前方施工

警告标志

警示区域设置,设置距离:

作业区前100米

3

向左改道

警告标志

警示区域设置,设置于需车辆向左改道

4

向右改道

警告标志

警示区域设置,设置于需车辆向右改道

5

车辆慢行

警告标志

警示区域设置,设置于需提示车辆慢行位置

6

左道封闭

警告标志

警示区域设置,设置于前方需左道封闭作业

7

右道封闭

警告标志

警示区域设置,设置于前方需右道封闭作业

8

向左行驶

渠化装置

左导向标志设在车流方向向左改变的位置

9

向右行驶

渠化装置

右导向标志设在车流方向向右改变的位置

10

右道变窄

警告标志

右道变窄标志设置在右车道变窄处50米

11

左道变窄

警告标志

左道变窄标志设置在左车道变窄处50米

12

限速标志20

禁令标志

限制速度标志设置在限制车速路段起点处,解除限制速度标志设置在限制车速路段终点处

13

锥行反光标志

渠化装置

渠化装置锥形路标从前渐变区开始,顺车流方向布置,间距5-20米

14

警示灯具

缓冲区域设置,配合防撞护栏,防撞墙设置,夜间施工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