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6761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docx

《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docx

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

2021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策略

 

初中课程改革已有10年,各学科都在回顾总结,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其中,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改革尤其明显。

这是因为它构建整合了人文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综合课程,是本轮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同时,为了能让课程专家组的观点“求同存异”,出现了“一学科两课标”的独特现象。

基于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改革的经验,此次修订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与《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合二为一,重构课程标准框架,融合了两者的优点,增加了地理部分,减少了历史学科与思想品德课程雷同的内容,并明确了历史与地理学科知识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基础,以此凸显综合课程的独特价值。

笔者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实践为切入点,以2011年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主题一:

生活的时空”的“专题四:

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为例,剖析新修订课程标准的特点,提出相关学习方法。

一、整合即是创新

专题四“相关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是综合课程信息素养培育的学习内容,也是技能与方法训练的主要目标,源于历史与社会学科原先两个课标版本的相关内容。

注重技能与方法,是历史与社会学科课标的共同点。

对比新旧版本的课程标准,为了形象说明新整合的“专题四”的6条内容,笔者选用一种代表技能与方法的独特汉字“干”造型加以建构(如图1),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新修订课标整合的框架、逻辑和特色。

(一)整合的框架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是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的相关表述为基础,整合了《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一)》的核心内容,整合形成简练的6条子目标,恰巧可用“1”“2”“3”来表述三个学科学习的方法。

“1”是生活信息的学习方法,只有1条子目标:

1-4-6归纳获取生活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评估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

1条子目标就涵盖了获取生活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提出了社会调查方法。

这是原来两个课标里都明确要求学生学会的调查方法,也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必须掌握的实践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

“2”是地理信息的学习方法,共有2条子目标:

1-4-1认识地图三要素,知道地图的基本种类,运用地图获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这2条子目标按照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提出了获取、表达与理解地理信息的要求。

它们整合了两个课标的内容要求,归纳为阅读地图与图表的阶梯状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

“3”是历史信息的学习方法,共有3条子目标:

1-4-3熟知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或习惯用法,恰当运用它们表述、说明历史事件;1-4-4区分历史叙述和文学作品的差别,知道获取历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径及其功用;1-4-5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

通过3条子目标,我们可以发现,历史信息包括历史的词汇、历史与文学作品、文物的资料等,学习方法涉及三个层面,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历史资料、表述历史事件、探究历史真相的方法,能汲取历史智慧,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

(二)整合的逻辑

1.抽象解读逻辑

“专题四”的6个子目标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可以用“干”字图抽象解读,体现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落实,凸显学科的“人气”。

此外,翻转“干”字,逻辑关系也可用“土”字图解读,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比喻掌握农业生产的劳作技能,在土地上收获作物、加工食物、汲取营养。

说明本专题学习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真正地接“地气”。

2.架构内在联系

三种学习方法存在互为支撑的紧密内在联系:

阅读地图,探索区域是一种空间学习工具;了解历史,关注变迁是一种时间学习方法;探索区域空间的工具与了解历史时间的方法构成了时空内涵,形象地表现为十字交错,如同社会的坐标。

调查方法可综合运用前两种工具与方法,引导学生如何构筑时空观念,了解世界面貌,关注身边社会的现实。

3.搭设能力层次

子目标体现了“信息的获取、表达和理解”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

“获取”信息是第一步,需要一定的学习工具与途径,需要阅读地图语言,了解历史信息,调查社会问题等学习方法。

“表达与理解”信息阶段是进一步要求学以致用。

例如,用地图来表述区域的自然环境,用历史来理解发展,用调查来表达观点都是运用环节。

这些学习要求一直是综合课程的重点内容。

(三)整合的特色

通过内容结构分析,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与原来的两个课程标准相比,也有以下的主要“变化”,凸显整合后的特色。

1.均衡史地内容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历史与地理学科知识是支撑课程的基础,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搭建课程逻辑框架。

为了促进史地学科学习的和谐共进,最大变化是补强了原先过于薄弱的地理内容。

如“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可以渗透落实到更多的教材内容上。

例如,第三单元增加了安第斯山区、非洲热带草原、以色列等内容,还新增了《综合探究三:

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区域的基本要素。

在教材编排上,新修订的教材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弱化了中外混编,实现了中外分叙。

部分中国内容充实到七年级下册教材中,进一步补强了七年级下册的地理内容。

2.提高综合能力

“专题四”的内容更着眼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获取时间、空间、生活信息,培养学生综合理解历史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首先,其表现在课程标准子目标行为动词的明显变化。

例如,新增的“1-4-2……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行为动词“描述”需要学生运用综合能力;新增的“1-4-5……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行为动词“论述”也需要学生运用综合能力。

其次,新修订教材的变化也体现了综合能力的要求。

如《综合探究五:

宝岛台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工具与方法分析一个区域,这也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具体见证。

3.凸显实践理念

“专题四”的内容进一步凸显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要求。

为了体现尊重学生的教育需求,接近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新修订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中出现了很多新的生活化内容。

如《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原来的标题是“选择合适的地图”和“巧用地图”,新修订的教材变为“带着地图定向越野”和“带着地图去旅游”。

这既强化了日常生活中地图的实用性学习与针对性训练,操作步骤具体,更注重过程与方法,让学习活动化,从而凸显了地图学习服务现实生活的价值。

二、依标可以施教

课程标准是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需要我们倡导依标施教。

教师应坚持以学为中心的理念,采取“任务驱动技能”开展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有效掌握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方法。

(一)地理信息学习的方法

图说信息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技能。

学生必须懂得阅读地图的语言,选择合适的地图。

有关地理信息学习的子目标1-4-1、1-4-2要求学生读懂地图的语言,并能够学以致用。

如《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带着地图定向越野”环节,如果学生不会阅读地图,地图上的相关信息将成为无解的密码,不知如何确定越野路线,更谈何学以致用。

而“带着地图去旅行”环节,教材巧妙依托当前社会流行的“旅游攻略”思路设计。

教师可设计如下学习环节:

自由选择景区:

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一座自己感兴趣的城市,如北京、西安、杭州、苏州、厦门、成都等。

选择交通方式:

明确景区、宾馆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等。

预订住宿酒店:

确定出行工具与路线,提前预订住宿酒店。

设计旅行路线:

了解景区位置与交通情况,选择景点,判断距离,凸显特色。

比较旅行路线:

指导学生比较自己选择的路线和旅行社的路线,凸显个人欣赏喜好与线路特色,满足旅行生活的自由度。

绘画旅行路线:

引导学生尝试画出旅行路线简图,增强读图与画图能力。

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紧紧围绕社会生活需要,运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多元的学习能力,设计自己感兴趣、合理性的旅游路线,激发学习兴趣与内驱动机,从而有效掌控地理信息学习的方法,实现地理信息学习的“生活化”。

(二)历史时间的学习方法

读懂历史并不容易。

因为历史信息大多已经湮没于废墟、史籍或故事中,需要正确的学习方法,辩证分析历史信息,有效推理,探索真相。

有关历史信息学习的子目标1-4-3、1-4-4、1-4-5存在相互递进的内在联系,从信息简单表述到辨别真伪再到表达分析,能力要求由易到难。

如七年级下册教材《综合探究八: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探究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教师可以以“三国”故事为线索,形成如下设计:

历史热点导课:

结合“争议‘曹操墓’新闻”导课。

历史地图阅读:

引导学生对比古今三国区域位置、重要历史地点的历史地图阅读。

历史材料辨析:

教师引用两三则关于曹操墓主题的不同史料,引导学生辨析史籍材料的真伪。

文史材料对比:

学生收集关于曹操的史学与文学材料,进行合理性比对,明确史料的特质。

史家观点交流:

教师呈现师生共同收集的“曹操墓”专家观点,以激发学生思考。

史实拓展思考:

举一反三,结合当前各地的“历史名人”热、“考古”热、“戏说历史”热,形成自己的历史观,撰写课堂小结。

上述设计利用了一个探究历史事件前因后果的热点来构建课堂线索,通过学生课前历史信息收集,课堂历史信息整理、分析和理解,进行观点小结,体现历史学习过程的操作性和实用性,把三个子目标的学习要求融合于一节课。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杭州的孙权故里“龙门古镇”拓展学习,或者要求学生运用文献、实物、口述资料写家族史、村庄史,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

(三)生活信息的学习方法

小课堂必须衔接大社会。

课堂学习为社会生活服务。

关于生活信息学习的子目标1-4-6着重介绍社会调查方法。

这是一种直接参与社会实践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特别接“地气”的实践学习方式,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真才实学。

如七年级下册教材《综合探究六:

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教师可以把它与研究性学习方式整合,选择农村、城市变迁的典型事例,指导学生开展一次亲身体验的实践调查。

如杭州街巷“南宋御街的前世今生”调查,其教学设计如下:

学生自选主题:

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合适的家乡调查小主题。

小组设计方案:

全班讨论方案的主要内容,填写成员分工、调查步骤等内容。

重点拟定提纲:

围绕调查的核心问题,确定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题。

(注意调查过程的安全等问题,后续环节需要在课外完成。

具体实施方案:

小组成员在调查过程中分工,及时交流改进调查方案。

分工撰写报告:

学生整理信息,科学分析,得出结论。

基于社会调查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从而学会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关注家乡变化,寻找有价值的“问题”,开展探究反思。

三、学以致用

“专题四”的内容重在技能与方法的学习,在教材中兼具集中与分散的特点,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可以通过灵活调整教与学的方案,因势利导,先学后练,逐步推进。

(一)整体规划,局部提前

入门需有钥匙,技能与方法就是学科学习的钥匙。

“专题四”内容的重点在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学科学习技能与方法的训练,这是影响历史与社会课堂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针对初中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与领悟能力,我们可以且需要整体性规划,把本专题的学习方法训练提前到相关知识学习之前,明确落实每条子目标的要求,先训练基本技能与方法,再带动相关内容的学习。

例如,对《综合探究二:

从地球仪上看世界》的学习可提前到该单元学习之初,帮助学生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识,理解经纬网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对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的学习。

又如将《综合探究四:

如何认识城市――以莫斯科为例》提前到本单元初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如何探究认识城市特色的方法,这样本单元各大洲典型城市的学习有法可循,学习效果就事半功倍了。

因此,只有未雨绸缪,把技能与方法的学习适当提前,让学生把初中阶段的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方法优先、先学后习的效果。

(二)集中学习,分散训练

人教社新修订的教材,在技能与方法学习上具有“分散化与渗透性,相对集中与重复呈现”的特点。

这说明“专题四”的学习是立足于前三个专题的,也是从前三个专题中归结出来的基本技能,同时又为前三个单元的学习服务。

例如,学生学习了地图三要素,掌握了地图的基本语言,了解了指向方法,就必须在日常生活或野外训练实际运用,判断地图中的事物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坚持运用读图方法分析地理信息,从而为七年级全程学习“最基本的地理读图能力”奠定基础。

掌握学习方法,既要集中落实,有效学会,更要在学习过程中反复操作训练。

本专题的学习重心在于能力培养,因为培养学科综合能力需要持续性,必须分散落实到日常学习中进行训练。

(三)技法奠基,实践优先

“专题四”打造了三种学科学习的方法。

它们是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重要技能与方法,也是学科学习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用途,需要在实践学习中加以运用,实现学以践行的目的。

例如,学习了《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如果学生不能“带着地图定向越野”,不能设计简单的旅行攻略,学习不过是停留在课堂的“橱窗”里,虽美丽却虚假。

又如,通过《综合探究六:

如何开展社会调查――以调查家乡为例》的教学,要能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与方法。

要引导学好技能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提升其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

做小“行者”,学会阅读地图、探索空间的工具与方法,可行万里路;做小“史家”,解读历史密码,了解历史的秘密与真相,能破万卷书;做小“观察家”,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发现社会问题与对策,做有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