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四大名校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2665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四大名校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四大名校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四大名校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四大名校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四大名校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四大名校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x

《湖南省四大名校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四大名校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四大名校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 历史 含答案.docx

湖南省四大名校届高三下学期四校联考历史含答案

湖南省2014届高三四校联考

历史试题(含答案)

时量:

90分钟满分:

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西周确立的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式微,但其君主世袭的继承惯例得到了部分延续。

下列史实中符合上述惯例的是

A.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帝位

B.兄长宋太祖传位宋太宗以确保政权平稳过渡

C.明太祖因太子亡而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延续百年定局

2.李贽驳斥轻视和贬低商人的传统观念,指出:

“且商贾亦何可鄙之有?

挟数万之赀,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

”更有甚者,商人“必交结于卿大夫之门,然后可以收其利而远其害”。

这反映出当时

A.官商勾结,贿赂成风B.商业资本力量雄厚,商品经济发达

C.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D.商业发展严重依赖于封建官府

3.一般观点认为:

秦朝确立了同心圆的体制架构,而汉代以后确立了同心

圆的文化思想架构。

右图是《小中华思想下的华夷秩序》,在这一秩序

下的朝鲜、日本、越南等国都曾自称为“小中华”,意即“文化认同、

文明继承者”等。

这一思想秩序的出现最有可能是得益于

A.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B.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C.汉朝开通丝绸之路

D.汉朝实行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

4.明朝的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

“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

昔日张先生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

后至夏先生,我们只平着眼看望。

今严先生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

”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宦官的权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

5.1087年,王岩叟在一个奏章中讲到地主与佃户的关系:

“富民如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促使地主与佃户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佃户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削弱

B.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南宋为缓和阶级矛盾,保护佃户的自由.

D.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广大农民的长期斗争

 

6.1920年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至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举也。

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此等论调”应该是

A.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B.李赘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主张

C.黄宗羲的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思想

D.康有为的“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的观点

7.从以下两张图片中能够得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宋朝

宋朝“桨轮船”宋代装配投石车的海军战船

A.科技水平全面领先于世界B.在军事中普遍使用火药武器

C.在航海中开始使用机器动力D.科技与军事、航海相结舍

8.中国近代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中国革命不断发展进步。

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第一阶段无产阶级主要分布在洋务企业里

B.第二阶段无产阶级已经独立登上了历史舞台

C.第三阶段无产阶级已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D.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促使中国革命即将转型

9.1901年,梁启超写道:

“凡公理所在,不必以古人曾行与否为轻重也,故尧舜禅让之事实与今日之新主义无甚影响。

即使尧舜果有禅让,则其事与今日民主政体绝异。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梁启超割断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的联系

B.梁启超开始从全新的资产阶级立场阐释民权

C.梁启超抛弃了中国古有民主制度的牵强附会的谠法

D.梁启超借助西方的民权说鼓吹改良

10.章士钊在临时参议院通过并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撰文写道:

“《约法》日:

‘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

’倘有人不依法律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人,则如之何?

以此质之《约法》,《约法》不能答也。

”在此,章士钊指出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B.没有解决公民自由的保障问题

C.为行政侵犯司法独立留下了隐患D.保障了公民自由、平等的权利

11.史料记载,1912—1920年为中国工矿业的稳步发展阶段,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资本都有大幅度增加。

据统计,在1913年前,全国登记的工矿企业有698家,资本为33082万元,工人有20多万。

到1920午,全国工矿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额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工人增加到55万。

这一时期工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4%。

下列对造成上述局面的因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民政府奖励实业B.民众的爱国运动

C.欧洲列强无暇东顾D.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10.1929年4月,红四军到达兴国,在那里制定和颁发了《兴国土地法》:

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富农田地自食以外的多余部分,在贫农群众要求没收时应该没收,自耕农的田地不没收。

这表明当时

A.有保留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富农不是革命的对象

C.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D.保留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

13.1937年11月,宋庆龄发表声明:

“共产党是一个代表工农劳动阶级利益的政党。

孙中山知道没有这些劳动阶级的热烈支持与合作,就不可能顺利地实现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

……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

必须举国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

”该声明发表的直接背景是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D.百团大战的发动

14.有资料披露,美国驻华军事代表史迪威将军在1944年曾提出,美国在装备蒋介石的同时,也应装备活跃于太平洋海岸的八路军、新四军。

这个主张曾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支持,并派以包瑞德为首的美军观察组赴延安,同解放区军民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上述材料表明美国

A.选择与中共建立两国合作关系B.调动中国一切力量打击日本法西斯

C.要建立与太平洋海岸线的直接联系D.将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纳入其控制之下

15.阅读1979—1982年中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统计表。

此表反映出

A.国有经济走向衰退B.经济体制改革序幕拉开

C.城乡改革全面展开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实行

16.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

“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

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

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开私营大厂,订个协议,十年、二千年不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材料中“地下工厂”是指

A.中外合资企业B.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场

C.国营企业D.集体企业

17.某同学在自学“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A.1个B.2个C.3个D.4个

18.中国古代长盛不衰的土地兼并、英国历史上饱受诟病的“圈地运动”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产生的垄断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

A.牺牲小生产者的利益,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弱肉强食加剧了竞争的残酷性,严重破坏了社会风气

D.无商不活、无工不富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19.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采取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

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

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据此可知费边社的目的是

A.消灭私有制B.建立福利国家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20.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巴比伦公主》中曾以英国人的口吻说:

“在我们这儿,老是有两党用笔或用阴谋斗争着;然而,到了武装保护国家和自由的紧要关头,这两党又团结起来了,这两党互相监督着;他们互相阻止侵犯法律的神圣性;他们互相憎恨,但是他们都爱国家……这是两个醋气熏天的情夫在争先殷勤地侍奉同一个情妇。

”下列对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两党是自由党和民主党

B.两党体制下,党争不断,政局紊乱

C.两党的根本利益一致

D.佚尔泰抨击的是法国共和制的弊端

21.有人曾这样写道:

英国艺术家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了音乐。

而在18~19世纪,欧洲、美国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自然)是人类的母亲”“自然发怒”等。

材料反映了人们

A.对社会发展的浪漫主义情怀B.对工业文明的向往、赞美及担忧

C.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与想象D.对科技革命的期盼与幻想

22.“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一个德国商人从柏林到瑞士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严重的贸易壁垒造成德国人在经商活动中无利可图

B.国家的分裂严重阻碍了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欧洲摒弃民族偏见走向一体化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D.林立的邦国和连绵的战争不利于地区间的经济交流

23.“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

”19世纪中期的欧洲国家转型时,社会矛盾的凸现使思想和文学领域分别出现了什么思潮或流派

A.思想领域:

马克思主义文学领域:

批判现实主义

B.思想领域:

民族主义文学领域:

浪漫主义

C.思想领域:

启蒙运动文学领域:

批判现实主义

D.思想领域:

自由主义文学领域:

印象派

24.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基本完成,应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无和贫苦农民的专政;但同时又认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

其主要依据是

A.资产阶级成功领导了推翻封建王朝统治的“二月革命”

B.俄国出现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俄国人民迫切要求退出战争实现和平

D.临时政府掌握着强大的武装力量

25.1944年12月,爱因斯坦同斯特恩、玻尔讨论原子武器和战后和平问题,1945年3月同西拉德讨论原子军备的危险性,他还写信介绍西拉德去见罗斯福,未果。

1946年5月,他又发起组织“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并担任主席。

爱因斯坦这些行为的主要目的是

A.倡议各国科学家不研制原子弹B.宣扬自己反非正义战争的坚定立场

C.敦促美苏结束“冷战”对峙局面D.促使祉会认识核战争的严重后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2分,第28题20分,共计50分o)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曰: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乌)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朱熹曰: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被夹杂者。

朱子曰:

富贵,身外之物,求之唯恐不得,纵便得之,于身心无分毫之益,况不可必得乎?

若义理求则得之,能不丧其所有,可以为圣为贤,利害甚明。

人心之公,每为私欲所蔽,所以更放不下,但常常以此两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