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持续竞争力的构筑与有效产业政策的支持.docx
《产业持续竞争力的构筑与有效产业政策的支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持续竞争力的构筑与有效产业政策的支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产业持续竞争力的构筑与有效产业政策的支持
产业持续竞争力的构筑与有效产业政策的支持
摘要:
产业竞争力的强弱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盛衰,构筑产业持续竞争力是确保国家竞争力之根本。
构筑产业持续竞争力之关键源于技术创新,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离不开有效产业政策的支持。
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均为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上不具有持续竞争的能力。
构筑产业持续竞争力主要有三种途径:
提升现有的比较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转换比较劣势为比较优势。
关键词:
产业持续竞争力;产业政策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674(2007)11―0055―04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推进下,一国的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在产业竞争力上,产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盛衰。
但产业具备一时的比较优势,并不代表其竞争力的强大,使产业具有持续的竞争力才是经济增长的基础。
如何构筑产业的持续竞争力并不断的创新,从而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是我们必须深入思索和研究的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一、持续竞争力源自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效产业政策的支持
产业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表现为一国生产特定产品的能力,占领国际市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
那么,产业持续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就应该表现为一国生产的特定产品,可以持续占领国际市场和不断获取垄断利润的能力。
从目前国际产业发展态势来看,可以具备这种持续竞争能力的产业,通常都是高新技术产业。
根据技术传递理论,即使资本可以跨国界自由流动,技术跨国界流动也是不完善的。
元可否认,技术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是实现多种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高附加值产业的培养,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生态环境的改善,都越来越多的依赖于技术进步,现代经济进步也越来越依赖于连续、高效、大规模和有组织的技术创新。
所以,一国产业竞争力的体现归根结底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国产业竞争力的持续,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创新。
在高技术产业中,高新技术的首创者开发了处于领先地位的成果,具有市场的支配地位。
这种高新技术很难在别处再生产,这可能是由于其技术很难模仿,也可能是由于开发这种技术非常昂贵。
为确保或尽可能维持市场与支配地位,就必须确保和维持技术垄断地位。
因此,与特定高技术产业相联系的一套核心技术才会流动。
由于技术跨国界的流动不完善,一国要有自己的高技术产业就必须以产业政策来支持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动态贸易理论利用熊彼特的经济增长理论。
通过现实的、动态竞争解释对外贸易。
一项创新赋予所谓先驱型企业家暂时的垄断地位,随时间的流逝,竞争者通过模仿使这种垄断地立不断削弱。
由于采用新产品和新生产工艺,老市场遭到破坏。
而新市场和创新者竞争地位得以建立。
动态竞争的基础是先行者和后来者的相互作用。
一国的比较优势不是像通常假定的那样由外部因素给予,而是由竞争刺激和制度环境所决定,由寻求和学习过程所赋予,因此比较优势一部分是内生的。
根据这种理论,贸易主要由技术进步决定,这又反过来提出了技术进步的必要性和技术进步条件的差别的问题。
按照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各自的技术可利用程度存在着差异。
创新公司(和国家)拥有暂时的垄断地位,使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避开纯价格竞争。
然而,以技术领先地位作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由于后来者的模仿而受到限制。
一旦失去技术优势,贸易方向和结构就由传统的外贸理论来解释。
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贸易的结构依赖于模仿的时滞,模仿滞后的时间是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一方面它决定了对创新者有多大的刺激作用;另一方面,它也决定了后来者什么时候开始参与从创新中获得利润。
模仿的时滞代表着调整过程的时间长短,所以从竞争的观点来看有特别的意义。
而模仿滞后时间的长短不完全由外部因素决定,它本身是企业家活动和经济政策作用的结果。
当前,由于科技创新的发展导致产业间和产业内的分工细化。
在各个国家,公司的专业化不仅反映了它们自己的调整行为,也是对其贸易伙伴的反应,贸易伙伴的行为又成为它们进行调整的框架和刺激因素。
各国在标准化商品和高技术商品两方面的竞争都很激烈,这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改变着世界经济。
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以模仿为基础的追赶的成功已经影响到工业化国家调整的能力和意愿。
要维护其技术领先地位,创新国家不仅依靠保护主义,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必定迫使公司作出前所未有的努力去从事研究与开发,试图缓解竞争的压力;公司也倾向于把研究与开发的成本“国家化”,把负担转嫁给一般公众。
因此,国家扶持高技术产业的产业政策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有关各方企图减轻公司因为模仿时滞缩短而遭受的压力,迫使国家产业政策的预算增加。
增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是十分艰苦的工作,一般而言,技术竞争越激烈,研究开发工作效率就越高,也会有更多的改进区位优势的努力,从而也导致更经常地利用产业政策手段。
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家也运用产业政策工具力图缩短模仿的时滞,这包括以产业政策支持本国形成吸引外国技术的基础结构;也应用产业政策工具来开发高新技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技术创新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各国发展产业,乃至发展经济的重中之重。
但技术引进、消化、创新和高新技术开发,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指导与支持。
在缺乏政策介入的情况下,单靠市场机制将会导致技术开发投资不足或重复投资的问题。
为了实现技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最优配置,防止技术创新的中断,确保产业技术的持续进步,国家就必须以适当的产业政策对技术开发与推广进行有效的指导、组织、扶植和协调。
因而,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有效产业政策的支持。
二、我国产业持续竞争力状况
我国目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优势的基本上都是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的比较优势在于廉价的劳动力成本。
相对而言,我国只是在低技术产品部门具有比较优势,一些高技术产品部门处于比较劣势。
这样,我们在面对贸易自由化的冲击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
仅仅在产业链低端占有一定的优势,这样的产业是不具备持续的竞争力。
产业的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一定时段的比较优势得不到提升,就会变成比较劣势,更不可能具有竞争力。
那么,发展中国家如何使本国的产业优势转换为国际竞争力?
笔者认为,关键在两个方面:
一是构筑可持续性产业优势;二是促成动态性比较优势。
也就是说,将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培养成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产品结构向低成本、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从而使本国的比较优势逐渐得以提升,形成动态性和可持续性比较优势。
因而,任何发展中国家都迫切希望通过自身的工业化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即实现由低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化。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政策越来越注重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这对提升传统产业以及形成产业持续竞争力造成一定的制约。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技术开发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消化吸收能力低下。
我国从事技术创新的研究与开发投入有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人占GDP的比重已从1998年的0.7%提高到2005年的1.35%。
但这一水平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美国2000年R&D的投入比重为2.76%,法国为2.15%,德国为2.46%,新加坡为1.89%;日本1999年R&D的投入比重为2.93%,韩国为2.47%。
长期以来,我国技术装备盲目、重复引进,由于不重视消化吸收和创新,致使每年技术装备进口额持续上升,不仅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001年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平均为14.56:
1,其中比值最高的是化学纤维为58.11:
1,比值最低的是服装业为8.88:
1。
与日本、韩国制造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平均1:
3的水平有很大差距。
第二,技术创新人才短缺。
我国R&D人员绝对数量居于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
但从每百万人中从事R&D研究人员所占比例看,中国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
在每百万人中,从事R&D的工程师与科学家人数,中国为454人,日本为4909人,美国为3676人,韩国为2193人,新加坡为2318人。
从事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在每百万人中的比重。
中国为200人,日本为827人,韩国为318人,新加坡为301人。
在我国近9000个大中型企业中70%的企业没有科技机构,2/5的企业既无研究开发机构,也无研究开发人员。
第三,专利申报数量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据统计,2005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为6.6万件。
而1997年美国专利申请总量为236692件,韩国为129982件,日本为417974件。
虽然我国专利申报数量每年都有所增加,但与这些有较多自主创新技术的美国、日本、韩国相比,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尽管我国有一支庞大的科技队伍,但从专利申报数量来看,科技人员优势并未转化为技术创新优势。
第四,劳动生产率低。
劳动生产率是国际上衡量技术进步水平的通用指标。
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2000年,中国制造业每个工人的增加值为2885美元,而美国为81353美元,日本为92582美元,韩国为40919美元,泰国为19946美元,马来西亚为12661美元。
可见,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甚至还低于具有相同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第五,技术进步贡献率相对较低。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是边际产出中扣除劳动和资本的边际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余值,反映技术、生产能力、研究与开发、劳动者技能和努力程度、管理水平、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进步贡献率可以全面反映技术创新的成果。
是衡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与地区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公式为:
EA=[(y-αk-βl/y)]*100%。
其中,EA为技术进步贡献率,y为产出年均增长率,α为资本产出弹性,k为资本年均增长率,β为劳动产生弹性,l为劳动投入年均增长率。
美国在计算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时还要考虑中间投入。
按此公式计算,我国工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30%左右,而美国制造业在70%以上。
通过以上几个指标的衡量来看,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仍然落后,高新技术产业仍处于易受冲击的幼稚阶段,产业持续竞争力水平低下。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更快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提供的支持。
近些年,我国产业技术政策在培育自主创新方面加大了力度,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仍不理想。
尽管其中不乏诸如基础条件、市场环境、人为因素等的影响,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是由政府干预和推动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角色将面临调整。
在市场竞争中,政府的任务主要不是实施项目,而应该是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环境,防止垄断,保护和促进竞争。
在我国体制条件、法规环境、基础设施、资金来源、创新意识和社会文化氛围还不能完全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化要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调控作用,形成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软、硬环境,显得格外重要。
三、构筑产业持续竞争力,提供有效产业政策支持
培养和创造中国产业的动态比较优势,构筑产业持续竞争力,产业政策应该有所作为。
促进产业比较优势,构筑产业持续竞争力主要有三种途径:
提升现有的比较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转换比较劣势为比较优势。
据此,笔者认为,产业政策构筑产业持续竞争力应着重注意以下以几个方面:
1 制定适于国际竞争规则,有利于提升产业比较优势形成持续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战略。
全球性的产业分工与重组格局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重要基地的趋势已经呈现。
“人世”后,制造业是受益最大的产业,同时也是受影响最大的产业。
制造业应对“人世”影响的根本举措就是进一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对于制造业这样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政府应着力制定并实施旨在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体系,制定一个面向全球分工和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思路和竞争战略。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战略的实施,我们只有采取积极的措施,全面融入全球性产业分工与重组当中,制定和实施一种立足于长期发展的、开放和竞争的,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有利于迅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思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比较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应该看到,比较优势是一国的天然禀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
若使产业长久地保持其优势,就要实现比较优势的多样化,使产业具有多方面竞争力。
这就必须对其增加人力资本和知识经济的投入,创造新的知识性比较优势。
在当今世界主要以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引领增长的潮流的趋势下,唯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国际贸易中真正分享最大利益。
2 对竞争力不同的产业采取差别化分类调整政策。
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初始条件的差异,以及各产业的发展状况不同,在一起共同参与国际竞争,遵循国际竞争的“游戏规则”的情况下,各产业所受到的冲击和影响各不相同。
如果对所有产业的政策均一刀切,其结果就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因而,对竞争力不同的产业应采取差别化的分类调整政策。
对于那些近期和中长期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政策重点应放在如何更充分地发挥其竞争力和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推动产业重组和合理化,把行业内若干大企业尽快做强做大,促进大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
对于那些近期受一定冲击,但中长期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行业,应在与跨国公司的全面合作中寻找发展空间,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那些竞争力不强,没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可采取收缩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要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大产业调整与援助政策力度,确保产业退出过程有序和安全。
3 利用产业政策引导构建产业内的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产业的贸易模式,由产业间的贸易转向产业内的贸易,也使产业比较优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学者和政府产业规划部门都非常希望建立本国完整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建成了发展中国家最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其中包括几乎无所不包的制造业体系。
但经济开放以后,整个产业体系是低效率的。
虽然通过引入外国资本和技术来解决产业中的效率“瓶颈”,情况有了局部的改善,但是整个产业体系仍然是低效率的。
面对全球性产业形成的趋势,改变这种状况,我们面临着两种选择:
一种选择是保留部分产业的完整性,并在这些完整的产业中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另一种选择是积极参与国际间的产业内分工,在一些产业内部建立自己的部分比较优势。
从国际产业发展的规律和国内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第二种选择实现的产业效率可能要大于第一种选择,更有利于建立中国的产业比较优势。
例如,在全球性汽车产业逐渐形成的背景下,中国的汽车产业若想构建完整的产业比较优势是不现实的。
不仅中国实现不了这种产业优势,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实现不了这种产业优势。
但可以在汽车产业内部,如部分差异化产品和产品本土化方面以及汽车的零部件生产和整车装配方面,建立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融入到全球化的汽车产业中,并在该产业的全球性生产体系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因此,我们应当及时调整产业政策的指导思想,与其构建一批低效率的完整的产业,不如在部分重要产业内部构建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
当然,对于一些有条件建立完整的比较优势的产业,还是应当努力去发展,不过这类产业的数量不会很多。
4 建立WTO框架内的产业预警机制,实施针对性强的应对措施。
对于那些短期内受外部冲击较大的行业,完善产业损害和预警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政府要学会利用WTO条款来保护本国产业部门的现实利益,这也是WTO成员政府的一项通用作法。
要充分利用WTO所提供的《保障措施协定》、《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反倾销协定》(GATT1994年第6条)等保障性措施,保护国内产业的正当权益。
责任编辑 景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