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分析报告.docx
《乙酰半胱氨酸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酰半胱氨酸分析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乙酰半胱氨酸分析报告
乙酰半胱氨酸颗粒
检查项目
方法(列明方法编号)
放行标准限度
货架期标准限度
性状
为可溶性细颗粒;气芳香,味酸甜(SOP/YC005-01-01性状)
为可溶性细颗粒;气芳香,味酸甜
为可溶性细颗粒;气芳香,味酸甜
鉴别
HPLC法(SOP/YC005-01-01鉴别)
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酸度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H(SOP/YC005-01-01酸度)
2.0~3.0
2.0~3.0
干燥失重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L(SOP/YC005-01-01干燥失重)
不得过2.0%
不得过2.0%
溶化性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N颗粒剂-溶化性(SOP/YC005-01-01溶化性)
全部溶化或轻微浑浊,不得有异物
全部溶化或轻微浑浊,不得有异物
装量差异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N颗粒剂-装量差异(SOP/YC005-01-01装量差异)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有关物质
HPLC法(SOP/YC005-01-01有关物质)
L-胱氨酸(杂质A)、L-半胱氨酸(杂质B)、N,S-二乙酰-L-半胱氨酸(杂质D)的量均不超过0.5%,N,N’-二乙酰-L-胱氨酸(杂质C)的量不超过0.5%,杂质总量不得过1.0%
L-胱氨酸(杂质A)、L-半胱氨酸(杂质B)、N,S-二乙酰-L-半胱氨酸(杂质D)的量均不超过0.5%,N,N’-二乙酰-L-胱氨酸(杂质C)的量不超过1.0%,杂质总量不得过1.5%
微生物限度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SOP/YC005-01-01微生物限度检查)
细菌数≤1000个/g,霉菌和酵母菌数≤100个/g,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
细菌数≤1000个/g,霉菌和酵母菌数≤100个/g,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
含量
HPLC法(SOP/YC005-01-01含量测定)
95.0%~105.0%
90.0%~110.0%
1性状
本品应为可溶性细颗粒;气芳香,味酸甜。
1.2鉴别
(1)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乙酰半胱氨酸0.2g),加水20ml溶解,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5,并用水稀释至40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乙酰半胱氨酸对照品0.2g,同法制备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ⅴ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
1:
5)混合并平衡10分钟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在热气流下吹干,再于碘蒸气中显色,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色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2)HPLC法:
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以上
(1)、
(2)两项可选做一项。
1.3检查
酸度
检查方法:
取本品,加水制成10%的溶液,依法测定(2010年版二部附录ⅥH),pH值应为2.0~3.0。
干燥失重
检查方法:
取本品,在70℃干燥4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2.0%(2010年版二部附录ⅧL)。
溶化性
检查方法:
取供试品10g,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可溶颗粒应全部溶化或轻微浑浊,但不得有异物。
装量差异
检查方法:
应符合规定(2010年版二部附录ⅠN颗粒剂-装量差异)。
有关物质
检查方法:
HPLC法
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8
流动相:
硫酸铵缓冲液(取硫酸铵5.00g、庚烷磺酸钠4.04g,用水稀释至1000ml,用7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2.0):
甲醇(93:
7)
柱温:
30℃检测波长:
205nm
流速:
1.0ml/min进样体积:
10µl
理论塔板数:
按乙酰半胱氨酸峰计算不低于1000。
测定法: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乙酰半胱氨酸2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自身对照溶液;另取胱氨酸(杂A)对照品和半胱氨酸(杂B)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杂A需加1M盐酸使溶解),加流动相分别溶解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有2.5μg的溶液,摇匀,作为杂质A,杂质B对照溶液;取自身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精密量取杂A与杂B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保留时间的5倍。
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杂A和杂B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均不得过0.5%;杂C的峰面积(杂C相对保留时间约为1.6)除以校正因子(校正因子=1.21)之后不得大于自身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1.0倍(1.0%),杂D的峰面积(杂D相对保留时间约为1.8-2.0)除以校正因子(校正因子=0.78)之后不得大于自身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的0.5倍(0.5%),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自身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1.5倍(1.5%)。
计算公式:
AX×CR×Vx×W×R
杂A/杂B(%)=—————————×100%
AR×MX×K
式中:
AX为供试品溶液相应杂质的峰面积;
AR为杂质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
MX为供试品的称取量,mg;
CR为杂质对照品的浓度,mg;
R为杂质对照品自身的含量;
W为平均袋重,mg;
K为每袋的标示含量,mg。
AX
杂质C(%)=—————×1%
1.21×AR
式中:
AX为杂质C的峰面积;
AR为自身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
AX
杂质D(%)=—————×1%
0.78×AR
式中:
AX为杂质D的峰面积;
AR为自身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
AX
其他单个杂质(%)=———×1%
AR
式中:
AX为供试品溶液其他单个杂质的峰面积;
AR为自身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
杂质总和(%)=杂A(%)+杂B(%)+杂C(%)+杂D(%)+其他单个杂质的和(%)
微生物限度
含量测定
检查方法:
HPLC法
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8
流动相:
0.05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用稀磷酸调节pH值3.0)
柱温:
30℃检测波长:
214nm
流速:
1.0ml/min进样体积:
20µl
理论塔板数:
按乙酰半胱氨酸峰计算不低于1000。
测定法:
取本品10袋,将容物全量转移至500ml量瓶中,加焦亚硫酸钠溶液(1→2000)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100ml量瓶中,用焦亚硫酸钠溶液(1→2000)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另取乙酰半胱氨酸对照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焦亚硫酸钠溶液(1→200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计算公式:
AX×MR×R×VX
含量(%)=————————×100%
AR×VR×K
式中:
AX为供试品溶液的峰面积;
AR为对照品溶液的峰面积;
MR为对照品的称取量,g;
VR为对照品稀释体积,ml;
VX为供试品稀释体积,ml;
R为乙酰半胱氨酸对照品的含量;
K为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的规格,g。
分析方法的验证
按照《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质量标准建立的规化过程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杂质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及2010年版《中华人民国药典》附录中有关的指导原则提供方法学验证资料,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如下: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结果
项目
验证结果
专属性
空白辅料基本无干扰
线性和围
在108.44µg/ml~1084.40µg/ml围,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
定量限、检测限
主成分的定量限为0.856ng,峰面积的RSD%=2.75,保留时间的RSD%=0.76
准确度
在80%~120%浓度围,回收率为:
99.21%-104.75%,平均回收率为101.74%,RSD为1.77%
精密度
重复性:
平均值为99.95%,RSD为0.61%
中间精密度:
平均值为99.93%,RSD为0.06%
溶液稳定性
测试液在5小时稳定
耐用性
参数的微小调整对结果均无显著影响
方法的确定
参考乙酰半胱氨酸颗粒(中国药典2010版第二部)的含量测定方法,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D)对本品的含量测定条件进行了试验。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5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用稀磷酸调节pH值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4nm。
理论板数按乙酰半胱氨酸峰计算不低于1000。
测定法:
取本品10袋,将容物全量转移至500ml量瓶中,加焦亚硫酸钠溶液(1→2000)适量,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100ml(0.1g规格)或200ml(0.2g规格)量瓶中,用焦亚硫酸钠溶液(1→2000)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另取乙酰半胱氨酸对照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焦亚硫酸钠溶液(1→200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仪器、试剂及色谱条件
仪器:
岛津SPD-10AVP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
岛津LC-10ATVP高压恒流泵
HW2000色谱工作站
试剂:
磷酸氢二钾分析纯化学试剂
水纯化水自制
磷酸分析纯化学试剂
焦亚硫酸钠分析纯国药集团
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8柱,5μm,4.6mm×250mm;
流动相:
0.05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用稀磷酸调节pH值3.0);
检测波长:
214nm;流速:
1.0ml/min;
检测波长的确定
取乙酰半胱氨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用焦亚硫酸钠溶液(1→2000)稀释制成每1ml含乙酰半胱氨酸10μg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ⅣA),于190nm~400nm扫描,结果发现乙酰半胱氨酸对照品为末端吸收。
参照乙酰半胱氨酸颗粒质量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选用214nm为含量的测定波长。
见附件5,第1页。
空白辅料干扰
称取处方量空白辅料约0.225g,置50ml量瓶中,用焦亚硫酸钠溶液(1→200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空白辅料溶液。
取空白辅料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谱图。
见附件5,第2、3页。
结果显示:
空白辅料不干扰本品含量的测定。
含量测定线性试验
精密称取乙酰半胱氨酸对照品27.11mg,精密称定,置25ml容量瓶中,加焦亚硫酸钠溶液(1→2000)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分别精密量取贮备液适量置合适量瓶中,用焦亚硫酸钠溶液(1→2000)稀释制成一系列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及贮备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对照品浓度(mg/ml)为横坐标(X),绘制标准曲线。
图谱见本资料附图第15-20页,结果见表1。
表1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含量测定线性试验
浓度
(µg/ml)
峰面积
回归方程
1
2
平均
108.44
599590
593048
596319
y=4888.1x+99053
R=0.9998
271.10
1446902
1447808
1447355
433.76
2191756
2186604
2189180
542.20
2820054
2807044
2813549
813.30
4071612
4062852
4067232
1084.40
5391388
5373970
5382679
结果表明:
乙酰半胱氨酸在浓度108.44µg/ml~1084.40µg/ml围峰面积A与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定量限
取乙酰半胱氨酸对照品适量,用焦亚硫酸钠溶液(1→2000)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按倍倍稀释的办法,信噪比S/N=10,取20μl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得到定量限为0.856ng(检测浓度为0.0428μg/ml)。
附件6,第73-77页。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乙酰半胱氨酸原料适量作为主药,取50袋处方量辅料,分别加入50袋处方量的80%、100%、120%的主药,混合均匀,配制模拟样品,精密称取此样品适量各3份,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计算回收率。
图谱见本资料附图第22-34页,结果见表2。
表2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含测回收率试验结果(n=9)
编号
加入量(mg)
测得总量(mg)
回收率(%)
平均回收率(%)
RSD(%)
80%
1
20.98
21.14
100.78
101.74
1.77
2
21.34
22.08
103.47
3
21.38
22.13
103.55
100%
1
25.72
25.79
100.29
2
26.01
26.23
100.83
3
25.89
27.12
104.75
120%
1
30.64
30.40
99.21
2
30.79
31.25
101.52
3
31.26
31.66
101.29
结果:
本法回收率好,辅料对含量测定不干扰。
精密度试验
重复性试验
取本品(批号:
110606),照含量测定项下方法制备样品,平行6份,测定含量。
结果见表35,图谱见本资料附图第35-45页。
表3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含量测定重复性试验结果(n=6)
次数
1
2
3
4
5
6
含量(%)
99.90
99.16
99.85
99.69
100.06
101.02
平均含量(%)
99.95
RSD(%)
0.61
中间精密度试验
取本品(批号:
110606),分别照含量测定项下乙酰半胱氨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由不同分析人员在不同日期依法测定,测定结果见表4,图谱见本资料附图第50-65页
表4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含量测定中间精密度试验(n=3)
天数(天)
1
2
3
人员
A
A
B
色谱柱
含量(%)
99.95
99.86
99.97
平均值(%)
99.93
RSD(%)
0.06
结果表明:
用本法测定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含量中间精密度良好,方法可行。
溶液稳定性试验
照含量测定项下方法配制样品溶液,考察其溶液稳定性,分别于0、1、2、3、4、5、6小时依法测定,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见表5,图谱见本资料附图第35-40、46-49页。
表5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含量测定溶液稳定性试验
时间(h)
0
1
2
3
4
5
6
含量(%)
99.90
100.01
99.92
98.66
99.70
99.98
94.23
平均(%)
98.91
结果表明:
含量测定溶液在5小时稳定。
耐用性试验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的要求对本方法含量进行耐用性试验考察,主要考察了不同柱温、不同流速、不同流动相比例、不同pH值、不同品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等的变化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情况。
主要考察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中,主峰的理论塔板数、拖尾因子、保留时间、主药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6至表14,图谱见本资料附图第66-103页。
表6耐用性试验条件列表
耐用性研究项目
试验方法的条件
确认的耐用性围
色谱柱温度
30℃
25~35℃
波长
214
209~219
流速
1.0ml/min
0.8ml/min~1.2ml/min
色谱柱
C18柱(5μm,4.6mm×250mm)
不同厂牌或不同批号的同类型色谱柱3根
pH
pH3.0
±0.2
表7耐用性试验结果-不同柱温
条件
主峰的理论板数
主峰的拖尾因子
样品测定含量(%)
25℃-1
11566
1.24
105.00
25℃-2
11457
1.21
108.41
30℃-1
12049
1.24
110.20
30℃-2
12047
1.20
108.76
35℃-1
12602
1.19
105.73
35℃-2
11865
1.19
105.06
表8耐用性试验结果-不同波长
条件
主峰的理论板数
主峰的拖尾因子
样品测定含量(%)
209nm-1
10845
1.24
101.82
209nm-2
10942
1.23
101.27
214nm-1
12648
1.23
112.66
214nm-2
12075
1.17
112.18
219nm-1
11508
1.25
109.76
219nm-2
11294
1.24
109.39
表9耐用性试验结果-不同流速
条件
主峰的理论板数
主峰的拖尾因子
样品测定含量(%)
0.8ml/min-1
12784
1.26
103.07
0.8ml/min-2
12698
1.21
102.79
1.0ml/min-1
12648
1.23
112.66
1.0ml/min-2
12075
1.17
112.18
1.2ml/min-1
10514
1.27
114.62
1.2ml/min-2
10195
1.25
114.95
表10耐用性试验结果-不同色谱柱
条件
主峰的理论板数
主峰的拖尾因子
样品测定含量(%)
江申250-1
9483
1.16
92.58
江申250-2
9417
1.16
91.91
迪马150-1
7088
1.16
95.09
迪马150-2
7038
1.16
95.12
依利特250-1
12049
1.24
110.20
依利特250-2
12047
1.20
108.76
表11耐用性试验结果-不同pH
条件
主峰的理论板数
主峰的拖尾因子
样品测定含量(%)
pH2.8-1
10973
1.27
97.71
pH2.8-2
11430
1.28
97.69
pH3.0-1
12049
1.24
110.20
pH3.0-2
12047
1.20
108.76
pH3.2-1
11721
1.15
120.97
pH3.2-2
11745
1.14
120.90
结果表明:
在测定色谱条件较小变动下,各结果都满足要求。
关于含量耐用性试验:
主要是采用外标法计算含量,对于含量测定,不是称取10袋样品,而是取一袋中的部分。
而且条件变化,含量测定值偏差大。
存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