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5971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docx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docx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1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社会研究导论

社会研究指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

社会研究的特征有四个;1、目的性;2、经验性;3、理论性;4、社会性。

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有四个;1、社会研究的主体;2、社会研究的对象;3、社会研究的内容;4、社会研究的方法。

社会研究的主体有;1、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2、社会研究项目的委托者;3、社会研究项目的承担者;4、社会研究的资助者;5、社会研究者个人。

类别概念是指由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类别。

集合概念社会研究是指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

组织、社区、国家、社会等概念都是集合概念。

  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

分析单位是指在社会研究过程中收集和分析资料的具体单位。

各项社会研究的内容分为五种;1、现状调查;2、态度调查;3、因果分析;4、预测分析;5、对策研究。

社会研究的目的有三个;1、探索未知的事物;2、验证不确定的知识;3、扩展已有的知识。

社会研究的意义有两个;1、社会研究的理论性意义;2、社会研究的应用性意义。

社会研究方法在现代社会研究中的意义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1、保证社会研究客观性的意义;2、提高社会研究活动效率的意义。

在社会研究中采用科学方法的首要意义是社会研究客观真实性的要求。

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四个;1、客观性原则;2、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3、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4、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的特征有四个;1、经验性;2、理论性;3、规范性;4、多样性。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体系有三个;1、方法论;2、研究方式;3、具体方法和技术。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一般不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研究工作,但它对具体研究工作中所采用研究方法起到理论基础的作用。

在社会研究中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分为问卷调查研究、实地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四种。

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有五个;1、确定研究题目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收集资料阶段;4、整理和分析资料阶段;5、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阶段。

社会研究的对象是指被研究的个人、群体或组织,或者是研究所指向的其他社会单位。

第二章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

从研究的性质上看,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从研究的目的上看,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按照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从研究方法上看,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从研究的时间尺度上看,分为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阿尔蒙德等人为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

理论性研究指的是那些以发展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为基本目标的社会研究。

应用性研究是指针对现实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

应用性研究在发展过程中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如政策评估研究和社会指标研究。

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其研究目标的不同。

理论性研究主要关心社会现象及其规律“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应用性研究则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从研究的目的划分,社会研究可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是研究者在整个研究工作的前期阶段中对所研究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初步了解的过程。

探索性研究通常包括三个部分;1、实地考察;2、请教专家;3、查阅资料。

解释性研究就是对于社会现象或事件之间因果关系和研究。

描述性研究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描述的准确性和概括性。

描述的概括性包含两层含义;1、描述研究要反映总体状况的一般特征;2、描述研究也要对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的概括。

一般来说,民意测验、市场调查和人口普查都属于横向研究。

普查又称普遍调查或整体调查,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

普查的主要特点有四个;1、结论确定;2、资料精确普查的形式比较规范;3、调查项目少;4、工作量大。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可将社会研究分为三种;1、普查;2、抽样调查;3、个案调查。

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统计量来推论总体情况。

抽样调查的特点有三个;1、比普查要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2、抽样调查的内容可以比较广泛和深入,资料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可以进行较深入的统计分析和概括;3、可以将抽样调查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从而了解总体的一般状况和特征。

抽样调查的核心在于抽样。

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少数个体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研究方式。

重点调查是对某种社会现象比较集中的、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单位进行的调查。

重点调查的对象不一定要有代表性,但必须在总体中占有重点的地位或在总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定性研究是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并采用分类、比较、归纳、矛盾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对该社会现象的总体有较深入认识的一种研究类型。

定性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式是实地研究。

定量研究是运用基于统计原理和概率论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

社会研究中的统计调查和实验研究属于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比较;定性研究侧重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而定量研究侧重于且较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从方法论上说,定性研究从属于人文主义的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属于实证主义范式,其研究方法更接近自然科学。

从研究的逻辑过程看,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而定量研究则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

在研究方式上,定性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上的灵活性、特殊性,实地研究是定性研究最常见的研究方式,参与观察、无结构访问、个人生活史是定性研究中主要的资料收集技术;定量研究更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抽样调查、内容分析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研究方式,量表、测量问卷调查、结构式访问、结构式观察等是定量研究中常见的资料收集方法。

横向研究又称横剖研究,它指的是关于某类社会现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里的存在状况及其因果关系的研究。

横向研究的优点是调查面广,多数采用统计调查的方式,资料的格式比较统一,标准化程度较高,而且资料来源于同一时间,未受到时间变化的影响,因而可对各种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比较。

纵向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1、趋势研究;2、同期群研究(亦称队列研究);3、同组研究(又称追踪研究)。

趋势研究是对某种社会现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同期群研究(亦称队列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同组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研究。

第三章选题与研究设计

选题是指社会研究者根据客观需要和自身的研究兴趣及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

社会研究的选题过程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确定研究题目;1、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2、要确定研究的角度;3、要确定题目的层次;4、要确定研究的目标。

选题过程是一个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过程。

选题的标准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标准。

选题的客观标准有重要性、新颖性、可行性。

在符合社会实践或理论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选择研究题目的原则有三个;1、重要性;2、新颖性;3、可行性。

新颖性又称“创造性”或“创新性”等,是指研究题目具有与其他人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选题客观标准中“新颖性”体现在四个方面;1、研究领域的新颖性;2、研究视觉的新颖性;3、研究内容的新颖性;4、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可行性是指一项社会研究项目是否具备相应的研究条件。

选题客观标准中“可行性”原则包括五个方面;1、研究人员的可行性;2、研究方法的可行性;3、组织体系的可行性;4、物质条件的可行性;5、社会可行性。

社会研究的选题主要来源于社会实践和理论的发展。

对研究者个人来说,是从社会实践中还是从理论发展中选择选题,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术背景、研究基础和研究的兴趣。

在社会研究中,选题方式分为三类;1、研究者选题;2、实际工作部门定题;3、学术界选题。

研究者选题又分为两种方式;1、纯自主选题;2、课题申报。

实际工作部门定题分为两种;1、上级定题;2、委托研究课题。

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

研究设计最主要的内容有三个;1、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2、确定分析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3、确定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社会研究的目的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等不同的层次。

一般说来,研究性质可以分为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一般说来,社会研究中的分析单位分为个人、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产品等不同的层次。

社会研究中有四种常用的研究方式;1、调查研究;2、实验研究;3、文献研究;4、实地研究。

调查研究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可以获得标准化的数据资料,并且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抽样调查,因此能够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

实验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进行研究。

文献研究方式最主要的特点是利用现有的文献资料而进行研究。

实地研究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比较真实和深入的研究资料。

第四章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社会理论是人对客观社会现实的反映。

现代社会研究中的理解方法最初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者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而对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实质做出的反映。

社会理论有三个特点;1、社会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2、社会理论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3、社会理论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

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有四个;1、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之一;2、社会理论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3、理论可以为社会研究提供指导;4、社会理论可以为分析资料提供解释。

社会研究课题有两个方面的来源;1、来自社会实践;2、来自理论的发展。

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抽象和概括。

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有概念、变量及其相互之间关系,而人们运用理论的基本形式是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

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有三个;1、概念;2、变量;3、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

概念是指人们在思维和表述中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本质特征的反映。

操作性定义是指用一组实际操作来说明概念的实际含义和使用方式。

概念不仅有质的含义,也量的含义。

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是其概率性特点,即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不具有必然性;2、是社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常常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有程度和方向之分。

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还可以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理论的基本形态是理论命题和理论模型。

理论命题是指研究者用来说明各个概念(变量)存在及表现的程度,以及各个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的科学语句。

根据各种命题所表述的理论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四种;1、简单描述性命题;2、比较性命题;3、解释性命题;4、预测性命题。

理论模型是指人们在抽象思维的领域中对外部客观现实的各种要素特征及其关系的再现。

理论模型常用的表述方式有三种;1、变量结构图示法;2、坐标图示法;3、公式法。

变量结构图示法的优点有两个;1、它可以包含许多变量;2、能够较清楚地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复杂的因果和影响关系。

变量结构图示法的主要缺点在于,它难以表示出各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坐标图示法的最大优点是,它能够表示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公式法是用数学公式的方式来表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理论模型。

公式法的基本形式是Y=f(x)

公式法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较精确地反映各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有助于精确的定量分析。

  

公式法的缺点是,往往只能包含少量的变量。

社会理论可以分为三种;1、宏观社会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社会理论);2、微观社会理论;3、中观社会理论。

宏观社会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社会理论)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是反映社会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

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是指在社会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认识论原则,包括五种原则;1、经验归纳原则;2、演绎推理原则;3、假设—检验原则;4、统计性原则;5、抽样—推论原则。

根据现代统计学的研究,被调查的个体(样本)的情况与总体情况相一致的概率程度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1、总体的同质性程度;2、抽样的随机性程度;3、样本量。

理论建构是指研究者根据经验观察和经验概括而建构理论假设的过程。

理论检验是指研究者按照理论假设中的内容去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以确定理论假设能否被经验资料所支持。

理论检验一般分为两个步骤;1、进行命题推演;2、对理论假设命题进行经验检验。

命题推演就是按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概念操作化的方式将一个理论假设命题推演为一个或多个能够进行经验检验的命题。

命题推演包括两种类型;1、命题的逻辑推演;2、命题的操作化推演。

命题的操作化推演是指按照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的方式而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经验测量的变量。

经验检验是指研究者按照理论假设中的内容去收集和分析经验资料,以确定理论假设能否被经验资料所支持。

现代社会研究中的理解方法最初来源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经典论述。

定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方法最大的不同点是,定性研究不需要采用“假设—检验”的研究逻辑。

第五章抽样

抽样的理论基础是数理统计学。

抽样方法可分为两类;1、非概率抽样;2、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最大的差别是,概率抽样能比较精确地估算出抽样误差,根据被抽出的少数对象的情况,便可以对全体对象的情况进行推论;而非概率抽样则无法估算抽样误差,亦无法对全体对象进行推论。

样本不能独立于总体而存在。

总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研究总体和目标总体。

一般说来样本只能推论目标总体,而非研究总体。

一般说来,总体的情况或特征是未知的,由参数值来描述。

  而样本的情况或特征是已知的,由统计值来描述。

衡量样本代表性大小的标准地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衡量样本代表性大小的标准,一般说来,它主要取决于总体的异质性程度和样本规模。

抽样的步骤有三个;1、设计抽样方案;2、抽取样本;3、评估样本。

非概率抽样方法有四种;1、方便抽样(又叫偶遇抽样);2、配额抽样;3、判断抽样(又叫立意抽样);4、雪球抽样(又称网络抽样)。

方便抽样又称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使用对自己最为便利的方法来选取样本。

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其研究的目的或专家的判断来选取样本。

判断抽样经常被用于以下三种研究场景;1、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择特别能提供信息的独特个案;2、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取很难以接近的特殊人群;3、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取某种特殊个案类型,以便进行深入探究。

雪球抽样又称网络抽样,是一种根据已有研究对象的介绍,不断辨识和找出其他研究对象的累积抽样方法。

概率抽样有四种;1、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3、分层抽样;4、多段整群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也称纯随机抽样,是指研究者严格按照随机原则来抽取样本。

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

分层抽样是指研究者先把总体分为若干个同质的层,然后用简单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从每层中抽取样本元素。

如果先不考虑经费问题,那么样本规模主要取决于抽样精度和总体标准差。

第六章社会研究中的测量

测量是人们通过对现实世界细致的系统观察而把握某种现象存在程度的过程。

社会测量中与自然科学测量最接近的是定量测量。

测量活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五个作用;1、测量可以使人们客观和精确地把握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的状况;2、测量工具通常比人的感官更敏感;3、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测量,有时候还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物体和现象;4、靠一定标准化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会随特定观察者而变化;5、测量还能帮助人们观察非物理世界的存在。

社会测量的第一个环节是概念化。

测量过程包括三个步骤;1、要把测量对象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这就是“概念化”过程;2、针对需要测量的概念,构造相应的测量工具,这属于“操作化”的内容;3、用测量工具对测量对象进行经验观察,这是“资料收集”的任务。

测量的成功与否,主要靠信度和效度两项技术性指标来评判。

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概念的真实含义,指的是测量的准确性。

概念化和操作化是测量的两个关键环节。

社会动荡和剧烈变迁带给人们一种不确定感,使人们感到迷惘、焦虑,甚至自我毁灭,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用失范来形容这种社会状态。

测量层次有四种;1、定类测量;2、定序测量;3、定距测量;4、定比测量。

指数与量表是测量抽象概念的常用工具。

量表是根据被测量对象对问题的回答强弱程度,给予不同的得分;而指数是根据被测对象选择指标的多少,给予不同的得分。

量表不仅能测出变量的大小,而且还能反映出变量的强弱结构,因此能获得比指标测量更多的信息。

从使用频率看,指数比量表运用得更加频繁。

建立指数有三个步骤;1、指标的选取;2、指标的加权;3、处理缺失值。

量表有两种类型;1、李克特量表;2、语义差异量表。

罗森伯格量表是按照总加量表的形式而设计的一个具体的量表它反映了李克特总加量表的基本特点。

语义差异量表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出来的,主要用来测量人们对观念、事物或他人的感觉。

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指标或测量工具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

信度有三种类型;1、再测信度;2、复本信度;3、折半信度。

再测信度又称为稳定性信度,是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在两种不同场合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再测信度是最简单、最直接评估信度的方法。

复本信度是在一个测量中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复本来对同一群研究对象进行测量时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复本信度又称为等值性信度。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的正确性程度。

效度可分为三种;1、表面效度;2、内容效度;3、效标效度(又称准则效度)。

表面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或学术界形成的共识之间的吻合程度,如果吻合程度高,则表面效度就高。

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在多大程度上涵盖了被测量概念的全部内涵。

效标效度又称准则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一些能够精确表示被测概念的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根据比较标准与测量结果之间是否在时间上有延迟,又可将效标效度分为预测效度和同时效度。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

    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就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不可能有效度;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第七章问卷设计

问卷有两种基本类型;1、自填式问卷;2、访问式问卷。

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有三个;1、问卷在内容上要符合测量方案,要反映测量方案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的要求;2、问卷在语言上要注意用日常语言表达,以便被调查者能清楚地理解每个问题的含义;3、问卷具有规范性的结构,其中的各种问题应该按照一定的结构提问并给出回答的选项。

问卷的基本结构有六个;1、封面;2、致被调查者的信;3、填答指南;4、问题和答案;5、编码位;6、访问记录和结束语。

填答指南有三种类型;1、总体性的填答指南;2、问卷各部分的填答指南;3、个别问题的填答指南。

问题和答案构成问卷的主体部分。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四个;1、满足研究需要原则;2、考虑被调查者原则;3、与资料分析方法相结合原则;4、考虑具体调查方式原则。

问卷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满足研究需要原则。

问卷设计的关键技术是提问技术。

考虑被调查者原则需注意的五个问题;1、被调查者的受教育程度;2、被调查者的语言习惯;3、被调查者的文化心理背景;4、避免设计过长、过于复杂的问卷;5、保持问卷卷面的简洁明快。

设计问卷初稿的具体做法有两种;1、卡片法;2、框图法。

卡片法遵循归纳法则,由个别问题开始,然后到部分,最后到整体;框图法遵循演绎法则,先从问卷整体开始,然后到部分,最后到个别问题。

问卷初稿设计出来后,不能直接用于正式调查,而必须经过试用这一重要环节。

在实际的社会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同时采用主观评价法和客观检验法。

提问技术是问卷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提问时应注意的十个问题;1、提问应当尽可能简短;2、提问应当力求明确,让被调查者一看就懂,切忌提出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问题;3、要避免一题两问甚至多问;4、应当避免使用抽象概念和专业术语进行提问;5、应当中性提问,避免暗示和诱导;6、不要使用否定形式提问;7、提问要使被调查者有能力回答;8、要尊重被调查者,避免询问他们不愿意回答的问题;9、尽量避免设计某种情境进行提问;10、尽量使用第二人称提问。

问卷设计中有七种题型;1、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2、填空式问题;3、二项选择式问题;4、多项选择式问题;5、矩阵式问题;6、表格式问题;7、关联式问题。

多项选择式问题的亚形式有四种;1、多项单选式;2、多项任选式;3、多项限选;4、多项排序式。

排序设计要遵循六个规则;1、把内容相关的问题放在一起,避免问卷显得杂乱;2、把简单的问题放在前面,把复杂的问题放在后面;3、把容易引起被调查者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而把容易引起他们紧张或产生顾虑的问题放在后面;4、把了解现状的问题放在前面,而把需要被调查者回忆的问题放在后面;5、在派访问员面访的情况下,可以先问一些个人或单位的基本情况,而把其他问题放在后面;6、如果设计了开放题,一般放在问卷的最后面。

高质量问卷的标准有四个;1、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问卷适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3、问卷适用于研究对象;4、问卷中的问题少而精。

采用访谈法进行问卷调查最大的好处是能够通过调查员与被调查者之间的直接交谈而获得比较具体和翔实的资料。

采用访谈式的调查又分为两种;1、直接的问卷访谈调查;2、电话问卷调查。

访谈式的问卷调查也有三个弊病;1、成本较高;2、实施有时比较困难;3、匿名性较差。

让被调查者自行填写有五种实施方式;1、留置问卷;2、邮寄问卷;3、集中填写;4、报刊调查;5、计算机网络调查。

对收集资料审核时要注意三点;1、完整性;2、有没有逻辑错误;3、通过检查问卷中的控制性问题来判断回答的可靠性。

问卷调查的优点有五点;1、问卷调查可以面向众多的调查对象收集信息;2、如果面向同样规模的调查对象收集信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要比采用访谈法、观察法或实验法等节省资源,包括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这也是很多研究者偏爱使用问卷调查法的重要原因;3、问卷调查通常具有较好的隐蔽性,可以减轻研究对象的思想顾虑,有助于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