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知识分享.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5479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知识分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知识分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知识分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知识分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知识分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知识分享.docx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知识分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知识分享.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知识分享.docx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知识分享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

《水环境保护》课程设计

题目:

瑶湖水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源调查

 

姓名:

徐江华

学号:

2014100474

专业班级:

14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1班

指导老师:

李威

 

2016年11月25日

南昌工程学院

一、概述

1.1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2

1.2周边布局简介…………………………………………………3

1.3污染物来源………………………………………………………4

1.4水环境质量评价…………………………………………………5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

2.1污染源调查………………………………………………………8

2.2采样点布设………………………………………………………12

2.3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12

2.4采样时间及频率、采样方法……………………………………13

2.5各监测指标的测定方法…………………………………………14

2.6水环境评价方法………………………………………………16

三、水环境保护建议……………………………………………17

四、参考文献……………………………………………………18

 

一、概述

1.1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南昌县是江西省首府首县,位于赣中北部,地处鄱阳湖之滨,三面环抱省会南昌市,与南昌市城区无缝对接,距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城市上海、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只需要6-8小时,处于“中部崛起”的核心位置,南昌县承东启西,贯通南北,105、316和320等3条国道和京九、浙赣、浙院铁路穿越县境:

境内有全国第二、江南第一的向塘铁路货运编组站:

县城距南昌市中心15公里,距昌北国际机场30公里;赣江水道直达长江;转粤、浙赣和京福3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以6小时行程对接长珠闽,为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经济辐射的最佳结合点。

南昌县辖16个乡镇、1个省级开发区(小董经济开发区)和银三角管委会,全县有264个村委会和51个居委会.2012年末全县总人口100.9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其中农业人口81.07万人,出生率为13.63‰,死亡率为4.84‰,自然增长率为8.79‰。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7.6亿元,比上年墙长13.7%.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42.6亿元,增长5.0%:

第二产业增加值285.7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109.3亿元,增长18.9%。

全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60.5亿元,同比增收15亿元,增长3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35.4亿元,同比增收9.5亿元,增长36.7%,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两项指标总呈连续三年位居全省100个县(市区)第一,青山湖区于200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挂牌成立,2004年,南昌市进行区划调整,调整后的音山湖区下辖5个镇、1个农场(扬子洲农场)、3个街道办亊处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昌东工业园区>,拥有75个村民委员会和7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2年末全区总人口44.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76万人;2012年全区实埂地区生产总值(GDP)40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三大产业比重分規为0.4%、73.2%和26.4%.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丨77亿元,下降82%;第二产业增加值295.8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106.87亿元,增长15.1%.全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8.81亿元,比上年增长27.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136亿元,增长19.2%。

1.2周边布局简介

瑶湖流域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城郊,跨南昌县和青山湖区两地,流域面积103.64km2,地势南高北低,呈缓慢倾斜状,流域内有两条沟渠(主要汇集地表径流和部分工业污水)自南向北流入瑶湖后经人工闸后入抚河和赣江南支。

经实地调查并结合瑶湖流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可知,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较单一,以水田、村镇以及湖泊和坑塘水面为主,非点源污染主要有农村与城镇生活污水、村镇与农业径流污染、畜禽与水产养殖污染和干湿沉降等。

瑶湖东望抚河,西邻艾溪湖.北接赣江南支,福银高速与昌万公路穿湖心而过,是南昌地区最大的内陆天然湖泊:

该湖湖盆平坦,湖面开自南向北分为上瑶湖、中瑶湖和下瑶湖,水面总面积约为15.86km2,平均水深近2m,是集水养殖和水上娱乐为一体的封闭型城郊浅水湖泊:

湖内主要盛产苹鱼、链鱼、鲫鱼、鲶鱼、鳙鱼和黑鱼等八大家鱼,其中以鲢鱼居多;湖周边建有江西因际水上运动中心(奥体中心)和南昌八大湿地森林公园之一的高新区瑶湖郊野森林公园。

南昌县国土总面积171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

无山脉,平均海拔高度25m,最商点白虎岭主峰mm,最低点南新乡芦王村14.7m;东北为湖滨平原,中部为平原,东南部为低、残丘:

全县耕地面积118万亩,土壤K沃,其中水面占29.71%,莩洲、挂地占6.51%,村庄、道路、圩堤占16.69%,山地占2.13%:

南昌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四季分明,雨里充沛,日照充足:

多年平均降水里为1624.4mm,夏为雨季,占全年总降水量近一半,春、秋次之,冬季最少;年平均气温I7.81C左右,年平均日照1603.4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94天:

全境水系发达,江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库塘星罗棋布,过境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里872.9*10^8m³,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涌呈约为26万吨/日左右:

南昌县是江西省的农业大县和全国渔业重点县,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有着“鱼米之乡”、“江南粮仓”的美誉,具有丰畜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盛产水稻、大豆、油菜籽、花生、甘蔗、茶叶、蔬菜、水果等农作物:

全县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共有植物120余种,动物240余种。

 

1.3污染物来源

工业废水

由于受纳水体污染物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通常按污染货进入水体的空间几何形态将其分为点源和非点源点源是指以集中点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

非点源指除上述点源以外的所有分敗进入水体的污染源,包括各类地表源(产生于地表)和非地表源(养殖投饵、降雨降尘和各类船只流动污染).水体污染源分类见图4.1。

点源

生活污水

农牧林业地表径流

污染源

城镇地表径流

矿区地表径流

地表源

畜禽养殖

非点源

水产养殖

非地表源

降雨降尘

农牧林业地表径流

点源主要集中在上瑶湖,污染源主要来自氨厂部分废水、昌东镇雄风漂染厂废水及高校园生活污水。

3个污染源的排放量分别为2万m³/a、3.65万m³/a,200万m³/a。

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业、人畜及水产养殖业,所占比例约为20%~30瑶湖周边为农田及村落,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于农田化肥流失和农药的污染。

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主要是过量施用氮肥和磷肥),大量的氮和磷营养元素随农田排水或雨水进入湖泊;农药尤其是高毒农药使用的残留,通过各种渠道汇流到水体中,引起水质污染。

瑶湖年产鱼600余万公斤鱼类便和饵料沉淀对水体会造成一定污染。

中瑶湖及下瑶湖偏南段,污染源较少。

1.4水环境质量评价

1.4.1地表水体质量标准

以往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大多仅限于水质评价,而未能综合考虑底泥、河湖水量变化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实际上,广义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应该包括水体水质、底泥、水生生物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等多因素的评价。

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不仅要有可靠的监测资料和科学的评价方法,更要有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它同时也是国家和地方水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方向,是水环境管理的基础。

地表水体质量是地表水环境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部分,目前主要依据国家颁布的GB3838-2002版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较过去水质标准有所不同,它按水域功能分类,更合乎针对不同目标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在该标准中,水质按照地表水水域使用的目的和保护目标,被划分为5类。

在5类等级中,同一类别的水质标度并非唯一,而呈区间值变化。

具体内插方法可采用线性内插,也可采用非线性内插。

GB3838-2002标准中环境因子达30个,可根据实际监测合理选择,常用的有:

①耗氧有机物及氧平衡指标类,如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等;②有毒及累积物质类,如挥发酚,氰化物(CN-)、砷(As)、铬(Cr6+)、汞(Hg)、镉(Cd)等;③天然水体化学综合指标类,如酸碱度(pH)、总硬度等,以及根据该区水环境使用功能及污染特点选定的

1.4.2单因子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对瑶湖水质进行了单因子评价和富营养化评价。

单因子评价。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1]。

①pH值6.5~6.8,偏酸性,属地表水Ⅰ类;②在点源污染区域,COD在20~30mg/L之间,属地表水Ⅳ类;除下瑶湖水质属地表水Ⅱ类,其他区域均属地表水Ⅲ类;③总磷已超过地表水Ⅳ类,上瑶湖绝大多数水域已达到Ⅴ类;④总氮除在某高校污水排入点附近属Ⅴ类,上、中瑶湖其他水域均属Ⅳ类,下瑶湖属Ⅲ类。

 

1.4.3富营养化评价

富营养化评价。

采用测得的水质资料,选择TP、TN、COD作为评价参数,根据《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的标准[2]进行评价。

根据下列公式求得各测点的分数,然后对照标准,求得营养状态指数。

评分值愈高,表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愈高。

M=1N∑MII=1∽N式中:

M为营养化程度的评分值;MI为评价参数的评分值;N为评分参数的个数(本评价N=3)。

水质分析评价结果见表2。

由下表可知,结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水体中营养元素含量偏高,绝大多数水域已超过二级标准;全水域的评分值均超过60分,氮、磷含量明显偏高,整体水域已经富营养化。

表2瑶湖营养物质及营养程度评价

mg/L

 

1.4.3底泥环境质量评价准则

底泥是地表水体环境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水体的污染物在物理和化学等作用下,通过吸附、絮凝、沉降,可以与水相中的沙石一起沉淀在底泥中。

这一复杂过程中,会使水相中的污染物浓度降低,但可使底泥中污染物含量在累积过程中达到相当可观的数值。

因此,底泥是水体污染物重要的归宿之一,常被人们称为“指示剂”。

过去,为了评价底泥的污染程度,多采用背景值加标准差等方法来确定标准,目前仍有不少争议。

主要问题在于这些评价标准不是采用毒理学等方法研究制定的,故只能描述某种元素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却无法评定综合影响。

另外,国家目前还未正式颁布过底泥质量标准。

尽管如此,国内一些学者对底泥质量标准制定方法作了研究。

一般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①对水生生物不会引起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中毒,也不会产生潜在性的危害,不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②对生物不会产生间接的危害,不会影响水产品的品质和产品价值;③不会产生不良的感官性状,不会引起人们的厌恶感;④各种污染物不会通过食物链进一步影响人畜的健康;⑤不会导致物品的污染,引起流行病的发生。

由于底泥中的污染物相当复杂,一般依据我国国情和技术状况,多选择对底泥影响较严重的几类污染物作为标准项目,主要有重金属(汞、镉、铅、砷、铬、镍、锌)、有机物、CODMn、BOD5、感官性状(色觉、嗅觉和味觉,油类、浮渍等漂浮物)、理化特性(温度、pH);湖泊底泥还应包括磷、氮等营养物质。

就底泥种类标准分级而论,过去依地面水质的三级标准,也相应地分为3级。

陈瑞生等根据湘江底泥毒理学研究和对底泥的调查,确定了5种重金属在底泥质量标准中的最高允许浓度(表1),可供确定底泥质量标准参考。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用污染指数对底泥质量污染级别进行分类,污染指数Pi的计算公式为:

Pi=CiCs

(1)式中,Ci是污染物i的实测值,mg/dm3;Cs是污染物i的对照值,mg/dm3。

依据i种污染物污染指数的平均值Pi将底泥质量划分为5类,即Ⅰ类(0≤Pi≤1.0)、Ⅱ类(1.0≤Pi≤2.0)、Ⅲ类(2.0≤Pi≤3.0)、Ⅳ类(3.0≤Pi≤4.0)、Ⅴ类(4.0≤Pi≤5.0),与水体质量标准相统一。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

2.1污染源调查

2.1.1非点源污染的成因及其基本特征

(1)非点源污染成因

非点源污染按其来源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

地表源污染和非地表源污染。

地表源污染又可分为城镇地表污染和非城镇地表污染,非地表源污染主要包括水产养殖污染、大气沉降(降雨、降尘)污染和流动船只污染等;通常地表源污染的源动力来自降雨径流,而非地表源污染多与人为活动有关。

城镇地表径流污染主要是指城镇生活和生产垃圾、大气降尘、动植物遗体和部分交通遗弃物等在降雨形成径流时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含有BOD5、COD、挥发性固体、凯氏氮、溶解性氮、溶解性磷酸盐和Pb、Cr等重金属以及大肠杆菌等。

一般对于工业区、商业区和生活区等来说,其含量大小不一。

非城镇地表源主要包括农田、牧场、林区和矿区等污染物,该类污染物的制约因素十分复杂,如降雨形式、地形坡度、地表形态、土壤和植被类型等。

其中,农业种植业流失是非点源中分布最广泛的污染来源,也是非点源污染研究的重点内容,其污染物主要是泥沙、氮磷等营养物、有机质、农药、盐类、细菌及其它微生物叫。

畜禽养殖污染更多地是由于畜禽粪便不合理的处置方式引起的高COD和NH3-N污染;水产养殖污染则是非地表源污染中较为典型的污染类型,其主要受人为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养殖方式、对养殖水体过童投放馆料,导致鱼虾等水产品的排泄物过于集中以及饵料中氣磷营养残留等。

(2)非点源污染基本特征

①随机性

非点源污染主要发生在与气象时间密切相关的间歇时段,受水文循环过程(主要是降雨以及降雨形成径淹过程>的彩_和支配,以扩散方式进入水体。

而降雨具有随机性,故非点源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地点不固定,样放具有间歇性,发生具有随机性*

②迁移性

非点源污染物在进入地表水或下渗到地下水之前,主要产生在广8的土地上,以径流或入渗作用为载体和源动力,在地面和地下迁移。

③难监测性

非点源污染很难或者几乎不可能在其起点发生处进行監测。

与点源相比,婺点源污染的监测更为困难、复杂和昂贵,而且无法用袢放标准进行限制.

④时空差异性

非点源污染的范围与气候条件和地质地理条件息息相关,而气候和地理条件是不可控的,因此,污染负荷的时间(降雨径程、年内不_季节与年际间)变化和空间(不同地域)变化幅度大。

由于非点源污染形成过程受多种因素控制,污染来源包括地表径流污染、土壤侵蚀和流失、畜禽粪便、农村生活污水、施用化1C农药、污水灌溉、水体养殖、大气干湿沉降、底泥二次污染和旅游污染等因此.大多数丰点源污染具有成分复杂、类型多样、滞后性、模糊性、潜伏性、研究和控制难度大等特点。

(3)影响因素

①气象水文

降雨S的大小及时空分布对地表径淹彩电很大。

一般年降水里越大、降水持续时间越长,地表径流及水土淹失就越严重*实际上,降水强度对水土流失起到决定性作用,暴雨次数越多、頻率越高,污染物产生的数呈和污染范围就可能越大•

②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着诸如植被类型、耕作方式、径淹和化学物质输入与输出等,从而对非点源污染产生影晌,而土地利用方式取决于气候、土墣等一些重要的自然因素和人口、生产方式等社会经济因素,因此,这些与土地利用方式相关联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决定了丰点源污染的差异•

③地形土壤

地形地貌直接彩嘀土壤类型、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从而间接影响地表径流量和污染物迁移;例如,透水性强的砂土比其他土壤类型难以产生地表径流,保肥性强的土壤能够较多地固定营养元素,

④植被覆盖

植被可以缓解雨水对土壤造成的冲击力,对降水有部分截留作用,有效减少径流中悬浮物质含蛍,从而减少季点源污染负荷•例如,森林罹盖率高的流域,其水质明显优于盖率低的淹域。

⑤社会经济及其他因素

2.1.2非点源污染研究方法

在进行非点源污染的定量化研究时,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模型,进行时间和空间序列上的模拟,其中既有简单的经验负荷估算模型,也有较复杂的描述非点源污染发生连续过程的机理模型[|\机理模型基于对_点源污染产生和迁移转化过程的分析,综合了水文模型、土壤侵蚀模型和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型,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系统模型,并且机理模型可较箱确地估算地表径流、泥沙和氮《濠失负荷,具有很好的预测功能:

经验统计模型则是在对代表性区域进行大呈监测的基tt上,建立水质参数与水文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

技照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对象划分,非点源负荷计算方法可概括为综合分析法、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法和农村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方法。

(Ⅰ)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又分为模型法和水S水质法。

模型法通过采用不同模块的气象、水文、地表类型等进行污染负荷计算:

水呈水质法则是通过非点源污染在汛期和•汛期对水体影响差异的特点,推算丰点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喃112]。

国内外现有的综合分析法汇总。

(Ⅱ)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方法

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引入降南时间、降雨强度、城镇污染物产生及地表淸扫程度、城镇雨水收集管网普及率和雨污合淹比例等参数,估算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主要有标准城镇年暴雨径淹污染_放呈法、单位负荷法、萨特冲刷函数模拟法、简易模型法等。

 

2.1.3点源污染研究方法

点源主要是指集中排放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等对于受纳水体周边工业和生活污染源分布复杂、污染源资料收集困难的区域,实测法(又称现场检测法)能比较直观地反应污染物的抹放愔况,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来自工业或生活的集中污染物排放系统或某一排放口选定合适的采样测点和采样测流频率,实测污(废)水流量和污染物浓度等,计算得出污染物质的排放量。

(I)监测方法

对排污口污(废)水流量进行检测的前三天应无明显降水,流量监测可根据不同的排污口和具体条件选择下列方法。

1流速仪法

根据水深和流速大小选用合适的流速仪,结合过水断面的实时面积,计算排污口流蛍.使用流速仪测呈时一般采用一点法,当播污口废(污〉水水面较宽时,应设罝测流断面,仪器放入相对水深的位置可根据水深和淹速仪悬吊方式确定,且测量时间不少于100s。

2浮标法

浮标法是利用水淹对浮标的浮力作用,通过观测浮标流过相邻监测断面所需时间,计算水流流速的。

浮标法适用于底壁平滑、长度不小于10m、无弯曲、有一定液面高度的排污明渠,但精度较差。

3三角薄壁堰法

三角薄壁堰法通过测量通过三角薄壁堰的水头损失,根据伯努利方程来确定排污口流量的。

堰口角为90d的三角薄壁堰是废污水测里中最常用的测流设备,适用于水头0.0354.05之间、流量小于或等于0.1m3/s、且塥高大于2倍水头的流量测定。

 

2.2采样点布设

监测点设在瑶湖,全湖布设9个数据监测点,监测点所处经纬度分别表1。

2.3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2.3.1水质监测指标

水质监测指标包括叶绿素a(Chl.a)、水温(Tw)、pH、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总氮(TN)、硝酸盐氮(NO3-N)、亚硝酸盐氮(NO2-N)、氨氮(NH4+-N)。

2.3.2分析方法

①叶绿素a(Chl.a)分光光度法;

3水温(Tw)温度计法

③pH—pH计法

④溶解氧(DO)碘量法

⑤总磷(TP)钼酸按分光光度法

总氮(TN)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⑥氨氮(NH4+-N)纳氏试剂比色法

 

2.4采样时间及频率、采样方法

2.4.1采样时间及频率

⑴对于连续排放的排污口每隔6-8h测量一次,连续监测三天;

⑵对于间歇排放的排污口每隔2-4h测量一次,连续监测三夭;

⑶对于季节性样放的择污口应调查了解排污周期和排放规律,在排放期间每隔6-8h测量—次,连续监测三天;

⑷对于脉冲型排放的排污口每隔2h测量一次,连续腔测三天;

⑸当排污口发生事故性排污时每隔2h施测一次,延续时间视具体惜况而定;

⑹对污水排放稳定或有明显排放规律的排污口可适当降低测量频次。

2.4.2采样方法

通过定时装置在规定的时间间隔下自动开始和停止采集样品。

通常在固定的期间内抽取样品,将一定体积的样品注入各容器中。

开阔水体,由于地点不同和温度的分层现象可引起水质很大的差异

在调査水质状况时,应考虑到成层期与循环期的水质明显不同。

了解循环期水质,可采集表层水样;了解成层期水质,应按深度分层采样。

在调查水域污染状况时,需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抓住基本点(如废水流入前、流入后充分混合的地点,甩水地点,流出地点等有些可参照开阔河流的采样情况,但不能等同而论以取得代表性水样。

采样时,一般选择采样前连续晴天,水质稳定的日子〈特殊需要除外3.4底部沉积物采样沉积物可用抓斗、采泥器或钴探装置采集。

典型的沉积过程一般会出现分层或者组分的很大差别。

此外,河床高低不平以及河流的局部运动都会引起各沉积层厚度的很大变化。

采泥地点除在主要污染源附近、河口部位外,应选择由于地形及潮汐原因造成堆积以及底泥恶化的地点。

另外也可选择在沉积层较薄的地点。

①在排污暗渠落水口处采样可直接用采样桶采集;

②当排污口水深小于1m时,在1/2水深处采样;水深大于1m时,在1/4水深处采样。

2.5各监测指标的测定方法

①叶绿素a(Chl.a)分光光度法;

浓缩:

在一定量的试样中添加0.2mL碳酸镁悬浮液,充分搅匀后,用直径60imi的微孔滤膜吸滤。

过滤器内无水分后,还要继续抽吸几分钟。

如果要延时提取,可把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在干燥器里冷冻避光贮存。

提取:

将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入研钵中,加入3mL丙酮溶液(4.2)至滤纸浸湿的程度,把滤膜研碎,再少量地加90%的丙酮溶液,把滤膜完全研碎,然后用90%丙酮溶液将己磨碎的滤膜和丙酮溶液洗入带刻度的带塞离心管中,使离心管内提取液的总体积不超过6mL,盖上管塞,置于4°C的暗处浸泡24h。

离心:

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4000r/min速度离心分离20min。

将上清液移入标定过的10mL具塞刻度管中,加少量90%丙酮溶液于原提取液的离心管中,再次悬浮沉淀物并离心,合并上清液。

此操作重复2〜3次,直至沉淀不含色素为止,最后将上清液定容至10mL。

测定:

取上清液于lOnin或5(tam的比色池中,以90%丙酮溶液为对照溶液,读取波长750,663,645和630nm的吸光度。

选择比色池的光程长度或稀释度,使其光密度ODfe63大于0.2,小于1.0。

从各波长的吸光度中减去波长750nm的吸光度,作为己校正过的吸光度<0,按下式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②水温(Tw)温度计法,利用温度计直接量测水温。

③pH—pH计法利用ph计直接量测ph值。

4溶解氧(DO)碘量法

⑤总磷(TP)钼酸按分光光度法

总氮(TN)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过硫酸钾消解:

向试样中加4⑴I过硫酸钾口,将具塞刻度管的盖塞紧后用小块布和线将玻璃塞扎紧(或用其他方法固定\放在大烧杯中货于高压蒸气消毒器40中加热等到相应温度为120摄氏度时,保持30s化后停止加热。

待压力表读数降至0后.取出放冷。

然后用水稀释至标线。

注:

如用硫酸保存水样。

当用过硫酸钾消解时,需先将试样调至中性。

硝酸-高氣酸消解:

取25ml试样于锥形瓶中,加数粒玻璃珠.加2ml硝酸电热板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