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考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4775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毛概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毛概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毛概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毛概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考点.docx

《毛概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考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考点.docx

毛概考点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成果:

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系: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

a、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b、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最后,两大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运用和发展。

a、有着共同的“根”——马克思列宁主义。

b、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

c、共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d、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2、3为一题主要考内容}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如《论游击战》等)、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理论、党建。

历史地位: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结晶,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世界人民反抗强权,反抗侵略,争取自由民主独立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3.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历史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在其指引下,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4.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

3、文化纲领:

(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由无产阶级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领导。

(民族的)强调文化的民族形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奴化思想,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同时注重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科学的)强调文化的科学内容,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对于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尊重中国的历史,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地位,尊重历史的辨证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

(大众的)强调文化的大众方向,这种文化应该为全民族90%以上的工农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

(知识分子)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5、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必要性:

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

重大意义:

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

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

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7.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第一、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第二、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扩大了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并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第三、进一步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8.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过了一个反复的探索过程,其间也经历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两次重大挫折,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20多年的曲折发展也深刻地教育了全党,为我们逐步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9.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第一,打破了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开始感到有必要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如何避免执政党犯严重错误,从局部、暂时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使之不致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和长期性的错误,要求领导者要有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社会矛盾。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

主要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如何理解: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同时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党也制定了最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

2、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3、科学阐明和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政治上清醒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11.如何理解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

2、1997年,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后,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a、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在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c、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行动纲领。

12.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

就业更加充分。

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

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13.如何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结合实际,不少于800字作文}

科学内涵:

1、国家富强:

国家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包括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法制健全、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社会和谐、生态美好等全方位的发展和进步,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完善和发展。

2、民族振兴:

中华民族具有再次处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能够把中华民族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成果传输给世界,并影响和改变世界,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同时还包括具有维护祖国统一、领土主权完整和安全的能力。

3、人民幸福:

人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幼有所爱、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人人共享发展成果,人人有出彩和圆梦的机会。

内在关系:

1、国家富强是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

2、民族振兴又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保障,没有民族的振兴和自信又怎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

3、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归宿和目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要最终体现在人民物质文化环境生活的改善、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上。

这三个方面的内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缺一不可。

重大意义:

中国梦实质上是人民的梦。

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党执政的基础和根本依靠力量,是社会前进的动力和创造者,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

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也是人民的意志和愿望,人民的诉求和期盼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实际上就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

实现途径:

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这三条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遵循和原则。

1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力的条件。

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

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

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的依据是什么?

1、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际状况。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制度基础。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决定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我国现阶段不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而只能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最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公平竞争,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6.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通过科学的制度和程序,坚持把这三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中。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党只有领导人民创造各种有效的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

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又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法办事,保证法律的实施,从而使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17、什么是文化强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强国:

首先,文化强国意味着其文化的魅力相对强大,它表现为对内的文化自信,对外的文化吸引。

其次,文化强国应当具有相对强大的文化创造、生产和传播能力。

最后,文化强国还有一个基础性指标,即国民素质较高。

第一,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发挥的实现和维护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作用,使社会主义从一种思想和运动凝结成一种文明和价值。

第二,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第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国家形象。

1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互关系: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内容:

(国家层面)富强、文明、民主、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9.新形势下如何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1、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合作与经济整合是维持和平发展的利益机制。

缺乏经济上合作的经济利益,不会有长久的两岸和平发展。

2、政治互信的建立与政治关系的改善。

两岸没有基本的政治互信,没有上述基础上的政治关系的改善,无法建立两岸和平架构。

3、结束敌对状态与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

在法律层面上改变内战延续的军事对立状态。

其中涉及所谓大陆对台导弹部署问题与台湾对外军事采购问题,是必须认真对待与解决的两大难点。

4、文化领域的全面交流,共同发展中华文明。

5、两岸和平框架的建立或和平协议的签署。

20.什么是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是什么:

1、把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2、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3、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为什么:

1、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2、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任何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都必须顺应世界发展大势。

4、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5、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始终是中国政府谋求发展的宗旨和原则。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

3、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22.怎样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历史的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告诉我们,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

第一,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企图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根本行不通。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历来是中国各族人民最关切的头等重要的大事。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凭借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驾驭全局的能力,统筹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面临着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在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顺利解决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前进。

第四,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

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中国共产党这样坚强的政治核心才能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而不受制于人。

题型:

简答题、论述题、材料题、立论作文题。

1、本课程有几个章节,写出每个章节的标题

2、学完课程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