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问题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整理.docx
《城市社会问题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社会问题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整理.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社会问题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城市社会问题与管理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讲
一、城市社会学的概念
城市社会学,又称都市社会学,以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
二、城市的概念,特征
概念:
城市是不同于乡村社会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物质空间和社会现象,它是建立在非农业活动基础上、功能分化并以法理等契约作为主导的人类生活方式与聚集地。
特征:
(1)集中性:
指城市相对于乡村而言,在人口、物质、功能上的聚集趋势和状态。
(2)分割性:
城市组织功能与城市居民社会角色的分化趋势和状态。
城市组织和单位功能的进一步分化和专业化。
既高度分割又深度依赖。
(3)异质性:
指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组织功能的多样化差别趋势和状态。
(4)法理性:
城市主要以法律、法规等社会契约为交往和调控基础的趋势与特征。
三、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和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与扩大,居民的就业方式逐步城市化。
四、中西方城市化的特点
(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城市群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群是指集中在一定地域内,规模和职能各不相同,但交通便利,彼此联系密切而又有绿带相隔、相对独立的若干城市和城镇城市群的分布和组合。
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以某个大城市为核心,逐步向外扩展,在其周围形成若干中小城镇的团状群组。
二、是由若干座规模相仿的城市为中心,组成多核心带状或块状的城市群。
②郊区化的迅猛发展
郊区化:
城市扩展其边缘地带,从人口密度高的中心区域扩散到邻近的密度低的区域,也称郊区城市化即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
③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
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表现为:
第一,城市人口向郊区移动,城郊差别减小;第二,城市人口减少,城市规模缩小;第三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①低度城市化:
一种指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
二是指前社会主义国家,其产业聚集的发展并没有伴随提供劳动力的住宅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足够增长。
②过度城市化:
指过量的乡村人口涌入城市,超过了国家正规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
③首位城市发展模式:
首位度指城市发展要素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
有两种计算方法:
两城市指数:
S=PI/P2,四城市指数:
S=P1/(P2+P3+P4)。
一般来讲:
正常的两城市指数是2,四城市指数是1。
④贫民窟现象。
五、中国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城市化水平虚高且同质性强
(2)城市化发展的地域结构不均衡
(3)城乡关系不平等
(4)城市化过程中社会矛盾突出
六、城市问题的分析视角
一种社会现象要成为“社会问题”,至少需具备三项基本要件:
(1)它必须是一种能影响到该社会中相当多数人的社会情境。
(2)它必须是该社会多数成员认为此情境与其生活中一般的生活规范有别,是一种不受期望的分歧情。
(3)它必须是人们可以设法控制或谋求改进的情境
分析视角:
1、社会病理学观点(TheoryofSocialPathology)
观点来源于有机体类比法。
比如有的人把政府描绘为是社会的头部,邮政服务是精神系统,警察则是法律的长手臂。
斯宾塞认为,社会就像是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是由一个可以凌驾任何一部分活力的生命组成的。
持有机体类比法观点的学者认为,凡是妨害到正常社会机能的人们或情况,皆可视为社会问题。
社会病理学的主要观点:
(1)定义:
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状况和妥善的安排是健康的,而脱离道德期望的个人与情况则被视为“有毛病的”,因此它是坏的,所谓的社会问题就是脱离了道德期望。
(2)原因:
造成社会问题的最大原因即是社会化过程的失败。
社会有责任通过社会化的媒介,而将道德规范传递给下一代,然而,有时社会化却缺乏效率,早期的社会病理学将有缺点者(精神不健全)、依赖者、犯过失者看成是一种属于“犯罪类型”的人,是社会问题的来源。
而晚期的病理学家认为社会问题的原由是因为人们学习了错误的价值观念。
社会环境是构成社会病态的一个主要条件。
(3)解决方法:
早期社会学者认为,所有的麻烦都是遗传上具有缺点的个人所带来的,比如精神不健全者是因近亲联姻造成的,故把优生学运动看作是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晚期的社会学者则认为,社会本身是有毛病的,治疗有毛病的制度,便可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2、社会解组观点(TheoryofSocialDisorganization)
1920年间,出现了社会解组概念。
该概念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其支部皆以井然有序的结构和关系并列在一起,而每一个支部又都能够与其他支部脱离。
(1)定义:
社会解组被看成是失去规则。
解组有三种形式:
无规范、文化冲突、崩溃。
(2)原因:
社会变迁致使社会系统中的支部产生了和谐;传统社会控制系统渐渐减弱。
(3)结果:
给个人带来紧张:
如心理疾病、酒精中毒等等。
给系统带来三种结果:
其一系统内会发生变化;其二系统持续操作;其三系统也许会崩溃(解组造成了极度的混乱甚而毁灭了整个系统)。
(4)解决方法:
适当诊断,减少解组,使脱离系统的支部引会平衡局面。
3、价值冲突观点(TheoryofValueConflict)
(1)定义:
社会问题是与某些群体的价值不能相容并存的社会状况,而且这些状况令群体中的成员认为有必要唤起大众来采取行动。
(2)原因:
造成社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价值或兴趣上的冲突。
因为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兴趣(利益),他们发觉彼此是相互对立的,一旦对立具体化变成了冲突,社会问题便因而滋生。
社会问题包含了一个客观的情况和一个主观的定义。
客观的情况即接触与竞争;主观的定义即反映在接触、竞争和物质、权力分配方面的不同的定义和评价。
(3)解决方法:
价值冲突观点建议以三种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中利益与价值的分裂情形。
其一,交涉(讨价还价);其二,协议;其三,使用权力。
4、偏差行为观点(TheoryofDeviantBehavior)
偏差行为观点的特性:
(1)定义:
社会问题违反规范期望,其行为或准概况脱离规范者即是偏差。
(2)原因:
偏差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不恰当的社会化。
这种社会化被视为是发生在初级群体关系的情况中。
(3)解决方法:
解决偏差行为的主要办法是重新社会化。
而重新社会化的最好方法是增加有意义的初级团体与合法行为模式间的联系,同时减少有意义的初级团体与非法行为模式间的联系。
一旦合法的机会增加,社会性问题的行为变会减少。
5、标示论观点(TheoryofLabeling)
(1)定义:
社会问题之所以成为社会问题,是因受到大众或社会控制机构的注意,被定义为有问题的或是偏差行为。
(2)结果个人或状况被认定是有社会性的问题或偏差的,将会导致人类关系的重组,而促成更多的“偏差”。
比如一个曾经犯法的人,可能无法获得一般的工作机会,而必须再去犯罪来维持他的生活。
这种因其他人的反应所造成的偏差角色可称为“次级偏差”(secondarydeviance)。
(3)解决方法:
<1>改变定义:
即要更加容忍,停止将某些人或状况指称为“有问题”.<2>消除指称所能带来的利益,即减少人们指称自己和别人的机会,并且减少因指标所带来的问题。
七、城市管理的概念
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这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为基础,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等一系列机制,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通过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互动,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进行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
广义的城市管理:
是指对城市一切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市政的管理。
狭义的城市管理:
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对象主要针对狭义的城市管理,即市政管理。
第二讲
一、名人城市社会思想(韦伯、齐美尔、帕克)
韦伯的城市社会思想:
1、城市的共同点:
(1)城市是个密集的“聚落”
(2)市场是城市的经济中心。
2、城市的类型:
(1)消费城市
(2)生产城市
(3)商业城市
(4)农耕城市
3、城市共同体的特征:
a)较强的工商业性格
b)防御设施
c)市场
d)自己的法庭以及—至少部门的—自己的法律
e)团体性格及与此相关的
f)至少要有部分的自律性与自主性
4、东西方城市的差异
(1)东方的城市并没像西方城市那样有一套特殊的、适用于市场的实体法或诉讼法,也没有由市场自律性任命的法庭。
(2)东方的城市基本上没有自律性的行政,一般而言,东方的城市在行政上从属于中央集权制度,西方城市的权力是分散的。
(3)东方城市的社会组织以亲属、氏族为基础,西方城市的社会组织则以个人为基础。
(4)东方的城市居民没有具备类似西方古代与中古城市的市民权力,也没有像西方城市那样的法人性格。
(5)东方城市居民对当代行政事务的自律权力及参与程度,远不及西方城市。
(6)尽管亚洲的行会及其他职业团体也体某种权限,但这些权限不过是一个特定团体对有关其团体具体利益的特定问题所拥有的权限或实际权力。
齐美尔的城市社会思想:
1、人口聚居规模对社会关系及人的个性、自由和心理的影响
两人群体与三人群体的区别:
群体规模越大,社会交往关系的情感成分和个性化程度就越低。
“孤独地走在人群里”。
自由空间的增长。
个性被扼杀,采用夸张的办法张扬个性。
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经受着高度的神经刺激。
通过分隔和对象化应付潜在的不可预料的刺激。
2、现代社会分工对城市社会关系及精神生活的影响
(1)极度的社会分工打碎和分割了社会生活的同一性,导致社会交往关系的暂时性、非个人化和片面化。
(2)增强了个体个性意识的觉醒,激发了个人主义的膨胀。
(3)劳动分工的发展促使个人与其所创造的文化世界的异化。
3、货币经济与理性对城市社会关系的影响
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理性和货币都显得务实,而且,这种务实态度在事实上呈现为一种形式上的公正与冷酷。
在金钱和利益的作用下,城市人形成了一种较且理性、斤斤计较、复杂和老于世故的人格特征。
帕克的人类生态学:
【“芝加哥学派”创始人,齐美尔的学生】
帕克将城市看作是一个社会有机体,将城市社会的生态过程概括为:
竞争、冲突、适应、同化。
【同化:
指个体在相当固定的基础上共同分享价值、利益与态度。
适应指固定和分配社会中成员的地位,以此限制竞争和冲突。
】帕克还关注与自然区现象紧密相联系的社会隔离现象,职业隔离、种族隔离、阶级隔离等。
二、城市生态模型
探讨城市内部结构与变迁,即人口和社会机构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及这种分布模式的形成过程研究。
伯吉斯同心圆理论:
这是由E·W·伯吉斯于1923年提出的。
他以芝加哥为例,试图创立一个城市发展和土地使用空间组织方式的模型。
【中心商业区、通勤带、工人住宿带、高级住宅区、通勤带的同心圆模型】
霍伊特扇形理论:
城市不同土地使用区,都是沿交通线由中心向外放射出去,从中心到边缘形成一个扇形结构。
哈里斯和厄尔曼多核心理论:
城市生态中满足某种需求的机构会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不同的核心或中心。
城市并非是由单一中心而是由多个中心构成。
三、邓肯的生态复合体理论:
邓肯认为社会是一个生态系统,由人口、组织、环境、技术这四个关系变量所组成的功能相互依赖的生态复合体,简称POET生态复合体。
列菲弗尔空间生产理论:
1974年列斐伏尔出版了都市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空间的生产》。
(1)城市空间是一种产物,要注重城市规划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2)城市空间被资本殖民化。
城市革命,空间本身已被资本占有并从属于它的逻辑。
(3)城市空间生产中的社会矛盾。
资本主义通过剥削空间来巩固自身时,也同时产生了一种威胁资本主义统治的矛盾。
四、集体消费的概念(消费过程就其性质和规模,其组织和管理只能是集中供给)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日益集中的资本主与日益集中的劳动力同步进行,劳动力越来越集中于城市这个特定的空间,与此同时,劳动再生产所需要的消费,越来越需要国家干预来满足。
劳动力再生产所需要的消费越来越集体化,城市日益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集体消费空间单位。
五、住房阶级理论
1963年,雷克斯和墨尔出版了《种族、社区与冲突》一书,提出住房阶级理论。
个人在城市这个社会空间体系中获得稀缺住房资源,主要是通过市场竞争和科层制两种途径。
城市住宅阶级划分为五类:
(1)通过现金购买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并住在最令人满意地区的居民。
(2)通过信用贷款方式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并住在最令人满意地区的居民。
(3)住在政府兴建的公共住房的居民
(4)通过信用贷款方式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但住在不太令人满意地区的居民。
(5)租住在私人住房,住在不太令人满意地区的居民。
对住房资源的争夺被看作是阶级斗争的一种。
第三讲
一、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口迁移:
通常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和迁入,而发生居住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人口流动:
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
二、人口流动与迁移对社会的影响
1、人口流动与迁移对社会的宏观影响
(1)人口在城市的高度集中带来了城市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分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2)流入城市的人口绝大部分是农村或其它城市的“精英分子”,他们的流动,改变了流出地和流入地人口结构的变化。
(3)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
(4)给流入地城市的社会结构带来挑战,同时,其生活模式、生活方式也被流入地城市所改造。
2、人口流动与迁移对社会的微观影响
(1)改变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
(2)改变流动人口的生活机遇和生命历程。
(3)改变流动人口的社会心理结构。
三、文化震惊的概念
文化震惊:
指生活中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四、人口为什么流动?
----理论视角(推拉理论、社会网络视角)
(一)个体主义的理论视角
个体主义视角主要以人口流动的个体理性为出发点,认为人口流动的主要动因来源于其个体的自主选择,其目的在于实现个体自身的效益最大化。
1、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
2、托达罗关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理论
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4、斯塔克等人的劳动力转移的相对贫困说
(二)制度-结构主义的理论视角
1、人口流动的“推—拉”理论
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巴格内。
他认为,人口流动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条件,流入地的那些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不利的生活条件就是推力。
人口流动就由这两股力量前拉后推所决定。
李(E.S.Lee)在“移民人口学之理论”一文中,在巴格内理论基础上,认为流出地和流入地实际上都既有拉力又有推力,同时又补充了第三个因素:
中间障碍因素。
中间障碍因素主要包括距离远近、物质障碍、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移民本人对于以上这些因素的价值判断。
人口流动是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泽林期基的“人口迁移转变假说”
(三)社会网络的理论视角
1)社会网络视角认为流动人口和移民在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社会网络联系,对于他们的流动和迁移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2)移民的社会网络中蕴含的社会资本,可以减少长距离移民中的移民成本、降低移民风险、从而增加劳动迁移的可能性。
3)有移民经历的人往往对后来的移民具有正向的强烈影响,他们的作用是通过迁移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帮助来体现的。
4)移民所在地的社会网络越能够与本位居民相融合,外来务工人员越愿意迁入务工所在地,而移民所在地的社会网络越不能够与本地居民相融合,外来务工人员越不愿意迁入务工所在地。
5)有移民网络和移民资源的人更倾向移民,而且移民也更为容易实现。
五、社会认同的概念
指个体对自己属于某一社会群体或社会小范畴的意识,对他而言,该群体身份负载情感与价值上的重要性。
第四讲
一、城市二元结构的概念、城市二元社会的的含义
城市二元社会: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积聚,进城农民的职业身份发生了转化,但社会身份因为户籍的限制却没有实现转换,成为游离于城市和乡村社会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使得我国社会结构的二元性从表现为城乡两个区域的分割演变为在城市这一个区域内的分割,构成以了市民和农民工身份差别为特殊的城市社会结构。
二元社会结构:
指中国城乡关系和城乡格局的概括性表述。
它指的是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城市社会为一元、农村社会为另一元的城乡分离状态。
二、城市二元结构带来的社会影响
(一)城市二元结构的表现:
1、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
2、城市居民与农民工自身素质存在较大的差距。
3、城市居民和农民工受到就业政策的差别对待
4、城市居民与农民工收入差距明显
5、城市居民与农民在消费结构与生活方式方面有显著差别。
6、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在享有社会权利及社会保障方面具有明显差距。
7、农民工难以享受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公共服务。
(二)城市二元结构下的发展代价
1、城市化水平的滞后性
2、制度性的社会不公
3、社会不稳定的潜在诱因
4、进城农民的认同危机
三、户籍制度的概念
户籍制度,全称户籍管理制度,是指围绕户籍这个中心进行的一整套规范的总和,具体来说,是指户口登记和管理相联系的行为规则、组织体制和政治经济法律制度以及相关政策的总和。
狭义的户籍制度,是指以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核心的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规定以及配套的具体措施。
内容包括:
一是户口登记制度。
二是户口迁移制度,包括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
广义的户籍制度是与户籍密切联系的一系列社会管理制度的总称,即在狭义户籍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加上定量的商品粮油供给制度、劳动就业制度、医疗保健制度等辅助性措施,以及在接受教育、专业安置、通婚子女落户等方面又衍生出许多具体的规定。
它们构成了一个利益上向城市人口倾斜、包含社会生活多个领域、措施配套、组织严密的二元体系。
四、户籍制度改革(广州的积分入户政策、上海的户籍新政)
上海的户籍新政:
2009年2月23日,上海市政府在政府网站公布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就所需条件、轮候规则、申办方式等作出具体安排。
2009年版的“上海户改”,是经过4轮升级后的产物。
20年前,上海推出了寄住证,第一次对外来人口大规模松绑;4年之后,寄住证升级为暂住证;6年之后,暂住证又升级为居住证。
最早拥有上海市居住证的“外来人口”,持证时间已经超过了11年。
二、上海居住证转户籍的核心条件
1、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
2、持证期间按规定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
3、持证期间依法在上海缴纳所得税;
4、在上海被聘任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具有技师(国家二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以上职业资格,且专业及工种对应;
5、无违反国家及上海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行为、治安管理处罚以上违法犯罪记录及其他方面的不良行为记录。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持证人员可以优先申办:
1、在上海市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或在上海市被评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且专业、工种与所聘岗位相符的,可不受第五条第
(一)、
(二)项规定的持证及参保年限的限制;
2、在上海市远郊地区的教育、卫生等岗位工作满5年的,持证及参保年限可缩短至5年;
3、最近连续3年在上海市缴纳城镇社会保险基数高于上海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2倍以上的,或者最近连续3年计税薪酬收入高于上年同行业中级技术、技能或管理岗位年均薪酬收入水平的,技术管理和关键岗位人员可不受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4、按个人在上海市直接投资(或投资份额)计算,最近连续三个纳税年度内累计缴纳总额及每年最低缴纳额达到上海市规定标准的,或者连续3年聘用上海市员工人数达到规定标准的,相关投资和创业人才可不受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等级的限制。
广州的积分入户政策:
A.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农民工入户城镇的工作部署,2010年6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
B.争取2010-2012年,全省引导180万名左右的本省户籍农民工及其随迁人员入户城镇
C.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的积分指标由省统一指标和各市自定指标两部分构成(见图表)。
省统一指标全省互认、流通和接续。
原则上农民工积满60分可申请入户。
农民工城市居民居住证制度:
农民工城市居民居住证在《广东省居住证》上作相应的标识,有效期最长为3年。
农民工城市居民居住证持证人除享有《广东省居住证》持证人享有的权益和公共服务外,还可在居住地享有下列权益和公共服务:
(1)其子女可享受户籍居民子女同等的义务教育待遇;
(2)其子女可在居住地参加高考;(3)其子女可在居住地参军入伍;(4)创办企业的,可享受户籍居民同等补贴扶持政策,所办企业可以申请各级科技项目资助资金;5)按规定申请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房;(6)申请社会救助;(7)按规定免费享受就业援助等公共就业服务;(8)按规定办理乘车优待证;(9)当地政府规定的其他权益和公共服务。
积分入户政策评析:
A.积分入户制是广东首创,使得迁徙人口可以融入当地。
广州有超过500万的外来人口,这个城市已经开展的两次农民工积分入户,其意义在全国引起了高度关注。
目前广州已有2999名外来人口落户:
1000人已经拿到入户卡,1999人等待领取入户卡。
B.不过,积分入户制度也受到不少质疑:
入户资料办理手续繁琐、真正农民工难落户、入户者多为高学历人群、入户名额少等等。
广州的积分入户一度被指为“选人是嫌贫爱富”、“过程是难于十月怀胎”,各界批评声此起彼伏。
广州积分入户制被指由惠民政策变成民怨政策。
第五讲
一、城市居民的分化情况
居住分化:
目前,我国城市的居住分化可概括为:
绝对分化和相对分化两种类型。
绝对分化:
指住房空间在地域上彼此分离,在功能上互相独立,服务于不同的消费阶层。
相对分化:
指居住空间在地域上临近,但在功能或消费导向上各有特色,也服务于不同的消费阶层。
城市住房差异形成的社会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空间位置的差异
2、房屋价格的差异
3、房屋特色的差异
高收入社区:
高尚社区、别墅区、公寓
中等收入社区:
新兴物业小区
低收入社区:
廉租房小区、棚户区、简易楼群
居住分化的正面效应:
1、促进社区居民高度自治,给城市管理带来机遇
2、有利于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3、能增强政府扶持的针对性
4、有利于社区公共物品的管理与建设
5、有助于社区归属感的增强
居住分化的负面效应:
1、空间区隔问题:
空间区隔导致贫困阶层和富有阶层的矛盾和对立。
2、相对被剥夺与社会排斥问题
(1)劳动力市场上的排斥
(2)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享有上级排斥
(3)住宅市场上的排斥
3、土地资源的短缺与浪费并存
4、对公共环境与利益的损害
5、职住分离问题
6、邻里关系陌生化
7、混合社区内部居民之间矛盾增加
(1)低收入居民与高收入居民之间的矛盾
(2)本民居民与外来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
消费分化:
恩格尔系数下降的背后,是居民消费发生的重大变化:
吃、穿等“生存型”消费比重逐年减少,住房、交通通讯、文教旅游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逐年提高,消费领域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