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32446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docx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可行性报告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投资人:

焦广福

企划书完成时间:

2010年7月10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概况11

1.3结论12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预测13

2.1市场供需现状13

2.2产品的需求预测15

2.3主要目标市场分析16

第三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18

3.1建设规模18

3.2建设内容18

第四章场址选择19

4.1场址选择19

4.2日照概括19

4.3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20

4.4施工条件20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22

5.1生产方案22

5.2设备选型23

5.3土建工程24

第六章节能、节水措施26

6.1设计依据26

6.2主要设计原则26

6.3主要节能、节水措施26

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28

7.1设计依据28

7.2场址环境条件28

7.3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29

7.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30

7.5绿化32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4

8.1劳动安全卫生34

8.2消防36

第九章投资估算与项目效益37

9.1投资估算37

9.2项目效益39

第十章结论43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改性聚丙烯汽车保险杠项目

1.1.2承办单位概况

日照正普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位于中国山东省日照市,是一家以LED灯具、太阳能(风力)路灯、应急电源(EPS)、不间断电源(UPS)等产品的研发、制造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正普科技有限公司实行股东大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度,设有技术中心、研发部、生产部、供应部、销售部、财务部、仓储等管理部门,党支部、工会等组织机构健全。

1.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一、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汽车行业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汽车行业产业链。

我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汽车第三大生产国,仅次于美国的世界汽车第二大消费市场。

汽车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都大大提高。

我国汽车行业,基于改革创新的推动和科技的发展,近几年来,高新技术成果大量产出,数量是成倍增长,但是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汽车行业高新技术只有市场化、产业化,一项高新技术才有实际意义,实际价值,才能实现高新技术产生的最终目的,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在理论和实际都很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前5个月,国内共实现汽车产销483.77万辆和495.68万辆,同比增长11.10%和14.29%。

其中,交叉型乘用车(微型客车)和1.6升及以下车型增速最为显著,交叉型乘用车产销75.10万辆和77.53万辆,同比增长50.00%和50.78%;1.6升及以下轿车销量达到181.8万辆,同比增长在35%以上(《汽车家电行业陷入销量涨利润跌困境》,东方财富网,2009-06-30)。

据测算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5亿辆,年耗油将突破2.5亿吨。

一般来说,5月是汽车产销由旺季转向淡季的月份,其产销量一般比3、4月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而2009年情况表现出不同于往年的特点。

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舞下,国内车市逐步回暖态势在5月份得到延续,当月国内车市继续保持强劲需求,一些轿车车型甚至出现断供。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许多汽车厂家在调高全年销售目标的同时.延长生产时间,加班加点生产。

自2009年3月份以来,连续三个月国产汽车销量创造了超过一百万辆的佳绩。

随着汽车行业兼并重组优质资产的注入,以及整体上市进程的加快,全行业产能规模仍会不断扩大。

并且,人民币的持续快速升值,对于目前仍需大量进口汽车关键零部件、以进口组装为主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来说,不仅抵消了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生产压力,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为产能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可能。

据统计,2009年国产及进口新车将达80余款,在产能扩张、库存上升的同时,新车的大量上市,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并导致价格竞争由中低档车型逐步向高档、中高档车型转移,从而拉动价格整体走低。

二、汽车保险杠概述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缓冲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

二十年前,轿车前后保险杠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用厚度为3毫米以上的钢板冲压成U型槽钢,表面处理镀铬,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问隙,好像是一件附加上去的部件。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险杠做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上。

今天的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

为了达到这种目的,目前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采用了塑料,人们称之为塑料保险杠。

塑料保险杠是由外板、缓冲材料、横梁等部分组成。

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厚度为1.5毫米左右的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型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上,横梁与车架纵梁螺丝联接,可以随时拆卸下来。

这种塑料保险杠使用的塑料,大体上使用聚脂系和聚丙烯系两种材料,采用注射成型法制成。

国外还有一种称为聚碳酯系的塑料,渗进合金成分,采用合金注射成型的方法,加工出来的保险杠不但具有高强度的刚性,还具有可以焊接的优点,而且涂装性能好,在轿车上的用量越来越多。

塑料保险杠具有强度、刚性和装饰性,从安全上看,汽车发生碰撞事故时能起到缓冲作用,保护前后车体,从外观上看,可以很自然地与车体结合在一块,浑然成一体,具有很好的装饰性,成为装饰轿车外型的重要部件。

保险杠系统是汽车车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Ø当汽车与其他车辆或障碍物发生低速碰撞(通常小于10km/h)时,保护翼子板、散热器、发动机罩和灯具等部件;

Ø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行人;

Ø满足车身空气动力性的要求;

Ø装饰和美化车身。

从汽车被动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前两点作用都很重要。

由于保险杠系统在“低速碰撞”和“行人保护”这两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是国内外汽车安全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聚丙烯(PP)由于具有价格低,原材料丰富,力学均衡性好,耐化学腐蚀等特点,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最热门的汽车零部件材料。

用PP制作的汽车零部件品种较多,汽车保险杠是主要的零部件之一。

本项目以本体均聚聚丙烯为基础树脂,以热塑性丁苯橡胶(SBS)为主增韧剂;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辅助增韧剂;以钛酸酯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碳酸钙(CaC03)为无机填料,四者共混,作为制作汽车保险杠的专用料。

通过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在PP/SBS/EVA共混体系中,以SBS为主增韧剂,以EVA为辅助增韧剂,其增韧效果更好。

加入适量的用偶联剂活化处理的CaC03,可以提高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热变形温度等。

由此可见这种材料是制作汽车保险杠的理想材料。

三、聚丙烯与改性聚丙烯

聚丙烯(PP)是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而位于第三位的通用大品种塑料。

它具有密度小、力学均衡性好、耐化学腐蚀、易加工、热变形温度高、价廉等突出特点。

目前,全世界产量已经超过10000kt,在机械、汽车领域内的应用超过1000kt,其应用领域还在不断开拓和扩大。

PP的主要缺点有低温脆性和收缩率大,着色性差、耐侯性差,因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近年来.采用聚合改性、共混改性和两者兼而有之的技术以制取工程化聚丙烯新材料的方法被广泛认同。

其中共混改性这种方法投资少、见效快,成为当前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PP是我国合成树脂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

10年来,生产能力增至上百万吨,特别是近几年发展尤其快速,至今已建成的生产装置总产量达到1.464Mt/a以上。

其中,连续P式生产装置共18套,生产能力约1/037Mt/a;采用国产间歇式液相本体法生产装置约74套(53个厂),产量约427kt/a,至2000年,总产量估计可达到2.3-2.4Mt/a。

1995年,我国PP产量首次超过一百万吨,达到1.023Mt,比上年增长15.3%。

但因需求旺盛,迸VI量也同时首次超过一百万吨,表观消费量达2.076Mt。

我国PP应用广泛,除包装,编织袋之外,各类制品市场广阔。

如洗衣机内桶、文体用品、工业机电部件、零件、厨房用品等。

另外,汽车用聚丙烯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PP是汽车塑料中用量最大,增长最快的合成树脂,日本、欧洲现每辆车平均聚丙烯用量为25kg,北美为10kg。

2000年全球汽车用聚丙烯为2.1Mt。

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2000年,汽车工业对塑料的需求约为200kt,其中聚丙烯树脂约52kt,主要用作保险杠、仪表板、方向盘、蓄电池壳、门内板、冷却风扇、风扇护罩、灯壳、制动器油槽、分电器盒,以及装饰布等。

PP的改性,根据其结构分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是通过接枝、嵌段共聚,在PP大分子链中引入其他组分;或是通过交联剂等进行交联;或是通过成核剂、发泡剂进行改性,由此赋予PP较高的抗冲击性能,优良的耐热性和抗老化性。

1、共聚改性

采用乙烯,苯乙烯单体和丙烯单体进行交替共聚,或在PP主链上进行嵌段共聚,或进行无规共聚,这样可提高PP的性能,如在PP主链上,嵌段共聚2%~3%的乙烯单体,可制得乙丙橡胶共聚物,属于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同时具有PE和PP两者的优点,可耐.30℃的低温冲击。

2、交联改性

PP的交联早已在工业上应用,但由于PP结构的原因,交联困难。

交联是为了改善形态稳定性、耐蠕变性,提高强度和耐热性以及溶体强度,缩短成型周期。

PP交联的方法可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交联,氮化物交联、辐射交联、热交联。

PP经交联后,既同时具有热可塑性、硬度高、良好的耐溶剂性、高弹性和优良的耐低温性能。

3、接枝改性

PP树脂中加入接枝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加热熔融混炼而进行接枝反应。

接枝反应机理大致为:

首先是引发剂在加热时,分解生成活性游离基,与接枝单体接触时,使之不稳定链打开,生成聚丙烯游离基,再进行链转移反应而终止。

在聚丙烯大分子上利用化学方法接枝马来酸酐,其目的是在非极性的大分子骨架上加上极性基团,称为聚烯烃的官能化,方法很多,但主要是熔融法和溶液性、固相接枝法等。

除此之外,还有添加一种或多种成核剂,使聚丙烯的晶型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开拓PP的新用途。

物理改性是在PP基体中加入其他的无机填料、有机填料,其他塑料品种,橡胶品种,热塑性弹性体,或一些有特殊功能的添加助剂,经过混合,混炼而制得具有优异性能的PP复合材料。

物理改性大致分为:

填充改性,增强改性,共混改性,功能性改性等。

1、填充、增强改性

PP的填充及增强改性发展得比较晚,大约在60年代中期,石棉纤维增强PP开始在欧洲市场上出现,60年代末,碳酸钙、云母、木屑尤其是玻璃纤维、滑石粉等增强填充材料被普遍地利用起来,用于填充PP的无机填料有:

碳酸钙、云母粉、硅酸钙、二氧化硅、硅灰石、滑石粉、炭黑等;有机填料有木粉、稻壳粉、花生壳粉等。

2、共混改性

高分子的共混改性技术又称之为ABC技术,即合金(Allog)共混(Blend)和复合化(Composite)技术。

它在反应器或螺杆中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单体材料及助剂,通过机械掺混而最终形成一种宏观上均相,微观上分相的新材料。

显然这种共混物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共混组分的相容性及其相对含量,分散相的尺寸及其尺寸分布以及两相界面的相互作用。

“反应共混”是最为经济合理的方法,采用乙烯和丙烯进行嵌段、聚合直接生成嵌段聚合物(如我国燕山石化1988年前生产的J330PP树脂),或者采用特殊催化剂由乙烯和丙烯反应,可得到乙丙橡胶含量高达30%~40%的多相抗冲击“反应共混料”(如向阳化工厂生产的1330;扬子石化公司的J340牌号树脂)。

“反应共混料”实际上是由PP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及乙丙橡胶相微粒组成的,其使用性能(主要是指常温下的刚性、长期蠕变模量及低温韧性等)有的还不完全令人满意,不宜来注塑大型工程零配件。

另外,这种改性方法的研究周期长、需要大量投资,只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目前我国共聚PP的产量和品种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机械共混法是使用熔融共混机械向PP中掺入增韧剂橡胶(EPR、EPDM、BR、IBR等)、热塑性弹性体(SBS等)或热塑性塑料(PS、PA、PE等)制成合金,利用增韧剂微粒吸收部分冲击能使脆性断裂转化为延性断裂,提高韧性。

由于此种方法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性能设计自由度大的特点,是PP增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据报导,美国每年PP共混料占消费的18%以上,每年有关专利文献约4500件。

PP的共混改性是指用塑料、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PP共混,添入,PP中,使PP中较大的球晶变小,以此改善PP的韧性和低温脆性。

通过共混改性可改善PP的耐低温冲击性、透明性、着色性、抗静电性并可降低成本。

在PP树脂中加入其它树脂、可通称为PP与塑料的共混改性。

常用的共混树脂有聚乙烯(PE)、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苯醚(PPO)。

PP/PE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一般随PE含量的增加而下降,但韧性有所改善。

例如掺入10%~40%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PP共混物,在-20℃时落球冲击强度比PP提高11倍以上,且加工流动性增加,因而适于大型容器的注射成型。

一些关于PP/PE共混的研究表明:

PP/PE共混材料性能与高密度聚乙烯用量有密切关联。

在HDPE掺入量少时,PP与HDPE共混时基本是分别结晶。

随HDPE掺入量的增多,PP球晶的完整性下降,直至完全被插入的HDPE所分割,破坏成碎片。

这时增强了PP和HDPE两相界面间的相互作用,减少了PP晶体尺寸,从而有助于提高PP/HDPE共混物的韧性。

PP/EVA共混物是一种加工性、印刷性、耐应力开裂性和冲击性优于PP的新型材料。

PPO为非晶工程塑料,若将含马来酸酐改性的PPO掺混入含氨基改性的PP中,可以改善PP的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

改善PP的耐冲击性及低温脆性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将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掺入PP中去,利用橡胶或弹性体微粒来吸收部分冲击能,并作为应力集中剂来诱发和抑制裂纹增长,使PP的脆性断裂转变为延性断裂。

PP与苯乙烯一丁二稀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顺丁胶(BR)、乙一丙一二烯烃三元共聚物(EPDM)共混,均使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及脆化温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EPDM与PP在结构上相似,溶解度参数相近,相容性好且对PP的透明性损害也较少,又易进行动态硫化,因而它的改性效果较SBS及EPR为好。

在PP中加入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进行改性,总以降低材料刚性、强度和使用温度作为代价。

对PP的增强与增韧似乎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但近年开展的PP/弹性体/填料的三元共混体系的研究为PP实现增强增韧改性开辟了新的天地。

四、使用改性聚丙烯意义重大

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440多万辆,已位居世界第四,同比增长36.6%。

据美国ESMWerWide报道:

“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600万辆,2015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塑料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工程塑料的自给率不足16%。

据中国工程塑料协会预测,2005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增长率为15%,2010年约为10%,需求量将从2000年的44万t增长到2010年的140万t。

我国汽车制造业对工程塑料需求量增长迅速,到2010年总用量将达到94万t(以塑料用量占汽车重量的5%~10%计)。

  PP用于汽车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因其模量和耐热性较低,冲击强度较差,因此不能直接用作汽车配件,轿车中使用的均为改性PP产品,其耐热性可由80℃提高到145℃~150℃,并能承受高温750~1000h后不老化,不龟裂。

据报道,日本丰田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具有高取向结晶性的聚丙烯HEHCPP产品,可以作为汽车仪表板、保险杠,比以TPO为原料生产的同类产品成本降低30%,改性PP用作汽车配件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本项目实施地点为山东省日照市经济开发区。

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本项目总投资2.4亿元人民币。

项目完成后,将形成日生产汽车保险杠能力在4000件左右的生产能力,达产年销售收入3亿元。

1.2.3主要建设内容

(1)新征土地100亩。

(2)新增总建筑面积64600m2,其中包括:

4座主体钢结构厂房,面积为53890m2;一座5层办公楼,面积为3150m2;一座6层职工宿舍,面积为3780m2;一座6层研发实验楼,面积为3780m2。

(3)新增注塑机16台,进口高压发泡机4台,中空吹塑机4台,挤出成型流水线两条,全自动喷涂流水线两条,各类检测设备20余台。

(4)完善厂区道路、围墙、综合管网等工程。

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2.4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流动资金4千万元;项目完成后,达产年销售收入3亿元,项目投资利润率27.22%,投资利税率35.32%;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23.12%;财务净现值6900万元;投资回收期4年(含建设期)。

1.3结论

(1)本项目符合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一类“鼓励类”第十三条“汽车类”第三款“汽车轻量化及环保型新材料制造”。

(2)本项目产品属于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把优先发展范畴,并被列于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发展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作为加快推广扩大内需的产品系列中。

(3)本项目产品以国间产生的污染物未经充分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带,将会给现场人员的施工、生活、健康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

2.项目实施过程中水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等。

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BOD、COD等。

冲洗废水的排放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

施工中往往用水量无节制、废水排放量大,若不采取措施,将会在施工现场随意流淌,对周围水环境及景观造成一定影响。

3.项目实施过程施工噪声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

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是施工噪声,其辐射范围较广,昼间最大距离近150米,夜间影响更为严重。

7.3.2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该项目在生产中,主要污染物有:

(1)废水

职工的生活废水和食堂含油废水;

(2)废气

线路板焊接工序中产生的少量焊锡废气和食堂产生的油烟;

(3)噪声

各种生产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

(4)固废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线及皮线圈、废包装材料、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

7.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7.4.1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1.控制生态影响的初步方案

为减少建筑物施工时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拟定施工方案时工程建设单位为本工程的弃土制定处置计划,应按规定地点处理弃土,并不定期的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同时,应考虑基础开挖、道路施工及场地平整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并对临时性松散表土作适当压实处理,在坡面>25°时要做护坡处理,永久性坡面种植草皮。

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与地方环保、卫生部门联系,经他们采取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

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天和刮风的情况下,应在弃土表面上洒一些水,防止扬尘。

工程施工者应该按照弃土处理计划,及时运走弃土,并在装运过程中不要超载,装土车沿途不得洒落,车辆驶出工地前轮子上的泥土应去除干净,防止沿程弃土满地,影响环境整洁。

同时施工者应对工地门前的道路环境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弃土、建材洒落应及时清扫。

2.控制噪声影响的初步方案

为了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在居民点200米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必须在夜间施工又可能影响居民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用降噪措施,同时也可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声学环境质量。

由于项目施工区为工业区,周围都是企业工厂,几乎没有居民居住,所以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3.控制生活垃圾污染的初步方案

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的食宿将安排在工作区域内。

这些临时住宿地的排水和生活废弃物,应妥善处理,集中收集送至城市垃圾处理站一并处理。

4.控制水污染的初步方案

对于施工中的冲洗废水,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一座,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类废水,废水经沉淀后,仍可作为施工用水的一部分重复使用,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

7.4.2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1)废气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食堂油烟和焊锡废气。

食堂厨房使用的灶具是两眼灶具,拟采用的燃料是液化气,液化气属于清洁能源。

为使餐饮油烟能达标排放,须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应在60%以上。

在线路板焊接工序中,会产生少量的焊锡废气,其焊锡废气浓度较低,低于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通过加强车间内的通风,不会对空气环境造成影响。

(2)废水

项目生产过程中不产生生产废水;食堂用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和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入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中A类标准,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本项目在采取各种污染防治措施后实现达标排放。

(3)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生产的边角料和生活垃圾。

生产中边角料由生产部门集中收集,作为生产原料回收利用或由供应厂商回收;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定点堆放,可与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由环卫部门集中运至开发区的垃圾中转站统一处理。

综上,对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妥善处理后,实现了无害化和资源化,因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周围影响很小。

(4)噪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是生产设备等机械噪声,噪声源强小于60dB(A),设备放置于室内,其厂房采用一定的吸、隔音措施,其基础按减振、隔振基础设计,充分利用建筑物、构筑物来阻隔声波的传播,达到有效治理噪声的目的。

在采用有效措施后可使项目在运行期厂界噪声符合GB12348-90《工业厂界噪声标准》中Ⅲ类标准要求,即昼间小于65dB(A),夜间小于55dB(A),对周围声学环境影响较小。

7.5绿化

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吸气、隔间。

根据厂址占地面积和装置布置情况,在场界四周、道路两旁、装置四周的空地上选择抗污染、净化能力强的植物进行绿化。

在绿化中以种草为主,栽花、植树为辅,并在场界种植高大的阔叶乔木、灌木隔离带,厂区绿化率达20%。

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8.1劳动安全卫生

8.1.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8.1.2主要执行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21-2002)

(2)《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87-84

(3)《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8196-87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1.3防治措施

针对不同危害和危险性因素的场所、范围以及危害程度,研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方案。

主要有:

(1)生产现场考虑工人操作与物料搬运的安全问题,厂房、库房的要害部门封底隔断,确保设备安全运行,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