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3203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docx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docx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

高一语文:

张衡传同步练习题

高一语文《张衡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A.属()文邓骘()B.逾侈()璇()玑

C.驿()站河间相()D.骸()骨蟾()蜍()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同()

(2)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同()

(3)子墨衰绖(dié),梁弘御戎()同()

(4)秦伯素服郊此,乡师而哭()同()

(5)府吏见丁宁()同()

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B.吾得兄事之

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

E.(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

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君何以知燕王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10)甚矣,汲黯戆(zhuàng)也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

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B.《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1题。

胡质之子威,字伯虎。

少有志向,厉操清白。

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省之。

家贫,无车马童仆,威自驱驴单行,拜见父。

停厩中十余日,告归。

临辞,质赐绢一匹,为道路粮。

威跪曰:

“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质曰:

“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威受之,辞归。

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食毕,复随旅进道,往还如是。

质帐下都督,素不相识,先其将归,请假还家,阴资装,百余里要之,因与为伴,每事佐助经营之,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威疑之,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其父子清慎如此。

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帝叹其父清,谓威曰:

“卿清孰与父清?

”威对曰:

“臣不如也。

”帝曰:

“以何为不如?

”对曰:

“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

”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

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

A.威自京都省之  省:

探望。

B.不审于何得此绢  审:

知道。

C.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

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信:

使者。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B.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C.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晋武帝赐见,论边事,语及平生。

 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

8.从句式的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部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大人清白,不审于何得此绢。

(2)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3)密诱问,乃知其都督也。

(4)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A.

(1)与

(2)相同,(3)与(4)不同

B.

(1)与

(2)相同,(3)与(4)也相同

C.

(1)与

(2)不同,(3)与(4)相同

D.

(1)与

(2)不同,(3)与(4)也不同

9.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以后,又跟随旅伴上路。

B.先其将归,请假还家——早就要带他回去,于是请假回家。

C.阴资装,百余里要之——暗中准备盘缠;在百余里外的路上迎候他。

D.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于是拿出先前给自己的绢答谢他,并把他打发走。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其父子清慎如此”的一组是:

()

①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

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爨。

③又少进饮食,行数百里。

④因取向所赐绢答谢而遣之。

⑤质杖其都督一百,除吏名。

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威自小志向远大,砥励名节,品格高尚。

他在辞父归家时,问明所赐绢的来路后,方肯接受。

途中又亲自放驴,料理生活,从无靡费之举。

这使他日后得到很高的声誉。

B.胡威之父胡质身居高位却能恪守清廉。

胡威辞别回家时,他仅取绢一匹送作路资。

在儿子询问时坦然地表明,此绢为正当所得,并非不义之财。

从而赢得了儿子的敬佩。

C.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

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

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D.晋武帝十分赞赏胡质。

他问到胡氏父子的高下,胡威说“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认为自已远远不如。

这既说明了胡质品格高尚,又反映了胡威尊崇父亲的心情。

胡质的儿子胡威,字伯虎。

自小就有志向,严格地坚守清廉。

胡质担任荆州刺史时,胡威从京城洛阳前去探望父亲。

由于家中贫困,没有车马和童仆,自己单身骑驴前往,拜见父路上的开销。

胡威这才接受这匹绢,辞别父亲回京。

胡威每到一处客站,就自己放驴,取柴做饭,吃完后再与旅伴一道上路,前往途中、回京路上都是如此。

胡质帐下的都督,与胡威从不相识,在胡威未出发回京前,就请假回家,暗中置下路上所需物品,在百余里外等候胡威,邀胡威作为旅伴,事事都帮助胡威,而且少食少喝,一起行走几百里。

胡威心中疑惑,就引他说话得到实情,即知他是父亲帐下的都督,就取出父亲所赐给的那匹绢偿付给都督,向他道谢后与他分手。

后经别的使者,详细地把这件事告诉胡质,胡质责打都督一百杖,除去了他的吏名。

胡质父子如此清廉谨慎。

因此名誉广为人知,历位宰牧。

晋武帝召见胡威,同他谈论边事,谈话涉及到日常生活。

晋武帝感叹他父亲的清廉,对胡威说:

“你与你父亲相比,谁更清廉?

”胡威回答说:

“我不如父亲。

”晋武帝说“你凭什么认为不如你父亲?

”胡威回答说:

“我父亲的清廉行为唯恐别人知道,我的清廉行为唯恐别人不知道,因此我远不如我父亲。

”胡威做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

太康元年去世,被追赠镇东将军。

参考答案

1.A.zhǔ;zhìB.chǐ;xuánC.yì;xiàngD.hái;chánchú

2.

(1)禽通擒

(2)尊通樽(3)衰通缞(4)乡通向(5)丁通叮;宁通咛

3.C.

4.

(1)状语后置

(2)否定句宾语前置(3)省略句(4)判断句(5)定语后置(6)疑问句宾语前置(7)被动句(8)定语后置(9)省略句(10)主谓倒装句

5.D.

6.C.解释:

樵:

柴,名词。

7.A.解释:

A前句中的“故”为“特地”之义,副词;后句中的“故”为“故意”之义,副词。

B句中的两个“每”都为“每当……时候”之义,副词。

C句中的两个“因”都为“经、有”之义,介词。

D句中的两个“及”都为“到”之义,介词。

8.A.解释:

A项中句①“大人清白”与句②“名誉著闻”,从句式上看均为一般性的形容词谓语句,“清白”“著闻”分别充任“大人”“名誉”的谓语,二者没有不同。

句③句④则不同。

句③中加点的“其都督”以判断句的身份充任“知”这一动词的宾语,这个判断句与现代汉语不同,没有使用“是”字一类的判断词。

句④中的“其都督”是指胡质帐下的都督,“其”指称“胡质”。

9.B.解释:

A项中“随旅进道”是难点,“旅”指旅客,“进”字的基本意义是“前进”,文中与“道”相联系,应该理解为“上路”。

因此,A项是正确的。

B项中的难点在“先其将归”。

在阅读材料上下文中的意思是“在他将要回去之前”,指胡质帐下都督想赶在胡威回家之前去预先迎候他。

C项中的难点一是“阴”表示暗中;二是“资装”表示“准备盘缠”;三是“要”字,原义是“中途拦截”,指半道上截住某人。

本题则选用了更能表示帐下都督心理的“迎候”一词。

这一选项是本题中最难的选项。

D项中“因”当“于是,就”讲,“向”当“先前”讲,“遣”当“送走”讲。

10.A.解释:

题干中点明本题所需筛选信息的共同点——“其父子清慎如此”(概括性论断)。

“清:

公正廉洁;慎:

谨慎,慎重”。

第1句“是吾俸禄之余,故以为汝粮耳”,是在胡威询问绢的由来时胡质做的回答,表明这是正当所得,所以能表现胡质的清慎。

第2句“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灶”,其内容是写胡威在归家途中辛劳地自行打理生活,也可以看做是清慎的表现。

第3句是胡质帐下都督的行为,所以无关。

第4种承接的内容是胡质不愿无功接受帐下都督的照顾,于是拿出自己的路资即绢,送给对方并把他打发走了,因此,这句符合题干的要求。

第5句“质其都督一百,除吏名”,胡质因不喜欢帐下都督的阿谀奉承,于是将其痛责并开除官职,也符合“清慎”的要。

第6句“于是名誉著闻,历位宰牧”,是作者的评价,指的是胡质父子二人声誉好,做到很大的官,并非“清慎”的内容。

由此可见,只有A项是完全符合题意的。

11.C.解释:

解答这道题的四个切入点是:

胡威、胡质、帐下都督、晋武帝。

C项为:

“胡质帐下都督善于逢迎。

为博得胡质的好感,他在胡威归家途中曲意巴结,并辗转地让胡质知道此事。

岂料弄巧成拙,胡质了解真相后对他严加处罚,并免去他的官职。

”这一选项的问题在于是谁将途中之事告诉了胡质,是帐下都督,还是胡威?

根据文意,帐下都督是不愿将此事告知胡质的,所以他的许多做法均瞒往胡质。

而胡威清慎的本性使他“后因他信,具以白质”,并导致胡质对帐下都督的处罚。

因此C项的概括与分析是不正确的。

总结:

张衡传同步练习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在高一大家就要打好基础,为以后的高考做准备,大家加油。

浏览了本文的读者也浏览了:

高一语文测式题:

诗两首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语文期中模块检测试题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首页gt;高中gt;高一gt;高一语文gt;高一语文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