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修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30783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8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三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三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三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三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修改.docx

《三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修改.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修改.docx

三年级语文学案设计修改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题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导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新字、新词。

 

2、背诵课文1、3自然段。

 

3、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重点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团结友爱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预习案,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际!

”为此,我们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从而培养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增加积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预习课文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二、重审目标

1、认识本课的新字、新词。

2、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

3、能够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导学达标

一、课题导入,引导链接

1、出示课题: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读读课题,通过预习,你能说说这所学校和我们的小学有什么不同?

(抓重点词语:

民族)

2、根据我们所学的,你能说出你都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吗?

傣族、白族、景颇族、阿昌族、纳西族、德昂族

识记“傣、昌、昂”

注:

“昌”在古诗背诵的时候,有学生把“王昌龄”的“昌”读成了“冒”,所以可以根据这个进行知识迁移。

3、那你们知道这所学校在哪里吗?

这是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4、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所学校。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预习的基础上,正确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3、生字词学习

摔跤、穿戴、粗壮、孔雀舞、坪坝、蝴蝶、铜钟、凤尾竹

(1)自由读生词,读准字音。

(2)识记生词,理解词语。

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生字的特点进行识记。

“坪坝、蝴蝶、铜钟”三组词语,有共同的偏旁,理解词语。

借助插图,认识“凤尾竹、铜钟”。

4、再读课文,说一说,这所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美丽的、团结的、快乐的)

完成:

这所民族小学是一所(  )的学校。

三、品读课文,感悟民族小学的美丽。

1、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说一说课文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美丽?

2、交流: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在课文里写什么“绚丽多彩”?

·各民族的服装都是怎样的呢?

教师检查预习,看看你都能认识哪些民族的服装?

瞧穿戴不同(借助图片,对穿、

戴进行理解),语言不同,却在了同一所学校。

·你能想象一下这所“绚丽多彩”的学校是怎样的?

青青的草地上,(  )的裙,(  )的裙在飞舞;白白的墙根下,(  )的衣,(  )的衣在追逐;绿绿的枝叶间,(  )的帽,(  )的饰品在闪动,真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景象。

(2)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为什么你能从这些里面体会到美丽?

(美丽的景色,文明的行为)

·读读这个句子,你能发现这个句子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向……向……向……)

·第一段中,还有个句子,跟它很像,你找到了吗?

(从……从……从……)

·完成:

同学们从(  ),从(  ),从(   ),捡起了很多垃圾,学校很快变干净了。

放学的路上,我向(  ),向(  ),向(  )。

3、 朗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

四、指导书写

坪坝、戴、招、铜、粗、尾

练写“戴”,注意它的结构,右上角还有一点。

四、检测评价

完成《学习与评价》第一课时。

五、小结作业

学习要求

学法指导

1、认识本课的新字、新词。

 

2、背诵课文1、3自然段。

 

3、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

4、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学习的小主人要根据学习目标,认真落实本课的学习哦。

1、读课文画出下列词语并给加粗的字注音,然后把词语读两遍。

 

平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跤穿戴打扮欢唱

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

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

2、读课文补充词语。

()的国旗()的铜钟

()的影子()的粉墙

()的枝条()的服装

3、查阅资料,说一说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请列举。

先自己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学习任务,并汇报展示。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预习课文,试着完成合作探究内容。

二、重审目标

1、背诵课文1、3自然段。

2、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三、导学达标

一、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1、听写

2、说一说第一段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有哪些句子让你想要背给大家听的。

二、品读第三、四段,感受边疆民族小学的精彩。

1、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它还是一所(团结的)(有趣的)小学。

你都从哪里看出来呢?

2、朗读第三段和第四段。

3、交流:

(1)这是一所有趣的学校。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A、如果你是一颗小树、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想?

怎么做?

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动物和小植物呢?

B、把你自己当做一种小动物或者小植物,读一读这句话。

C、是啊,这就是在边疆的民族小学。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A、你觉得这里有趣在哪里?

(孔雀舞、摔跤)

B、是啊,这些表演是少数民族的人们他们所擅长的。

有在(民族)小学,我们才能看到这些表演。

C、松鼠、山狸,你能读出什么?

这些动物在哪里你才能看到。

(体会边疆)

(2)除了美丽和有趣,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团结?

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重新回归整体。

(3)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

·出示句子: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树干上。

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

·朗读,多美的句子啊,背诵下来吧!

·朗读这个句子,说说民族小学与我们的学校有什么不同吗?

·假如,你就在这所学校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带着你的情感,读一读这段话吧!

·这段话写的真美,边疆小学就这样留在了我们的印象中,让我们也用两句话来写写我们自己的学校的特点吧。

三、少血民族风俗民情有哪些?

四、交流上一课时阅读的《火把花》

1、哪些句子让你感受深刻,想要推荐给同学的?

2、或者你能仿着写一写其中美丽的句子,特别是比喻句吗?

四、检测评价

完成《学习与评价》第二课时。

五、小结作业

1、读课文理清文章大意。

课文主要描写了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这所民族小学给我们留下了 、的印象。

  

2、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出同学们上课时读课文的声音好听?

3、课文的结尾为什么要写铜钟和凤尾竹的影子?

 

 

先在小组内交流学习,然后以组为单位跟大家展示分享。

1、我能听写新词 。

2、请有感情地背诵出1、3自然段。

3、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展示。

4、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工整地抄写了下来。

选择其中一种展示。

板书设计

 

教学随笔

 

2、《金色的草地》导学设计

课题

2、金色的草地

课时划分

2课时

导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重点

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设计理念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二、重审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2个生字:

“钓、拢”;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三、导学达标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直接板书课题,设疑: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你有什么疑问?

如: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反馈:

检查生字词:

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1)检查读音

A.小组开火车比赛。

多音字:

假、盛

翘舌音:

耍、装、察、掌

B.“顺风耳”比赛。

教师读词语,学生在词语表中指出这个词语。

(2)检查字形

“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三、再读课文,感悟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咱们现在带着生字朋友一起去一片金色的草地上玩,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思考一下:

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

(1)自由朗读

(2)交流(上面长满了蒲公英,草地才变成金色的。

(3)蒲公英的资料:

谁了解蒲公英?

(结合课文插图介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

根茎都可入药。

(4)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

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

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

你最想在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

(5)我们看看作者在这金色的草地都做了什么?

学生读,找相关语句。

(6)课件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

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

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

(7)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用“有点像……有点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

(8)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想象一下,它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

(想象说话)

(9)小结:

看来,这一片金色的草地,看来成了兄弟俩的乐园了。

为他们的童年生活带来许多的乐趣。

让我们带着这一乐趣,再来读读第一、二自然段吧!

2.学习第三自然段:

草地会变颜色

(1)蒲公英开放时,草地一片金黄,在草地上玩耍真令人开心快乐!

这片草地还有更神奇的地方呢。

同学们默读一下第三自然段。

看谁能发现草地的神奇之处。

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2)指名说说各自的发现。

比如:

草地会变颜色。

并引导学生说明草地一天中的颜色变化:

早晨草地(   ),中午草地(   ),傍晚草地(    )。

比如:

蒲公英花一天当中的变化。

(3)出示填空题,同桌互相说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是(   )色的,草地也是(   )色的;

中午,花朵(   ),是(   )色的,草地也是(   )色的;

傍晚,花朵又(   ),是(   )色,草地就变成(   )色的。

(4)作者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的神奇变化,他们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让学生与同桌进行情境对话,扮演课文中的两兄弟。

哥哥,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弟弟听。

老师师引导学生说话时,可以边做动作边说,表达出发现原因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5)全班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四、检测评价

完成《学习与评价》第一课时。

五、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完成《学案》合作探究部分。

二、重审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2、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比如:

“我起得很早去钓鱼”这里为什么要强调“起得很早”呢?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最简单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理解语言,积累语言。

三、导学设计

一、检查复习

 1.开火车认读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指名演一演:

兄弟俩玩耍的情景。

4.指名述说草地变色的原因。

二、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

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

3.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

你怎么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谈自然之奇

 1.孩子们,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2.蒲公英花真是一种神奇的花呀,随着太阳的升起而开放,太阳落下,又合拢。

说说看,在我们的身边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床的植物还有哪些呢?

 3.总结激励:

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奇特的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

去探索!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

四、写字指导

1.自读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3.小老师讲经验:

各类字该怎么写。

4.教师着重指导“耍、绒、瓣、察、假”。

5.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6.展示作业评议。

四、检测评价

完成《学习与评价》第二课时。

五、作业设计

项目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明确

目标

1、认识本课的新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学习的小主人要根据学习目标,认真落实本课的学习哦。

自主

学习

1、读课文画出下列词语并给加粗的字注音,然后把词语读两遍。

 

钓鱼合拢 盛开花瓣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观察玩耍手掌有趣                        

2、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

 

先自己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学习任务,并汇报展示。

 

合作

探究

 

1、文中这片草地在哪里?

为什么称它为“金色的草地”?

2、阅读3、4自然段,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才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时,“我们”兄弟俩就可以互相吃那带絮的种子逗玩呢!

更有趣的是,“我”还有重大发现:

这块草地会变。

这又是为什么呢?

 

能够仔细地品读课文,在书上标出相关句段,美美地读一读,并选择一种展示方式在小组内展示,然后以组为单位跟大家展示分享。

展示

交流

1、我能把对草地和蒲公英喜爱的感情读出来。

2、我了解了蒲公英,这是我搜集到的资料。

(可粘贴到背面)

3、我抄写了: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

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按照下列的要求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早 晨  中 午  傍 晚

蒲公英的花朵(合拢)绿 色 (张开)金 色 (合拢)绿 色

草地的颜色绿 色  金 色  绿 色

3、《爬天都峰》导学设计

课题

3、爬天都峰

课时划分

2课时

导学目标

1.认识18个字,学会其中的1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暑假、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4.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点及“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艰难。

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说的话: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前准备

课件,《学案》

设计理念

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

读书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采取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正确阅读,深入理解,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自主读书、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有机地把各种方式恰当地安排、组合,使学生始终有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

3.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课文没有直接、明显地写出老爷爷爬天都峰的思想变化及攀登天都峰的具体过程,但可以让学生在想象的空间里去塑造老爷爷奋力登山的生动形象,从而对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二、重审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三、导学达标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爬过山吗?

能谈一谈你爬山时的感觉吗?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觉。

(板书:

爬天都峰)

  

(二)初步感知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

  2.通过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认识的词语的意思。

 3.再读课文,给课文的自然段标明序号,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书上画出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读后明确: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四)质疑

  请同学们把你们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

(对于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如果学生之间能相互帮助理解的,尽量鼓励他们相互帮助理解。

有些师生共同归纳。

四、检测评价

完成《学习与评价》第一课时。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自己查找资料或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试着理解下列问题:

  

(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

你是怎么理解的?

  

(2)我和老爷爷、爸爸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对于“奋力”“终于”“居然”这些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习要求

学法指导

明确

目标

1、认识本课的新字、新词。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抄写课文的第2自然段。

 

学习的小主人要根据学习目标,认真落实本课的学习哦。

 

自主

学习

1、读课文画出下列词语并给加粗的字注音,然后把词语读两遍。

 

笔陡铁链发颤攀登鲫鱼笑呵呵峰顶似乎忽然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白发苍苍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在,“我”和爸爸去,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我们”,克服

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

先自己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学习任务,并汇报展示。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完成《学案》合作探究部分。

二、重审目标

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3.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三、导学达标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爬天都峰》。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读这一自然段都让你知道了什么?

  读后明确:

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想一想第二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

天都峰又高又陡

 

(2)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

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

  ①“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这句话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说天都峰非常高。

“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的惊叹,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②“我爬得上去吗?

”这句话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这句话写的是对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怀疑,也衬托了天都峰的高。

  ③“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这句话中的“笔陡”“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为“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从天上挂下来的”是说天都峰特别陡,所以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发颤”表达了“我”当时害怕的心态,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同学们说到哪老师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顺序说)

     (3)指导朗读

   对于天都峰的高和陡,要读出气势。

①自由读,体会一下 ②指名读。

   3.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

三、四、五自然段又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

“我”和老爷爷相互鼓舞,决定一起爬天都峰。

   

(2)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为什么不再犹豫了?

  师生交流后明确:

“我”看到的老爷爷“白发苍苍”,“年纪比我爷爷还大”,通过对老爷爷的描写,可见他年岁已经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纪这么大的老爷爷也来爬天都峰,于是勇气倍增,不再犹豫,并和老爷爷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3)朗读指导。

 ①同座分角色试读。

 ②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读。

   4.学习六、七自然段。

   

(1)朗读6、7自然段,思考:

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你觉得爬天都峰怎么样?

你是怎样理解的?

   (学生应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来理解。

   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

   问:

“奋力”是什么意思?

  “我向峰顶爬去”一句加上“奋力”有什么好处?

说明了什么?

  明确:

“奋力”就是充分鼓起劲来,能使我们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②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终于”在这里指什么?

  这句话用上“终于”好在哪里?

  明确:

“终于”指“我”和“爸爸”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