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2756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docx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docx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实证分析

广州市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建国60年来,我市经济持续发展,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但由于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本文以我市1949年至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经济增长的指标,以1950年至2008年平均从业人数(由于资料所限,以年初从业人数和年末从业人数的平均数作为平均人数)作为就业增长的指标,对两者关系作简要分析。

一、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基本情况

1.GDP和从业人员大幅增长。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从业人数不断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2.98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8215.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49年增长了675.3倍,年均增长11.7%,我市从业人数由1950年的101.66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673.94万人,增长了6.6倍,年均增长3.3%。

数据表明,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呈现不同的特点,就业增长相对平稳,GDP增长则波动较大,详见图1。

图1:

GDP指数、从业人数指数图

广州市三次产业全面稳步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8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67.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949年的0.99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198.9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18亿元增加到4849.1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2.1%。

与此同时,三次产业的从业人数也不断增长,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从1950年的62.11万人增加到82.51万人,年均增长0.5%;第二产业从业人数从1950年的12.96万人增加到264.97万人,年均增长5.3%;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从1950年的26.59万人增加到326.46万人,年均增长4.4%。

2.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均呈现第三产业比重增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趋势。

数据表明,广州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不断优化的过程,总的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提高。

1949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27.4:

33.0:

39.6,此后广州工业化进程加快,1956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超过第三产业,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15.5:

43.0:

41.5,此后至1988年第二产业比重一直位居首位。

与此同时,广州第三产业也较快发展,198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1989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8.4:

45.0:

46.5。

此后几年,广州市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呈“胶着状态”,占GDP的比例位次交替变化。

直至1994年开始,广州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直超过第二产业,且在1998年广州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首次突破50%,2008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为2.1:

38.9:

59.0(详见图2)。

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

虽然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一直呈现下降态势,但在1984年之前,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一直居首位,从业人数在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949年的61.1:

12.7:

26.2调整到1984年的35.5:

35.5:

29.0,在1984年到1995年期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居第一位。

从1996年开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居第一位,当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22.7:

38.2:

39.1。

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不断加大,2008年广州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12.2:

39.3、48.4(详见图3)。

3.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较效益最好。

本文采用增加值与平均从业人数之比计算劳动生产率,用各行业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之比计算比较效益。

2008年,我市劳动生产率为12.19万元/人,其中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为2.03万元/人、12.07万元/人、14.85万元/人,第三产业比较效益达1.22,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和第一、二产业,第二产业比较效益为0.99,与全市基本持平;第一产业比较效益最低,仅为0.17,远低于全社会平均水平。

从历年数据发现,我市从1987年开始,第三产业比较效益就一直超过第二产业。

以最近5年数据对比,我市社会劳动生产率比2003年提高了4.88万元/人,上升了66.73%,第一、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0.88万元/人、4.56万元/人和5.06万元/人,分别上升76.49%、60.66%、51.70%。

由此可见,虽然我市第三产业比较效益最好,但最近5年增长幅度相对较慢,比较效益从1.34下降到1.22,产业竞争优势相对有所减弱(详见图4)。

4、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与从业人数高度相关

为了从整体上把握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通过计算两者相关系数来说明。

数据表明,除第一产业外,无论是GDP,还是第二、三次产业增加值,也无论是现价还是不变价,它们与从业人数均呈显著相关。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就业人数的相关系数高达0.90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与就业人数相关系数也达0.85以上,第一产业相关系数则不到0.3,相关程度较小。

由此可见,除第一产业外,从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详见表1。

表1:

 增加值与从业人数相关系数表

以现价计算的相关系数

以不变价计算的相关系数

总体

0.86

0.89

第一产业

0.10

0.24

第二产业

0.85

0.86

第三产业

0.92

0.95

二、就业弹性分析

由历年的数据分析和相关性检验可知,广州市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关的,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以及隐性失业等原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不是同步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会受到就业弹性的影响。

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增加值每增长1%,所引起的就业增长百分之几,即就业增长率与增加值增长率之比。

就业弹性系数有实际弹性系数和名义弹性系数之分,在实际弹性系数的计算中,增加值增长率要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按可比价格计算,在名义弹性系数的计算中,增加值增长率不考虑价格因素,直接采用当年数据。

本文计算自1990年以来我市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变化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就业弹性

年份

实际就业弹性

名义就业弹性

总体就业弹性

第一产业就业弹性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

第三产业就业弹性

总体就业弹性

第一产业就业弹性

第二产业就业弹性

第三产业就业弹性

1990

0.20

-0.04

0.39

0.20

0.20

-0.03

0.59

0.19

1991

0.27

0.21

0.20

0.64

0.21

0.20

0.17

0.38

1992

0.18

-0.05

0.33

0.16

0.13

-0.04

0.27

0.10

1993

0.18

-1.47

0.21

0.36

0.11

-0.09

0.16

0.17

1994

0.14

-0.13

0.05

0.49

0.08

-0.06

0.04

0.20

1995

0.13

-0.08

0.13

0.21

0.08

-0.01

0.08

0.13

1996

0.09

0.21

-0.17

0.37

0.07

0.11

-0.14

0.25

1997

0.29

-0.06

0.41

0.34

0.27

-0.06

0.39

0.31

1998

0.31

0.13

0.37

0.36

0.31

0.14

0.59

0.29

1999

0.16

-0.07

0.18

0.29

0.16

-0.16

0.20

0.23

2000

0.68

1.65

1.12

0.51

0.55

1.73

1.36

0.36

2001

0.11

0.62

-0.10

0.25

0.10

0.45

-0.13

0.20

2002

0.06

-0.21

-0.03

0.23

0.06

-0.35

-0.04

0.21

2003

0.18

0.59

0.12

0.33

0.16

0.15

0.11

0.26

2004

0.25

-1.12

0.13

0.67

0.20

-0.91

0.11

0.53

2005

0.48

-0.64

0.66

0.60

0.39

-0.32

0.60

0.46

2006

0.41

0.66

0.42

0.56

0.34

2.15

0.36

0.46

2007

0.61

-0.84

0.82

0.65

0.53

-0.14

0.72

0.59

2008

0.24

0.03

0.08

0.40

0.19

0.01

0.06

0.32

从不同年份就业弹性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就业弹性较低,且超过一半年份就业弹性为负,说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对吸纳就业作用不大,相反地第一产业有相当多的剩余劳动力要向其他产业转移。

另外,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在多数年份均大于第一、二产业,说明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最强。

以2008年实际就业弹性为例,GDP每增长1%,拉动从业人数增长0.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拉动就业增长0.03%;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拉动就业增长0.08%;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拉动就业增长0.40%。

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性分析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性通常用结构偏离度来度量,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之比与1的差,它是指各产业就业结构与各产业GDP比重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程度。

它的绝对值越大,表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不对称。

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产业产值份额大于就业份额;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产业产值份额小于就业份额;等于零则表明二者均衡。

本文计算1990年以来我市结构偏离度的情况(见表3)。

表3:

结构偏离度情况表

年份

结构偏离度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0

-0.72

0.18

0.40

1991

-0.74

0.27

0.30

1992

-0.74

0.25

0.29

1993

-0.75

0.21

0.30

1994

-0.74

0.18

0.28

1995

-0.75

0.18

0.26

1996

-0.76

0.20

0.24

1997

-0.77

0.20

0.24

1998

-0.78

0.14

0.29

1999

-0.79

0.13

0.28

2000

-0.81

0.04

0.35

2001

-0.82

-0.01

0.39

2002

-0.83

-0.02

0.40

2003

-0.84

0.03

0.34

2004

-0.85

0.05

0.29

2005

-0.84

0.04

0.26

2006

-0.85

0.03

0.24

2007

-0.84

0.00

0.23

2008

-0.83

-0.01

0.22

从表3可以看出,一是第一产业保持较高的负偏离,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保持在0.7至0.85之间,表明农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对称,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

二是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趋于平衡,从1990年到2008年,全市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下降趋势相当明显,从1996年的0.18下降至2008年的-0.01,结构偏离度越来越趋向于零,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趋于平衡。

三是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维持在0.2至0.4的水平。

根据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将越来越小,逐步趋向零,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0美元时,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大体上为-0.40、0.06、0.07。

2008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1233元(折合成11696美元)远远高于500美元,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我市劳动力转移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第三产业仍有吸纳更多的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的潜力。

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因果关系检验

如前文所述,除第一产业外,增加值与从业人数的增长趋势一致,并且高度相关,为进一步说明两者关系,本文对增加值和从业人数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前提是变量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关系),而只有平稳时间序列(同阶单整时间序列)才能建立协整方程,进行协整检验。

因此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第一步是数据平稳性检验,第二步进行协整检验,第三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利用EVIEWS5.0对我市1950—2008年GDP和从业人数的检验发现,两者不具有具有协整关系(长期均衡关系),因而无法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限于篇幅,检验过程略)。

回顾我国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实行计划经济时期;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第三阶段是进一步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这三个经济发展阶段,我国经历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地域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企业用工制度、社会分配制度的变革和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可能存在不同的关系。

因此,在对1951—2008年数据无法进行检验的情况下,按上述发展历程,并考虑政策实施的时间滞后性,相应地分1951—1980年、1981—1993年、1994—2008年三个发展阶段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检验结果如表4。

表4: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格兰杰因果检验

原假设

滞后期

F统计量

显著性水平

地区生产总值不是就业人数的格兰杰成因(1951—1980年)

2

2.4846

0.1054

就业人数不是地区生产总值的格兰杰成因(1951—1980年)

2

12.1629

0.0002

地区生产总值不是就业人数的格兰杰成因(1981—1993年)

2

4.8741

0.0412

就业人数不是地区生产总值的格兰杰成因(1981—1993年)

2

1.1946

0.3516

地区生产总值不是就业人数的格兰杰成因(1994—2008年)

2

4.3606

0.0435

就业人数不是地区生产总值的格兰杰成因(1994—2008年)

2

0.5746

0.5805

第二产业增加值不是就业人数的格兰杰成因(1951—1980年)

3

1.0831

0.3789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不是增加值的格兰杰成因(1951—1980年)

3

3.3081

0.0411

第二产业增加值不是就业人数的格兰杰成因(1981—1993年)

2

9.0979

0.0087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不是增加值的格兰杰成因(1981—1993年)

2

1.5671

0.2665

第二产业增加值不是就业人数的格兰杰成因(1994—2008年)

2

8.7986

0.0062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不是增加值的格兰杰成因(1994—2008年)

2

1.0940

0.3718

第三产业增加值不是就业人数的格兰杰成因(1951—2008年)

2

6.2792

0.0036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是增加值的格兰杰成因(1951—2008年)

2

5.4764

0.0070

从上表检验结果,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有不同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1951年—1980年期间,广州市从业人数是GDP的格兰杰成因,就业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在1981年—1993年和1994—2008年期间,广州市GDP是就业人数的格兰杰成因,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增长。

其原因主要是三个阶段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在前一阶段,第一、二产业占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而且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数量的扩大和资本投入。

在后两个阶段,经济增长主要靠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生产力得到解放,劳动生产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除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外,有更多的生活质量的要求,催生新的行业产生,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逐步上升,带动了就业增长。

2.三次产业具有不同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与不变价增加值不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

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隐性失业太多,无法真实反映两者的关系。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与增加值的关系,跟全社会就业人数与GDP关系类似,即以1951年—2003年为一个时期进行考察,它们之间不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分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考察,它们之间均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前一阶段,就业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成因;后二阶段,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格兰杰成因。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与增加值在整个研究阶段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第三产业1951年—2003年就业弹性约0.3847,明显高于第二产业,说明发展第三产业是带动就业增长的最有效措施。

五、就业增长预测

从格兰杰因果检验知道,1994—2008年GDP和就业人数,以及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格兰杰成因,而第三产业在整个发展阶段(1951—2008年),增加值和就业人数互为格兰杰成因,因此可以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就业增长预测,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下面用Eviews5.0软件,得出从业人数预测模型。

(1)利用1994—2008年GDP和就业人数,建立全社会就业人数预测模型,经广义差分法消除序列相关后,得出如下模型:

T=(15.6316)(7.3049)

=0.9930F=662.64D-W=1.6990

(2)利用1994—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建立第二产业就业人数预测模型,经广义差分法消除序列相关后,得出如下模型:

T=(29.44)(14.95)

=0.9863F=337.68D-W=2.25

(3)利用1951—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建立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预测模型,经广义差分法消除序列相关后,得出如下模型:

T=(98.36)(49.24)

=0.9977F=7867.3D-W=1.9

上述模型

均超过或接近0.99,各解释变量都能在99%的可信度水平上通过t检验;在进行广义差分后,D-W值接近于2。

无明显序列相关,F统计量也在99%的可信度水平通过检验,且符合一定的经济意义。

总体而言,模型拟合较好。

由上述模型可以知道,1994—2008年间,全社会总体就业弹性和第二、三产业就业弹性分别是0.2926、0.2699和0.3847,即地区生产总值每增长1%,就业人数将增加约0.2926%;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就业人数将增加0.2699%;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就业人数将增加0.3874%,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二产业。

假定未来几年,广州市GDP增长速度在12%,其中第二产业约增长11%,第三产业约增长13%,据此推算,广州市每年就业人数增长率约为3.5%,平均每年可新增就业人数约23万人左右;其中第二产业平均每年约新增就业人数约8万人,第三产业每年可新增就业人数约16万人,第一产业每年减少约1万人。

六、政策建议

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尤为突出。

联合国开发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就业机会的扩展依赖于经济增长和人类基本能力的提高,但是如果不实施某些辅助的政策,经济增长是不会主动转化为就业机会的扩大的。

所以要实现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还要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

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对称,劳动力过剩;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较大,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因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增长。

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分析可以说明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劳动力的潜力,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市的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已具备产业升级换代的时机,加上所处中心地市的地位,我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具有显著优势。

物流业、旅游业、商贸餐饮业、公用服务业、文化体育产业、社区服务业都是就业弹性相对较高的产业,在政府着力培育这些产业发展的同时,引导市民服务消费意识,既能促进就业,又能切实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吸收农村劳动力转移。

中小企业发展对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等量的资本投入在中小企业能够创造更高的就业效率,而且中小企业对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技术素质等方面相对较低,对接收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实现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经济发展不会自动实现就业的最优化。

在发展一批高技术含量、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企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发展就业门槛低、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把发展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起来,不能把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都认为是“落后产业”,只要是在国际(地区)比较中具有优势的产业,哪怕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值得大力发展的产业。

在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通过发展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才能使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