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三章 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217152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6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三章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毛概第三章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毛概第三章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毛概第三章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毛概第三章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第三章 教案.docx

《毛概第三章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第三章 教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概第三章 教案.docx

毛概第三章教案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介绍近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三大法宝等内容,以使学生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内容及重大意义,领会到:

作为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结晶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2、正确认识中国革命“两步走”之间的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辨正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4、正确认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和相互关系。

计划学时:

6学时.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谁领导革命?

领导谁进行革命?

怎样领导革命?

进行什么样的革命?

怎样进行革命?

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理论。

广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包括所有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

中国近代的国情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前提:

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身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性质和前途、对象和动力、纲领和路线、任务和目的等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式和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农民问题,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和农村包围城市的问题等等(第三章内容广义上内容)。

狭义——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就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领导、前途等根本问题的科学理论。

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人民进行革命?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艰苦努力,不懈探索,成功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近代中国的国情

1.近代中国得基本国情

(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指出: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对于指导革命和建设全局,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国情出发。

又称“双半社会”。

  帝国主义入侵封建国家后,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发展;国家形式上保持独立和主权,而实际上政治、经济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的社会形态。

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社会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社会经济看,封建的自然经济由于资本入侵而开始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仍然是广大农村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制度;城市资本主义开始发展,占优势的是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受着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同时又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力量比较软弱。

从政治上看,国家形式上仍保持独立和主权,但领土已不完整,外国可以设租界,成为国中国,国家的政治、经济大权都受帝国主义的控制,成为半殖民地国家。

半殖民地国家或者受一个帝国主义控制,或者受几个帝国主义控制,在国内形成代表不同利益的官僚买办集团。

中国是受着几个帝国主义侵略和控制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国情: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封建社会。

但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并且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若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走上一条畸形的道路。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轨道,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到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

另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封建经济解体,使资本主义在中国有了初步发展.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始终得不到发展,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1)半殖民地化——帝国主义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使独立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中国

 中国由一个本来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形式上独立、实际上受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直接后果

半殖民地的内涵及形成原因

Ø独立主权国,主权完全独立,内政外交自主;

Ø殖民地,领土被侵占,受外国直接统治;

Ø半殖民地,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受外国间接支配。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

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即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主权。

就社会发展形态而言,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

半殖民地化

中国逐渐丧失独立地位而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帝国主义列强,帝国主义已成为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首要力量,也成为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

中国的封建势力已与帝国主义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和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即所谓“洋人的朝廷”,以出卖国家主权换取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支持其统治地位,“宁赠友邦,勿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成为近代中国最反动、最黑暗的势力。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那拉氏挟光绪出逃西安,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议和大纲》,并颁布了“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无耻卖国政策。

那拉氏对洋人的言听计从,割地赔款跟付帐买单一样爽快,说割就割,说赔就赔,你要多少我给多少,按她的说法才能“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9月7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02年回到北京。

自此之后,那拉氏“惕于外人之威,凡所要求,曲意徇之”,那拉氏的卖国“名言”:

“宁赠友邦,勿与家奴”。

友邦者帝国主义列强,家奴者中国老百姓。

“赠友邦”的是割地赔款,“勿与家奴”的是“君主立宪”的政治改革。

这幅《时局图》是当时一位爱国者画的。

图上的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

    

 中国人民从此陷入了无穷的黑暗之中······

这个似乎并无定论,有人认为所谓“肠”是代表英国的老虎的尾巴,意为英国还强租了山东半岛上的威海卫,而德国是以国旗代表。

由于没有定论,出于尊重原始资料的原因,现在的教科书上注解都是“肠子代表德国”。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

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译作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江宁条约》,又称《中英南京条约》。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3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

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中国向英国共赔偿二千一百万西班牙银元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军撤出南京、定海等处江面和岛屿。

  废除清政府原有的公行自主贸易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以口头协议决定中英民间“诉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中国的司法主权开始受到侵害。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英法等国企图扩大在华殖民特权,清廷实行对内镇压对外妥协政策.俄美英法

《中英天津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

共五十六款,附有专条。

主要内容:

(1)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牛庄口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

(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3)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四百万两;(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中法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

共四十二款。

另订《和约章程补遗》六款。

主要内容:

(1)法国公使得住北京;

(2)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并在各口设领事官;(3)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4)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5)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6)中国给法国赔款银二百万两。

《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中法战争(1883年12月—1885年4月)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7月—1895年10月)

反对八国联军侵略的战争(1900年6月—1901年9月,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马关条约》为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

清朝代表为李鸿章和李经芳,日方代表为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

该条约是继《北京条约》以来侵略者强加给中国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适应了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愿望。

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将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中国付给日本“酬报”银三千万两。

《辛丑条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

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

洋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①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9.8亿两。

  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区,由各国驻军把守,中国人一概不准在内居住。

  ③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海通道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列强可以在北京驻扎防守使馆的卫队,并在京榆铁路沿线包括山海关在内的12个要地驻扎军队;至少两年内禁止中国进口军火和制造军火的材料。

 ④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吏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惩办赞助过义和团运动的"首祸诸臣",在外国人"遇害被虐"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鸦片战争前:

独立的封建国家              

独立——主权独立             

完整——领土完整             

纯粹——生产关系纯粹         

鸦片战争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独立—— 主权不独立

完整——领土不完整

纯粹——  经济上不纯粹(封建的、资本主义的)

文化不纯粹(封建儒家、资本主义的)

总共签订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其中

v《中英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v《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资料:

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览表(合计1000多项,有说343个)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

外蒙古,恰克图)

*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

北京)

*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12月20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

满洲里)

*中英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光绪32年)4月27日,签约地点:

北京)

*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1905年(光绪31年)12月22日,签约地点:

北京)

*辛丑条约(1901年(光绪27年)9月7日,签约地点:

北京)

资料:

列强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览表(合计1000多项,有说343个)

*广州湾租界条约(时间:

1899年(光绪25年)11月16日;签约地点:

广州湾;中国与法国)

*订租威海卫专条(时间:

1898年(光绪24年)7月1日;签约地点:

北京;中国与英国)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时间:

1898年(光绪24年)6月9日;签约地点:

北京;中国与英国)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27日,

签约地点:

北京。

1898年5月7日在俄国彼得堡签订了《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898年(光绪24年)3月6日,

北京;中国与德国)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1896年(光绪22年)7月21日,签订于北京)

近代中国战争赔款总值约为:

折合白银13亿两。

相当于1901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5倍。

中国的经济命脉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控制,中国经济逐步依赖资本主义列强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其表现是:

◆通过银行实行金融控制:

在中国开设银行,垄断中国的金融、财政;

◆给中国政府大量的政治性贷款。

◆垄断航运、工矿企业、铁路等行业:

控制中国的现代交通运输业;

◆倾销商品、进行资本输出,获取高额利润。

中国已经没有完整的主权,在政治上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

其表现是:

Ø资本主义列强强迫占领或“租借”了中国的一部分土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Ø资本主义列强还向中国勒索巨额的“战争赔款”;

Ø资本主义列强还获得了在中国领土上驻兵的特权;

Ø资本主义列强在中国还享有领事裁判权;

Ø还控制了中国的海关;

Ø还以实力为后盾,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文化上,帝国主义还利用传教、办报、办学等方式,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并培植了一批直接服务于帝国主义的、以买办资产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为主要代表的势力。

结论: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绝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碍中国的自由发展,防止出现一个摆脱他们控制以至与他们竞争的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半殖民地形成原因:

◆根本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为了给中华民族带来文明和发展,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阻碍中国的自主发展,防止出现一个摆脱它们控制以至与它们竞争的新型资本主义国家。

重要原因——(清王朝自身腐朽没落)

在整整20个世纪中,中国一直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度。

但是在最近的200年中这个国家却在腐朽堕落,从而大大地落在了世界的后面。

一个简单的原因就是地理上及意识上的封锁断绝了信息的输入渠道……。

这样,中西就处在不同层次的较量之中,向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封建主义的中国,抵挡不住资本主义的坚船利炮。

参见《第三只眼睛看中国》

◆决定因素——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中国同时受许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侵略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签订《英德协定》,规定各国在中国的贸易及其它经济活动,均应遵循“自由开放,毫无差别”的原则,相约“不利用现在事变为本国谋取中国的领土利益,应维持中国的领土不变更政策”,这就是保全政策

思考:

为什么不是完全殖民地?

分析:

非不愿也,是不能矣。

首先,中国人民的斗争(太平天国、义和团),帝国主义所难以承受的;

其次,帝国主义之间的相互争夺,利益对立,难以平衡,谁也无法独占。

再次,封建统治者也在实践中认识到,只要“中外同心,以灭贼为志”,封建统治就可以相安无事。

结果:

本是死对头的资本主义与封建势力勾结在一起,使中国成为典型的半殖民地国家。

(2)半封建。

一方面,中国资本主义有初步的发展(早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登上历史舞台(客观上与帝国主义入侵有联系,但并非帝国主义的本意)

另一方面,封建主义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仍然占据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支配地位。

(也是客观上,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共同阻挠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半封建社会的内涵及形成原因

Ø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土地,以地租剥削农民;

Ø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雇佣工人;

Ø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有初步发展,但封建生产关系依然存在。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

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也就是说形式上仍是封建经济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经近代化,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从一定程度上讲是历史的进步。

半封建:

在广大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依然保持着,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没有变。

占农村人口不到1%的地主占有60-70%的土地,而占人口70%的贫雇农却没有或只占很少的土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地租率占收获的4成、5成,甚至6、7成。

而且地主的剥削同买办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民族资本先天不足,畸形发展,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多数,工业资本比重不高,且多为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和设备依赖于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受制于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官僚资本主义。

不能构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6点)

第一,(半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第二,(半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第三,(半独立)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后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

第四,(半殖民地)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第五,(不平衡)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第六,(灾难深重)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第一:

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第二:

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面临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

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也就是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鸦片战争以后,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革命

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改良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良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革命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1)五四之前的革命形势

——旧民主主义革命: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都以失败告终。

戊戌六君子是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人士发动戊戌变法时,被慈禧太后所逮捕并处死的六名变法派人士,分别为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与康广仁。

梁启超(1873年~1929年)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

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三十自述》),17岁中举。

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

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

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从戊戍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但此时的新诗只不过是“挦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作品。

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

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的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和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于接受。

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用到“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很多新词,像现在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政治,经济,科技,组织,干部”等等很多词汇,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爱国军民的抗英斗争——三元里抗英

Ø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救国主张——改革

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

Ø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救国主张——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Ø农民阶级革命派的救国主张——太平天国

农民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Ø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救国主张——维新变法

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Ø农民阶级的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Ø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主张——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再次登上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