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实验内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144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分析实验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食品分析实验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食品分析实验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食品分析实验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食品分析实验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分析实验内容.docx

《食品分析实验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分析实验内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分析实验内容.docx

食品分析实验内容

实验一仪器的认识、清点、洗涤、干燥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牢记和遵守化学实验室规则、要求和安全守则。

2.认领、熟悉实验常用仪器。

3.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掌握容量瓶和移液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溶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步骤

1.认领仪器

按学生“实验仪器配备清单”逐一认识并检查、清点所领仪器,要求熟悉其名称、规格、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1)将一些常规仪器(试管、烧杯、锥形瓶、量筒等)先用自来水刷洗,然后用洗衣粉(去污粉)或肥皂液刷洗洁净。

用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仪器时,应先用水将仪器内外浸湿后倒出水,再蘸取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直接刷洗,再用水冲洗。

其效果比用相应的水溶液刷洗要好得多,容易达到清洁透明,不挂水珠的要求。

(2)将洗净的试管、烧杯、锥形瓶等在气流烘干器上烘干。

3.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溶液的配制

(1)用水反复练习估量液体体积的方法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取1mL自来水,用小滴管滴入试管中,记录滴数并计算一滴大约是多少毫升,记下1mL在试管的大约位置。

(2)用量筒从试剂瓶中取出5、10、20mL溶液至50mL烧杯中。

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3)粗配0.02mol·L-1NaCl溶液

计算粗配500mL0.02mol·L-1NaCl溶液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粗称所需质量的NaCl固体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其转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入400mL水,摇匀即可。

(4)将

(2)配制溶液准确稀释10倍

使用移液管移取25mL

(2)配制的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摇匀即可。

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

三、思考题

1.常用玻璃仪器可采用哪些方法洗涤?

选择洗涤方法的原则是什么?

怎样判断玻璃仪器是否已洗涤干净?

2.有哪些方法用于常用玻璃仪器的干燥?

烤干试管时为什么要始终保持管口略向下倾斜?

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为什么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干燥?

3.取用固体和液体时,要注意什么?

 

实验二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为以后的分析实验打好基础。

2.经过称量练习后,要求达到:

固定质量称量法称一个试样的时间在8min内;递减称量法称一个试样的时间在12min内,倾样次数不超过3次,连续称两个试样的时间不超过15min。

3.培养准确、整齐、简明地记录实验原始数据的习惯,不可涂改数据,不可将测量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本以外的任何地方,注意有效数字。

二、实验原理

参见“实验基本操作知识”部分。

三、试剂与仪器

1.电子天平,台秤,表面皿(1个),称量瓶(1个),烧杯(2个,50mL),牛角匙。

2.Na2SO4(粉末)。

四、实验步骤

1.递减称量法(差减法)

称取0.3~0.4gNa2SO4试样两份。

(1)取两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分别在分析天平上称准至0.1mg。

记录为m0和m0′。

(2)取一个洁净、干燥的称量瓶,先在台秤上粗称其大致质量然后加入约1.2g试样。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量其质量,记录为m1;估计一下样品的体积,转移0.3~0.4g试样(约占试样总体积的1/3)至第一个已知质量的空的小烧杯中,称量并记录称量瓶和剩余试样的质量m2。

以同样方法再转移0.3~0.4g试样至第二个小烧杯中,再次称量称量瓶的剩余量m3。

(3)分别准确称量两个已有试样的小烧杯,记录其质量为m1′和m2′。

(4)参照表1的格式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实验结果。

(5)若称量结果未达到要求,应寻找原因,再作称量练习,并进行计时,检验自己称量操作正确、熟练的程度。

表1称量练习记录格式

称量编号

m称瓶+试样/g

m称出试样/g

m1=

m2=

ms1=

m2=

m3=

ms2=

m空烧杯/g

m烧杯+试样/g

m烧杯中试样/g

m0=

m1′=

ms1′=

m0′=

m2′=

ms2′=

︱偏差︱/mg

2.固定质量称量法

称取0.5000gNa2SO4试样两份。

称量方法如下:

(1)将一洁净干燥的表面皿放到天平秤盘上;

(2)待天平示数稳定后,按清零去皮重键,至天平示数为0.0000g;

(3)用药匙缓慢将药品放到表面皿上,直至天平示数与需要质量一致为止;

(4)及时记录数据。

(5)另取一表面皿再重复上述操作。

五、思考题

1.用分析天平称量的方法有哪几种?

固定质量称量法和递减称量法各有何优缺点?

在什么情况下选用这两种方法?

2.在实验中记录称量数据应准至几位?

为什么?

3.使用称量瓶时,如何操作才能保证试样不致损失?

 

实验三滴定操作练习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滴定分析常用仪器的洗涤和正确使用方法。

2.通过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甲基橙、酚酞指示剂终点的确定。

二、实验原理

0.1mol·L-1HCl溶液(强酸)和0.1mol·L-1NaOH(强碱)相互滴定时,化学计量点的pH为7.0,滴定的pH突跃范围为4.3~9.7,选取在突跃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可保证测定有足够的准确度。

甲基橙(简写为MO)的pH变色范围是3.1(红)~4.4(黄),酚酞(简写为pp)的pH变色范围是8.0(无色)~9.6(红)。

在指示剂不变的情况下,一定浓度的HCl溶液和NaOH溶液相互滴定时,所消耗的体积之比值VHCl/VNaOH应是一定的,即使改变被滴定溶液的体积,该体积比也不变。

借此,可以检验滴定操作技术和判断终点的能力。

三、仪器与试剂

1.量筒(10mL),试剂瓶(500mL,1000mL),烧杯(250mL),碱式滴定管(50mL),酸式滴定管(50mL),移液管(25mL)。

2.HCl溶液(6mol·L-1),固体NaOH,甲基橙溶液(1g·L-1),酚酞指示剂(2g·L-1,乙醇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溶液配制

(1)0.1mol·L-1HCl溶液用量筒量取约8.5mL6mol·L-1HCl溶液,倒入装有约490mL水的1L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500mL,盖上玻璃塞,摇匀。

(2)0.1mol·L-1NaOH溶液称取NaOH固体2g于250mL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之溶解,稍冷后转入试剂瓶中,加水稀至500mL,用橡皮塞塞好瓶口,充分摇匀。

2.酸碱溶液的相互滴定

(1)用0.1mol·L-1NaOH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2~3次,每次用5~10mL溶液润洗。

然后将NaOH溶液倒入碱式滴定管中,排出碱管尖嘴的气泡,将滴定管液面调节至0.00刻度。

(2)用0.1mol·L-1盐酸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每次用5~10mL溶液,然后将盐酸溶液倒入滴定管中,排出酸管尖嘴的气泡,将液面调节到0.00刻度。

(3)在250mL锥瓶中加入约20mLNaOH溶液,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酸管中的HCl溶液进行滴定操作练习。

练习过程中,可以不断补充NaOH和HCl溶液,反复进行,直至操作熟练后,再进行(4)、(5)、(6)的实验步骤。

(4)从碱管放出体积在20~25mL范围内的NaOH溶液于锥形瓶中,控制放液速率为每秒约3~4滴,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1mol·L-1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记下读数。

平行滴定三份。

数据按下列表格记录。

计算体积比VHCl/VNaOH,要求相对偏差在±0.3%以内。

(5)用移液管吸取25.00mL浓度为0.1mol·L-1的HCl溶液于250mL锥瓶中,加2~3滴酚酞指示剂,用0.1mol·L-1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静置30s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要求三次之间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的最大差值不超过±0.04mL。

3.数据记录与处理

(1)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指示剂:

甲基橙)

滴定序号

记录项目

VNaOH/mL

VHCl/mL

VHCl/VNaOH

平均值VHCl/VNaOH

相对偏差/%

相对平均偏差/%

(2)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指示剂:

酚酞)

滴定序号

记录项目

VHCl/mL

VNaOH/mL

n次间VNaOH最大绝对差值/mL

五、思考题

1.配制NaOH溶液时,应选用何种天平称取试剂?

为什么?

2.能否采用直接法配制准确浓度的HCl和NaOH溶液?

为什么?

3.在滴定分析实验中,为何要用滴定剂润洗滴定管、用待移取的溶液润洗移液管?

锥形瓶是否也要用滴定剂润洗?

为什么?

4.HCl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水,为什么用HCl滴定NaOH时以甲基橙作为指示剂,而用NaOH滴定HCl溶液时使用酚酞(或其它适当的指示剂)?

 

实验四容量仪器的校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容量仪器校准的意义和方法。

2.初步掌握称量法和相对校准法分别校准滴定管、容量瓶和移液管。

二、实验原理

滴定管、移液管和容量瓶是实验中常用的玻璃量器,它们的准确度是实验测定结果准确程度的前提,国家对这些量器作了A、B级标准规定(参考§4.8)。

对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测试,应使用经过校准的仪器。

校准的方法有称量法和相对校准法。

称量法的原理是,用分析天平称量被校量器中量入或量出的纯水的质量,再根据测定温度下纯水的密度,计算出被校量器的实际容量。

由于玻璃的热胀冷缩,在不同温度下,各量器的容积也不同。

各种量器上标出的刻度和容量,是在标准温度20℃时量器的标称容量。

但是,在实际校准工作中,容器中水的质量是在室温下和空气中称量的。

因此必须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1)空气浮力对质量的影响;

(2)水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

(3)玻璃容器的容积受温度的影响。

为了方便计算,综合考虑了上述的影响,可得出20℃容量为1L的的玻璃容器,在不同温度时所盛水的质量(见表5-14-1)。

例如:

某支25mL移液管在18℃放出的纯水质量为24.921g;密度为0.99751g·mL-1,计算该移液管在18℃时的实际容积。

则这支移液管的校正值为24.98mL-25.00mL=-0.02mL。

表5-14-1不同温度下1L水的质量(在空气中用黄铜砝码称量)

t/℃

m/g

t/℃

m/g

t/℃

m/g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998.39

998.33

998.24

998.15

998.04

997.92

997.78

997.64

997.51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997.34

997.18

997.00

996.80

996.60

996.38

996.17

995.93

995.69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995.44

995.18

994.91

994.64

994.34

994.06

993.75

993.45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校准不当和使用不当都是产生容量误差的主要原因,其误差甚至可能超过允差或量器本身的误差。

因而在校准时务必正确、仔细地进行操作,尽量减小校准误差。

凡是使用校准值的,其校准次数不应少于两次,且两次校准数据的偏差应不超过该量器容量允许的1/4,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校准值。

有时,在实验中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