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诚读六上教材.docx
《张忠诚读六上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忠诚读六上教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忠诚读六上教材
《我们爱你啊,中国》解读
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
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题目已经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诗人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这种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作者如何通过文字去表现,如何统领全文的?
诗在第一节,通过两组对比鲜明的画面,突出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为了突出两组画面的对比分明,用“跳出——依然”把太阳跳出东海与群星闪烁的帕米尔高原在同一时间分处白天与黑夜的景象,表现出来;用“还是——早已”写出了同一季节北国与南疆,截然不同的情景。
因为祖国的幅员辽阔,所以作者自然呼出“啊,我们爱你,中国!
”的情感。
于是第一节,就成了全诗叙述的起点。
同时为全诗的铺写,定下了情感的基调:
抒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诗的二至六节,每一节第一句都以“我们爱你”为起,采用排段的方式,句式工整,在情感的层层推进中,从不同的角度具体表达对祖国的爱。
从哪几个角度写了对祖国的爱?
这是全课学习的重点。
因为课后问题已经向我们做了提示:
“这首诗从哪几个方面抒发了最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诗人从哪几个角度写了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参考书,写得很详细也很好——歌颂祖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光辉的历史和伟大的成就,这里就不作详解。
解读诗的二至六节时,有两点需要引起关注:
一是作者表达对祖国的无比热爱的情感,是如何层层推进,是如何铺垫出最后一节的情感表达高潮。
二是除了每一节第一句都以“我们爱你”统领全诗显的句式工整之外,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第一点对祖国无比热爱的情感,作者先是赞美歌颂祖国的山河、物产,继而歌颂民族的众多。
因为有祖国壮丽的山河、丰富的物产,再加上勤劳多样的民族,祖国才会有悠久的历史(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才会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才会有祖国不断发展的勃勃生机(滚滚春潮、希望之火)。
第六节诗人对前面四节做结,前面四节也就成了第六节叙述基础,他意在告诉我们,祖国取得的一切,拥有的一切,都源自我们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民,源自我们民族的“博大胸怀”,高尚的品格(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
它是从物质逐渐上升到民族精神,所以看起来简单的诗句,唱和起来层层铺垫,逐层深入,以期把诗人对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推波助澜,使最后一节诗人情感上的高潮到来,显得自然而贴切。
可见诗人在构思上是极为精巧的。
这也是诗人表达的高明之处。
第二点诗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凝练而简洁,且富有变化。
无论是歌颂祖国的山水还是赞美祖国的物产,诗人选取的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往往能够用一个词就可以把它的特点突出。
比如,清奇俊秀很好的突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光洁绚丽写出江南丝绸的美丽。
这是一种直接的描摹。
在写民族的多样时,他又选取了这个民族标志性的建筑、特产、风情,如巍峨的布达拉宫是藏民族的象征。
这又是一种间接的描写。
在写民族的伟大品格时,诗人又采用了象征的手法,用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象征祖国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
由于有了二至六节充分的情感铺垫,祖国有了那么多让我们热爱之处,作者的“自豪”、“骄傲”充溢于心中,同时历史的使命感不断摧发我们“奋发”,不断“开拓”新的未来。
诗人此时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你是世界民族之林的强者),热爱祖国的情感达到了高出,于是大声呼出“我们爱你啊,中国!
”。
这首诗第一节最后一句“啊,我们爱你,中国!
”,最后一节“我们爱你啊,中国!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要这样叙述?
因为唯有这样写,才能与全诗的内在逻辑线索相吻合,符合诗歌情感变化、节奏韵律变化的规律。
第一节祖国的幅员辽阔,激起的是诗人爱国之情,感情刚起,犹如诗的起兴,更多的是感叹,所以“啊”字在前,说“啊,我们爱你,中国!
”经过诗人五节叙述的情感累积,对祖国无尽的热爱激荡在心中,不断撞击诗人的心灵,使诗人此时已无法抑制自己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于是大声呼喊“我们爱你啊,中国!
”
所以在本文的最后,我要说解读教材首先关注的是文体,不同文体的解读都有自己的规则,绝不可随意而为之。
《郑成功》解读
《郑成功》是心有祖国为主题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如果说第一篇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表达的爱国之情直接、炙热,这一篇则显得含蓄得多。
因为它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写人物,人物的爱国之情隐含在事件的叙述里。
这篇课文从题目看,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它的写人,是通过两个典型的事件进行的:
收复台湾、建设台湾。
这两个有详有略的典型事件中,作者又通过细节、场景,围绕郑成功“民族英雄”的特点,对人物的品格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课文的第一节,作者对郑成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特别是“民族英雄”四个字,点出了课文主要人物的特点,为下文叙述定下了调子。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写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事件。
这件事作者写的层次分明,细细相扣,看似简单,却大有嚼头,并非只是一个场面描写。
第二节之所以写荷兰侵略者对台湾的强占、奴役,以及台湾人民对侵略者的痛恨,是交代收复台湾的背景。
这是其一。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是为下一节郑成功收复台湾决心的描写作铺垫。
因为祖国领土的分裂,台湾人民所受的苦难,深深刺痛了有着深深爱国之情的郑成功。
第三节中郑成功临风眺望什么?
分明是眺望侵略者的暴行,同情自己备受奴役的同胞,心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痛恨,充满了立志收复台湾的决心。
所以他才会“慷慨激昂”,语句中满是“绝不允许”、“一定要收复“的字眼。
第四节是第三节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的表现之一。
因为决心收复台湾,他才会“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才会有训练出“纪律严明,军容整肃”的舰队。
那“庞大的舰队”,“绵延几十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不就是最好的体现吗?
所以郑成功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第五节郑成功带领舰队海上与侵略者作战取胜,是他决心收复台湾决心的延续。
这一节描写较为具体。
开头第一句就写荷兰侵略者利用高大坚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意在告诉学生敌人的力量强大,战斗必然十分激烈。
但“负隅顽抗”一词,不但贬低了侵略者,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蔑视。
还在暗示我们,这场战斗侵略者难逃失败的命运,胜利必将属于正义者,同时衬托郑军是正义之师。
“冒着密集的炮火”,“向敌舰冲去”,写出了郑军的英勇顽强,强烈的爱国热情。
“把敌舰团团围住”,“敌人的大炮失去威力”,则是郑军战前制定了正确战略战术的表现,背后隐含了郑成功沉着镇定的指挥。
收复台湾的无限爱国热情,是他指挥这场战斗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
如果说这一节的前面几句是从整体描写战争场面,后面的部分则是从局部的场面描写。
炮手“刚巧打中了弹药库”,“刚巧”看似巧合,其实是郑成功正确战略战术的表现,是偶然中的必然。
“郑军官兵乘势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一是表现郑军的勇敢,二是表现郑军的智慧。
第六节郑成功军队到来后台湾同胞的“喜出望外”,“载歌载舞,鞭炮之声不绝”是从侧面表现郑军的英勇无畏。
因为没有他们的英勇智慧,台湾人民哪有这样的意外之喜,哪有回归祖国的喜悦哪。
第七、八两节,写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发展生产,办起学校的建设台湾的举措,融洽高山族和汉族的关系,提高了台湾的经济文化水平,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是在提高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实力,实现国家中发展的平衡性,同样是在表现郑成功对祖国无限的热爱,是一种更广阔的爱国品格。
最后一节,作者对全文作结,结束全文。
课文在写作上,一是采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二是注重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对比的描写中,突出郑军官兵英勇顽强、训练有素的高达形象时,更显荷兰侵略者的丑恶嘴脸。
三是整体描写与局部描写结合。
四是细节描写中,刻画人物的性格。
五是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
课文直接描写郑成功是一部分,在与荷兰侵略者战斗中而是通过写郑军官兵,间接的表现郑成功民族英雄的特点。
《负荆请罪》解读
2008.9.18
《负荆请罪》一课,脱胎于历史故事负荆请罪。
只不过它通过小话剧的形式,再现出来。
编者希望通过这种文体形式,有利于学生阅读与接受,有利于对成语意思和它来源的理解。
课后问题三,已向我们提示了此点。
即使是小话剧,首先还是应该弄清它的故事情节。
这一课的故事情节,教参已经向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这里我想把它做一下概括,第一幕是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原因,也就是负荆请罪发生的背景。
如果直接从第二幕廉颇负荆请罪开始,剧中情节的发生则显得突然。
所以,第一幕的背景铺垫非常重要。
第二幕的内容,就不再赘述。
作为戏剧的一个种类,小话剧当然也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
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行为、冲突,刻画人物,揭示丰富的社会历史意义。
这篇课文,我重点讲它的人物刻画及其相互关系。
课文一共出现了三个人物:
蔺相如、廉颇、韩勃。
第一幕重点是刻画蔺相如,第二幕重点是刻画廉颇,所以每一幕都是各有侧重。
第一幕是通过多重对比,由隐到显,逐步揭示出人物品质。
第一层对比是韩勃与蔺相如的对比:
韩勃 蔺相如
委屈气愤咽不下这口气 笑笑
为什么怕他 依然笑笑
这一层对比,主要是人物神态的对比。
面对韩勃因为廉颇一再挡道而委屈气愤,蔺相如只是笑笑,依然笑笑。
这种人物间神态的鲜明对比,衬托出了蔺相如对职位比自己低的一再廉颇挡道,处之泰然。
依然笑笑,背后的潜台词是蔺相如的宽容大度。
一再一词,可以看出廉颇挡道决非偶然,而是有意为之。
其中的原因,很多史书中都有记载,我就不再叙述。
但作者高明的是,他写到这里并没有讲明让道的原因,而是进行了第二层对比:
面对秦王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唇枪舌剑、寸步不让,而面对廉颇则是有意避让,似乎是怕廉颇。
第一幕写到这里,已为写蔺相如让道的原因做了充分的铺垫,激起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接着避让的原因才有蔺相如自己和盘托出,从而把他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形象彰显出来,突出出来。
在一开一合中,蔺相如的品格逐步清晰起来,使第一幕的叙述富有节奏,张驰有度。
这比直接回答韩勃的提问,含蓄得多,委婉的多。
读起来,也更有味道。
第三层对比,是韩勃前后认识的变化(怕他——您做的对),及韩勃的若有所悟,又一次突出蔺相如的品格。
韩勃对蔺相如的衬托作用,不可小视。
小小的一幕话剧,竟读出了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却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第二幕对廉颇形象的刻画,与第一幕对蔺相如有着一些相似之处,即在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中,一步步使读者认识人物的品质。
为什么廉颇见到蔺相如赶忙下跪,要知道这与廉颇的性格、职位不符,再说在古代下跪是一项极高的礼仪。
廉颇的下跪让蔺相如费解,所以蔺相如的吃惊,再所难免。
为什么下跪?
可见廉颇对自己挡道行为,有着深刻的认识,深深地为自己的行为自责,觉得那是有愧于国家,有愧于人民的事,是只顾个人私利,不以国家大局为重的行为。
他如何不去跪。
紧接着让蔺相如用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是在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痛心疾首,后悔不已。
特别是“狠狠”一词,更见廉颇对自己行为自责之深、之重。
当蔺相如去扶他起来时,他却“不肯起来”,又见他承认错误的诚恳,绝无虚情假意。
“实在对不住您”的言辞,恳切、意实。
当他被扶起后,才向蔺相如全盘脱出自己一系列行为背后的原因,请求蔺相如的宽恕与原谅,使读者恍然大悟,为之释然。
这是典型的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也是由隐到显的人物刻画过程。
蔺相如的美好品质“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由廉颇说出,写出了廉颇在勇于承认错误之后对蔺相如的佩服,更是从理性上认识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体现,而不止是背着荆条来请罪的行为。
此时剧本对人物的塑造,才显完整、有血肉。
因为廉颇的行为,才有了将相和——紧紧地拉着手、亲密的交谈。
廉颇的主动认错,又从侧面衬托了蔺相如的美好品格
所以这篇课文只是让学生读读故事,理解理解成语的意思,是对编者苦心的缺乏领悟。
课文中蕴含的真情情感,对比衬托以及欲杨先抑,在层层推进中逐步现出人物品格的写法,也许是编者带给我们的另外一些意图吧。
《船长》解读
2008.9.22
《船长》是一篇通过故事写人的文章,故事的中心人物是船长哈而威。
故事所表现的,是哈而威面对海难时忠于职守的伟大品格。
也许有人会说,文章不仅是表现他的这种精神,还有舍己为人、镇定、沉着、果敢。
但上诉的人物品格,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是由哈而威船长的身份决定的。
因为他是船长,面对海难,他别无选择,他要忠于自己的职责。
这恰是他的伟大之处。
就如《天鹅的故事》中的老天鹅,面对集体的生存危急,它必须牺牲自己。
船长哈而威忠于职守的伟大品格,课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去表现,但必须依托于故事的情节。
他是在故事情节中得以闪现,否则人物的品格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这篇课文分为三部分:
遇险、自救、牺牲。
遇险部分,主要是交代撞船发生的环境以及船只受损的情况。
特别是“船身一下子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一句,意在向读者暗示船只受损非常严重,不长时间之后可能就会沉默,情况万分危及。
恰是这种万分危及的情况,为展现哈而威的伟大品格提供了舞台。
自救部分,作者是如何写哈而威忠于职守的?
我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面对船只遇险,面对人们的惊恐,哈而威的果敢、镇定。
船只遇险之后,人们的第一个反映是惊恐、是不知所措:
“顷刻间“,“大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
在人们的惊恐、不知所措,海水猛烈涌进船舱的关头,哈而威“站在指挥台上”,说明他没有像其他人,首先想到自己是船长,自己要坚守岗位。
继而“大吼”的发布从船只逃离的命令、程序,说明他面对险境没有慌乱,沉着镇定、果敢,显出一个船长的良好素质,一个船长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
特别是第四节中的一句“他把自己忘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他的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船长的职责高于一切,挽救一船人的生命高于一切。
此时又如何能想到自己的安危哪?
这恰是他的伟大之处。
二面对逃生时的混乱,他以一位船长特有的镇定,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履行着自己的职守,忘记了自己的安危。
“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的不可开交”,这是急于求生的欲望造成的。
以上的一切,成为了哈而威与机械师、大副的对话的背景。
哈而威威严声音的声音为什么能够压倒一切呼号与嘈杂,因为他是船长,他的语言就是命令,是最高权威。
特别是他对妇女的尊重,对儿童的保护,令整船的人肃然起敬,对他因忠于职守而忘却自己的行为感动不已。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命令威严而不可抗拒,这就是船长哈而威。
大家的“沉默”,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
不就是如此吗?
这也是人们感受到的“伟大的灵魂”。
于是发生了在人们都想逃生的境况下,“救援工作井然有序,几乎没有什么争执或斗殴”,简直不敢想象的事情。
船长忠于职守的品格,在人们井然有序的逃生中得到进一步彰显。
三是救援工作有条不序后,哈而威镇定、全面的指挥。
由于有了前面的叙述作铺垫,作者在第二十五节对哈而威船长忠于职守的行为,进行了适时的总结与议论:
“哈而威巍然屹立在……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这时作者为什么要写上一段救克莱芒,我想一是显示哈而威救援工作的周全,从侧面显示哈而威的尽职尽守。
二是对前一节内容的补充——把每件事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是对哈而威忠于职守伟大人格的升华。
第二十分钟后轮船沉默,回应了第十八节,说明船长对事件准确的判断能力。
这也是他忠于职守的表现之一。
假如没有对事业的忠于职守,他如何能够具有如此高超的业务能力。
牺牲部分,是对哈而威伟大品格的升华。
他为什么要与船同存亡?
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船长,他一直恪守着船在人在,船亡人亡的信念。
这不是更层次上的忠于职守吗?
什么样的人才会被雕像?
伟大的人,名人,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英雄……把他比喻成黑色的雕像,不是对他这种忠于职守精神的最好赞美吗?
同时把他比喻成黑色的雕像,读来更感沉重,给全文涂抹上凝重、肃穆的情调,仿佛大海也为他这种忠于职守的牺牲精神,悲伤不已,在为他送行。
最后一节,总结全文,点明了哈而威在整个故事中表现的精神、品格,突出了他是一个“英雄”,一个忠于职守的英雄。
“又一次”一词,暗含了哈而威一生都是这样的忠于职守。
为了实现自己船长的职责,随时都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
课文在写法上有这样几点:
一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塑造人物,二是适时的进行议论,深化对人物的认识。
三是在多重对比中,衬托出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比如船上的人,与船长的对比;比如灾难的紧迫、危险,与船长对灾难态度的对比。
四是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
《爱之链》解读
2008.9.25
解读《爱之链》的关键,是紧抓课题中的“链”字。
至于“爱”,在文中是指别人需要帮助时,给予无私的帮助。
“链”是链接,这种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无私帮助的链接。
这种爱的链接,在课文中进行的?
我想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一是别人在乔依困难的时候,经常给予他帮助,从而使乔依明白帮助有困难的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别人把爱链接到乔依身上。
二是乔依在老妇人最为艰难的时候,把爱链接到老妇人身上。
三是老妇人受到乔依“爱”的行为,又把爱链接到穷困的女店主身上。
四是恰好女店主是乔依的夫人,老妇人的爱链接到贫穷的乔依身上。
在爱的链接中,世界充满了爱,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爱。
爱,弥漫在天地之间。
这种爱的链接的表现,是通过故事表现的,是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
课文第一部分写了乔依在一个寒冷的黄昏,帮助老妇人修车。
第一节,作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这一节,作者突出了两点:
一是乔依的贫穷,比如破汽车。
特别是工厂倒闭,使乔依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凄凉”一词,是他此时心情的最好写照。
二是天气的寒冷。
“飞舞的雪花”,是说冬天。
黄昏的时候,又是冬天中最冷的时候。
看似简单的背景交代,其实它们都是为后文写乔依无私的帮助老妇人,突出乔依的品格做准备。
第四节的修车部分,是第一部分中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最为精彩的。
细细读来,会发现其中很有深意。
“脚腕蹭破,因为没有穿袜子”,“破手套”,说明乔依的贫穷。
“两只手几乎冻得没有只觉”,“轻水鼻涕也流下来,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没有被冻僵”,说明天气的极度寒冷。
同时以上两点在暗示读者,乔依修车的环境非常困难,再加上生活的贫穷使自己劳动时缺乏保护,修车时的艰难可想而知。
“手蹭破了,也顾不得擦流出的血”,说明乔依当时只是想着尽快帮老妇人修好车,让老妇人尽快脱离寒冷的环境。
当老妇人给乔依钱时他的愣住,他的心里活动,他对钱的拒收,认为他苦难的时候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自己帮助老妇人是天经地义。
它是课文的第一次点题。
此时与乔依的家境,乔依的现实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为他现在太需要钱了,就像最后一节所讲的一样,“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
这恰是他无私助人精神的最好写照。
事后乔依要求老妇人继续传递爱,是课文第二次点题之处。
老妇人帮助店主,是课文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简单一些,是略写。
第十节中,老妇人为什么突然想起乔依?
首先是女店主的热情。
“递上一条雪白的毛巾,让老妇人擦干头发上的雪水”,足以看出女店主的热情、周到。
“甜甜的微笑”与“极度的疲劳”对比,又可见女店主劳作了一天,仍不改对顾客细心的照顾。
在破旧的餐馆中“怀孕八个月”仍然工作,仍然忙来忙去为老妇人端茶送饭,又能看到女店主在生活的困苦不堪下,对顾客细致周到热情的服务。
其次,女店主在困苦中仍坚持为自己热情服务,特别是至少有八个月的身孕,让他想起了与生活虽然贫困却拒收自己报酬,只是希望他帮助他需要他帮助人的乔依,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如果此时再来看第十一节老妇人的行为以及给女店主留下的纸条,就可以理解了。
第十一节中纸条的内容,是爱的又一次链接,又一次点题。
第三部分是写爱的链接,给乔依的妻子带来的感动,带来的希望。
特别是课文的最后一句省略的部分,是作者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课文主题。
它是整篇课文这种爱的链接的升华,是课文的第四次点题。
于是整个故事在完满中得到结束,爱链接起了整个世界。
课文的写法,一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刻画。
二是细节描写特别突出,例子很多不再举了。
三是对比鲜明。
比如乔依的贫困,与拒收老妇人钱的对比;乔依的妻子女店主困苦的处境,仍热情招待老妇人的对比。
四是线索的分明。
四次点题,把课文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显得有条不序。
五是详略得当。
同是写爱的链接,第一部分是详,第二部分是略。
小草和大树》解读
2008.10.5
《小草和大树》一课,是以奋斗与生存为主题单元的第一课。
整个单元的课文,意在告诉学生——奋斗求生存,奋斗出成就。
解读本课,我想应该从题目课题开始。
小草与大树,放在课文中是一个比喻的说法。
它暗示着课文的主人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在逆境中成才,由一棵小草逐渐长成一棵参天的大树的过程。
正如课文中所说,他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殿堂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恰迎合了本单元的主题奋斗求生存,奋斗出成就。
课文在第一节直接点出了它要叙述的中心: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看成逆境成才的典范。
后面的文字,均是通过事例说明这个观点点。
从这个角度看,此文略带有一些说明的性质。
当然,这带有我主观臆断色彩。
教学时如果从这个角度切入,可能会清晰一些,简单一些。
这一节的最后一句,是对第一句的补充。
句中“生命艰辛”讲的是逆境,“壮丽”讲的是生命中充满不懈的奋斗,宏壮而美丽。
“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是对夏洛蒂勃朗特逆境中成才的赞美。
为什么说夏洛蒂勃朗特是逆境中成才的典范哪?
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两个方面的例子:
一是夏洛蒂勃朗特在生活的逆境中,坚持学习与写作。
二是战胜写作过程中的逆境,终于成才。
这两部分的叙述,都是寻着逆境、奋斗的线索进行,读来感觉非常清晰。
同时,这也是引导学生阅读的抓手。
第一个例子夏洛蒂勃朗特生活的逆境,作者写了三点。
这三点,教参上的分析有一定的道理。
第一点“穷牧师的家庭”,是说她的家庭贫困。
第二点“母亲不幸早逝”“不得不过早承当一部分维持家庭生机的责任”,是说她幼小的双肩上过早负担养家的重担,有了过早的不能承受之中。
第三点成年之后“艰难中谋生”,是说她生活的艰辛。
她能够战胜生活的逆境,首先与她要强好胜的性格分不开。
同时这也是她以后战胜困难的基础。
其次对学习的渴求——“生活再艰辛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这让她在面对困苦的生活时,不再感到无助、昏暗。
她在不断的学习中,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最后是“她始终没有停止写作的尝试”,“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这又在说明什么哪?
写作成了她的人生目标,成了她的人生理想追求。
很多有所成就的人之所能够成功,多是有此信念。
这是她战胜写作中遇到逆境的思想基础,解读课文时绝不可忽视。
与第一个例子只有一节的篇幅比较,第二个例子则显得复杂的多,详细的多。
这一部分的写作,一波三折,节奏感强,不像第一个例子平铺直叙。
第一波,夏洛蒂勃朗特的写作遭受受到了保守势力和社会偏见的逆境。
骚塞的话,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对妇女写作的偏见根深蒂固。
而且骚塞的话带有对夏洛蒂勃朗特明显的歧视、羞辱——“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
面对歧视、羞辱、打击的逆境,作者突出刻画了夏洛蒂勃朗特的心理活动、动作描写,已表现她在逆境中的不屈与顽强。
“锥心的羞辱和痛苦”中,可以看出羞辱深深刺痛了她,深入到了她的内心;一般人也许就此倒了下去,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她的“昂起头”。
一个顽强、不屈,不服输的形象跃然纸上。
随后把这封信“钉在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的动作描写,又写出了她重视现实,能够客观、冷静的对待骚塞的冷酷与偏见,意志是那样的坚强。
文章的主要人物得到突出表现。
两个妹妹跟她一样被激怒,发誓战胜偏见,自然由文章的主要人物过渡到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描写中。
这样,文章的衔接显得自然。
第二波是她们所写之诗集,自费出版后只卖出两本的逆境。
我个人认为,这一部分是回应了骚塞对夏洛蒂勃朗特诗的评价。
骚塞对她诗的评价还是有一些道理,只不过受当时社会风气对这位大诗人影响太深,没有走出对妇女从事文学创作的偏见。
第三折是她们面对文学创作的逆境,有着冷静、客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