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书新人教版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
《义务教育教科书新人教版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教科书新人教版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义务教育教科书新人教版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例1
教学目标:
1、比较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感知所学内容特点。
(1)口算:
(看谁最快!
)
6×4=8×5=9×3=4×3=7×8=
(2)口答:
(看谁最棒!
)
3个十是()30是()个十
4个百是()400是()个百
8个千是()8000是()个千
3×7表示()个()相加,也可表示()个()相加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语:
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游乐园去逛逛,想看吗?
看,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呢?
请你们认真观察,看谁能发现游乐园里都有哪些游乐项目呢?
(学生自由发言)但是玩这些游乐项目都要钱的,我们先来看一下各个游乐项目的价格吧!
(学生齐读游乐项目价格表)根据价格表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2、提问题,自主探索学习重点。
师示范提问,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导语:
同学们说得真好!
提出的这些问题中,有的很容易口算出来,有的却需要笔算,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口算乘法。
(板书:
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2、你会解决这一问题吗?
3、组织学生列出算式,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20×3=
4、小组合作讨论:
利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5、全班汇报交流:
(1)20+20+20=60看作3个20相加是60
(2)20个3相加是60
(3)2个十×3=6个十,6个十是60
(4)2×3=620×3=60
6、你觉得哪个方法快又好?
小结:
第4种算法更为简便,根据乘法口诀计算。
板书:
60元。
7、师:
以上我们学习了整十数乘一位数,那么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你会计算吗?
你会用又快又好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吗?
100×2=3×200=3000×3=4000×4=
20×7=200×7=2000×7=20×70=
8、引导学生观察上述题目:
发现并找出规律。
根据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像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计算时都可以用口算。
口算时,一般将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算出乘积后,再看整十,整百,整千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梳理回顾,融会贯通。
导语:
小精灵看我们学习真棒,还想带我们一起去参加口算比赛,你们有信心吗?
1、每人一瓶,每瓶饮料2元钱,20人一共要用多少元?
生列式口算。
2、苹果每箱30千克,有8箱,一共运来苹果多少千克?
3、大家学得这么好,这节课很快要结束了,我们来总结一下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口算p57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
多样化。
3、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2×5=20×3=300×4=5×6=8×40=50×7=
1000×9=9×30=8×8=50×8=400×6=6×9=
二、情境创设,引出问题
1、出示例2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怎么列式?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列式:
12×3,说说算式含义。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12×3表示什么意思?
2、你能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吗?
你是怎么估的?
3、同学们估算的结果是30元,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你会计算吗?
这道题
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三、提供空间,探索算法多样化。
1、这样不能用乘法口诀直接口算得结果该怎样算呢?
请同学们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看看你能想出几种算法?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2、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
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
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3、全班汇报。
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
演在黑板上。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连加法。
12+12+12=36
(2).画图求出得数。
根据小棒图理解算理。
你瞧老师把彩笔盒拆开,就摆成了
这样12根彩笔,你能看着图说说自己的算法吗?
10×3=302×3=630+6=36
(3)数的分解组成。
把12分成10和2
10×3=302×3=630+6=36
4、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讨论用哪种算简单。
①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
计算的方法来算。
②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
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③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
乘积加起来。
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师:
对,乘法口算既可以先算十位,也可以先算个位,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36。
(3)架设桥梁,算理内化。
23×2123×2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重点说说三位数乘一位数。
四、实际应用,熟练法则
1、p57做一做第二行
说一说你是如何进行口算的。
2、每一边摆32盆,两边一共摆了多少盆?
3、顺口溜:
(抢答)
一只小鸡2条腿,10只小鸡___条腿。
一只青蛙4条腿,12只青蛙___条腿。
一只蜘蛛8条腿,11只蜘蛛___条腿。
一只蜈蚣42条腿,2只蜈蚣___条腿。
五、激励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第三课
教学内容:
P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亲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策略的探索过程。
2.通过算法提炼,帮助学生清晰理解乘法竖式的各步含义,逐步建立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3.凭借贴近生活的学习材料,使学生感受计算活动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品味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口算:
2×33×65×78×6
10×3200×2300×5500×4
2、口答:
3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50里有几个百和几个十?
24里有几个一?
240里有几个十?
3、直接说得数
10×3+530×2+6200×3+20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例1,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明明、丽丽和芳芳三位小朋友,要用这种水彩笔各自画画。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逐步整理出如下信息:
水彩笔,每盒12枝,3盒一共有多少枝?
3、口答列式: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列式?
(板书:
12×3)你能这些已知信息,说说“12”、“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4、独立尝试:
12×3该如何计算呢?
请试着算一算。
为便于交流,请尽量写出计算过程。
(算后同桌先交流)
5、交流策略:
你是怎么计算12×3的,能与大家共同分享吗?
(以下为预设算法)
(1)12+12+12=36(结合挂图上的“水彩笔”图点明算理)
(2)10×3=302×3=630+6=36(结合数的组成点明算理)
(3)12
×3
6
30
36
(4)12(介绍算法时,教师随机引导,使学生发现竖式与第2
×3种横式方法间的联系)
36
6、挑选算法:
在所有的方法中,你最欣赏哪一种?
7、小结点评:
我们发现,用加法计算乘法有时不太方便。
“横式”计算和“竖式”计算的基本思路一样,而“横式”计算是我们早已学会了的方法,所以,今天我们就重点学习“竖式”计算。
“竖式”计算在数学上也叫做“笔算”。
(揭示:
笔算乘法)
8、再次计算:
学生在作业纸上用笔算的方法计算“21×4”。
9、请学生说说计算过程,讲清乘的顺序、积的写法。
10、完成课本74页“做一做”。
323123
×2×2×2
(做后进行比较,总结出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是一致的,方法同样可以用到四位数乘一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等)
11、完善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六第2题
(1)填一填
1433212
×2×3×3
□□□□□□□
(2)做一做:
21×4=423×2=221×4=
(3)想一想:
○背后藏着谁?
2○○3○ ○
×3× ○×○
63 8688
四、课堂小结
1、回顾主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畅谈收获:
具体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3、表达困惑:
还有什么疑问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1页例2以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
计算过程,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
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谈话导入
1.竖式计算:
12×4= 32×2= 212×4=
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2.导入新课:
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再去探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课件出示例2主题图。
师:
王老师听说这段时间同学们一直在学习乘法,所以她带来个问题
考考大家。
图上是一些相关信息,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二)探索算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并出示问题:
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1.可以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
16×3=
2.让学生估一估16×3大约是多少?
3.指名汇报。
4.你还有什么方法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想好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5.探讨竖式算法。
(1)探讨乘法竖式的计算顺序,理解算理。
板书: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1 6 16
1 6 × 3
+1 6 48
48
(2)引导学生归纳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乘法的算法。
(3)练习反馈。
课本第61页的“做一做”。
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5.小结归纳。
引导学生回答、归纳:
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三、尝试应用,巩固提升。
.教材练习十三第3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62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1、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2 5×7+4 6×5+1
3×4+2 7×8+5 6×7+5
3×9+5 6×9+8 2×9+3
2、说一说计算两、三位乘一位数时应该怎样计算?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
3、计算下面各题。
请三位同学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 9 1 4 2 1 3 1
× 3 × 4 × 7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的情境图。
2、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矿泉水。
每箱24瓶,9箱一共有多少瓶?
3、怎样列式,为什么?
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
4、先估算一下,9箱大约是多少瓶?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5、用竖式计算。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试算,做完后共同订正。
24
× 9
216
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
个位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这个2应写在积的百位上,1应写在积的个位上。
师小结:
用一位数乘另一位的十位后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如加上进位的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6、练习,用竖式计算。
68×7= 69×8= 72×5= 76×4=
学生独立完成,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几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有两道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没有改变,有两道题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又增加了1。
三、巩固练习:
1、自己列算式计算:
137×6=
2、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3、说说上面两道题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四、思维训练:
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计算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如果哪一位上有进位的数,千万别忘了加上。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第66页例4和67页例5。
教学目标:
1、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准确地计算。
2、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算理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3、经历数学计算过程,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根据课本插图,把摘仙桃的情节变成一个简单的小故事。
一天王母娘娘叫七仙女到蟠桃园去摘桃子为自己祝寿,七仙女到蟠桃园,只见树上一个仙桃也没有,孙悟空正坐在桃树上吃仙桃,仙女们回来,连忙向王母娘娘汇报情况。
二、探索新知
1、关于0的乘法
(1) 提出问题:
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
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你的办法。
全班交流解答办法
加法算式 0+0+0+0+0+0+0=0
乘法算式 0×7=0 7×0=0
0×7=0你是怎样想的?
(因为7个0相加等于0)
(2)想一想:
0×3=□ 9×0=□ 0×0=□
仔细观察这几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发现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4)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指名报得数校对。
观察5×0和5+0你有什么发现?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0和一个数相加都得原来的数。
)
2、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1)看课件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问题吗?
(2)指名说算式,板书:
604×8
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出结果呢?
想好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算法。
(3估计一下,大约等于多少?
(4)你能算出它的准确结果吗?
自己试试看。
(教师巡视,选择学生的不同结果板演。
)
(5)仔细观察上面的算式,和同桌讨论谁算的正确,为什么?
全班交流,请对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然后找找错误同学的原因。
(6)在计算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对新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
大家的表现真不错,解决了许多的数学问题,还学会了和0有关的乘法,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本领去做一些练习,看看谁做的最棒!
三、巩固练习
1、比较题:
138×4 108×4 302×3 309×3
(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两个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2) 交流: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 想一想:
十位上都是0×4,为什么第一题的积的十位上是2,第二题的积的十位上却是0呢?
师:
第一题个位满20向十位进2,所以0×4+2是2;第二题个位不满十,没有向十位进,所以0×4得0,十位上是0。
2、完成做一做(指名学生板书计算过程)
3、你能很快说出下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吗?
1+2+3+4+5+6+7+8+9+0
1×2×3×4×5×6×7×8×9×0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0的乘法在计算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学生说一说,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时要注意不要忘记用一位数去和多位数中间的0相乘,如果个位乘积不满十时,十位要用0来占位。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p67例6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先把教科书中的复习题按下面的格式写在黑板上.
20×3 12×4
200×3 120×4
2000×3 1200×4
然后让学生口算,教师逐题从上到下分别写出左右两组题的得数.然后提问:
观察每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
乘积有什么特点?
怎样算比较简便?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
第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用第二个因数乘第一个因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第一个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后面添几个0.
二、新课
1.出示例6,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280×3,也就是求3个280是多少。
3、先估算一下,大约得多少。
(280×3≈900,大约得900。
)
4、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做。
老师巡视时找出两位算法不同的同学进行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
先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由于第一个因数个位上是0,乘3后还得0,所以积的个位也是0,这个0起点位的作用。
生2:
把280乘3看成28个十乘3,所以写竖式时把8和3对齐。
得出的84表示84个十,这时再把第一个因数末尾的0落下来,这个0起点位的作用。
5、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
(第二种更简便)
6、概括出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计算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用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乘另一个因数,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课堂练习
笔算下面各题。
420×6 370×5 130×9 260×7
640×2 450×6 230×4 270×3
380×5 460×7 250×3 510×5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它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计算时应注意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数字对齐,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页例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初步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4、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增强学生学好估算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准备。
1、口算: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
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去游乐园玩一玩。
这是进入游乐园的通行证,只要你准确算对下面的算式,就能得到通行证,有信心得到它吗?
举手来说。
4×90=700×7=50×8=6×200=
2、一进游乐园,就看见了登月火箭。
有29位同学要玩这个项目,每张票8元钱,带250元够吗?
(出示:
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
二、合作探究
1、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
说一说:
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指名说)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
“带250元钱够吗?
”指的是够干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
为什么?
(如果买门票需要的钱大于250元,说明不够;如果小于250元,说明够了;等于250元刚刚好。
)
谁能列算式?
(学生独立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9×8
那么,根据我们同学刚才所说,如果29×8的结果大于250,就说明什么?
结果小于250呢?
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不需要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
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的数就可
以?
师: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
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
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
乘法估算
2、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
29×8大约得多少?
2)同桌交流:
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小组汇报(预设):
A、把29看做30,30×8=240,所以够了。
B、把29看作20,20×8=160,所以够了。
C、把29看作25,25×8=200,所以够了。
D、把8看作10,29×10=290,所以不够。
第一种情况出现,就引进≈:
29×8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弯弯的像波浪一样。
读作“约等于”。
板书≈
3、比较各种估算方法,尤其是A、D两种:
A这种估法结果是够了,而D这种估法结果却不够,那么到底该选择哪种估法呢?
4、小结:
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5、练习:
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书本P70,再集体投影反馈。
你是怎么想的?
(说明:
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既可)
6、小结:
我们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可以把多位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和一位数相乘,估算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三、巩固应用
1、基础练习
一起去乘坐小火车喽,营业员叔叔说,这里玩的小朋友最多了,平均每小时有195人乘坐小火车,请你估一估,6小时有多少人乘坐小火车。
2、对比练习
矿泉水每瓶2元,有202人去买,400元钱够吗?
矿泉水每瓶2元,有198人去买,400元钱够吗?
四、总结提高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p71例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
2、通过信息的整理,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归纳与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新知(课件出示)。
用划出已知条件,用划出问题,只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