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事故案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2118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事故案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化工事故案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化工事故案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化工事故案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化工事故案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事故案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化工事故案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事故案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工事故案例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化工事故案例MicrosoftWord文档

前言化学事故警钟声声

今年以来,重庆、北京、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等地连续发生有毒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共有23人死亡,349人中毒、受伤,近20万人紧急疏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引起了社会的恐慌,影响了稳定的大局。

短期内连续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在我国并不多见,这些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强烈关注。

背景信息

  我国是一个化工大国。

近年来,我国化学工业迅猛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前,我国化学工业已形成化肥、无机化学品、农药等多种产业,约45000余种化学产品,化肥、染料、农药、纯碱、硫酸、烧碱等产品的产量现居世界前列。

其中,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的有3832种,列入剧毒化学品的有335种。

  我国的化工企业特别是涉及化学危险品的单位很多,生产、经营、贮存、运输、使用、报废等各个环节的从业单位多达数十万家。

化工从业人员更多,仅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就有300多万人。

但设备老化,监管工作跟不上,造成这几年化学事故逐年增加,化学泄漏、爆炸事故不断发生。

据统计,2003年我国共发生化学事故621起,死亡960人。

化学事故分析

  深入分析化学事故发生的特点,并总结出化学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化学事故的发生。

  一、事故特点

  第一、突发性强。

许多重大化学事故多出现在早晨、傍晚和夜间。

浙江海正药业原料泄漏爆炸事故发生于凌晨零时20分;北京怀柔氰化氢泄漏事故发生于傍晚19时;南昌“4·20”氯气泄漏事故发生于傍晚20时50分左右,导致群众反应仓促、盲目行动,受害极大。

  第二、危害严重。

化学源储量较大,突发后浓度高、剂量大。

重庆天然气井喷事故中,发生井喷的罗家16号矿井所在气田共有五六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是西南地区的大气田,也是高含硫气田,因此事发后很快就造成大面积危害。

此外,许多化工企业、仓库与居民区交错。

例如重庆天原化工厂建厂时在城区之外,随着重庆市城区规模的扩大,厂区周围迁入、新建了许多居民小区、学校和商场,造成厂区与居民区交错。

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第三、非法运作的企业和单位构成化学事故的主体。

许多事故发生在无证经营的私人企业。

广州茂名炼油厂中毒事故是由于厂家在未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非法生产,从而酿成大祸。

  二、事故原因

  分析近期发生的重大化学事故,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违规操作。

化工生产和储运有着严格的操作程序,在生产过程中违规操作,就有可能发生事故;在事故处理过程中违规操作,就会使事故更加严重。

重庆“12·23”天然气井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有关人员违章拆卸钻柱上的回压阀(防井喷的装置),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不按规定灌注钻井液,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

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及爆炸事故中,厂方在对厂区的其他氯罐进行排氯过程中未按照原来的事故处理方案,让氯气在自然压力下通过铁管排放,而是让工人用机器从氯罐向外抽氯气来加快排放速度,结果导致罐内温度升高,引发爆炸,造成事故的扩大。

  第二、设备故障。

许多化工产品生产需要高温高压或低压,加上其本身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容易造成各种设备的腐蚀和损坏,从而使有毒物质泄漏,这类事故约占整个化学事故的50%。

南昌江西油脂化工厂“4·20”氯气泄漏事故就是由于该厂停产多年,厂内一个残存的液氯罐因瓶阀出气口及阀杆严重腐蚀,导致液氯残液泄漏,造成人员中毒。

  第三、意外因素。

化工生产过程中因突然断电、停水而使化学反应失火控制而造成的事故,或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翻车、爆炸而发生泄漏的事故。

这类化学事故时有发生,不容忽视。

2004年8月11日,一辆满载化学品苯氨的罐装车在杭州发生侧翻事故,由于消防队员及时封堵和洗消,才没有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案例一化肥厂管道破裂造成氢气爆炸事故

2001年2月27日,江苏省盐城市某化肥厂合成车间管道突然破裂,引起氢气外泄爆炸事故,死亡5人,26人受伤。

事故经过:

  2月27日16时45分,江苏省盐城市某化肥厂合成车间管道突然破裂,随即氢气大量泄漏。

厂领导立即命令操作工关闭主阀、附阀,全厂紧急停车。

大约5分钟后,正当有关人员紧张讨论如何处理事故时,合成车间突然发生爆炸,在面积约千余平方米的爆炸中心区,合成车间近10m高的厂房被炸成一片废墟,附近厂房数百扇窗户上的玻璃全部震碎,爆炸致使合成车间当场死亡3人,另有2人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26人受伤。

事故分析:

  在这起事故中,管道破裂大量氢气泄漏后,已经具备了爆炸的客观条件。

根据爆炸理论,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燃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气。

管道破裂后,氢气大量泄漏,立即形成易燃易爆混合气体,并迅速扩散。

氢气在空气中爆炸极限是4%~75%,其浓度达到18.3%~59%就会发生爆轰。

二是有能够点燃爆炸性混合气的点火源。

当氢气从管道大量泄漏喷出时,氢气和管道破裂部位急剧摩擦,产生高静电压。

当静电荷积聚到一定量时,就会击穿空气介质对接地体放电,产生静电火花,从而引起爆炸。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这起事故的发生,主要在于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存在缺陷,未能及时发现管道隐藏的事故隐患,也未能及时维护更换。

在防范措施上要做到:

   

(1)切实加强设备的安全管理,对容易造成腐蚀、破损的管道、阀门等,要定期进行技术分析和系统检漏,并利用设备周期大检修之际彻底检修。

  

(2)在工厂防火防爆区内严禁明火,进入该区域人员应穿防静电服或纯棉工作服;在该区域内严禁使用手机等通信设备;防火防爆区内电气设施包括照明灯具、开关应为防爆型,电线绝缘良好、接头牢靠;防火防爆区内严禁存在暴露的热物体。

  (3)加强相关安全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职工对有关设备危险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安全规程。

  (4)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在这起事故中,如果能及时撤出生产人员,就会减少人员伤亡。

案例二常熟某集团有限公司“10·1”重大中毒死亡事故

ⅩⅩⅩⅩ年10月1日下午l时45分,常熟某集团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在对清水池进行清理时发生硫化氢中毒,死亡3人。

   一、事故经过:

   公司技术发展部9月28日发出节日期间检修工作通知,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求污水处理站宋某和周某,再配一名小工于10月1日至l0月3日进行清水池清理,并明确宋某全面负责监护。

10月1日上午宋某等三人完成清理汽浮池后,下午1时左右就开始清理清水池。

其中一名外来临时杂工徐某头戴防毒面具(滤毒罐)下池清理。

约在下午1时45分,周某发现徐某没有上来,预感情况不好,当即喊叫“救命”。

这时二名租用该集团公司厂房的个体业主施某、邵某闻声赶到现场。

周某即下池营救,施某与邵某在洞口接应,在此同时,污水处理站站长宋某赶到,听说周某下池后也没有上来,随即下池营救,并嘱咐施某与邵某在洞口接应。

宋某下洞后,邵某跟随下洞,站在下洞的梯子上,上身在洞外,下身在洞口内,当宋某挟起周某约离池底50公分高处,叫上面的人接应时,因洞口直径小(0.6m×0.6m),邵某身体较胖,一时下不去,接不到,随即宋某也倒下,邵某闻到一股臭鸡蛋味,意识到可能有毒气。

在洞口边的施某拉邵某一把说:

“宋刚下去,又倒下,不好!

快起来”邵某当即起来,随后报警“110”。

刚赶到现场的公司保卫科长沈某见状后即报警“119”,请求营救,并吩咐带氧气呼吸器。

4—5分钟后,消防人员赶到,救出三名中毒人员,急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抢救。

结果,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2时50分三人全部死亡。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在清水池内积聚大量超标的硫化氢气体而又未作排放处理的情况下,清理工未采取用切实有效的防护用具,贸然进入池内作业,引起硫化氢气体中毒,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一是清洗清水池的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对池内散发出来的有害气体危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违反公司制订的清洗清水池的作业计划和操作规程,在未经多次冲水排污,没有确认有无有害气体的情况下,人员就下池清洗,结果造成中毒。

二是职工缺乏救护知识。

当第一个人下池后发生异常时,第二个人未采取有效个体防护措施贸然下池救人。

更为突出的是,当两人已倒在池内,并已闻到强烈的臭鸡蛋味时,作为从事多年清理工作的污水处理站站长,竟然也未采取有效个体防护措施,跟着盲目下池救人,使事态进一步扩大,造成三人死亡。

三是公司和设备维修工程部领导对清水池中散发出来气体的性质认识不足,不知其危害的严重性,同时对职工节日加班可能会出现违章作业,贪省求快的情况估计不足,更没有意识到违章清池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放松了教育和现场监督。

四是出事故当天,气温较高(31℃),加速池内硫化氢挥发,加之池子结构不合理(长8.3米,宽2.2米,深2米,且封闭型,上面只留有0.6m×0.6m的洞口和在边上留有的进出口管道),硫化氢气体无法散发,造成大量积聚。

   综上所述,发生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职工违章操作。

   三、事故责任和处理建议

   l、直接责任:

按照该公司《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治理的暂行规定》,周某是负责污水处理的运行操作,是直接进行污水处理的操作工,周某违反操作规程,在未经反复冲洗清水池,让临时安排清理清水池的杂工徐某下池清理,致使徐中毒死亡,应负直接责任,但他在营救徐某过程中也遭中毒死亡,故不予追究其责任。

   2、主要责任:

作为负责污水处理日常工作的污水处理站站长宋某,严重失职。

他没有按照公司技术发展部下发的作业计划和操作规程执行,对清洗清水池没有尽到监护的责任,以致造成这起事故,应负主要责任。

但他在营救徐某和周某过程中也遭中毒死亡,故不予追究其责任。

   3、领导责任:

   <l>主持设备维修工程部全面工作的副主任虽然按照清理清水池计划到现场向宋某安排任务,测算工作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忽视现场安全管理,指导不够,督促检查不力,对这起事故应负直接领导责任。

建议对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2>总经理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忽视节日加班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管理不严,对这起事故应负一定的领导责任。

建议对其二人分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四、今后防范措施

   l、要认真吸取深刻教训,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修改和完善清理清水池安全操作规程。

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考核。

对违章违纪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2、加强对尘毒危害治理。

今后凡是有尘毒作业的必须进行检测,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的,要限期整改。

   3、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重点要突出岗位安全生产培训,使每个职工都能熟悉了解本岗位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技术及救护知识,教育职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教育职工遵章守纪。

   4、强化现场监督检查。

凡是临时作出的生产、检修计划,必须制订安全措施、强化现场监督,明确负责人和监护人,严格按计划和规程执行。

   5、企业要添置必要的检测仪器,进入管道、密闭容器、地窑等场所作业,首先了解介质的性质和危害,对确有危害的场所要检测、查明真相,加强通风置换,正确选择、带好个体防护用具,并加强监护。

   6、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清水池型式要改造,将密闭型改为敞开式。

案例三宁夏某化工公司氮肥厂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2001年1月9日,宁夏某化工公司氮肥厂造汽车间因气柜入口水封房内有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造成取样的2名监护人员中毒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11万元。

为查清事故原因,吸取教训,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由各有关部门组织调查组,对此次事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

   1.事故经过

   2001年1月9日4时,造气车间检修后进入制贫气阶段,5时50分左右,车间主任安排3名职工到气柜顶关放空并采气体样,同时,又安排2名人员在地面监护。

7时40分,到气柜关放空的3人下来未看见监护的2人,7时50分车间主任发现监护的2人未回来,马上到气柜周围去检查,发现气柜水封房门开着,进去发现2名监护人倒在地下(地下部分距地平面1.8m),车间主任立即找人进行救援,将2人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通过对事故现场的勘查、分析,并对当班职工和车间领导的查问取证,经分析认为:

   

(1)水封房检修项目完成以后,要定期向水封箱内加水和放水,防止冻坏管线和阀门,水封箱直通排污阀,装在底部水平位置上,因而,在该阀门阀体内形成积水而结冰有杂物,该阀门并未完全关闭,在送气过程中,随35度左右的气体通过水封箱进入气柜的过程中,该阀门体内结冰逐渐融化,杂物被吹掉,造成有毒有气体泄漏。

   

(2)监护人张某、杨某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没有遵守公司《安全工作手册》中“在有毒物质场所作业时,必须佩戴劳保用具;必须有人监护”的规定和“进入水封房作业,必须有人监护”的警示,属违章作业。

   (3)一氧化碳在水中有一定溶解度,当进气柜气体中的水冷凝下来以后,从水封溢流口排出后,水中溶解的毒物释放出来,成为毒物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4)造气车间气柜进口水封房为半地下式结构,由于天气寒冷,车间怕冻坏设施,水封房地封闭较严,房内通风差,又没有通风设施,水封箱及小水封等设施装在地平面1.8m以下,泄漏和释放出的有毒气体聚集在水封房内不易扩散。

   3.事故预防措施

   为防止事故重复发生,本着“四不放过”原则,联合调查组会同该公司安全技术人员提出以下措施:

   

(1)查隐患、堵漏洞,针对冬季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装置正在开工时情况,在全厂范围内开展冬季安全大检查。

凡安全防护设施不齐全者,安全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2)对水封房进行技术改造。

待装置大检修时完成,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在技术改造完成以前,为保证安全,在水封房加装轴流风机,强制通风,恢复南、北两个窗户,设置警示牌,重申进入水封房的劳动保护和监护规定。

   (3)对全厂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利用班前会或安全例会,在全厂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学习安全规章制度,学习安全规程和安全常识,结合各自岗位深刻反思,并写出心得体会

案例四某化肥厂合成车间中毒事故案例

一、违反纪律踩断管,氨气泄漏中毒亡

  1.事故经过

  某化肥厂合成车间4名女工在清扫完卫生后,到冷冻室外晒太阳,其中一名分析工双脚踩氨油分离器进液管上上下下玩耍,不慎将进液阀门连接丝扣踩断,致使大量氨气从断管处泄漏,4人除一人逃离外,其余3人中毒身亡。

  2.原因分析

  

(1)管接头选材不符合设计要求,用铸铁代替钢件;

  

(2)该管道原设计离地面高度1.9米,但经过几次维护、改建后离地面只有260毫米,原本用砖支撑,但后来砖被人撤去,使该管道悬空;

  (3)女工踩着管线上上下下跳动,违反了《化工作业十四不准》的安全要求;

  (4)冷冻岗位室外西侧的安全通道堆放大量杂物,致使女工逃生时受阻而中毒死亡。

  3.预防措施

  

(1)对氨气系统进行全面检查,更换材质不符合要求的管阀件;

  

(2)对各种管道支架进行检查,没有支架的均补装铁件或水泥件支架;

  (3)疏通、设置安全通道;

  (4)对贮存有毒、易燃、易爆物质的容器设置防护装置并悬挂醒目的安全标志;

  (5)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杜绝违章、违纪行为的发生。

(这一条是我自己加的)

 

二、防护设施不全  慢性中毒害人

  1.事故经过

  某鞋厂是一家外资企业,刚建成不久。

其劳动卫生设施由于资金问题未能投入运行。

由于厂房面积狭小,使用有毒胶水和溶剂的蒙鞋工序与不使用胶水和溶剂的接面、车面、包装等工序在同一车间工作,胶水和溶剂管理混乱。

一日,有8名工人因头晕、乏力、皮下淤斑等表现到当地卫生院就医,当地卫生防疫站接报后到现场调查发现:

该厂使用和接触的有害化学物为清洁剂、黄胶、白乳胶和快干剂。

取该厂一直使用的清洁剂和黄胶样品测定,结果显示清洁剂的挥发成分主要是苯。

车间空气监测8个点有6个点的苯和甲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对全厂生产工人(包括住院8人)进行应急职业性健康检查,有37人被诊断为职业性苯中毒。

  2.原因分析

  

(1)使用的清洁剂和胶水中含苯量高;

  

(2)车间劳动卫生防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无卫生防护设施;

  (3)生产车间布局不合理,将不同工序的作业安排在一起工作,通风不良,导致苯浓度严重超标。

  3.预防措施

  

(1)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的清洁剂和胶水,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清洁剂和胶水;

  

(2)使用有毒胶水和溶剂的工序与不使用胶水和溶剂的工序不得安排在同一车间内,避免有毒有害因素的影响面扩大;

  (3)加强对胶水和溶剂的管理,及时加盖,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扩散;

  (4)做好车间通风工作,使有机溶剂挥发性气体及时排出,防止车间内有机溶剂浓度超标。

案例五某化工企业甲醇着火事故的分析与防范

2002年5月下旬,某化工企业停车大检修过程中,在易燃品罐区发生一起甲醇着火事故,对其它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构成极大威胁,所幸扑救及时,才未酿成大祸。

   

   一、事故发生前的工艺情况

   甲醇为五色、易燃、极易挥发的液体,闪点只有11℃主要用于合成氨系统16工段的甲醇洗。

企业建成之初,在易燃晶罐区建有1个容积为300m3的甲醇贮罐,后来根据生产需要,在距离此罐15m处新建1个容积为200m3的甲醇贮罐。

新罐建成后需要对工艺管线进行碰头焊接,使得1个贮罐能通过管道连为一体。

   二、事故经过

   1.检修安排

   200m3新甲醇贮罐出口管线与300m3旧甲醇贮罐出口管线的碰头作业,需用电焊进行焊接,并安排在这次停车大检修中。

   2.工作前的准备

   200m3贮罐建成还未投用,为一空罐。

300m3贮罐内存有近150t甲醇,检修前已将出口阀门关闭,并加装了盲扳。

甲醇输出泵的出口阀关闭,从贮罐出口到泵进口之间的管道内物料放净,并用大量水长时间冲洗。

在管道低点排污口取样分析合格,并办理了动火安全作业证。

   3.事故发生过程

   事故发生前,整套生产装置全部停车,焊接作业进行1h左右,12时停下休息。

14时30分继作业,但焊接不到10min,即在泵入口管线低点排污口及地面发生大火,并伴有“噼啪”爆鸣声。

所幸扑救及时,未造成大的损失。

   三、事故原因分析

   1.可燃液体的来源

   后经现场勘察、分析,确定燃烧介质为甲醇,而且甲醇来自动焊点左侧。

甲醇输出泵的出口有一段垂直管道,其上部为数百米长的平管,一直通往合成氨系统。

停泵后,管道内必然留有一定量的甲醇液体,虽然两道阀门均已关闭,但未加装盲板,没有进行有效隔绝,仍无法保证甲醇液体不渗入动火管线。

动焊点左侧的低点排污阀,在动焊前冲洗管道时已被拆除,渗入管道的甲醇积聚于此,并流淌至地面,其周围弥漫甲醇蒸气,遇明火即被引燃。

幸亏扑救及时,若火焰快速沿管道引起爆燃,后果将不堪没想。

   2.火源的判定

   易燃品罐区当天除此处有动火作业外,无任何其它动火作业。

系统停车,溶液不流动,不可能产生静电;管道上无检修作业,无碰撞和敲击产生火花的可能;当天为艳阳天,排除雷击的可能。

经调查,检修工在焊接作业时未进行有效遮挡,焊花四溅,可以断定火源来自动焊点。

   四、防范措施

   1.动火作业前虽然进行了动火分析,分析结果也合格,但与系统隔绝这项工作却做得不彻底,a处加了盲板(见图1),b处却未加。

今后要严格执行动火安全禁令,坚持“信盲板,不信阀门”,“信科学处理,不信主观推断”的原则,检修中不采取有效安全措施,绝不能贸然行事。

   2.(厂区动火作业安全规程》明确规定,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而该动火作业中断时间长达2.5h,却没有重新取样分析,仅凭主观经验贸然行事。

今后对易燃品罐区的动火作业要给予高度重视,安排有经验、懂技术、熟悉工艺、原则性强的专业人员现场监护,严格执行动火作业安全规定。

   3.易燃品罐区动火前要事先由专业技术人员绘制出与系统和设备隔绝的肓板位置图,并制定周密的置换处理动火方案,经相关人员确认,审批后执行。

   4.加强技术学习,尽快掌握改造后的工艺生产特点,提高判断、处理各类事故的能力,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5.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是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

要做到这“两个提高”,就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有针对性地从别人已经发生过的事故中举一反三,真正吸取教训。

在具体工作中,若在每个环节都做到认真确认,认真对待,即使出现点意外,由于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意识,也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危险或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也就是再次回顾和分析这次事故所要达到的目的。

案例六某化工厂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分析

在我国化工企业的职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尤其在工厂停产检修期间,而类似的中毒事件—且发生,后果非常严重。

为了让取教训,避免或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现就山西省某化工厂发生的一起检修期间3人发生硫化氢中毒事件进行分析。

   硫化氢属剧毒物品,为神经毒剂,亦为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

其毒作用的主要靶器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亦可有心脏等脏器损伤。

1 中毒经过

   2004年8月10日下午2点40分,山西省一个民营化工厂的碳酸钡车间的三名工人对脱硫罐进行清洗,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一名工人先下罐清洗,一下去就昏倒了,上面两名工人看见后,立即下去救人,下去后也昏倒。

此时,车间主任赶到,戴上防毒面具后下去,救出三名中毒工人,立即拨打120,下午3点30分左右送到医院治疗。

2 临床资料

   在三名中毒工人中,其中二人死亡,一人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在这次中毒事件中,死亡率极高。

3 案件分析

   该化工企业的生产是用硫化钡作原料,生产碳酸钡,化学反应式为:

BaS+CO2+H2O→Baco3+H2S。

   从这起中毒案件中可以看到,该企业在几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卫生安全问题。

(1)用人单位没有对工人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工人没有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知识是导致这起职业中毒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2)没有严格的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工人盲目作业。

4 建议

4.1加强宣传教育 首先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管理者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职业危害的严重性,不能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职业卫生工作,使用人单位自觉履行《职业病防治》中赋予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4.2用人单位要加强管理

4.2.1用人单位要有职业卫生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负责职业卫生工作。

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只看眼前的经济效益,不重视工人的身体健康及相关的权益,在管理机构中没有任何机构负责职业卫生工作,因此没有相应的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更不可能对现场的职业危害进行定期的监测,也没有人对工人进行岗前及在岗中的职业培训,导致工人没有对所接触的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和知识,这是现在很多企业频繁发生职业中毒的重要原因。

4.2.2在这种化工企业应当有较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及预案。

应急救援在中毒事故发生后,对减少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这起中毒事故中,如能在第一时间对中毒人员实施救治,两名死亡的中毒患者有生还的可能,如:

上风向安置患者,脱去患者所有衣物,阻止硫化氢的继续吸收;供氧,以改善急性中毒患者的缺氧状态等。

4.3加大执法力度 作为国家的监督执法机构要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