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202059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docx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3、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1)站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

(2)站得高看得远(3)月食(4)卫星照片(5)环球航行(6)移动信号发射塔,建得越高,信号的覆盖面积越广。

4、地球的大小:

(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3)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地球仪是规则的球体,所以赤道长度等于两条经线的长度。

2、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3、纬线、纬度、经线、经度的特点:

特点

经线

纬线

形状特征

半圆,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相等的两个半球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长度特征

经线长度都相等

纬度相同,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收缩成一点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4、放在桌面上的地球仪,地轴与桌面的夹角是66.5°

5、地轴与水平面(或桌面)的夹角66.5°与极圈和回归线度数的关系:

(1)地轴与水平面(或桌面)的夹角66.5°=极圈度数66.5°N(或S)

(2)极圈度数+回归线度数=90°

例题:

当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即前面讲到的桌面)的夹角变为60°的时候,各温度带的面积有什么变化?

6、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

7、纬线与纬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平行,并且跨纬度相同的任意两条纬线之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

例题:

0°纬线和10°N纬线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提示:

联系二、1)

8、经线与经线之间的关系:

相交于两极点,从两极点往赤道距离越来越大。

例题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回答

(1)~

(2)题。

(1)四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实际范围相同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

(2)关于阴影区域②位于③的地理方位,正确的是

A.东北方B.西南方C.东南方D.西北方

9、经纬网及其判读方法:

前提: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先找到0°线,0°经线以东的是东经,以西的是西经;0°纬线以南的是南纬,以北的是北纬

例题:

(西经)(东经)

170°180°170°160°150°

20°

30°

40°

50°

思考:

如果图里面没有0°线怎么办?

例题:

经度是120°,纬度是40°的地点有几个?

一游轮在海中遇难,发求救信号:

“我们在经度是120°,纬度是40°的地方,速救!

”,问:

他能得到及时的救援吗?

为什么?

10、南北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11、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20°W和160°E构成的经线圈为分界线,20°W经线以东的为东半球,以西的为西半球

12、低中高纬度带的划分:

低纬度:

0°—30°,中纬度:

30°—60°,高纬度:

60°—90°

13、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关系:

相对——度数之和为180°,且方向相反。

如:

20°W和160°E,0°和180°,45°E和135°W

14、必须记住北京的地理坐标:

(116°E,40°N)注:

可以近似的认为是120°E

15、A点在B点的()方向:

(1)画←

(2)从B走到A,沿经纬线走

练习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向南北方向

B、所有的经线长度都不相等,纬线相等。

C、本初子午线是最大的经线圈图1

D、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2、图1中A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3、读图2(见下页),写出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图1

甲:

_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

甲地在乙地的________方向。

4、当你面朝南站定,你的右边是西半球,左边是东半球,你的北边是低纬度,南边是中纬度,那你的坐标是:

()

5、你站在赤道上A点,向正北走100千米,再向正东走100千米,再向正南走100千米,再向正西走100千米,问:

你来到了A点的:

()

A、原点B、正东C、正西D、正南E、正北

6、你站在B(赤道以南40千米)点,向正北走100千米,再向正东走100千米,再向正南走100千米,再向正西走100千米,问:

你来到了B点的:

()

A、原点B、正东C、正西D、正南E、正北

7、A点(120°E,40°N)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及概况:

运动形式

运动中心

周期

方向

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转

地轴

一天

自西向东

昼夜更替、时差、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公转

太阳

一年

自西向东

四季变化、温度带的形成、太阳高度的变化

1、地球公转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这样在一年之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2、二分二至及季节的划分:

注:

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情况、地球自转、公转的表示方式

3、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

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

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例题:

当我们会考的时候(6月12号左右),地球转到()和()之间,更靠近(),此时我们这儿的昼夜情况是()。

4、晨昏线:

N

S

注:

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比等于昼夜的时间比

例题:

读左上图,说出A、B、C三点的昼夜长短情况:

A()、B()、C()

其中A点处于:

A、清晨B、黄昏()

练习题:

1、读右图经纬网,完成

(1)﹣(3)题:

(1)、阴影表示黑夜,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2)、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A.70°S,150°EB.70°S,150°W

C.70°N,150°ED.70°N,150°W

(3)、②地位于①地的(  )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烟台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回答1﹣2题.

(1)、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

 A、A图B、B图C、C图D、D图

(2)、图示光照现象(  )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据此完成3~5题。

3、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方

B.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 

C.此时,光线直射赤道 

D.灯光能照亮地球的大部分 

4、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

A.昼夜交替         B.四季变化

C.五带的形成         D.影子长短的变化

5、拨动时还可以发现世界海陆分布的规律是()

A.我们看到的一面,海洋面积总大于陆地面积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             

D.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6、读右图,华盛顿此时正值(  )

 A.夏季清晨B.夏季傍晚

C.冬季清晨D.冬季傍晚

二、温度带的划分

1、划分

2、温度带划分依据:

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4、太阳高度与影子的关系:

(1)、太阳高度:

也叫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2)、一天中,中午12点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

一年中,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

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

,影子最长。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一、地图基本要素:

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比例尺:

(1)概念: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单位要统一,1千米=100000厘米)。

(2)三种表现形式:

形式

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

举例

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5千米

1∶500000

 

(3)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①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②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大/小),内容越详(详/略)。

2.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1)一般地图:

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定方向。

(一般定向法)

(2)指向标地图:

根据指向标指向,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3)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极地地区方向判读:

从南极点引射线出来,方向一定朝北;从北极点引射线出来,方向一定朝南。

4、方向判读:

例题:

经纬网地图上,A点位于B点的()方向,并在南极图上标出A点的东西南北,及地球自转方向。

5、地图的选择:

读七上课本P21“阅读材料”

练习题:

1、地图上A、B两点图上距离5厘米,实地距离10千米,则此地图的比例尺是()

2、把比例尺1:

10扩大2倍后得到的新比例尺是(),在图幅相同的两张纸上分别用1:

10和新比例尺作图,1:

10比例尺地图的范围是新比例尺地图范围的()倍。

3、小刚同学要在A4纸(长约30厘米,宽约21厘米)上绘制学校操场(有周长400米标准跑道)示意图,他最好选择下列哪个比例尺()

A、1:

200B、1:

800C、1:

8000D、1:

20000

4、某人驾驶飞机从长城站沿直线飞往中山站,问:

他先朝()方向飞,再朝()方向飞。

5、周末,小刚约同学去郊外越野,问他该选择什么地图()

A、铁路交通图B、公路交通图C、城市导游图D、地形图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一、地形图的判读

1、海拔高度:

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两点之间的海拔差。

例题:

甲同学身高1.7米,乙同学身高1.6米,甲比乙高0.1米,问1.7米、1.6米、0.1米中哪些是海拔哪些是相对高度?

3、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4、注:

山顶的高度范围,陡崖:

崖顶、崖底的高度范围、陡崖高度的范围

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的关系:

(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2)等高线地形图中六种地形部位的名称。

A.山谷、B.鞍部、C.山脊、D.山峰、E.陡崖、F.盆地。

5、山谷、山脊的判断理由:

山谷:

等高线向高出凸出;山脊: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易形成河流。

6、五种基本地形:

海拔

形态

山地D

500米以上

高度和起伏变化很大

高原E

500米以上

外围较陡,内部(顶

部)起伏和缓

丘陵B

500米以下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

平原A

200米以下

起伏很小,宽广平坦

盆地C

无要求

周围高中间低的地区

7、聚落一般形成于河流沿岸的平原地区,理由:

(1)水源充足

(2)地形平坦(3)交通便利(4)土壤肥沃

例题:

(2015•临沂)(9分)临沂某中学八年级地理兴趣小组,在“五一”期间对A山进行了实地考察.结合A山所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B两山顶标有数字440(米)、480(米),这两个数字指的是      (海拔或相对高度).

(2)登山路线规划有①、②两条,为安全起见,兴趣小组选择了①路线,请解释理由.      .

(3)兴趣小组测量出甲村到登山路线①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千米.

(4)登上A山山顶后,兴趣小组发现B山在他们的      方向.

(5)兴趣小组在考察中发现该区域农业部门的布局非常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原则,那么甲村周围和山上的农业部门分别是什么?

(6)兴趣小组考察发现,甲村为图示区域最大的聚落.该聚落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的比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地球,海洋面积总大于陆地面积。

3、海陆分布: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4、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

①面积从大到小:

A.亚洲、C.非洲、B.北美洲、D.南美洲、E.南极洲、F.欧洲、G.大洋洲。

②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E.南极洲。

③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A.亚洲。

④赤道穿过的大洲:

大陆部分:

C.非洲、A.亚洲、岛屿部分:

G.大洋洲和D.南美洲。

⑤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⑥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

(2)四大洋:

①面积从大到小: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②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d.北冰洋。

③跨纬度最广的大洋:

b.大西洋。

(3)洲界: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

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

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与亚洲

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

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注:

在地图中找出各分界线的位置

(4)跨两个大洲的国家:

国家

所跨大洲

俄罗斯

亚洲和欧洲

土耳其

欧洲和亚洲

埃及

非洲和亚洲

巴拿马

北美洲和南美洲

印度尼西亚

亚洲和大洋洲

美国

北美洲和大洋洲

注:

在地图中找出各国家的位置

4.海陆相关概念:

①大陆:

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②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③最大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第二节海陆变迁

一、海陆变迁

1.概念:

沧海桑田。

(沧海指的是东海)

2.原因:

(1)地壳运动

(2)海平面的升降(3)人类活动(如荷兰的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三、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可划分为六大板块:

(E亚欧、D非洲、C印度洋、F太平洋、B南极洲、A美洲)板块。

(2)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运动的两种形式:

碰撞挤压、张裂拉伸)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在板块交界处

注意:

几乎完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太平洋板块;

②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属于印度洋板块

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地中海面积的缩小—亚欧、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亚欧、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安第斯山脉的形成—南极洲、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落基山脉的形成—太平洋、美洲板块碰撞挤压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印度洋、非洲板块张裂拉伸

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例题:

1、下列说法对吗?

(1)、地中海在不断缩小()

(2)、红海在不断扩大()(3)、喜马拉雅山在不断升高()

2、解释下列现象:

(1)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2)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3)在南美洲东岸和非洲西岸对应的地方,古地层和生物有相似性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是短时间的、变化快;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

2、天气预报:

(1)常见天气符号: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风向。

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为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3)卫星云图:

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层。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天气。

3、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益;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例题:

1、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原因是温室效应,即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造成的。

2、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3、大气污染的认为原因有哪些?

4、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气温的时间变化:

(1)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2)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北半球

南半球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

陆地

7月

1月

1月

7月

海洋

8月

2月

2月

8月

2、空间变化:

(1)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越密集地区,温差越大;等温线越稀疏地区,温差越小。

3、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气温的因素:

(1)水平分布规律: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受纬度因素影响。

(2)垂直分布规律: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受地形因素影响。

(3)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受海陆位置因素影响。

(4)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气温高(增温作用),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气温低(影响因素:

洋流)。

注:

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

(海陆热力差异)

4、为什么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弯曲,而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南半球以海洋为主,地势较为平坦,等温线受地形因素影响小,分布较为均匀;北半球陆地较多,地势起伏大,受地形影响,温度分布不均,因此等温线也就分布不均。

5、练习题:

(1)同纬度,甲地海拔200米,气温24℃,乙地海拔3200米,求乙地气温?

(2)读右图,判断A、B哪个是海洋,哪个是陆地7月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1、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影响因素:

纬度)。

(2)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中纬度地区,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影响因素:

海陆)。

(3)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影响因素:

地形;地形雨)。

(4)暖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偏多(增湿作用),寒流经过的沿岸地区降水偏少(影响因素:

洋流)。

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在喜马拉雅山南坡,迎风坡,地形因素)。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并有秘鲁寒流经过)。

2、降水的条件和类型:

(1)降水形成的条件:

降温产生降水;升温不会产生降水。

(2)降水主要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3)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锋面雨地形雨

台风雨锋面雨地形雨对流雨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

海拔→气温

(1)纬度位置→气温

(2)海陆位置→降水(3)地形

坡向→降水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最冷月气温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植被类型

分布地区

18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稀树草原

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非洲分布面积最广)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

赤道附近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和中部

(撒哈拉沙漠最广)

0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南北纬25º~35º的大陆东部

(中国南方地区最典型)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南北纬30º~40º的大陆西部

(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暖湿润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部

(欧洲西部最典型)

0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地区的大陆东部

(亚欧大陆分布最广)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全年干燥少雨

温带地区的大陆中部

(亚欧大陆分布最广)

寒带苔原气候

长冬无夏,终年寒冷,降水稀少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寒带冰原气候

终年酷寒,降水稀少

南极洲大陆、格陵兰岛

高原高山气候

垂直变化明显

中低纬度的高山、高原

注:

1、气温:

(1)最低温>15℃的是热带气候

(2)最高温>23℃→高温(或炎热);最高温﹤20℃→凉爽

温带气候最低温>0℃→温和

最低温﹤0℃→寒冷

100㎜左右→多雨

2、降水50㎜左右→湿润

0-20㎜左右→少雨

注意:

(1)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别

(2)南半球气候图的区别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

(2)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欧洲是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的大洲。

例题:

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问:

哪个国家是发达国家,哪个是发展中国家?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总人口/总面积(人/平方千米)

(2)人口主要分布在:

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

分布规律:

中低纬度的沿海及平原地区

(3)人口稀少地区:

干旱D、湿热B、高纬度A、高寒C地区(见七上课本P72图4.4)

3、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3)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4、人口迁移:

①方向:

许多国家出现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移的现象。

②原因:

乡村人口增长快,人多地少,生活困难;城市就业、生活、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好等。

③影响:

一方面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了城市的建设;解决乡村人多地少的问题。

另一方面则造成了城市人口过多引发城市交通拥挤,物质供应紧缺、就业困难、社会治安问题、环境问题等。

5、三大人种:

(1)划分依据:

体质特征(人种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肤色)

(2)三大人种分布:

(掌握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

白种人

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中亚、西亚、南亚及非洲的北部(欧洲白种人的故乡)

黄种人

亚洲东部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